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第45节

客气归客气,见到郭默一出手就是五两银子,中年人也格外高兴,满口答应下来,并亲自带着郭默、黄蓉二人到客房去。

“二位也别嫌弃,平日里老爷是不住这里的,正好这几天来此办点事情,您二位正好赶上了。”这位管家还是一个健谈的人。

“可惜,这个宅子平日里也没什么人来,客房暂时就这一处可以住人,好在你们是兄妹,就将就一晚吧。”

中年人说着,就把郭默、黄蓉二人带到院子东边的一处厢房。

打开门,掌上灯,屋子里清冷的很,好在倒是干净,看来平日里还是有人打扫的。

“您二位先坐一会儿,我吩咐厨房把晚饭给端过来,再让人送个炭盆过来。”中年人说完,转身就出去了。

郭默打量了一下这个屋子,中规中矩的,里外两间,桌椅板凳俱全,甚至还有一个衣柜,只是内间只有一张床。

好在郭默、黄蓉二人也相处这么久了,心里的情愫彼此都知道。

虽然住客栈都是一人一间房,但露宿的时候也不少,更何况在“岱舆山”山谷那几个月,还不是就一个山洞住着。

时间不大,中年男子又敲门进来,后边跟着那位小厮,手里提着一个食盒。

打开食盒,端出三个菜,两碗粥,居然还有几个馒头。

有宋一朝,中华饮食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水准。就拿这个馒头而言,此时的馒头跟后世馒头有明显的不同。

此时的馒头,其实就是后世的包子,是带馅儿的,分酸馅和荤馅两种。

酸馅儿,就是素包子。崇宁年间,酸馅又称“一包菜”(蔡),以讽刺宰相蔡京。

每年正月初七,京都的富贵人家会在酸馅中放入小木片,其上书官品或吉祥字眼,寓意一路高升。

只是这馒头大多还是在官宦人家,或者读书子弟中间流行,大众还是吃炊饼的多,不想在这个小村庄居然能见到馒头。

另外三盘菜,一个清炒豆腐、一个小葱鸡蛋,还有一只鸡,算是相当丰盛了。

“您二位将就着用些吧,这小村庄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这还是从‘汝南’城带过来的。”

“哪里哪里,大叔客气了,这已经很丰盛了。”郭默赶忙道谢。

“大叔刚才说‘汝南’城,难道这里是”汝南地界?”郭默只想着自己迷路了,没想到偏的这么厉害。

汝南城在襄阳的东北角,距离大约三百来里地。

中年人见到郭默诧异的样子,才想到刚才说过他们二人迷路了,正要详细地介绍,突然外边又跑进一个小厮。

“管家、管家,不好了,小少年的病又犯了。”

“老爷让您赶快过去,说不定还得连夜套车往‘汝南’城里去。”

第九十五章 三阴绝脉

“来福,小少爷怎么现在发病,一般不是到半夜才发作吗?”

中年管家一边问赶来的小厮,一边向郭默、黄蓉二人致歉道。

“二位,真的不好意思,我家小少爷恶疾发作,我这就得过去,失陪了。”说完,转身刚要走。

“等一下,”郭默出声来住了中年管家,“大叔,幸得大叔收留,我二人感激不尽,舍妹恰好粗通岐黄之术,不知可否过去看看?”

平日里闲聊,郭默知道黄蓉现在所学,武艺只能排在后边,最喜欢的是烹饪美食,最擅长的却是医术,只是从来没有机会施展而已,一般的病症绝不在话下。

在这样偏僻的小村庄,遇到这样一家人,处处透露着别样的味道。

虽然没见到主人,但是从这几个下人身上,就能看出此间主人必是良善之辈,能帮的自然想帮助一把。

中年管家,听到有医者可以看小少爷的病,顿时喜出望外。

可是,转头看了一眼郭默说的“舍妹”,不禁就在心里给否定了。

这也太年轻了吧,有十六七岁?还是个女娃娃。

中年管家的反应,都看在郭默眼里。

“这样吧大叔,我们能就跟您过去一趟,如果能治疗你家小少爷的病的,就尽力一试,如果真不行,再想他法也还不迟。”

见到郭默说的这样真切,中年管家也很感动,反正成与不成也是多一次机会嘛。

中年管家不再拒绝,就头前带路,往后院走去。

“张宅”,三进的院子,郭默他们只是住在前院。

穿过二门,又走了一会儿,绕过一处空地,不知道是留做什么的,才来到后院门口。

好像这宅子里,现在没有什么女眷,中年管家直接带着郭默、黄蓉二人就进了后院。

此时的后院,人要比前两层院子都要多。

有一个车老板模样的人,已经把马车准备好,就停在后院里,随时可以上车出门。

几个小厮和丫鬟,也出来进去的,遇到中年管家,都打招呼,叫一声“诚叔”。

管家叫张诚,是“张宅”的家生子,他爷爷那辈儿就在“张宅”服侍了。

张诚现在是“张宅”的管家,发病的小少爷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自然心忧如焚。

三人来到卧室门前,“二位稍候,容我先进去看看。”张诚拱手告了个罪,推门先进去了。

郭默、黄蓉二人就在廊下先等着。

“默哥哥,为什么要说我会治病的事情?看他们家这情况,应该不是普通的病,我担心自己应付不了。”

趁着这个机会,黄蓉低声地跟郭默说道。

“放心吧蓉儿,如果是普通毛病呢,你就尽力治好他,也算我们迷路错走这一遭的缘分。”

“如果真是棘手的杂症,估计他们也求医问药无数,你治不好也在情理之中,没人会怪罪于你。”看到黄蓉的紧张,郭默忙开解道。

时间过的有点儿长,都快过去两刻钟了,张诚才从屋里出来。

“二位恕罪,让您久侯了,因为小少爷这病很多年了,可以说是胎带的毛病。”

“老爷为此操碎了心,这几年跑遍了大江南北,可是病情根本不见好转,还越来越......”

“本来这次是回家去的,老爷说真是天命如此,也要回到家去,不能让小少爷‘没’在了外边。”

“因为这场雪,小少爷身体更弱了,怕经不起颠簸,才耽搁在这个不经常回来的老宅。”

“刚才,我跟老爷提了您二位的事情,”张诚说到这里,好像有些为难地样子。

“老爷一开始,不想麻烦二位,后来还是我斗胆多说了几句,最后还是想请您二位过去看看。”张诚的眼神有些不坚定道。

郭默心里清楚,刚才他们一定产生了很严重的分歧,毕竟跑了那么多地方,几年都看不好的病,在家里随便两个投宿的人,就能治好了?

这话说出去,搁谁也不能相信。要是郭默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估计都不会劳那个神,直接就拒绝了。

想来,也是这个张诚真的心疼小少爷,记不得孩子受罪,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了。

郭默理解他们的心情,也没必要揭穿他,毕竟自己心里也没什么底,只是恰逢其会,一时心血来潮,想去看看而已。

郭默、黄蓉二人,跟着管家张诚走进了屋子,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面而来。

屋子里人倒不多,床上躺着一个孩子,看起来有五六岁?瘦小枯干,脸色煞白,还不断有呻吟的声音。

床边坐着一个老先生,应该是请来的医匠,正在给那孩子号脉,一边号脉,一边摇头叹息。

一个十几岁的小丫鬟,端着一碗药,站在床头,看着自己家的小少爷,不停地掉眼泪。

旁边还有一人,身材中等,一副员外打扮,面白短髭,长得很是和善,看年纪应该五十来岁。

一脸焦虑、满面愁容,连郭默三人进来,好像都没看到,只是关注着那老先生和床上的孩子。

“老爷,那二位我请过来了。”张诚上前去,低声地说道。

那员外回过神来,才看到郭默、黄蓉二人。

“二位到鄙宅做客,老朽家中有事,未能亲自招待还望见谅。”那员外先开口郭默、黄蓉二人致歉。

“听管家说,二位懂得岐黄之术,就请给小儿看看吧。”

原来,这得病的孩子,是那员外的老来子,也是唯一的儿子。

之前连续生了三个女儿,最大的都已经嫁人生子了。

生病的孩子看起来五六岁的样子,实际年龄已经七岁多了,只是常年生病,发育的不好。

床前的老先生,看到另有医者进来,急忙站起身来让出位置。

他也想知道,是否有人能治疗这孩子,毕竟之前都是自己开的方子,却毫无效果。

黄蓉也没推辞,在旁边坐了下来。

抓着孩子的手,号了一会儿脉,孩子的脉搏跳动的非常弱,且不规律,甚至时有时无。

黄蓉又翻开孩子的眼睛看了看,让他张开嘴看了看舌苔,又抓过孩子的手,继续号了号脉。

眉头紧锁,似乎有了决定,但又不敢相信。

最后,黄蓉把郭默叫了过来,“默哥哥,你帮我把这孩子扶起来,让他盘膝坐下,面朝里,背对着我。”

郭默不解何意,看了一眼那员外,见对方没有反对的意思,就来到床前,照着黄蓉所说让孩子盘坐好。

黄蓉伸出右手,抵住那孩子的后背,慢慢输入一丝真气进入孩子的经脉。

黄蓉闭上眼睛,感受着自己这丝真气,在孩子经脉内的运行。

突然,那孩子大叫一声:“冷、冷死我了。”

黄蓉急忙撤手,郭默在一旁扶住那孩子,再次让他躺在床上。

“怎么样蓉儿?可知道这孩子得的是什么病?”郭默急忙问道。

屋子里所有的人,目光都交汇在黄蓉身上。

“三阴绝脉!”

良久,黄蓉不敢相信,却又无可奈何地吐出了四个字。

第九十六章 莫非是他

听到黄蓉说出“三阴绝脉”,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怔住了。

不是被这个结论给吓到的,而是都不清楚“三阴绝脉”是什么吗?或者说,众人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个词。

郭默当然知道有“三阴绝脉”这么一说,只是也不太清楚这具体是一种什么病。

“蓉儿,你还是给大家解释一下吧。”最后,还是郭默开口道。

“这孩子患的是‘三阴绝脉’,这个诊断绝对不会有错,而且他的这个病,还是与生俱来的,病属先天,更加难治。”

那员外倒没注意黄蓉说别的,只记住了“难治”二字。

“这位姑娘,您刚才说小儿的病‘难治’?也就是说您有法子治疗小儿的病?”

这么多年了,为了给儿子看病,花费了无数的财物和精力,跑遍了大江南北,拜访了无数名医圣手。

不是束手无策,就是医不对症,给出的说法也五花八门。

当黄蓉说出“三阴绝脉”的时候,虽然张员外也从来没听过这个词,却莫名地觉得这小姑娘说的是真实的。

黄蓉看着张员外热切的目光,不免有些心虚。

“老人家,且听我说。这孩子的病却是有办法来治疗,我也知道该怎么治疗,只是嘛......”黄蓉有些迟疑。

首节上一节45/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