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22节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队伍终于来到了那座寺庙前面。

这周边确实有不少树木和竹子,位置也相对偏僻。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人到这里来。

这个寺庙也不算大,外面有个院落,里面只有一排隐入树林中的房舍。不是很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恐怕还真的找不到。

温三安排人做好警戒之后,便让所有人原地休息。自己则将几个排长班长都召集了拢来,开一个简单的小会。

第49章 队伍扩编

“我知道大家都很累,废话就不多说了。”温三清了清喉咙,开门见山的讲了起来。

“我们现在人不少,但是结构散乱,武器不少,但缺乏合理的搭配。现在作一些简单的调整和安排。”

在来寺庙的路上,温三已经在脑子里计划了。

“首先,我们要成立一个炊事班。这么多人,不可能一直都吃干粮,有条件的时候还是要吃点热乎的东西。炊事班班长由老杨头担任,班内成员暂定为5人,由他去挑会做饭的战士。”

对于这个提议,没有人发言。老杨头没有过来,班排长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我们现在总人数有185人。原来的三个基础排不变,人员不足的,可以从王强他们那边补充。每排人数暂定为40人,以后有新的人员进来,可以适当增加。”

“另外,我要新组建一个机枪排和一个炮兵排。机枪排排长由老万担任。机枪手装弹手从每个排抽调一个人过来,水冷方面自行解决。人数暂定为30人。炮兵排长暂时由我兼任,关黑子任副排长,之后我会挑一些精明的战士加入炮排,人数20人。”

“另外抽调10人成立一个通信班,负责传达各种消息和命令。现在人数有限,通信班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我相信,以后的队伍会越来越大,通信班是必不可少的。”

“人员安排方面,原一排排长由丁大毛担任,他的外号叫丁丁猫儿。通信班班长由王麻子担任,人员可以自己去挑选。”

“这次人员调整相当大,各班排成员都有变动,所以大家先进行整队,人员调整好了之后,再进行重要的武器分配。”

“对了,重机枪排和炮排选人有优先权,各排必须配合,不得有意扣人。人员调配完毕之后,我们还会进行整训,整体战斗力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温三一说完,大家立马就行动了起来。

特别是老万和关黑子,那是两眼放光,准备下手捞人了。

之前在小山坡上,温三也作了些调整。其实当时太匆忙,只是搭一个草台班子,方便临时指挥而已。

没想到后面又来了好几十号人,自然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队伍想要提升战斗力,人员方面的调配一定要有针对性。温三手中的装备本来就不少,之后又得到了大半个鬼子中队的武器。如果就这么胡乱的安排使用,就显得太不专业了。

最重要的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来。

丁丁猫儿很高兴,他从班长直接升到了排长,还是温三手中的主力排,相当的有排面。原本温三准备起用张二狗的,考虑到老万多半会把张二狗拉到重机枪排去,温三才将丁丁猫儿提了上来。

“那王强的作战经验不差,你可以把他调过去当班长,朱四当班副。”温三拉住丁丁猫儿,给他支了个招。

王强和朱四带了几十号人过来,虽然基本都是散兵游勇,但他们始终是这支队伍里的头儿。就算出于平衡队伍的关系,让他们其中一人当个班长也是可以的。何况王强的战斗经验不弱,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就敢冲击鬼子中队,也是条有血性的汉子。

一阵闹腾之后,各排长终于选好了自己的成员。三个排长变成了五个排长,还多出一个炊事班和通信班。整体框架搭建起来。比原来乱糟糟的情况顺眼多了。

以老带新的方式,也能让那些新加入进来的战士更容易成长起来,不会再象之前那样,鬼子一个小队冲锋就打散了。

人员分配完毕,自然就是大家最期待的火力分配了。

基础排,每排一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各种子弹一个基数。其余战士,每人一支三八大盖,子弹30发,手榴弹或者香瓜手雷每人3个。这样的火力配置已经非常强大了,绝对可以跟鬼子主力部队别一别苗头。想想以前,一个主力连才只有这么点重火力,部分战士连枪都没有一支。有枪的子弹也不多,川军士兵更惨,很少有战士身上的子弹超过10发。

老万的重机枪排就很豪华了,光重机枪就有三挺。正副机枪手各一人,另外还有装弹手和负责浇水的战士一位。三个班,每班一组重机枪。弹药方面更是配备了两个基数,那可是三千多发子弹。

除重机枪外,每班还配备了两挺轻机枪,一个基数的子弹。余下战士主要作用是搬运弹药,每人一支三八大盖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排才是温三手中的杀手锏。可根据战场的情况集中使用,也可以将三个班下放,支援其它班排。以形成局部的火力优势,达到快速歼灭敌人的目的。

这么豪华的配置,正常情况下只有重机枪连才比得上,并且必须是团级作战单位才能资格装备重机枪连。

炮排看起来火力最凶猛,实则是温三手中最拉垮的作战单位。人数虽然凑齐了20个,可真正为玩炮的只有温三和关黑子。其他人看到那堆铁疙瘩,一脸的蒙圈儿,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

“连长,我们手中还有一门九二式步兵炮,12发炮弹。这东西威力可比掷弹筒牛多了,射程也远不少。”关黑子凑了上来。

福原中队原本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只是其中一门被李白沙的手雷集了火,给炸废了。当时情况紧急,只抬走了能用的那一门。

“这东西我也不会用,先放起来,等我有空了再研究。”温三也有些郁闷。

本质上说,九二式步兵炮的使用方法跟迫击炮是差不多的。但它的威力大不少,后座力也比60迫击炮大,具体参数调整,肯定是有所区别的。

温三也不可能去试炮,暂时只能将这东西放在一边吃灰了。

“你先教大家怎么调整掷弹筒,以及瞄准方式,等熟悉了之后,再考虑别的。”温三暂时没功夫管理炮排,哪怕他还兼着这个排长,也是一样的。

“连长,我们通信班要做些什么?”王麻子带着他的人跑过来,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很简单,先练习跑路。通信兵,首先体能要够好,跑得够快。其次要学会认路,让你去传信,总不能把自己跑丢了吧?还要具备一些简单的防护意识,行动的时候不能让敌人轻易发现你的身影。”

第50章 新动向

温三能想到的只有这么多,发报装备方面压根没有,就不用操心了。王麻子倒是很机灵的主儿,给他个方向,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温三动脑子了。

各排武器弹药分发下去之后,温三手下都还有不少枪支弹药。轻重机枪是没有落下,关黑子这个排都弄到了一支轻机枪。

人员调整完毕之后,各排之间的训练自然是少不了的。但这个地方想要将整支队伍展开训练,根本不可能。

院子里只能够摆得下一个排的兵力。其它人只能去外面的树林里操练。温三警告大家,一定不能搞出大的动静,以免暴露自己的行踪。鬼子肯定没有放弃搜索他们的行动,这地方能藏几天谁也说不清楚。

生活物资暂时不缺,这得益于鬼子给他们送了大礼。不过老杨头的炊事班却是犯了难,没有锅碗瓢盆,这可是很麻烦的事情。

温三考虑再三,还是将几位本地老乡找了过来。让他带人去村里买。顺便还能采购一些柴米油盐等物资回来。

部队训练,体能消耗肯定不会少,伙食也不能太差了。饿着肚子训练,根本提不起精神来,更谈不上体能进步了。

好在温三两次打劫,手上也有些银元,还在鬼子军官身上搜到了几根小黄鱼,用于基本开支是够了。

不过队伍也不能呆在这里坐吃山空,完成整训之后,必须就得开往前线了。打鬼子才是主题,长时间窝在这里肯定是不行的。这里也没有作为根据地的地理条件。

除了整训部队之外,还得放一些人出去侦察周边的情况。包括温三本人,也会参与进去。必须时刻注意周边的动态,不然被鬼子包了饺子都不知道。

鬼子那边,接连两天派出多股部队和飞机进行搜索,结果预想中的那一个师如凭空蒸发了一般,根本找不到他们的踪影。

福原井二给他们造成的误区太大,致使鬼子一开始就弄得离了谱,一直把注意力放以大股部队移动方面,能找到才怪了。

说到底,温三这边总共才一百多号人,也就是一个加强连的编制。

连续几天整训下来,温三的连队终于有点样子了。虽然离他的目标还差不少,总的来说,比之前的情况好了很多。

几位重伤员也缓过了劲来,基本能自由行动了。轻伤员则基本痊愈,可以放心投入战斗了。

在这期间,鬼子的大队伍有两次都离这边不足两公里,让温三紧张了一通。

好在那些鬼子队伍都在往吴福防线开进,并没有作过多的停留。毕竟鬼子兵力也不是无限的,不可能遍及每个角落。他们更多时候,还是驻扎在城镇之中,还是有很多空白区域的。

11月5日,鬼子大军第10军三个师团向内陆挺进。国军担心受到多面夹击,只稍作抵抗之后,便开始后撤。各种分别退防吴福线,和锡澄线。

期间只有零星抵抗,小规模的战斗,并没有对鬼子大军造成多大的迟滞和阻碍。

鬼子分成两路大军全线压迫吴福防线,顺江而上的海军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大战前的乌云笼罩着整个江南。

11月13日,鬼子对吴福防线发起猛烈的进攻,大战再次开启。国军借助早已经修筑好的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

可惜鬼子重火力优势实在太大,长江沿线有舰炮支援,头顶有飞机轰炸,远处有重炮打击,近处有步兵炮,掷弹筒。真可谓是海陆空一体联合打击,吴福防线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部分区域反复争夺,确实给鬼子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国军方面的伤亡更加惨重。

指挥方面,国军也有些进退失据。特别是最高指挥官让国军将士主动出击,可谓是一招昏招。本来装备火力就不如鬼子,士兵军事素养也差了不少,躲在工事里坚守就很困难了。结果还要冲出去跟鬼子正面硬刚,不吃亏才怪了。

加上一些永固工事也出了不小的问题,要么修筑的地方不对,要么是射击孔太大,给了鬼子可乘之机。更有甚者,一些修建好的永固工事居然被锁死,士兵好不容易跑过去,居然进不去!

种种问题不一而足,如果战况占优,这些小问题或许就忽略过去了。偏偏国军处处受制,被鬼子打得抬不起头来。战士们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阻挡鬼子炮火,这样的仗怎么打下去?

好些能守住的地方,最后也快速败下阵来。鬼子大军长驱直入,气焰变得越来越嚣张。

反观国军这边,多次吃败仗的他们士气低落。与鬼子决战的信心也在不断衰退。明明好多时候人数占优,还有一定的地利优势;结果鬼子几轮炮轰下来,整支部队都被打垮了。

开战之前,号称国产马奇诺防线,却成了天大的笑话,几天就被鬼子打大败亏输,说一溃千里都不算有多过分。

温三的连队在寺庙中休整了七天左右,整个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部队装备精良,精神状态极好,新加入进来的战士基本能跟得上老兵的节奏了。

正面战场温三并不打算参与,就算现在往那边赶,估计也是赶不上了。何况他就这么一点兵力,投入到正面战场上去,完全是杯水车薪,翻不出多大的浪花来。

既然鬼子大部队都开往前线去了,自己在后面搞搞小动作,扯一扯鬼子的后腿,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大家训练了这么久,也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今天我们去15里外的古柳镇,给镇上小鬼子增加一些意外的‘娱乐活动’。”

温三自然不是无的放矢,昨天他已经去古柳镇周边踩过点了。驻守在这里的鬼子只有两支小队,火力方面也就是常规配置,并不是很强。

他们正在古柳镇大肆收络物资,包括钱财,粮食等等。

通过打听,温三还得知他们在收缴一些普通船只。哪怕是最普通的小木船也不放过。

江南地区本就是水乡,靠水吃饭的渔民是真不少,很多家里都有渔船,鬼子是真的弄到了不少。

温三展开地图观察了一阵,很快就明白鬼子的收缴船只的用途了。

第51章 奢侈一回

鬼子连简陋的小木船都不放过,明显就是用来运兵的。鬼子两路大军进犯吴福防线。正面进攻造成的伤亡肯定要大很多,如果能派出一支兵力经过太湖,就能绕过很多永固工事,瘫痪国军严密驻守的防线。甚至还能对防线上的守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鬼子有够阴险,战略战术方面,非常有前瞻性。尽管他们的装备远优于华夏,依然在绞尽脑汁思考各种各样的计策,亡我华夏之心从未泯灭。

温三既然知道了真相,岂能轻易让鬼子如了意?古柳镇的鬼子必须剪除掉。不能让他们带走一条船,一块小舢板都不行。

江南水乡,各种溪流湖泊到处都是,古柳镇便坐落在一个小型湖泊边上。从这里可以轻松去到太湖,以及不同的水域。

以前生活在这座小镇上的居民不少,鬼子过来之后,造成的杀孽不小,很多本地人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

只有极少数人偷偷摸摸的留了下来,基本都是老人或者孩子。毕竟是故土难离,很多人真的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去当那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流民。

两支小队的鬼子住在镇内一座大户人家之中,这户人家大部分都已经逃走,少数没走的下人也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之下。

除此之外,还有少许投降了鬼子的汉奸在帮鬼子做事。没有他们,鬼子想要收集到那么多船只是不可能的。

上午十一点左右,温三的连队已经来到了小镇的外围。以前热闹的小镇,现在变得非常萧条,就连周边都见不到什么人烟了。

“那家大户的房子相对较高,很好辨认。一会儿我会先进行炮击,将鬼子从屋里轰出来。老万的重机枪排长放在那户人家的两侧街口,一排和二排进行迂回包抄,三排守住最后一道防线,将鬼子前往小湖的路线封锁起来。今天老子要全歼这两支鬼子小队,不能让一个鬼子活着离开!”

温三早已经摸清楚了这个小镇的布局,之前还担心镇内有老百姓存在,开火战有所顾忌。

现在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了。小镇内虽然有极少数人偷偷生活在此,但却没有人敢靠近鬼子的驻地。

如果是以前,温三肯定要好好计划一番。现在他可是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人数也比鬼子多不少,打起仗来,哪里还用小心翼翼?

古柳小镇的布局本来就不复杂,一条主街道,然后便是稀稀落落的房屋,形成几个街口。温三只用一些小石头,就将自己作战思路清楚的告诉了大家。

“都清楚自己的位置了吧?弄清楚了就开始行动,下手一定要狠,不能给鬼子任何冲出包围圈的幻想。”

虽然手握优势,温三还是再次看向几个排长。

“没有问题了!”几位排长全部点头。这点东西都看不懂,排长怕是白当了。

“给你们五分钟时间,各排必须运动到位。五分钟之后,我这边开始炮击鬼子驻地!”

首节上一节22/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