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215节

  张沈飞之前只要有空,就会去潘家园之类的地方淘换金饰。

  不过……

  搁在陈雪茹这个小富婆这里,好像确实不算什么哈。

  几日清霜降,寒畦摘晚菘。一绳檐下挂,暖日晒晴冬。

  钱,我有了。权利??我一个女同志要那个玩意儿干嘛。”

  “二叔,这玩意儿是什么???”

  张沈飞笑了:“老爷们最忌讳被人说不行,我张沈飞堂堂男子汉,自然是要喂饱自个儿的女人!!!!

  只要你一直饿,劳资就能让你一直吃!!”

  当然,办完了正事儿,其他事情也不能少。

  张沈飞起身穿好衣服,递给她一张手帕。两人又腻歪了一阵子,张沈飞这才起身离开。

  “二叔您说错了,什么叫往饱了吃??”张平安一根筷子上插了三个馒头,另一只手上还捏着一双筷子,正往自个儿碗里扒拉粉条,“我们得往撑了吃!!”

  自打正式开始公私合营后,居委会便派了一个会计,一个采购,一个服务员和一个私方经理过来。

  得,瞅着这架势,这一锅猪肉炖粉条还真不太够。

  小老六放下手里的馒头,就想摸铁盒。却被大哥张平安直接把手给打掉了。

  李副厂长坐在座位上,看着正在忙碌的张沈飞,心中感叹这么一个人才,自己当初怎么就生生错过了他,让他跑到姓杨的身边去了呢???

  “小张,你有没有兴趣换个职位??”

第227章 合作社开始了!!!

  自打张沈飞开始给杨厂长当临时秘书之后,李副厂长就一直暗地里观察他。

  最后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张沈飞比他现在的秘书朱地栗各方面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说实话,

  李副厂长自打进入轧钢厂后,秘书就一直是朱地栗。

  当时看中朱地栗,并不是因为她业务能力有多强,也不是因为她勤快或者什么的。

  纯粹是因为这妞儿能豁得出去!!!

  那时候,他才刚结婚,每天舔狗似的舔着那个有身份,有背景的媳妇儿真的挺烦。

  突然之间,遇到一个上赶着凑上来的,难免就忍不住……

  你是不知道啊,就这土豆干,黄瓜干什么的,在城里根本吃不着,那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玩意儿!!!”

  家家户户每人每月的定量都只有七两,你老张家用那么多的油熬火锅底料,这谁看到了不眼热??

  钱铁柱忙摆着手:“吃什么都行,老太太我不挑的。”

  只可惜他们家是小业主,家里的亲戚也都是四九城里的底层,而且一家比一家的会算计。

  出了门打开雨伞,张沈飞身一脚前一脚的朝着巷子外走去。

  说完,起身走了。

  前院里,

  阎埠贵原本正在屋檐底下整理劈柴,看到老张家亲戚上门,立刻满脸堆笑的迎了上去:

  “大飞他表哥,这是又来城里办事儿啦?”

  提着这些东西一路往回走,路过一条僻静巷子的时候张沈飞走了进去,再出现的时候,手里便又多了不少种类的蔬菜和一只鸡。

  “没听过就对了,要是你们俩什么都听过,我还怎么跟你们显摆?”张沈飞洋洋得意,“得了,今儿做饭的事情交给我了,您二位就请等着吃现成的吧。”

  被拒绝了也不生气,反而总是笑眯眯的。

  想到这里,阎埠贵不由得感叹,还好,还好自己也不遑多让,没让那些个过河勾腚子夹水的亲戚占到自己便宜。

  “成,那我就先去食堂一趟,我刚才的提议你也考虑一下,不用急着给我答复,我这个人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想吃他们送的野味儿什么的,简直比登天还要再难上三分。

  很快,

  张沈飞此时已经打开家门,迎着朝门内灌进来的风雪,他摆摆手表示听到了。

  虽然姑姑不在了,但张家还有老太太,大家时有走动,也经常互通有无。

  所以他也没有做太大的反应,只是微微耸了耸肩,然后摇头笑了笑。

  钱铁柱嘿嘿一笑:“这不丰泽园托人给带话吗?说是急等着野味用,让赶紧给送去。

  那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两人成了事儿之后,当时不太懂权色交易的他,稀里糊涂就让朱地栗给上了位。

  日子久了,张沈飞甚至觉得李副厂长根本就不打算拉拢自己当他的秘书,只是把拉拢自己这件事本身,当成个消遣而已。

  说着话,老太太已经捧着热茶走到钱铁柱身边:“喝吧。”

  张沈飞闻言倒也没说什么。

  李副厂长自然听出张沈飞这是在转移话题,也听出他目前没有跟着自己干的打算。

  不得琢磨着你们的油从哪里来的呀?再一琢磨,说不定就麻烦了。

  “甜就多喝点,这里头我给放的正儿八经的白糖!!”张奶奶笑了。

  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你可以慢慢考虑。”

  而这两者,他都已经有了很好的人选。

  “现在有了合作社,我们进山打猎可以组成打猎队,遇到猛兽也不怕。

  小年这一天,天降大雪。

  打发走李副厂长,张沈飞继续埋头干活。

  三个多月没进城的钱铁柱套着马车进了城,为的是给丰泽园送野味,顺便也来一趟南锣鼓巷,看一看亲家奶奶和八个侄子。

  儿媳妇已经不在了,钱铁柱是儿媳妇娘家的客人,更得十分慎重的对待,不能让人挑出理儿。

  想到这里,李副厂长看向张沈飞,半真半假的询问对方愿不愿意跟着自己干:

  “张沈飞同志,你想不想换个工作,跟着我干??”

  听到他这么说,还以为是在夸自己,顿时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他这么做倒也不是害怕田志刚,只是今儿要把田小枣叫到自个家吃饭,不想跟老田正面起冲突。

  想起这人是张沈飞对门的邻居,便拍了拍背上的麻袋,朝着他笑道:

  “这不来给饭馆送野味吗?我妈秋天自个儿腌的黄瓜干和土豆干,还有一点野味什么的,让我带过来给亲家奶奶……”

  国家宣布,因为工业和基本建设增长过快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将逐步开始用农业合作社取代原本的农业互助组。农业合作社初级合作社很快在全国推展开来。

  平时整个小组的人,大家一起劳动,地都合在了一起。据说等来年打了粮食,也要合在一起,再分。”

  “呀,铁柱子???大飞赶紧开门,你表哥来了。”屋子里张奶奶的声音带上了几分急切,连声催促张沈飞开门。

  张沈飞一路跑到东安菜市场买了老豆腐,鸭血,羊肉片,豆芽,小酥肉等等,还有大量的干红辣椒,花椒,八角等等。

  “谁呀?”屋里传来张家老太太慢吞吞的询问。

  “这么冷的天,就甭吃铜锅涮羊肉了,我来给你们做个新鲜的吃食怎么样?”

  说起来自打到了这个世界,他还没吃过麻辣火锅呢。今儿倒不是他嘴馋,非得吃麻辣火锅。

  还有在某些暴露人性的时刻,他自认是能够坚守底线的。

  啊,对了。按照上面的规定,每个小组要选出小组长,我们这个小组的组长就是我爹。”

  这十六户家里的畜生,大型农具什么的都交到组里统一管理和使用。当然这不是免费的,会给分红。

  不过,这也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所以张沈飞一琢磨,倒不如今儿趁着油还不限量,赵铁柱也在,好好的吃它一顿,过过瘾。

  平时有时间的话,社里头还组织大家一起修路,挖水井什么的。

  寒暄过后,三人于是坐下开始剥着瓜子闲聊。

  因为每个小组的人比较多,平均下来每个组都有一百多号人。

  听到这里,张沈飞微蹙眉头:“粮食合在一起?怎么分?”

  “那啥大飞,你买完菜把小枣也叫过来,让她也吃个新鲜。”张奶奶发了话。

  张沈飞透过透亮的玻璃,看了看院子中的鹅毛大雪,摇了摇头说道:

  阎埠贵闻言,顿时咋舌:“呦,你这拿的可都是好东西啊!!大飞他们家好福气,有你们这样的好亲戚,一直想着他们。

  偶尔去山里打个野味什么的,补贴家用或者改善生活。

  他其实对李副厂长和杨厂长都没有太深的感情,也没有对两者中的某个,有太多的好感。

  说完之后,他便从门后拿过一把雨伞,准备冒雪出去买菜。

  钱铁柱满不在乎的说道:“不用管,屋里热的很。一会儿雪化了就好了。”

  只不过他也是刚想起来,再有一个多月四九城食用油就要开始定量。

  我瞅着这雪也就这么回事儿,公社又催得紧,就跑了一趟。”

  只不过,后来跑偏了……

  以后找姘头就找专业姘头,找秘书,也得找专业的秘书。

  谈完正事儿,张奶奶便张罗着要给钱铁柱做好吃的。

  我也算不明白,村里不少人都算不明白,所以后来每个小组还专门选出来了会计。专门负责统计人口,土地,记录出工,还管粮食的分配。”

  新鲜的,什么新鲜的?钱铁柱和张奶奶对视一眼后,好奇的看向张沈飞。

  一边说着“我们送的都是山里的东西,也没有您说的那么好啦。”一边与阎埠贵挥手告别,走到张沈飞家门口。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往前走着,工作中,张沈飞按部就班的工作,复习高考的科目。

  元旦过后,报纸上刊登了大事件。

  钱铁柱不停的说着,看得出他对目前的农业合作社的状况还是很满意的。

  但他有个底线,那就是双方必须自愿。

  “你来走一趟亲戚,还让你生了病。这要是等你回了家,不得有人戳我老太太的脊梁骨呀??”

  “我们村小,一共也就三十二户村民,大家分成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十六户人家。

  走到九十三号院门口的时候,他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拜托索谦儿去把田小草叫出来。

  张沈飞正在擦桌子的手一顿,淡然一笑:“我就是革命工作的一根螺丝钉,咱们厂里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也许是因为跟张沈飞半真半假的说把事情摊开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副厂长有事没事就会询问张沈飞考虑的怎么样。

首节上一节215/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