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小山村 第193节

  林恒拉著晓霞,好奇地走了上去。

  “好家伙,这么深啊!”

  看到了这深潭后林张大了嘴巴。

  这泥石流形中大部分泥土碎石都被冲走了,但是这些几十上百吨的巨石还在这里,这些石头横在河床上一动不动。

  上游冲过来的石头、树枝、泥沙填补了空隙,一个大的深潭就形成了。

  这水潭看起来乌沉沉的,一眼看不到底,林恒估计至少四五米的水深。

  而且这个水潭还很长,往上延伸了十几米,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小水坝了。

  晓霞捡起石头想往里面丢,但是只丢出去了两米远,嘴里说著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又捡了一个石头再次尝试,玩的很是开心。

  带著她回到秀兰洗衣服的地方,林恒又四处看了看。

  原本挺多的田螺几乎消失殆尽了,鱼儿的踪影也变得稀少,翻了好几个石头竟然也没有找到螃蟹的踪迹。

  现在看来,唯一的好处就是石板河彻底变乾净了。

  没有了一点青苔和垃圾,脱了鞋走在河床上脚底挺舒服。

  陪著秀兰洗完了衣服,回家的时候遇到了林父。

  林恒知道老爸和大哥这几天在砍玉米杆,以及耕田,准备过些天种油菜小麦了。

  不过因为他的建议,他们把种植面积大大减小了,只种好土地,其他的准备明年春天种果树了。

  “林恒,我又叫人重新给看了日子,明天你可以去放鱼苗,是个好日子。”林父看著他说道。

  林岳在旁边问道:“要不要我们帮忙?”

  “当然要,不然我一个人得弄好多回。”林恒笑著说。

  “那行,明早我们早起来给你帮忙。”林岳点头说。

  “对了爸,你别著急种庄稼,这两天我去城里给你们买种子,要比自家留的这些种子产量高的多。”林恒看著父亲说。

  农村很多人盲目相信老祖宗传下来的种子,不愿意去买经过专业育种的种子,觉得太贵。

  这两年,高产作物种子正在逐渐普及,价格贵但是产量好。

  “好,那我等著。”林父点点头,没拒绝,有钱了他也想尝试一下,看看种出来的效果咋样。

  下午,林恒又去红枫山看了看鱼塘,这里没啥问题,下雨塘子排水通畅,也没有溢出来。

  第二天一早,林父和大哥过来帮忙的时候突然一愣。

  “林恒,你啥时候又弄了这么多黑松露?”林父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这得有五六十斤了吧。”林岳也是惊的说不出话来。

  “七十斤,前天山上挖的。”林恒笑了笑。

  “牛批!”林岳直得竖起大拇指。

  林父看了又看,他觉得照这样下去,开个收购站说不定还没有他自己赶山赚得多。

  “其实这东西不少的,只是不好找,你们可以尝试弄条狗在林子里找找看。”林恒解释了一句。

  国内黑松露产量其实很高,以至于后来这东西价钱下降的很厉害。

  “能找到那也是命,你就是赶山的命。”林父感慨。

  进了后院,把鱼池水先截断,就开始拿渔网捞鱼,这鱼苗太多了,随便一网子下去都是几百条。

  捞起来倒进水桶里,赚的差不多了,三人就挑著水桶去了红枫山。

  “都倒进这一个塘子里吗?”林父询问道。

  “是的。”

  林恒将桶连带著水,倒进了鱼塘,说了一句肯吃肯长的祝福话。

  “肯吃肯长,无病无害哦!”

  林父一边拉著嗓子祝福,一边将鱼苗倒进了鱼塘里。

  进入鱼塘,这些草鱼苗很快四散开来,消失在了水里。

  三人又回去弄了五趟,将大部分草鱼苗全都放进了鱼塘。

  剩下大概还有一两百条鱼苗实在捞不出来,林恒也就放弃了,就让它们留在鱼池中了。

  将溢流口堵住,进水口掐断,这鱼塘暂时不用新水进入,两米的水平足够这些草鱼苗存活了。

  提著桶正要往回走,远处大哥林岳突然发出了呼唤:“你们快过来,我靠!”

  求月票啊朋友们,给两张吧,谢谢昨天大家给的月票,尤其是有个书友投了八九张,太给力了。

第151章 新的装备,万元户

  “啥东西啊大哥?”

  林恒好奇的往过走,大哥所在的位置是山溪之中。

  林岳拿著一块石头震惊道:“林恒,你看这个石头,上面有八卦图,会不会很值钱?”

  “八卦图?”

  林恒一脸懵逼的走过来,仔细一看,这是一个巴掌大小的淡黄色光滑鹅卵石,但上面却有著非常清晰的八卦形棕黑色纹路。

  林恒笑著解释道:“这应该是化石,有的树心就是这种形状的,变成化石看起来就像是八卦图了。”

  “化石?那值钱不?”林岳好奇的问道。

  小时候捡到这么漂亮一个石头可能会开心好久,四处炫耀,现在他只想知道它值不值钱。

  “值一些钱,估计能卖几块钱,但是咱们这里没有人收购,你得拿到安城,说不定有人喜欢就会出高价买了。”林恒笑著说。

  他在水里又找了找,还发现了两个小的,上面没有八卦图,但是有一个个类似小气泡一样的图案。

  这也是化石的一种,没想到这山上还有这种化石。

  “那我拿回家放著,万一以后有机会去安城,那就拿去卖。”林岳咧嘴一笑,继续找了起来。

  林父则一脸惊讶:“就这烂石头还有人买?确定不是吃饱了撑著?”

  “肯定啊,啥都有人买,就和买翡翠一样,不也是石头的一种嘛。”林恒点头,这种石头在后世市场还挺大的。

  林父听到这话,拍手后悔的问:“我以前还捡到过那种血红的石头,是不是也能卖?”

  林恒点头:“当然了,你说的应该是鸡血石,的确能卖,好看的还挺贵的。”

  林父顿时悔不当初:“哎呀,我以前捡到过两块,觉得不吉利又给丢到河里去了。”

  看著老爸后悔的样子,林恒笑著安慰了一句:“没事的爸,下次不要丢就行了。”

  山里好东西不少,但是很多时候都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没有慧眼宝物在面前也认不出来。

  这年代农村不少好东西都被城里来的人用锅碗瓢盆给换走了,就是因为农村人文化程度低,再加上环境封闭导致的。

  “我们找找看,顺便去山上看看木房子咋样了。”林父对找石头来了兴趣。

  只是这东西可遇不可求,一直到了山顶也没有什么发现,林恒看到了许多漂亮的石菖蒲,连带著附生的石头丢进了木桶中。

  山上的小木屋没有漏雨的迹象,木屋里堆的木板也差不多阴乾,只是鸟屎更多了。

  林恒这次下城就会将油漆、隔热棉等东西全部买齐,到时候就能把自己心心念念的小木屋一口气建成了。

  回家的路上秋风很凉爽,这一场连阴雨过后气温明显的下降了许多。

  秀兰给做了早饭,父母还有大哥都在自己家吃了饭,大嫂自己做著吃了上山去找药材去了。

  下午林恒也没干啥,将弄的石菖蒲放在鱼池中当景观。他大爱这种植物,四季常绿不说,还是附石生长的,散发著独特清香味道,有一种幽静清雅的气质。

  把石菖蒲摆好,坐在院子里欣赏了一会儿,林恒去给帮忙收红枫山的黄豆,把黄豆收了,月底也好开始鱼塘的建设工作。

  收黄豆很简单,连根拔起来捆成一捆挑回家就行。

  第二天一早,林恒将家里的黑松露收拾了一下,这次加上次的晒干后还有十斤七两。

  他留了七两在家里自己用,剩下的都骑著马带去了黄潭镇,从红枫村到黄潭镇的土路都已经修好了,他估计去城里的路应该也没问题了。

  王舟看到林恒出现,激动的不行:“林哥,终于下来了。”

  “店里没发生啥事情吧?”林恒下了马,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

  王舟摇头道:“没有,最近又收了一批菌子,现金只剩下五十多块,不太够了。”

  “行,你把这个称一下,放在一边。”林恒将装在袋子里的黑松露递给王舟。

  “黑松露!!”王舟打开袋子瞬间愣住,“林哥,这是你收的吗?”

  林恒露出雪白的牙齿笑道:“不,这是我自己挖的。”

  王舟顿时张大了嘴巴:“天……呐,林哥你自己赶山岂不是比收购站和小卖部加起来还赚钱?”

  林恒拍了拍他笑道:“偶尔而已。”

  王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拿去称了一下,十斤准确无误,记在了帐上。

  林恒拿著帐本看了看,对了对帐,收的东西全都仔细检查了一遍。他不能给王舟造成自己很散漫的印象,这可以有效的阻止他动不必要的心思。

  对完帐,林恒发现这一个月半月有点超出预期,收购站的利润竟然达到了五百八十多,比预计的多出了二百块钱。

  小卖部这边的利润是一百五十块钱,比预计的一百八少了三十块钱。

  这是因为有一些东西卖完了,还有一些东西没人买,等这个月调整后,下个月就会好很多了。

  农村人赚钱不容易,只要不是必需品,都不会狂花钱,都会存著。

  因此,即便是小卖部有优惠,营业额依旧没多少,但这已经比真正其他商店的月利润多一倍有余,毕竟他这里人流量大。

  林恒将红枣签到后院拴著,出来后直接道:“走吧,我们去租个拖拉机,进城了。”

  “拖拉机?”王舟一愣。

  “是的,我要买些东西,肯定要拖拉机的。”林恒点头。

  带著王舟,林恒还是找了王舟之前的老板租车,开车的依旧是那个姓李的司机大叔。

  “林老板!”司机大叔看著林恒笑的有点腼腆了,上次卖马那件事让他不太好意思面对林恒。

  “那今天就麻烦你了。”林恒看著他笑著说,没什么多余的表情。

  “好嘞。”司机大叔点点头,给林恒和王舟找了纸壳子用来坐和靠,然后开著拖拉机朝著城里驶去。

  大概十点钟,就进了城里,在工商局外面找了个地方停下来,林恒进去顺利的拿到了自己的营业执照。

  拿到营业执照后,他就去见了金富强,顺利的签了合同,并且联系了人明天上去拉山货。

  请钱富强吃了午饭,林恒跑去找了批发商李成国签了合同,并且给他了一份自己根据这一个月销售情况得出来的商品名录。

  将合同签好,李成国笑著道:“林老板,要不找个地方吃个饭?”

  “这就不用了,我还有其他事情。”林恒摆了摆手,拒绝了。

  想了想,他又问了一句:“对了李老板,问你个事情,你知道哪里能买到现代复合弓吗?”

  虽然上辈子他在长白市混了很久,但也不是所有事情和渠道都清楚,就想著问一问也许有其他的收获也说不定。

首节上一节193/2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