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119节

上野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他为自己的分析感觉有些心惊肉跳。如果战事真的发展成这样的话,这两个鬼子师团,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一个操作不当,甚至有可能全军覆灭!

“上野,你的想法虽然有些道理,但未免也太夸大其词了。国军的作战力如何,想必大家早已经心知肚明。凭他们的实力,根本吃不下两个师团的兵力。何况这两个师团带着足够多的重武器,武器弹药不足,我们随时可以进行空投补给。”

鬼子司令官喝止了上野参谋的发言,他们刚刚收到两个师团发来的胜得汇报。上野却在这里杞人忧天,这不是扫大家的兴致吗?

“可是温三的部队近在咫尺,确实非常的危险嘛。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上野还在嘟囔。

第274章 成了预备队

第274章 成了预备队

“你闭嘴!温三的部队还驻扎在腾县,他们就算向台儿庄方向靠拢,也是几天后的事情了。到那时候,我军已经拿下台儿庄,在这里构筑起了新的防线。他们就算过来了,根本不足为虑!”

鬼子司令官显然不想再听此人嗦。这就跟下棋一样,自己明明下了一记妙手,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实惠,旁边却有人说你这是一步臭棋,怎么听都会觉得心烦。

碍于两人之前的身份,那鬼子也只好闭上了自己的嘴巴。不过他的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想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

照着他这个思路,现在的第5师团和第10师团,明显属于冒进的行为。除非它们真的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拿下台儿庄,并且有时间在原地构筑牢固的防线。

这显然不是几个小时就能验证出来的事情,兵棋推演,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论证。有力的数据越多,推演的真实性就越强,越接近于现实。

可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没有发生的事情,谁都不敢肯定自己是真的。所以绝大部分鬼子,现在的态度还是乐观的。

以往的战斗经验告诉它们,国军虽然兵力很多,但是真到了战场上,却无法与它们的部队相提并论。

鬼子的猖狂,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李长官这边,见两个师团的鬼子推进速度这么快,一点都没有停下来想法,心中的担忧已经去了大半。他就怕鬼子发现什么端倪,进攻到一半,突然又掉头跑了。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自己的一切安排都等于打了水漂。前期的准备工作也白做了。

事实证明,小鬼子确实不相信国军有战胜它们的能力。

正所谓骄兵必败,必须要打击鬼子这种嚣张的气焰。

“命令各部快速合拢,截断两个鬼子师团的退路。周边各集团军进入预定的作战位置,挡住一切增援台儿庄的鬼子援兵。”李长官终于露出了锋利的匕首,是时候亮刀子了。

“李长官,我们还有支一尖刀部队在侧,你不打算用他们吗?”作战参谋连忙提醒李长官。

刚才李长官调动的部队,都是在台儿庄周边的部队。温三的部队确实还驻扎在腾县休整,并没有进入台儿庄的战斗圈子。

“急什么,这是我准备的后手,一但计划上面有什么疏漏,他们就是用来堵漏的。”李长官笑了笑。

原计划中,也没有温三的部队参与这场战斗。之前李长官向最高指挥官请示,上面就下达了手谕,让他不要过于重用温三的部队。

至于原因嘛,懂的都懂。

李长官话是这么说,其实就没想让温三的部队参与进来。他认为自己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经考虑到了。之前确实有让温三参与其中的想法,后来最高指挥作出了明确的指示,那就只有将他们放在预备队的位置上了。

温三虽然没有参与进来,也不清楚李长官的具体安排,但他还是了解这一段历史的。

就算自己不参与进去,台儿庄战役也会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提振国军将士的作战信心。

经过几天的休整,温三的部队精神抖擞,求战的意志相当的强烈。台儿庄外围开战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了过来。

温三也明白,这场大战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了。

“从腾县到台儿庄战区,距离大约90公里左右。我们事先已经勘察好了道路,并且在关键的环节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全力行军的话,我部三到四天之内就能进入台儿庄地区。”

温三指了指地图,他指的是正在休整的部队。而先头部队(两个团的兵力),早就两天前已经出发了。

他们推进的速度虽然不算快,但离台儿庄外围区域已经只有不到五十公里的距离了。如果全力突进的话,甚至有可能和其它方向的国军同时进入台儿庄主战场。

当然,没有接到李长官的命令,他不会轻易让自己的部队投入作战。相反,这两个团正在给后面的部队铺平道路。

“师长,我们打算怎么办?”林良国询问。他知道温三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否则也不会早在没有开战之前,就作出种种准备了。

“不要急,这场大战的时间不是短时间内能结束的。我们的部队缓缓上去,在战区外围潜伏下来。等待时机。”

温三原本是想直接参战的,可李长官不动他的部队,他也不好一意孤行。

毕竟这本就是属于他们的大胜,自己的部队参不参与,问题都不是很大。

不过历史上,鬼子的部队可是逃走了不少。温三想着,如果自己不能直接参与的话,收拾那些逃跑的鬼子兵,那就不用客气了。

何况周边还有别的鬼子部队想要进行增援,他的部队也可以在外面进行打援,这也是很有搞头的事情。

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了台儿庄的上空,温三的部队只是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之后,便开始率部南下,缓缓向台儿庄方向逼近。

既然战事拖的时间很长,他也没有必要让战士们急行军。温三的大部队每天只走四十里。上下半天各二十里。

如果道路不顺的话,走40里还是很累人的。可前面的部队已经给他们铺平了道路,加上精神状态比较放松,温三的部队虽然每天行军40里,依然保持着很好的状态,不至于失去了作战能力。

三天之后,温三的主力部队已经追上了前面的两个团。台儿庄的战斗这会儿已经全面开打了。

鬼子调集重火力,全力进攻台儿庄。然而两个师的守军却是牢牢控制着自己的防线,任由鬼子如何轰炸,想要轻松突破他们防线,都是痴心妄想。

这会儿,两个鬼子师团总算明白,自己踢到铁板上了。台儿庄的防御强度,跟外围的防线相比,完全是两回事。

特别是一些永固工事,做得相当的牢固,就算重炮轰上去,也不会被轻易打碎。

相反,冲上去的鬼子在火力点的重点照顾之下,伤亡惨重。鬼子连续进攻了两天,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

第275章 宫崎旅团

第275章 宫崎旅团

然而这时候,周边的部队已经快速围了上来,先头部队已经快要接近鬼子的侧翼了。

“全力进攻台儿庄,分出部队兵力防御你们的侧翼。司令部将会给予你们大力支持,空中火力随时可以打击你们周边的部队。”鬼子司令部并不打算就此放弃,依然想要拿下台儿庄。

为了完成早已经制定好的目标,鬼子司令部下了很大的决心。除了动向两个师团的兵力之外,周边的鬼子部队也在向徐州施压,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国军顾此失彼。

鬼子的部队也确实占据着不小的优势,好些以军为单位的部队,在鬼子一个旅团的冲击之下,很快就失去了自己的防线。

李长官虽然善谋略,但面对这种情况,也感觉十分的头痛。

恰好在徐州东北方向,鬼子华北方面军,宫崎旅团也在快速向徐州方向挺进。之前挡这个旅团前面的部队居然是温三的熟人:83军。

83军激战两天之后,还是被宫崎旅团打穿了防线,这个旅团长驱直入,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台儿庄的周边。如果再挡不住它们的话,便可从另一个方向进入台儿庄了。

83军边打边退,却是正好撞上了温三的主力部队。

原本有些沮丧的83军听到身后居然是温三的部队,立马就来了精神。军长当即前带队前来,找到了温三。

“温老弟,你可是还欠着我半个旅团的装备呢。”一番寒暄之后,83军军长半开玩笑的说道。

当初温三确实给83军许下了这个承诺,只是后来唐长官命令66军退出战斗。并且也随即让83军放走了山田支队。

当然,83军当时也确实对山田支队进行了猛烈的阻击,要不是唐长官下令,估计他还是能完成作战目标的。

“军长还记着这件事呢?当初我们可是被唐长官摆了一道,差点吃了大亏。”温三想起这段过往,心里多少有些不大痛快。

“其实我们也是迫不得已,上级命令,不敢不听啊。”军长也明白,当时温三是什么处境。

唐长官不但不帮助阻击鬼子,还撤走了66军,等于是给温三的部队来了个釜底抽薪。换作别的部队,恐怕早已经寻机退走了。

但是温三更是凭着自己手上的兵力,将鬼子旅团给打残了。

不管怎么说,温三确实欠了83军一个人情,并且这个人情还不小。

“我们的身后,正跟着一个旅团的鬼子。它们的实力很强,装备先进,我们抵挡得非常辛苦。”军长一看火候差不多了,连忙说出了自己眼前面对的窘迫之境。

尽管他没有说别的什么,但是意思每^日.发!书,群【6`5,0/5^0”2*3>3.8】已经非常的明显了。希望温三的部队能够助他们一臂之力,挡住这个鬼子旅团的进攻。

“宫崎旅团是吧?其实我已经收到消息了。”温三笑了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意外。

83军军长找上门来的时候,他已经猜到对方的用意了。现在台儿庄的主战场用不上他们,在外围打一打秋风,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个旅团的鬼子兵力已经不少了,汇编的情况下,也有七八千人的样子。估计它们与83军的战斗并没有损失多少人,装备优势也非常的明显,83挡不住它们,也是意料之中之事情。

“麻烦贵军快速让开道路,让我们的来接防。”温三也不算客气,立马就决定接手这个战斗任务。

“温老弟够耿直!老哥我就多谢了。”军长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是没想到温三这么好说话,原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的。

双方客气了一下,军长立马就告别了温三,调动自己的部队去了。

温三则是立马将自己的部队主官召集了拢来,开了一个临时作战会议。

“关于宫崎旅团,你们知道多少?”温三对这个旅团也没有多少了解。毕竟徐州周边,鬼子的部队也是真不少。各个方向都有鬼子在进攻,每天都有战事发生。

“这是一个重装旅团,独立作战能力很强。它们在与83军交战的时候,展现出来了很强的火力。除了有105重炮之外,还有一个野炮大队,两个山炮中队。兵队大队也有三个,还有一个运输大队。总兵力超过了8500人。”

“宫崎大队与83军的交战兵力损失并不算大,目前来说,武器弹药都相当的完事。”胖墩连忙将相关数据呈报了上来。

在得知他们要接手阻击这个旅团的时候,胖墩已经第一时间找到了83军的作战参谋,了解了相关数据。

胖墩的成长很快,主动意识也非常强。这一点,温三还是非常满意的。他手下这手下这批营长以上的作战主官,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既然是鬼子的重装部队,那么它们的行军速度必然快不起来。从这个方向过来,还在渡过两条河流,最快的交战时间,也应该在一天之后了。”

温三仔细察看了地图,立马得出一个结论来。

83军之所以跑得快,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重装备。部队吃了败仗,担心鬼子对他们展开炮击,所以加快了行军速度。

事实上,宫崎旅团还真没把83军放在眼里,它们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徐州方向挺进。

“那我们岂不是可以第二条河岸边打鬼子的阻击了?”林良国立刻提出了一个有利的作战条件来。

“恐怕不是很好办。鬼子或许想不到会换部队,但是必定能料想到83军会在河对岸对它们发起阻击。”温三思考了一下,得出了这个结论。

83军确实有这个打算,并且已经在河边挖出了一条简易的防线。要不是刚好遇到了温三的部队,这条防线就是他们阻击的鬼子的生死线了。

现在83军一走,这条防线等于是交到了温三的手中。

“鬼子掌握着的轻重武器很多,在渡河之前,肯定会对河对岸进行炮击。我们派兵驻守这条简易防线,肯定会被鬼子针对。”

温三并不想让自己的兵去守这条临时防线。如果鬼子没有大量的重装备的话,这里肯定是一道非常好的阻击线,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

第276章 简单的战术安排

第276章 简单的战术安排

“我们可以在河对岸这里做一道假防线,先消耗鬼子的炮弹。然后根据鬼子暴露出来的目标,先解决掉鬼子的重装备。”王志兵立马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来了。

温三略一思考,立马点头表示同意王志兵的想法。

现在温三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了信息差,宫崎旅团不可能这么快知道它们的对手换了人。

以83军的家当,就算他们有一些重装备,也早已经丢得差不多了。他们可以在河对岸建立防线,但是鬼子的重炮,山炮,野炮都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打击到对岸的防线。

而83军的装备,却无法进行有效的还击。就凭这一点儿,小鬼子就能从明面上欺负83军,打到他们抬不起头来。

可换了温的部队,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鬼子有的,温三也有,并且数量比鬼子还多。

首节上一节119/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