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22节

  “采购三科的事。年底来了,我去之前联系的一些公社、生产队看看,给厂里寻摸点好东西回来。”

  现在一天一个风向,主心骨不在,范家文有些许担忧。

  “您这一去要多久呀?”

  “我看铁路挤不挤再选出发的时间,预估是21号之后出发,估计出去一个多星期,争取元旦之前赶回来。”

  不是去半个月一个月,听到这,范家文队长稍微松了一口气。

  路上来回,火车配套汽车,加起来就要五六天时间;再加上走动拜访的时间,10天时间去不了多远的地方。

  范家文约莫估计是豫省、鲁省,最远也就是到长江以北的苏省、鄂省、上嗨等地。

  包括厂领导李主任、聂副主任等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至于介绍信,陈国栋科长让李铭自己随便填。

  采购处支部的会议开完,已经转完正,他现在无事一身轻,随时都可以出发。

  好几里地外的高音喇叭传来激昂的歌声,打断了保卫科晒太阳的闲聊。

  缩着的脖子都抬升了那么一丢丢,聊起了这个新话题。

  “工体那边今天又要开会?”

  “今天是‘理应如此’那伙人在那,估计是乘胜追击的会。”

  “听说昨天半夜,治安总部的副部长亲自去抓人。”

  “抓的好。那些‘基本如此’搞的审讯室,下手没轻重,把很多人往死里打。”

  “这次他们也尝到挨打的滋味了吧?”

  “那就不晓得了。”

  会上,陈领导喊出,‘敌人不投降,就叫它灭亡!’

  算是宣告‘基本如此’退出了舞台中央,是一群需要改造的人。

第539章 不仁不义!

  66年12月23日。

  农历十一月十二。

  宜:出行。

  李铭轻车简从的登上了去往南方的火车。

  从京城一路往南到广洲,因为海运被海峡拦住了,汽车此时没这么远的长途,只剩飞机和火车的方式。

  飞机,李铭是没资格坐的。

  唯一可选的是京广线的火车。

  全长接近2300公里,全程51或者59小时,平均时速大约40公里每小时。

  15次列车,第一天7点20分,第三天18点20分到。

  23次列车,第一天13点10分,第三天18点30分到。

  67年的时候会提速,达到平均60公里每小时,全程36小时50分钟。

  当然,列车不准点是常识!

  哐当哐当,李铭晃晃悠悠到广洲。

  车站都没有出,他爬了一辆去往广深线的火车。

  又花了四个小时,火车快到宝安罗湖火车站的时候,他提前溜下了车。

  罗湖车站的检查很严格,因为旁边就是一座界桥,过了桥就是港城。

  铁路沿线两侧大多是水田,李铭心里吐槽,还真是不利于行。

  由于他能提早发现检查人员,顺顺利利绕过了层层布防。

  几十米的界河,他轻轻松松撑着小船过去了。

  登上新界的地盘,骑上他心爱的自行车,它永远不会堵车...

  虽然他不会讲‘白话’,但是他一点也不担心会被人发现。

  宝安、港城这两个地方都有一大堆人会讲‘客家话’,新界就更多了,他会这个。

  此时‘客家话’、‘白话’通行没问题。

  “圳”的繁体字为“”,在客家方言中指田间的水沟,“shen圳”则因村庄周围水泽密布,田间有一条深水沟(即shen圳河)而得名。

  大部分时候,人多力量大。

  京城,这时候外来定居人口不占多数,或者因为来源是五湖四海,各个细分区域不占多数,外来的人慢慢被胡同的‘儿化音’给改变了口音。

  而宝安、港城恰好相反,因为说‘白话’的移民越来越多,本地说其他话的人慢慢跟着讲‘白话’了。

  人多真的是有力量。

  李铭骑着自行车并不显眼,港城这时候也有很多自行车。

  身上穿的衣服,他早准备好了。

  上身白衬衣,下穿黑裤子,外披一件长袖薄外套,脚穿锃亮的大头皮鞋。

  之前娄晓娥给他置办的,都是顶级裁缝制作的高级货。

  广洲到港城这一大片珠三角区域,12月的白天平均高温有20度上下,夜里平均低温也有15度左右,极难低于10度。

  他这样的穿着在港城毫无违和之感。

  火车上已经休息好了,他视黑夜如白昼,沿着铁路线继续往南赶路。

  深更半夜,他已经到了九龙。

  第二天,李铭退掉了夜里随便找的宾馆。

  他找地方把黄金换成现金,35美元一盎司,换了350美元,接着就去找豪华酒店。

  这时候已经有很多选择,马哥孛罗酒店、半岛酒店、美丽华大酒店、总统酒店(凯悦酒店)等等。

  李铭选择入住的是马哥孛罗酒店,新开张才两年,装修很新,最重要的是离轮渡码头近,交通便利。

  港岛、九龙的第一条海底隧道,红海底隧道,从九龙红到港岛铜锣湾,要68年才开始建设,72年完工通车。

  两地现在要靠轮渡往来。

  为了不浪费能量,他想一次就设置好定位点。

  他的行程还是很赶的,需要办理身份,需要买好房子。

  办理身份证件的问题不大,随便找名掮客就能弄到一张真的身份。

  假的就更不用说了,别说现在是四大探长的时期,80年代,假的身份证件也泛滥成灾。

  港城,有钱有势就是大爷。

  有钱一切都不是问题,有人会帮忙解决所有的麻烦。

  出门在外,不可能留下真名。

  李铭取了个‘李不仁’的假名用来办证件。

  花钱走一套流程,他已是正经的港城居民‘李不仁’。

  “李先生,您得尽快更改地址。过不了多久会有其他人要用这个地址注册身份。”

  “一事不烦二主。黄先生,我想问下您这有没有千尺大宅的消息,可以马上入住的那种?”

  掮客黄福义多问了句,“您是想租?还是买下来?”

  “买。”

  “千尺豪宅的话,港币大概要5-10万块?”黄福义的服务态度很好,报出行情价。

  这是试探‘李不仁’的实力。

  “10万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能马上入住的房子,周围环境不能太烂的,特别是不能有纠纷的!”

  很大一笔佣金,黄福义马上答应,“没问题!我手上就有好几套房子,不过为了准确无误,现在就去再次确认!”

  “我住的房号,您还记得不?”李铭没管对方说的是真是假,到时候有房子就行。

  “2211,很好记。”

  “那我就等您的好消息了。”

  千尺豪宅、千尺洋房,实际就是90平方上下的公寓。

  一般人不太买得起这个面积的房子。

  港城普通人的工资大约是300元每月。

  一年不吃不喝存3600元,15年能够凑5万4000元。

  凑10万的话,要30年。

  普通买房的人,大多是选购那种分期付款每月80-100元的房子。

  李铭早上换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告别了黄掮客,他找了不同的地方继续换黄金,英镑也要,港币也不嫌弃。

  此时港币还是以英镑为固定汇率,1英镑兑换16港币。

  1英镑固定汇率2.8美元。1美元又固定360日元。

  在港城,平常主要能接触到的就是英镑、美元、日元。

  67年英镑又要危机,美元为主的布雷森顿体系也是有点不稳,日元的低汇率政策马上要结束了。

  这些都是李铭可以捡钱的机会。

  就在他胡乱琢磨的时候,后面有两名流里流气的小混混跟上了他。

  应该是冲着他手上的包来的,包里装了在第七家找换店换到的7200港币。

  不少的一笔钱。

  李铭就站在十字路口不走了。

  两名混混不知道他想干嘛,也停下来交头接耳。

  “阿财,凯子不走了,是不是准备打车?”

  “丧虎,是不是你不小心暴露了?”

  满脸横肉的丧虎,“怎么不说是你暴露了!”

  精细鬼阿财抱怨道:“我很小心的,眼睛都没直视他。你tm老盯着人家看,不被发现才见鬼了。”

  丧虎也有自己的理由,“大街上人来人往,咱们离得远,不盯紧点,走丢了算你的?”

  “我看,咱们干脆直接冲上去抢了就跑。”

  阿财馊主意多,“用不着!这条街的巡警、便衣跟咱们都熟。”

首节上一节422/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