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小山村 第158节

  林父和大哥林岳笑著替林恒开脱,其他人也都知道林恒真不擅长喝酒,也就不催他了。

  不过言语之间,对林恒还是充满了羡慕,有的好奇问题一些问题的,也有想了解开小卖部流程的。

  林恒并不吝啬,不涉及核心,大部分都会给解答。

  男人桌子这边虽然说羡慕林恒,但都比较克制,不至于献媚。

  而女人那桌子,秀兰被一群女人围著,又是关心这个关心那个,又是约著洗衣服,还有邀请她去自己家玩的。

  林恒三妈更是对秀兰比亲女儿还亲,夹菜都没停过。

  要知道以前她们可不是这样,很多女人都因为秀兰是外县的,也不和她玩,话都不怎么和她说。

  暗地里还笑话她眼瞎,被林恒给骗回来了,下半辈子都是凄惨的。

  像王翠莲那种人,有时候还故意欺负她。

  现在林恒发达了,一个个都想和秀兰成为好姐妹,处处为她著想。

  仿佛一下子就成了十几年的好闺蜜了,不断找各种话题,想和秀兰成为好朋友。

  秀兰一时间有些慌乱,好在林母和大嫂在旁边,给她帮了不少忙。

  对于一些询问,秀兰摇头表示不知道,抱著女儿喂菜不说话,偶尔点头回应。

  其实她最初还是希望有一个好姐妹说说话,但大家都不理她,慢慢的她也就习惯了。

  她也爱上了这清净简单的生活,除了和林母彩云一起,就是自己一个人带著女儿去采蘑菇打猪草,也挺好的,很清净。

  发会呆,想想林恒,或者中午吃什么,小日子也过得挺快。

  这几天有不少女人来叫她出去一起打猪草,或者是洗衣服。

  刚开始她还去了几次,但是听到她们各种吐槽和抱怨,还有旁敲侧击打听家里的一些事情她就不再去了。

  她觉得还是和彩云一起出去最好,彩云从来不会吐槽这些。

  和林恒一起那就是幸福了,就算一起采个蘑菇都很开心。

  而且她觉得这些女人都好奇怪,明明是自己选的男人,嫁过来了一天到晚却各种抱怨,嫌弃自家男人不争气。

  而且家里没钱,不应该两个人一起努力嘛,为啥成了互相抱怨。

  吃完饭,林恒和秀兰肯定也不能直接跑了,那太不礼貌。

  秀兰在门跟前给帮忙筛谷子,林恒去稻田帮忙打谷子。

  这年代人们工打谷子的工具很简单,一个梯形体的打谷桶,底小口大,三面用篷布围了两米五高。

  打谷桶内还放的有一个弧形的耙子,打谷子是两个人一排轮流来的。

  双手捏著一把谷子,使劲拍打在打谷桶内的木耙子上,谷子就会散落进入打谷桶内。

  在远处,能听到非常规律的声音,每一次都是砰砰砰四下,然后停顿一下又响起四下声响,周而复始。

  女人们拿著镰刀割谷子,男人们轮流著打谷子,一天下来女人们腰疼,男人们胳膊疼。

  一直到打谷桶装满,这时候就要把木耙子拿出来,将谷子铲出去,背回家。

  背回家的谷子里面有很多稻谷叶子,秀兰她们拿著竹子编的超大号筛子筛除稻谷叶子,铺在篷布上晾晒。

  随后一步就是等谷子晒干了,拿风车把瘪壳的谷子吹出去,只留下好谷子。

  林恒打了一会儿谷子胳膊就酸痛不已,跑到一边休息。

  “真是累死人啊。”林恒摇头感慨。

  现代收割机干一天的工作量他们得好多天。

  不过就算这么累,大家也很开心,相比于前些年饿的吃猪草,这几年大家最起码已经能吃饱了,偶尔还能吃几顿好的。

  相比于古代,相比于以前,生活确实越来越美好。

  虽然这个国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最起码她正在变好,大家都还有盼头。

  “林恒,几点了?”李家大叔也走过来坐下歇息。

  林恒从口袋拿出腕表看了看,笑著说:“三点五十了,马上四点。”

  刚刚打谷子,他把手表取了。

  “这和钟表一样吗?能让我看看不?”

  其实他老好奇了,但是吃饭时不好意思当众问。

  “一样的。”林恒递给他看了看。这位大叔他见过,但是叫不出名字。

  “真好啊,摸著手感都这么光滑,真漂亮。”李家大叔感慨说。

  “让我也看看。”旁边杨照涛他爸喝了口水,也笑著凑了过来。

  手表传了好几个人才回到林恒手里,大家都羡慕的不行,有些人见都是第一次见到。

  “林恒,说普通人有什么赚钱路子啊。”有人忍不住问道了。

  这会儿大家态度变得真诚起来,不是吃饭前那会儿开玩笑吹捧了。

  林恒看了众人一眼,笑著说:“肯定是种果树啊,虽然前五年可能没收获,但是五年后产量逐渐上来,一年赚个上千块钱很容易。

  而且产量没上来的这几年,还可以套种黄豆啥的,也没多大影响。”

  众人听后点了点头,种果树确实比较靠谱。

  “那种啥好啊?”有人又问了。

  “这个就看各自选择了,最好是一个村都种同一种水果,规模大了容易卖。”林恒摊手说了两句。

  “说的有道理啊。”

  一群人闲聊了几句,也不知道谁听进去了,然后就又回去打谷子了。

  他三爹昨天就开始打了,今天剩下的不多,下午四点多就打完了。

  吃完了晚饭七点多,中午想好的事情泡汤了。

  第二天自己家又要打谷子,林恒估计打浆粑这事得往后延不少时间了。

  “玉米只能喂鸡了,明天早上就坏了。”回到家,秀兰无奈的说。

  本来想好晚上煮玉米南瓜红枣粥的,但是三妈李雪太热情了。

  秀兰拿著处理乾净的嫩玉米去喂鸡,林恒把红枣给收了。

  经过太阳半天的暴晒,红枣皮都皱了,再有两个好太阳就干了。

  第二天一早,林恒早起,叫上了大哥背了两百斤生石灰去红枫山。

  “大哥,生石灰先放这里,你过来给我帮忙放一下第一个鱼塘子里面的水。”林恒放下生石灰说道。

  “好嘞。”林岳点点头,跟著林恒走过来。

  溢流的口一直打开著,剩下的水还是得用虹吸的方法排出去。

  第一个鱼塘消毒后就没管,这里面的水都是强硷溶液,泡的差不多了就得把水放了。

  经过这么多天的浸泡,也没有漏水的地方,这第一个塘子很完美。

  将水管子弄好后,林恒和大哥一起去给第二个鱼塘撒石灰消毒。

  生石灰撒完,林恒就去溪流这边把入水口打开。

  水渠内铺设的有防水膜,打开后水流沿著防水膜一直流到鱼塘之中,鱼塘入口的跌水处也铺设了防水膜,不用担心斜坡会被水流冲垮。

  随著水流进入塘子中,遭遇生石灰后立马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升腾起阵阵白雾。

  水放了有三十公分深,林恒就关了。穿著水鞋进去舀石灰浆把塘子四周的斜坡也浇一下消毒。

  等两人将这些弄完回到家,林父叫的人都已经去了田里开始打谷子。

  “我们也赶快去吧,不知道今年谷子的收成怎么样。”林岳说了一句。

  林恒点点头,背著背篓直接去了田里。

  过来的时候,林父他们就已经打了半个田的稻子了。

  今天给他们家打稻子的人很多,直接用了两个打谷桶,分了两批人打。

  林父带著一群人去了远一些的那几亩稻田,林恒大舅、三舅、小姨父带著人在门跟前河边这几亩稻田打谷子。

  “大舅三舅,小姨父,你们家的稻子都打完了吗?”林恒走过来笑著问道。

  “我们的两天前就打完了,本来要叫你们的,你们不是有事嘛。”他小姨父李佰全笑著说。

  旁边他大舅鲁红海责怪说:“是啊,你这新店开张都不通知我们,真是不把我们当长辈啊。”

  “就是的,你这个娃子,你不给其他人说,我们这当舅的也不说。”他三舅也怪罪道。

  林恒这次办的事情可是狠狠把他们给震惊了,从桑黄涨价开始,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他们感觉和坐飞机一样,有点应接不暇。

  明明不久前还是一个才改过自新的晚辈,这一转眼的功夫竟然就赚了大钱开了收购站,成为了小老板,简直让人感觉是做梦。

  “哈哈,时间太匆忙了没来得及通知。”林恒哈哈一笑,实则是完全没想过通知。

  有些事情眼界不一样,看的结果就不一样。要是提前通知,肯定有很多人劝阻,让他把钱存起来别折腾。

  现在他成功了,长辈们的态度和想法自然有所不同。

  “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几个人都怪罪了一句。

  “保证不会了,以后有事肯定说的。”林恒笑著保证,这些长辈人都挺好,是和他家来往最密切的一些人了。

  “林恒,我最近准备了一个好东西,等天冷了咱们去炸鱼啊。”李佰全嘿嘿一笑又说。

  “啥东西?”林恒有些好奇。

  李佰全嘿嘿一笑:“我弄了一个煤油瓶子,里面塞了火药和雷管,冬天咱们去黄潭河炸鱼啊。”

  “我靠,小姨父你哪儿弄的?”林恒瞪大了眼睛,小姨父之前给他说过这个,没想到他真弄来了。

  这和毛熊那边用手雷炸鱼一样,都是狠角色啊。

  “嘿嘿,早年给人家修路,开山用的雷管有人存了一些。”李佰全笑著说。

  “我家还有两根呢。他大舅鲁红海也笑著说。

  “可以,等那时候你叫我啊。”林恒点点头,虽然说一个钓鱼佬去炸鱼有失风范,但这可是雷管炸鱼,想必场面一定很壮观。

  “没问题,到时候叫你。”李佰全嘿嘿一笑,他就知道林恒对这个感兴趣。

  “林恒,你那只林麝我看了,听说你又打了一只野猪,真厉害啊。”鲁红海笑著道。

  “哈哈,也是运气好。”林恒哈哈一笑。

  把手上的谷子打了,他继续道:“等冬天咱们一起去,往太白山山脚下走一点,说不定能打到大东西。”

  “没问题,我们也是在各个意思。”几人点头。

  又聊了几句,林恒过去和割谷子的小姨鲁洪云打了个招呼。

  她小姨比小姨父小五岁多,但是好笑的是户口本年龄上错了一轮,导致比实际年龄大了12岁。

  按户口本上的算,她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比林恒母亲还要大十来岁。

  不过她整个人看起来是真的比林母老一些的,因为她太能干了,女人干的活她干,男人干的活她也干,一双手上全是茧子。

首节上一节158/2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