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544节

  “看着确实不错。

  ……还有别的吗?”

  “目前我正在调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这家公司在‘安然丑闻’爆发后,也被爆出财务作假,被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赔偿股东损失亿美元。

  不过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麻烦并不只是财务丑闻,更多的还是美国在线广告收入的下滑,以及公司合并后业务发展未及预期。

  整个2002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股价已经从最初的55美元下滑到35美元,市值从2480亿美元,损失了近1000亿美元。

  而且,目前看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没有走出泥潭的意思。

  不过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杂志、体育画报、财富杂志、生活杂志、特纳电视网、cnn、hbo、dc漫画公司、华纳兄弟、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皆为旗下事业,具备极大的投资价值。

  所以我一直在犹豫.”

  徐良摇了摇头,“不用犹豫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没有投资价值.”

  虽然他不记得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后来具体的发展如何?市值多少?

  但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他的记忆里,美国的主流互联网公司里,美国在线自从纳斯达克危机后就销声匿迹了。

  时代华纳到是不错,特纳电视网、cnn、hbo、dc漫画公司、华纳兄弟仍然声名赫赫,但时代杂志、体育画报、财富杂志、生活杂志等纸媒,被互联网冲击的七零八落,以至于到了卖身的地步。

  也就是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业务不断萎缩的同时,并没有展现出多大的发展空间。

  可能随着美元贬值,股价会有一定的上升,但其没有多大的投资价值。

  投资时代华纳,还不如投资迪士尼。

  看到徐良一口否决,霍岩也没多说。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本来也不在他的投资名录里,现在只是考察而已。

  “我没有其它目标了.”

  霍岩道。

  徐良点了点头。

  “维旺迪和泰科国际都可以投,不过具体能拿到多少资金,就看你这段时间的募资成果了。

  当然,答应给你的2亿英镑,我也不会食言.”

  霍岩脸上露出喜色,“多谢徐总信任.”

  徐良微笑颔首,“我等着看你的成果.”

  “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霍岩自信道。

  留下霍岩吃过午饭后,才放他离开。

  

  刚送走霍岩,姜晓阳的电话打了过来。

  “在干嘛呢?这会才接电话.”

  “小姐,我才慢了三秒钟就‘这会’了?”徐良笑着继续道,“还是说你太想我,已经到了度日如年的地步.”

  “少臭美,谁会像你这个色狼.”

  虽然这么说,但姜晓阳的语气中仍然透着撒娇的味道。

  “你这不是在给色狼打电话吗.”

  徐良调侃道。

  “哼,谁让我瞎眼看上了呢.”

  “嘿嘿,这也是我本事.”

  “你就得意吧.”

  没好气的说完后,姜晓阳忽然笑了起来。

  不过徐良倒是惊讶了。

  “怎么这么高兴?”

  “你猜?”

  徐良略作思索后,“因为鲲鹏盈利的事?”

  鲲鹏基金以28亿美元撬动280亿美元做多石油,平均每桶盈利美元。

  总计盈利24亿美元。

  按照汉华对冲基金的规则,除了2%的管理费,一年内投资盈利超过一倍的话,盈利的50%归汉华。

  看现在国际油价的增长趋势。

  鲲鹏基金的盈利肯定能超过一倍。

  即便扣去各种税,鲲鹏基金也能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盈利。

  在华夏,10亿美元能干太多事了。

  也难怪姜晓阳这个总裁高兴。

  “不只是鲲鹏基金。

  火星1号基金,15亿华夏币的募资比预想中还要顺利,我们募资的消息传开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募齐了.”

  “这么容易怎么没想着多募一点?”

  徐良笑道。

  “我也想多募,但现实条件不允许.”

  徐良明白她的意思。

  第一,国内医药领域和医学领域的初创公司太少了,而且普遍价值不高,募集太多资金也投不出去,反而影响公司信誉。

  第二,火星一号基金虽然是公司成立最早的基金,但目前它的人员结构,最多能操盘15亿华夏币。

  再多的话就要继续招人。

  一个合格的基金合伙人不好找。

  现在操盘火星1号基金的卢炳云,姜晓阳就考察了将近一年时间才招进来。

  普通员工虽然好找,但难的是磨合。

  风投行业内,即便是排名头部的红杉资本现在管理的资金也不过才一百多亿美元。

  凯鹏华盈、idg也差不多。

  相比之下,成立三年多的汉华资本目前操盘十几亿美元的资本,算是发展的很快了。

  “归根结底还是咱们的底蕴太弱了,慢慢来吧.”

  徐良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

  ……还有一件事,香江那边新世纪地产公司已经收购下来了,6亿华夏币,先付30%,三个月后再付40%,半年后全部结清.”

  “ceo人选目前有结果了吗?”徐良问道。

  “合作的第三方hr机构提供了几个人选,但我都不满意,目前还在找.”

  姜晓阳道。

  “别拖得太久.”

  徐良没干涉姜晓阳的用人。

  “最多三月底,我保证找到合适的人选.”

  “不要逼的太紧,ceo是最关键的岗位,宁愿慢一点也要优中选优.”

  “放心吧,我明白。

  ……对了,现在国际石油期货的前景已经明朗了,你还不回国吗?”

  “暂时还不行,英国这边饕餮基金最近募集了不少钱,我要帮着霍岩参谋一下投资标的,这是饕餮基金的第一炮,关系着我们能不能在英国,甚至在欧洲站稳脚跟.”

  “好吧.”

  姜晓阳有些失望。

  “晓阳,我这里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徐良转移了话题。

  “什么事?”

  “帮我找一些能够存储大豆的仓库,越多越好.”

  “大豆仓库?”

  姜晓阳心里满是问号,大豆跟汉华或者徐良旗下其它业务有联系吗?

  “没错.”

  徐良肯定道。

  在后世的华夏,大豆战争是商业课和经济学中经常会讲到的内容。

  徐良也看过,但穿过来三年,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前段时间父母过来,无意闲聊中提起三姨夫种了三亩豆子,结果不仅没赚到钱,还赔钱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徐良猛然记起了已经快要淡忘,几乎改变了华夏食用油产业的‘大豆战争’。

第434章 强盗逻辑

  “你要投资实物大豆?”

  姜晓阳问道。

  “嗯.”

  经过石油多头的再次盈利,她对徐良的投资能力已经没有丝毫怀疑。

  “如果你看好大豆的话,直接投资期货就行,岂不是比实物大豆更合算?”

  “期货的规模太小了.”

  徐良道。

  现在全球的大豆产量在亿吨左右,而大豆的市场价在2200华夏币一吨,把全球的大豆全买下来也不过才400~500亿美元。

  如果上杠杆的话,只需要四五十亿美元就够了。

  但投资大豆期货的机构和个人很多,他不可能全买到自己手里。

首节上一节544/7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