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入职保卫科 第66节

  “行!”

  秦淮茹又不想当黄牛,能轻松一点心里也乐意。

  婆媳两都有些兴奋,要是易中海接受秦淮茹的建议,那今年贾家可就有三份年货过年了。

  到时候吃的饱饱的,岂不美滋滋..

  将贾家的晚饭做好,秦淮茹就去了易家。

  易中海已经习惯了秦淮茹的照顾,回到家就泡着茶休息着,等她过来烧饭。

  每月才五块钱的劳务费,花的值!

  易中海为了多存些养老钱,平时的生活还是比较简朴的。

  主食都是以窝头为主。

  秦淮茹是做家务的好手,轻车熟路的将窝头捏好蒸上。

  “易大爷,今年过年您准备怎么过?”

  秦淮茹忙着手上的活,漫不经心的问道。

  易中海听完心一揪,眼里露出茫然之色。

  遥想去年春节,家里虽然人口少,可也不至于清冷到这个地步。

  有媳妇和聋老太太陪着,倒也不孤单。

  可今年却物是人非,自己名声坏了,聋老太太去了养老院,吴翠云远走东北。

  这一刻,易中海居然有些怀念以前的时光。

  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了一些些的后悔。

  只是后悔的情绪没有维持多久便被无情掐灭。

  一切都是为了养老!

  “还能怎么过,一个人随便吃点得了。”

  易中海是个老狐狸,秦淮茹那点小心思一眼就被他看透了。

  无非就是想从他这里弄点年货回贾家,根本不上秦淮茹的当。

  “易大爷,本来我想邀请您跟我们贾家一起过年的。

  可柱子也想跟我们贾家一起..."

  秦淮茹支支吾吾的解释了一下。

  将锅甩给了傻柱。

  秦淮茹的意思易中海自然听得明白。

  易中海先是眼睛一亮,接着又迅速的黯淡下去。

  这段时间易中海不是没有想过跟傻柱修复关系,可人家根本不搭理他。

  经过几番试探,易中海明白,双方算是彻底分崩离析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傻柱愿意重新接纳他,他也不敢将养老的主意放在傻柱身上了。

  如今的四合院,能给他养老的只有贾家。

  “哎,柱子的脾气太倔了!”

  易中海苦闷的叹了一口气,心里却并没有太多的感触。

  “易大爷,要不您出些食材,让柱子老做。

  等他做好了我给您端回来?”

  秦淮茹目露期待的看着易中海。

  易中海沉思了一下便同意了。

  傻柱烧饭的手艺可比秦淮茹强多了。

  今年虽然不太如意,可大过年的,难道还不能吃顿好的?

  至于贾家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易中海并没有放在心上。

  对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行!”

  秦淮茹见易中海答应的干脆,差点喜极而泣。

  想从易中海这里弄点好处出来实在是太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段时间除了自己付出劳力能从他这搞点劳务费,其它的东西免谈。

  今天易中海难得的松了口,秦淮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给易中海干完活,秦淮茹又马不停蹄的去了傻柱屋子。

  傻柱两兄妹坐在堂屋吃晚饭,桌上还放着一个饭盒,就等着秦淮茹上门拿呢。

  秦淮茹毫不客气的推开傻柱家的门,看熟练程度就像回自己家一样。

  “柱子,雨水,吃晚饭呢?”

  “秦姐来了!今儿个晚了呀!”

  傻柱一见秦淮茹,心情就莫名的开心。

  何雨水现在可不太待见秦淮茹,面无表情的对她点了点头,也懒得打招呼。

  秦淮茹早已习惯了何雨水的态度,不过是一个丫头片子,丝毫没将她放在心上。

  “嗨,忙呗!给一家老小做完饭,还要去易大爷那忙活!”

  秦淮茹脸上扯出一抹苦笑。

  傻柱心里一疼,秦姐可太难了,挺着个大肚子,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家里。

  “秦姐,赶紧把饭盒拿走,回家吃饭吧!”

  何雨水在一旁,傻柱也不好意思说太多关心的话。

  “谢谢柱子!”

  秦淮茹将饭盒拿在手中,不过并没有离开。

  “柱子,今年咱们两家一起过年呗?”

  往年贾东旭还在,贾家、易家、傻柱家都是各过各的。

  “行啊!没问题!

  去谁家过?”

  傻柱想也不想就应了下来,至于何雨水的意见,不重要。

  “去我家吧,家里孩子多,闹腾,来你这边不方便!”

  秦淮茹早有腹稿,放在贾家吃,那剩下的食材、饭菜不都是贾家的么。

  要是在何家吃,又吃又拿的,即便以秦淮茹的脸皮也有些挂不住。

  院里的邻居又不是瞎子,到时候传什么的都有。

  “听秦姐的,到时候我带些年货过去,咱们吃顿好的。”

  傻柱点头赞同了秦淮茹的建议,还主动提出会带年货过去,省得秦淮茹再废一番口舌。

  何雨水看着自己的傻哥哥心里一阵无语。

  不过这次何雨水不准备再劝他了,前几次两兄妹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心累了。

  “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行了,你们吃吧,姐也得回去了,还得热菜呢!”

  秦淮茹见事情说定了这才告辞离开。

  “秦姐慢走。”

  傻柱目送秦淮茹离开,美滋滋的往嘴里灌了一口散酒。

  

第62章 提前过年

  年二九

  院里的年味是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起了过年的食物。

  家庭富裕的该炸的炸;家庭拮据的也得准备着明晚的吃食。

  现在烧饭可是件非常费时间的事。

  四九城有一首过年的童谣把过年从腊八到初一的日程描述得很有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炖白肉;

  二十七,去宰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实际上过了腊月二十,家里的大人,特别是主妇,就闲不住了,要买东西,打点年菜了。

  只是现在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物资不丰富,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

  年少不知愁滋味,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开心的时候。

  院里时常响起鞭炮声,随之而来就是孩童们欢快的笑声。

  60年代物资虽然匮乏,不过人们的精神面貌却出奇的好。

  相比于后世那无穷的生活压力,让人喘不上气来。

  如今的生活虽然艰苦了一些,却也充满了希望!

首节上一节66/1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