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入职保卫科 第23节

  阎解成被阎埠贵说的脸色微红,微微低下了头。

  “老阎,解成年纪不小了,是该找媳妇了!”

  三大妈倒是支持阎解,忍不住帮着说话。

  “难道我不想老大成家吗?可家里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阎埠贵没有松口,三大妈见此也不好多说。

  “要不,爸你给我买个工位吧?

  放心,等我上了班每个月还你!”

  阎解成脑子快速运转,终于想到了解决办法。

  自己老爹是什么人,阎解成很清楚。

  想他免费给自己找个工作那是不可能的。

  阎埠贵放下碗认真的考虑了起来。

  “行,先打听打听哪里有工作买。

  等解决了工作的事情再找媒婆。”

  阎埠贵最终还是松了口,阎解成年纪不小了,没个正式工作可不行。

  再等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分到工作,还不如花点钱买一个。

  反正最终还是由阎解成买单。

  “谢谢爸!”

  阎解成一脸的兴奋,脑海中已经幻想着自己该找个什么样的媳妇...

  ……

  无独有偶,辗转反侧一晚难以入眠的傻柱一大早就关注着易中海家的情况。

  见易中海带着贾东旭出发去工厂,傻柱立马就跟了上去。

  “一大爷,等等我!”

  “哟,柱子,今儿个起这么早?”

  易中海看到傻柱向他跑来,转身好奇道。

  傻柱是食堂的主厨,在后厨说一不二,就连食堂主任都不敢管,迟到早退那都是常事。

  “嘿嘿...醒了就起了呗!”

  “不错,那一起走吧!”

  院里人多,傻柱留了个心眼没有立即说事情,默不作声的跟着两人。

  “东旭,年底考核加把劲,争取考上四级工。”

  易中海对着徒弟贾东旭吩咐道。

  “放心吧师傅,我有信心!”

  贾东旭微微发白的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傻柱撇了撇嘴,心里暗骂一声:“软脚虾!”

  贾东旭的脸色一看就虚的厉害,守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哪个男人忍得住。

  这年代不像后世,有丰富的夜生活。

  晚上除了玩媳妇还真没什么事情干。

  “嗯,有信心是好事,最近一段时间多练练!”

  易中海对贾东旭这个徒弟很是满意,孝顺听话还上进。

  三人随便的闲聊着,等离开院子,傻柱终于忍不住了。

  “一大爷,您再给我介绍个对象呗!”

  “傻柱,想结婚啦?”

  贾东旭调侃道。

  “废话,东旭你才比我大几岁,都快有三个孩子了,我能不急嘛!”

  傻柱脸上止不住的羡慕,甚至有些嫉妒。

  “柱子,你别急,我给你找找看。”

  易中海心思急转,清楚刘光齐结婚刺激到了傻柱。

  以前也不是没有给傻柱介绍过对象,可傻柱根本看不上。

  傻柱结婚易中海倒是不在意,只是这结婚对象必须要是他知根知底的。

  不然心里没底,要是以后贾东旭不孝顺,傻柱还能补上。

  “一大爷,您可得给我好好找找,别再给我介绍猪八戒他二姨似的!”

  傻柱听到易中海答应帮忙介绍对象,先是一脸的高兴,不过想到之前的遭遇,忍不住叮嘱一声。

  贾东旭也清楚傻柱的过去,在一旁偷笑着。

  “柱子,我给你介绍的可都是好生养的女子,又有工作,你还不满足啊!”

  易中海觉得傻柱不识货,膀大腰圆好生养,那不是妥妥的优质对象嘛。

  “得了吧,我可消受不起,好家伙,身高一米五,体重一百五。”

  想到以前的遭遇,傻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您啊,就给我介绍个漂亮的,最好像秦..还要学历高的。”

  傻柱提出自己的要求,差点就将秦淮茹给说了出来,还好反应快,止住了!

  “行,没问题!”

  易中海清楚,暂时不能再给傻柱介绍以前那种对象了。

  不过他可是熬鹰高手,自然清楚该怎么对付傻柱。

  傻柱要求不是高吗,就给他介绍点优质股打击打击他的自信心。

  想来被拒几次他就该老实了!

  “多谢一大爷,还是您好!”

  傻柱见易中海答应的痛快,脸笑得像朵菊花,对易中海更加尊重了。

  易中海很满意这个效果,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

  ……

  傍晚,许大茂没有回院子,下了班就急匆匆的跑向了父母家...

  对于院里的这些大小伙子的打算,牛平安并不清楚。

  这段时间早已适应了仓管员的生活。

  每天除了日常工作,不是训练就是在枪库聊天看报。

  中午给牛保国送顿饭,偶尔去国营大饭店打包些不要票的饭菜,反正放空间里又不会变质,想吃还方便。

  

第22章 牛保国病危

  24日,到了四九城发下个月粮食的日子。

  凌晨,粮店门前就排起了长队等着放粮。

  牛平安拿着粮袋子、油瓶子混迹在人群中,为了买粮甚至请了半天假。

  谁叫家里人口少呢!

  保卫员因为要训练,每个月的定量33斤,细粮占30%,粗粮占70%。

  计划经济时代,为了保障居民生活,四九城每个胡同都建有粮店,副食店。

  大的居民区还有百货商店。

  到粮店买粮要带粮票和粮本,一是看你是否属这个点供应,二是面票可买白面,而粮票中还有部分大米,买过的要写在粮本上。

  粮店摆着几个大柜子,分别装着米,面和棒子面,柜子边沿安着一个上粗下细的铁皮漏斗。售货员根据你要的种类,用铁皮簸箕铲出粮食,上秤称重。

  还有一个铁皮小撮子,用来加减簸箕中粮食。

  如果是面粉,称完后售货员就倒进漏斗,顾客撑好口袋在漏斗下方接好,捆住袋口,回家吃去吧。

  倒完后,售货员还要拍拍漏斗,防止有面贴在漏斗壁上,顾客吃亏。

  售货员往柜子里倒面粉,袋口处缝好的线,人家轻轻一拉就开。

  倒完,还要把口袋翻个过,双手在口袋里撑住,不断抖动,让贴在口袋的面都进柜,一粒不剩,干干净净。

  毕竟是粮食,数量又可丁可卯,疏忽不得!

  完成这道工序后,售货员从头到脚都白了,雪人一般。

  怪不得粮店售货员的工作服是白帽,白大褂,跟大夫一样。

  一斤粮票可以买五斤白薯,牛平安家里人少,倒不需要食用白薯。

  买油时,营业员用一个算好斤两的白铁皮长柄油钝子,放到油桶里注满油,拎上来倒在油瓶上的一个白铁皮漏斗里。

  牛平安将牛保国的定量全用了,自己的则只用了细粮的份额,因为厂里吃饭也是要交粮票的,得计划着用。

  十月一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牛平安却高兴不起来。

  一大早,牛平安将早饭做好,照例去房间中喊牛保国起床。

  结果发现牛保国已经昏迷在炕上,全身发烫。

  牛平安顿时有些慌了神,想背上牛保国去医院,但转念一想,牛保国肺部有伤,背着担心压迫到胸腔。

  牛平安跑出屋子敲响许大茂的家门。

  “大茂哥,大茂哥!”

  “平安,出什么事了?”

  国庆放假一天,许大茂睡眼惺忪的打开门问道。

  “大茂哥,我大伯昏迷了,一会儿你帮我抬他到院门口,我去叫辆车。”

  牛平安来不及寒暄,匆忙的将大概的事情说了一下。

  许大茂听到牛保国昏迷,瞬间清醒了过来。

  “好,你快去叫车!”

  得到许大茂的答复,牛平安风风火火的跑出四合院。

首节上一节23/1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