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神话逆袭 第585节

“长风,那我们何时动手?朝廷绝不能再让这帮昏君佞臣掌控下去,否则大唐危矣。”

罗长风摆摆手,道:“殿下稍安勿躁,还有我们在,大唐亡不了,我倒觉得,安禄山正是李隆基此生最大的污点所在。”

“现在大可静观其变,暗中做好一切准备,隐元会有李隆基在位这些年的所有情报,要列出他百八十条罪状简直轻而易举。”

“咱们准备好李隆基的罪状,等安禄山史思明一反,我们便分头行动,我负责率天地会迅速平定狼牙叛军,你们则在隐元会的配合下,发动政变,控制住长安,然后将李隆基的所有罪状昭告天下。”

“到时候天地会挟平定狼牙之威,保家卫国之功,公开发声支持你,如此便可让你以最快的速度稳定政局。”

谢云流抚掌赞道:“此计甚妙,既如此,那咱们就依计行事吧!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解决南诏之乱为好。”

“就怕安禄山趁大军全部集中到西南时,突然发动叛乱,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罗长风颔首道:“不是就怕,而是一定会,若我们当真与南诏陷入胶着,安禄山一定会趁机发动叛乱,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河北道全境,兵进洛阳潼关,直指长安。”

“所以咱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南诏叛乱,南诏也是个不安定因素,这个国家等殿下登基后,需发兵灭之。”

“至于吐蕃,只要再给天地会几年时间,咱们便可主动出击,杀到他们再无力与大唐为敌。”

打仗,天地会弟子并不懂,他们只是会杀人而已,单论杀人效率,这天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与他们相比。

要让他们屠戮平民,他们定然是不愿意的,可要让他们去消灭对方足以威胁到大唐的军队,他们绝不会手软。

李重茂和谢云流对视一眼,重重点了点头,两人各自举起了右掌,伸在面前,看向罗长风。

罗长风欣然伸出手掌,三只手掌拍在了一起,这大唐江山未来的局势,便在三人之间这场商议中,定下了基调。

这些事罗长风自然早已与莫雨、李复、王遗风及薛北辰等人沟通过,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否则他也不敢说得如此笃定。

事实上,他甚至早已知晓了南诏叛乱的真相,这里面涉及到了九天钧天君,罗长风便没有跟谢云流他们多说,关于九天,他还是不希望太多人了解。

不错,经过几年的调查,薛北辰已经掌握了钧天君与变天君的身份,变天君倒还无妨,对天下大势没什么影响,但这个钧天君就不得了了。

钧天君名叫李,乃当朝太子李亨第三子,封建宁王,虽为皇室子孙,却处处与大唐作对,南诏叛乱便是由他一手推动。

而他的目的,却并非是想夺取天下做皇帝,事实上九天本就不允许有人坐上皇位,他只是单纯的想要颠覆李唐而已。

所以他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报复,报复他的父亲太子李亨,报复整个大唐皇室,这种念头的来源,则是因为他的姐姐李沁。

罗长风其实十分理解李,甚至十分佩服他,但他也绝不会任由李用他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说起来,罗长风的目标与李有许多可以共存的地方,是以这次前往南诏,莫雨李复他们的职责是助唐军打败南诏,而他的责任,是将李引回正轨,这件事还得李重茂牵个线。

第七卷 第二百一十六章 钧天君李

李出生于王府之中,生为王侯之子,可谓富贵已极,但年幼的李却并未得到太多家人的关注,从出身来看,李乃为王府之中张姓侍女所出,而他尚在襁褓之中时,母亲便早早病逝。

父亲李亨对李和其胞姐李沁并未展露过特别的喜爱,在王府之中,失去母亲,背后并无依靠的李沁与李姐弟,比起其他诸位兄弟的情形要凄凉许多。

李沁心智早慧,在母亲过世之后,李沁为让弟弟得到良好的成长,花费了许多心力,在李的心里,姐姐李沁便是他这世上最为亲近之人。

王府之中,李在人前循规蹈矩,从不逾越,只有在姐姐身边时,才有片刻安闲,恢复童子应有之本性,两人在深宅之中相依为命,如此安度了数年光阴。

开元年间,大唐与吐蕃之间边疆常有纷争,开元十八年,吐蕃请和,此次议和,吐蕃取得小勃律,得到了扼守吐蕃高原西部和西北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

西域原本多个大唐附属国朝贡之路被阻,转而向吐蕃进贡,大唐西北的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所制,献贡不通”,这使得大唐王朝在这一地区的权威大大受损。

此后数年,李隆基数次遣将征讨,与吐蕃争战数次,各有胜负。

之后,在早年和亲出嫁给吐蕃赞普的金城公主促进之下,大唐与吐蕃关系初见和缓,这远在天边的变动,却令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为进一步促进唐蕃关系,大唐决定再行和亲之策,这一次与大唐和亲的乃是吐蕃重臣达扎路恭,而此次,十五岁的李沁因知书达理,温婉早慧,而被选为和亲郡主。

李沁受李隆基之命,封号文华郡主,被命和亲于吐蕃,年幼的李为避免与姐姐分离,数次借机拜求父亲李亨与李隆基,请将姐姐留在中原,不要远送吐蕃,却均未得同意。

李年岁虽小,心中却颇有主见,决意随姐姐远赴异域,而李亨因对李沁姐弟并不看重,并且经过和亲郡主李沁的请求,便应允了此事。

李对父亲与皇帝李隆基极为恼恨,在此事之中,他展现出的坚定与执着,都看在了一个人的眼里,此人便是当代九天中的钧天君王李守礼。

中央曰钧天,雷霆之威,帝王之气,九州浩大,皇者一族,终为天下之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历代钧天君皆是皇族中人。

按照九天的规矩,每一任九天当中必须要有个皇族,作为监视皇帝的预备人员,一旦皇威不在,皇帝个人堕落,便会有这个预备人员顶上,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然而他们又生怕重蹈杨坚的覆辙,于是决定凡是成为九天的皇室,都不能当皇帝,最多只能辅政。

因帝位争夺,李守礼父母早亡,父亲章怀太子李贤本才华卓著,却遭陷害而被武则天夺去太子之位。

李守礼被选为钧天君之后,虽履行着九天之责,实则对李唐皇室为争夺皇位互相残杀的天家规则早有不满。

但他自己却因其他诸位九天的制衡,空有一身本领,而无法做出任何大的举动,就连女儿金城公主也被送与吐蕃和亲,自己无力拦阻。

也正是因此,李守礼把心底潜藏多年的想法,转移到因姐姐被远嫁吐蕃,而对皇家心怀不满的李身上。

李守礼暗中随李姐弟远赴吐蕃,将年幼的李收为嫡传弟子,并亲传李武学与经国、军阵之学。

而李沁以为自己和亲对大唐与吐蕃之间和平所做的贡献,都将影响弟弟李日后回国后的命运,故而尽其所能与吐蕃官员,属民和睦相处。

李随师父修习《九天兵鉴》,他的聪明与耐心得到了李守礼极大的喜爱,李常以学到之术,与姐姐李沁在吐蕃王朝之中所遭遇到的实际情况互相印证,李沁亦颇有所得。

就在李之父李亨被封为太子的第二年,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忧郁而死,李守礼伤心其女逝去,觉异域非久居之良所,便规劝李寻机带李沁回返中原。

然而李沁以为父亲继太子之位,自己若不能令和亲功德圆满,弟弟只怕永无出头之日,任李数次劝说,均未应允。

金城公主去世之后,吐蕃与大唐战事再度频繁,吐蕃攻陷了石堡城,其后天策府出身的大将皇甫惟明数次领军攻打石堡城。

大唐与吐蕃战事激烈,李沁眼见吐蕃境内因从军亲人死去而哀声遍野,更念及大唐军士死伤,决意尽全力止息两军之争。

李沁带李亲赴丈夫达扎路恭军前,请与大唐将军见面求和。

但谈判之时,却被神策军安插在军中的卧底暗中激起军变,两军仓促厮杀,李沁为流矢刺中脖颈,虽连夜救治,终于未能熬过天明,就此逝去。

李沁死前叮嘱李,要他施展所学,辅佐大唐贤王,令李唐迎来更大的盛世。

然而此时吐蕃与大唐常有交兵,李沁之死却并未得到李隆基正视,连吊唁信函也未曾及时发来。

李心伤姐姐凄惨下场,心中难以平静,他苦思数月,终于决定走上与姐姐期待相悖的道路。

首节上一节585/12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