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614节

  “我相信广大职工不会眼睁睁看着无动于衷的。”

  小个子的艾宗琴嗓音轻柔,说出来的话却很坚决,“敢不给猪肉,我到时候天天吃住在他们那!”

  她是负责加工厂的采购和销售,相当于加工厂的供销科科长,是职责所在。

  而且她是最早的一批职工,分红拿得最多。

  讨论来讨论去,加工厂最后面的分红方案是:每个月分开算,然后再汇总。

  早进厂的人虽然可分的月份多,但是前面的月份利润少,最后一批进厂的人有分到12月份的大额利润。

  12月有临近春节的因素,有食品进出口公司的订单,产能达到1000万根,利润20万元,前面几个月的利润加起来只有12月的零头。

  全加工厂的职工都服气也满意这样的分配方式,还算是皆大欢喜。

  轧钢厂总厂一级工和没升级的学徒工们就有些不大开心了,加工厂的人月工资26-30元,拿一样的年节物资,年底还有60-80元的分红。

  加工厂的待遇比他们好多了,国有单位还不如下属的集体企业,不说实惠,就是面子上也不好看。

  恰好,轧钢厂提出了要成立火腿肠分厂,加工厂以后的利润要全额上交,没有分红了,算是消除了这些人的怨气。

  火腿肠加工厂能有大量利润上交,不是进厂里分福利来了的,二级工以上的人也没有意见。

  加工厂的职工知道以后的分红太多会非常惹眼,也怕厂子被划拨给食品公司,基本上是支持合并进总厂。

  兜兜转转,是一个大家都比较能接受的结果。

  火腿肠加工厂分红的事在京城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60-80元的分红只能算是比较多,没有超出想象,关键的是今年68年一整年的月份都有20万的利润话,年底分的就是700-900块了。

  这个金额就很吓人了!

  京城的年人均工资也只有700块上下,16级以上干部多的机关单位的人均工资也只有900块钱。

  而且分钱不像其他的事,哪怕是10块8块都可以吸引人的眼球,成为家长里短的热门话题。

  轧钢厂1万多员工就是上万个家庭,他们不议论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也幸亏是集资的时候是要交400元,即使有分红拿,加工厂的职工也是人人都欠了快一年的工资。

  有些嫉妒的人会拿这个说事。

  ‘有分红又怎么样,还不是欠了好几百块钱。’

  ‘出厂价、利润率下降是必然的,以后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利润和分红。’

  类似这样的话有不少。

  一般的人也没想着入股的钱其实是可以拿回去。

  显眼包,李科长出了1万元入股,当时说了厂子亏了算他的,现在赚了没拿分红的事,也算是彻底的被全京城的人知道了。

  这样的带头人怎么不是自己单位的呢?

  城西。

  2号院的别墅。

  李铭的老丈人周镇南今天回来的早,喝着热茶看报纸。

  他的丈母娘陈亦君询问道:“小铭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的,会不会对他不好?”

  周镇南边看报纸边说:“应该没问题。”

  “上次的石英晶振的项目,上头有了解过他的个人情况。他赚钱的事,有好些人是知道的。”

  “轧钢厂重体力多,他按照厂里的指示,想办法解决职工伙食难题,但是他的很多提议厂里肯定不可能出资金。”

  “他自掏腰包去做那些尝试,搞出了名堂是免费分享出去,赚到了钱也是继续拿出来搞研究。”

  “没有做投机倒把的事,算不上犯原则性的问题,最多是年轻人的一点小错误。”

  削苹果的周晓白越听越开心。

  陈亦君又问道:“但是这次的事情太出风头了,要不要让小铭避一避?”

  周镇南缓缓说道:“有一份文件可能这两天下发,到时候再看吧。”

  鼓动妈妈帮忙问话的周晓白忍不住了,“爸爸,什么文件呀?”

  周镇南早猜到了真正的问话人,身边唯一的宝贝闺女,必须要宠着。

  “本来是一份打击投机倒把的文件,好像加了一些其他内容进去。”

  “有可能涉及到集体经济的一些规定。具体的内容我也不知道。”

  周晓白皱着眉头,“火腿肠加工厂会有麻烦了吗?”

第677章 牛奶没什么营养

  周镇南沉吟道:“火腿肠加工厂应该没有麻烦,但是利润下降是必须的。”

  “生产的产品数量那么多了,利润率肯定不能继续按现在这个比例算。”

  钱多钱少都是公家的,周晓白不在意这点,“只会减少利润么?”

  周镇南也拿不准,“暂时看是这样。”

  降低利润率很正常,李铭和陈国栋科长,包括轧钢厂委会的人早知道会这样。

  从没有打算反对,他们的想法是拖延一些时间。

  20%的管理费、20%的特种基金(福利基金)按12月份的来看,每个月接近有10万块了呢。

  总厂按工资总额的2.5%计提福利补助费、按5.5%计提医疗卫生补助费、按3%计提的企业奖励基金。

  算人均60元的月工资,60万元的月度总工资,三样凑一起也才6.6万元每月。

  轧钢厂的想法很简单,前面的几十万先到手了再说,让厂里的职工福利基金宽裕些。

  拖延其实也算不上是故意的,确实有很多还有待解决的难题。

  比如火腿肠加工厂合并进轧钢厂,加工厂的500多名职工,应该如何定工资等级?

  不可能都算学徒工的,进厂的人时间有先有后,但是职工的工龄又不长,单独这点就有得扯皮。

  副食品商业局、食品公司有可能会有截胡的想法。

  估摸着京城委会、冶金部、商业部都做不了主,要继续往上打报告,很可能还得‘大管家’亲自拍板。

  要是送到伟大导师的案头,要是多琢磨两下,那时间就说不准咯。

  可能很快回复,也有好些请示,压了一个月两个月的,甚至更久才有回复。

  三五个月的时间很容易就被拖了过去。

  几十万资金到手,轧钢厂的职工楼都可以多建好些。

  这钱拿到港城,其实也就百来万港元。

  星辰房产物业公司每个月的月供都不止这么点。

  小世界,沙漠绿洲小木屋。

  娄晓娥换了一身舒适的家居服,端了两杯牛奶到院子里。

  “港城的房价稍稍降了些,看来还是有好多人离开港城。”

  李铭瘫坐在躺椅上,翻看港城的报纸,和京城一样只看大小标题。

  “没人能精准算到最低价的时候,买在差不多的价位就知足了。”

  娄晓娥把牛奶放到他身旁,坐到桌子另一旁,“我是感慨事态平息了还是有好多人离开。”

  李铭眼睛没离开报纸,随意道:“有走的,后面还有来的,港城不会缺人的。”

  娄晓娥小抿一口,惬意道:“你以前有说过,这样来来去去流动人口多,治安好不起来。”

  “公司附近的有利银行被人抢的那个案子,护卫被人杀了,半个月了都还没有破案。”

  “昨天离咱们九龙办公室不远的路口有火并斗殴的。”

  “我听黄福义说,今天有个越剧名角的老婆也被人杀害了。乱糟糟得很!”

  李铭正在看的报纸上也有这样的新闻,啧了一声,“都不是普通人的事,港城警队没有压力么?”

  凶杀抢劫的案子在港城很常见,娄晓娥已经有些习以为然,“没听黄福义说,我也没去打听。”

  “现在港城讨论最多的是小学免学费的事。工商界有头有脸的人都出来表态了支持。”

  “港府已经在做预算了,准备给私立学校加大补助,争取尽快实现免学费的政策。”

  李铭点评道:“对工商界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娄晓娥疑惑道:“嗯?”

  李铭随口道:“按一个学生一个月10元的学费来计算,每月能够新冒出五六百万元的消费市场。”

  “实际可能有上千万元呢,不小的一笔钱。”

  娄晓娥恍然道:“我之前没去细想,原以为这些人都是支持教育呢。”

  李铭笑道:“支持肯定是支持,顺带有好处的,也就更支持了。”

  娄晓娥又喝了一口牛奶,“希望市场越来越好吧。我们在港城的资金链现在有些紧张。”

  星辰公司建设港城的机芯工厂、投资房地产,使用的都是银行贷款,贷款是要付利息的。

  月初,李铭提出了日笨机芯工厂1%股分100万美元的超高报价,市值相当于1亿美元。

  日笨的西铁城没有接受,也收购不起。

  有中间人石井议长的介绍,知道星辰公司背后有镁国人支持,西铁城也放弃了把这家不知名的公司赶出机芯市场的想法。

  这一番小动作自然瞒不过精工、东方双狮等钟表公司。

  除了加快自研的进度,这些公司也有和星辰日笨分公司接触,探听价格,都被这样的高价吓了一跳。

  价格很有道理,但是太贵了买不起。

  现在的日元汇率是360日元兑1美元,日笨企业还不是土豪,钱不是钱的日子还得过几年。

  这也是星辰公司100日元一杯的方便面优先供应公务市场的缘故,价格有点高端。

  娄晓娥又说道:“陆瀚良经理一直建议在日笨建杯面厂,现在日笨分公司已经积累了一些资金,是不是可以在日笨设厂?”

  李铭随意道:“你看着办吧。”

  娄晓娥娇声道:“我这不是忙嘛,没时间用脑。”

  “马上要过年了,公司上上下下的奖金这几天之内都要计算清楚,我的头都大了一圈。”

  李铭转过头柔声道:“你让财务部的人多用心做事,你自己就别太累着了。”

  娄晓娥含笑道:“7月份的半年奖是随便发的钱,咱们又是第一次发年终奖,很多事情都没有先例。”

  “财务部的人哪里敢自作主张,还不得事事找我请示汇报,要我拿主意。”

  星辰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分厂多,关系有些复杂,财务上的事情确实不少。

  凡是第一次,都有这样的麻烦,李铭也没有好办法。

首节上一节61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