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710节

程咬金跟尉迟恭这时也顾不上君前失仪了,一个劲的给秦浩使眼色,示意他不要跟皇帝硬钢。

却见秦浩不慌不忙的说道:“首先,玉山书院的全名为大唐皇家玉山书院,即是皇家书院,能够做主的自然是陛下。”

云烨闻言暗暗冲秦浩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啊,这一手不仅捧了李世民,还把玉山书院跟皇家绑定了,以后这帮勋贵再想干涉书院,就得掂量掂量会不会触怒李世民了。

李世民原本还一肚子气呢,听秦浩这么一说,顿时又有些好笑。

“滑头!”

薛万彻等人见李世民对秦浩的态度,不由暗暗心惊,这哪里是皇帝对朝臣的态度,分明是长辈对晚辈的宠溺。

秦浩又冲着李世民拱手道:“其次,请恕臣直言,如若三年之后,朝廷的用人制度依旧没有变化,或许程处默他们将会是书院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学生了。”

涉及到朝廷的用人制度,李世民立即坐直了身子,神情严肃的道:“秦县男莫要信口雌黄,书院乃是教书育人的所在,何故又扯到朝廷用人制度上了?”

秦浩也站直了腰杆,不卑不亢,朗声说道:“书院的确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陛下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三年寒窗苦读,当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却发现,自己学到的东西,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试问,到时候书院又有何存在的意义呢?”

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自古便是如此,哪怕是在2024年考公上岸,也依旧让无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趋之若鹜,更何况是在封建王朝。

人在拥有基本的物质基础后,就会开始对精神层面有追求,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如此,所以古代才会有那么多诗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写下了诸多千古名篇。

秦浩很清楚,在书院的教育体系之下,能够读完三年成功毕业的,绝对是唐朝的稀缺型人才,可一旦这些人毕业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只能回去过那种被人当猪养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一种煎熬。

当所有人都睡着的时候,醒着的那个人才是最难受的,这也是云烨当初建立书院的初衷,他想叫醒更多的人,可朝廷的用人制度不改,一切都是徒劳,他们的努力得不到任何回报,只会让更多人陷入这种痛苦。

同时,秦浩也很清楚,涉及到官员任用,任何一个皇帝都会慎之又慎,因为这是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如若是在知否世界,秦浩绝对会在云烨提出这个计划初期,就劝他放弃。

秦浩在赌,赌面前这位千古一帝,拥有足够的胸襟与胆魄来组织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

李世民看着目光炯炯的秦浩,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年轻时自己的模样,同样是那样意气风发,锋芒毕露。

“李二呀李二,为何如今的你如此患得患失,当初那个率领三千骑兵大破窦建德的你去哪了?难道你还不如一个娃娃?”

霎时间,李世民站起身,昂首凝视着秦浩,一字一句道:“若是书院三年后,学生学无所长,又该当如何?”

“臣,任由陛下处置。”秦浩冲着李世民深施一礼。

云烨也站了出来:“臣愿与师兄一道受罚。”

“好,那便一言为定!”李世民说完,一挥袖袍冲薛万彻等人沉声道:“你们先回去吧,让孩子们专心念书,等明年书院招生,你们再把家中嫡子送去吧。”

“臣等叩谢陛下。”薛万彻等人见状赶紧跪下磕头,程咬金跟尉迟恭见状也都乖乖磕头后离去。

不多时,整个太极殿里,就剩下了李世民、秦浩、云烨还有一个伺候的太监。

李世民见人都走了,板着脸对秦浩道:“说说吧,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回禀陛下,自古以来朝廷的用人制度,无非官、吏两种,但为官者,高高在上,往往人浮于事,不知民间疾苦,而为吏者,就算做得再好也不得出头,长此以往,自然勾结劣绅,收刮民脂民膏,横行乡里。”

“要想破局,唯有打破官吏升迁制度,朝廷不再选官,而是选吏,吏做得好了再晋升为官,长此以往,官员都有为吏的经验,不会再被手下膏吏架空,吏也有了升迁所望,定然致力民生,如此,大唐必能千秋万代。”

秦浩侃侃而谈,李世民却是越听越心惊,到最后竟然猛地站了起来。

“你你好大的胆子啊!”李世民缓了好一会儿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

不过平心而论,秦浩这个提议虽然看起来很荒谬,可细品却又有它的合理性。

“先不说你的这个方案能否执行,朕问你,钱从何而来?”

作为封建王朝的皇帝,收拢权利是每一代帝王都想做的事情,可古代的生产资源有限,若完全依靠朝廷派遣官吏管理地方,恐怕用不了几年,国家财政就要崩盘。

把权利下放到地方,其实是无奈之举,皇权不下乡,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秦浩不慌不忙的道:“首先,吏与官不同,薪酬不需要太过丰厚,其实朝廷现在豢养的这些膏吏,耗费的钱粮足够支撑这套官吏体系,并且任用能吏之后,地方老百姓不受盘剥,手里自然就有了余钱,这些钱同样可以形成消费力,而官府可以从商税中补充国库,可谓一举两得。”

李世民心中一动:“就是你

第32章:自成一派的学问

学生们自然是欢天喜地,各自玩耍去了,秦浩却跟李纲在办公室里开会。

“陛下已经答应,明年书院会招一百名新生,书院的基础设施是完全具备的,可先生却是如何都不够的。”

总之就一句话,缺教师。

李纲玩味的看着秦浩跟云烨:“你们师门真的就没人了?”

“李先生,真的就只有我们了。”云烨苦涩的道。

“唉,既然如此,看来就只能看看老夫这张薄面,有没有人卖账了。”李纲站了起来,原本瘦骨嶙峋的身躯,此刻竟然异常伟岸。

“那便有劳李先生了。”秦浩冲着李纲微微躬身。

“这经史子集,老夫都能找到先生,可这算数、格物,就只有靠你们两个了。”

李纲走到门口,忽然又转头对云烨道:“云小子,明日老夫要邀请几位好友来玉山登高,可要劳烦你做些吃食,给送到山顶吧。”

“小子一定保管老先生们满意。”

“嗯,你做的吃食,想必没有人能拒绝,对了,秦先生明日若有闲暇,便与我等一同登高如何?”

“自当效命。”

李纲走后,云烨忽然酸溜溜的道:“师兄,他们是不是有点太瞧不起人了,动不动就敲打我几下,对你却一直以礼相待,凭什么你们登高赏景,我就要给你们做吃的。”

“那还不都赖你自己。”秦浩笑骂道。

云烨满脸疑惑:“怎么还赖我了?”

“难道你没发觉,自从穿越变小之后,言谈举止都变得有些孩子气了?现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小孩,你见过哪个封建大家长跟孩子讲人权的?”

听秦浩这么一说,云烨傻眼了,一开始他其实是有意装得孩子气的,这也的确给他带来了不少好处,牛进达、程咬金都拿他当子侄,李世民也拿他当晚辈对待。

就连他自己都没发觉,他好像装着装着真把自己当小孩了,亦或者是受到这具身体的影响,就连思想也变得“年轻”了?

“行了,别想了,连虫洞穿越都被咱们遇上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秦浩见云烨满脸纠结,拍了拍他的肩膀。

云烨猛地惊醒,冲着秦浩深鞠一躬:“多谢师兄点醒。”

“行了,今天也累了一天了,你也早点回去准备吧,明日一早还要登山呢。”

翌日,秦浩起了个大早,没想到云烨比他还要早,等他出门时,云烨已经坐着马车来到书院门口。

二人正要前往玉山,薛二他们听到动静也都吵吵着要一起去,虽说李世民发话,他们还能继续在书院就读,可从家里跑出来,还闹出这么大动静,回去难免遭到责罚,还是躲在书院比较安全。

“难得不上课,怎么不多睡一会儿?”秦浩笑着问。

“嘿嘿,这不是每天这个点听到牛先生的晨起钟声都习惯了。”薛二等人相视而笑。

“行,那就一起吧。”

薛二一众学生欢呼着跑去马厩牵马,云烨看着这些孩子雀跃的神情,不由露出向往的神色。

“师兄,你说,他们像不像咱们上初中那会儿?”

秦浩笑了笑,没说话,跨上赤月从侧门鱼跃而出,薛二一众学生口中怪叫着也骑马追了上去。

云烨有些酸溜溜的坐上马车,伸手在低头啃着嫩草的旺财脑门上拍了一下:“骑术好了不起啊,旺财咱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咱们就慢慢走,气死他们。”

旺财却打了个响鼻,朝着玉山的方向一路狂奔。

“一个个的都是没良心的,跑吧,都跑吧,没我,看你们吃什么喝什么!”

玉山脚下,几辆马车停在一旁的草地上,一位身披儒服头发花白的老者对李纲道:“你这老小子,一把老骨头了,偏要拉我们来登高,也不怕摔个好歹来。”

李纲哈哈一笑:“离石跟玉山都没说什么,就你这老小子话多。”

几个老头相识半生,虽然偶尔会因为一些小问题闹一闹,却从未红过脸。

玉山先生指着面前的山峰哈哈大笑道:“我自号玉山,今日来登这玉山,倒也不失为一件雅事。”

元章先生笑骂道:“你可别高兴得太早了,这老小子平白无故的把咱们弄到这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啊。”

“你这个老家伙真是越老越刁钻!”李纲瞪了对方一眼。

一直没开口的离石先生也含笑说道:“今日怕是宴无好宴,你若是不说,我可不敢跟你上山。”

“难道你还怕我使上屋抽梯之计,不答应就不让你们下山不成?可惜这玉山也不是屋子,我还没那么大本事能把你们给困住。”

“哈哈~~~”

就在几人谈笑间,一阵激烈的马蹄声呼啸而来。

李纲见领头之人是秦浩后,暗暗松了口气。

一旁的元章先生待秦浩一行下马后,冲另外两位老友挤眉弄眼道:“你看,我就说这老小子没安什么好心吧。”

秦浩带着薛二等人,走到李纲面前,恭敬行礼,齐声道:“见过山长。”

“嗯,不必多礼。”李纲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又拉着秦浩来到元章先生三人面前,隆重介绍道。

“这位就是我与你们说过的秦浩,字子瀚,于格物之道有极高造诣。”

元章三位老先生都有些错愕的看着李纲,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这位老友,对一个年轻人如此推崇,这明显不是提携后辈,而是以平辈相交,介绍给他们认识。

元章打量着秦浩:“哦?可是献上制盐之法,又献上土豆祥瑞的其中一位?”

“正是。”李纲轻抚长髯。

秦浩冲几位老先生躬身行了一礼:“晚辈见过诸位先生。”

“子瀚客气了,既然你与李纲平辈相交,就无须多礼了。”离石先生含笑道。

元章有些好奇的看向薛二他们:“这些便是你们书院的弟子?”

秦浩点了点头,冲薛二等人招了招手:“还不见过几位先生。”

“见过诸位先生。”薛二等人规规矩矩躬身行礼。

离石三人相视而笑,并没有说破。

云烨的马车姗姗来迟,当然,还有旺财,不过

第33章:书院学子的集体智慧

重阳节后,书院多了三位教师,课程安排上也更加丰富这几位老先生都是学识渊博的当代大儒,于是学院又多了三门细分课程:历史、律法、农经。

这三门课程并不算是主课,但是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都会算入学生的总学分内。

没错,秦浩跟云烨商量过后,还是决定采取学分制度,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以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们能不能毕业。

考试这种制度虽说相对公平,但有一个非常麻烦的弊端,那就是向学生传递一个错误信号:一切为了考试。

秦浩从来不怀疑中国人的应试能力,即便是在漂亮国的顶尖高校,华人留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都是最顶尖的那一拨。

学分制度虽然也会有“人情分”的弊端,但总体上来说,比一考定终身还是要强上不少。

按照学生每个学期的行为分和考试成绩给予一定学分,只有修满了学分,才有资格参加最后的毕业考试,毕业考试通过后,再进行毕业答辩。

所谓的行为分并不只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研究课题的表现。

当然,研究课题是在学生入学的最后一年才开始布置的,这些课题不仅要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往往还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课题的完成程度,直接决定了整个课题小组的得分高低。

而且,最后一年通过研究课题能够拿到的学分就占了总学分的一半,可谓是至关重要。

“师兄,我怎么觉得,咱们这样设计毕业制度,不是正好给了这帮小子赖在学院不肯走的借口了吗?”云烨苦笑道。

秦浩一想也是:“那就增加一条,第一年毕业考核不通过的,可以留校再读一年,要是再不过,那就开除学籍永不录取。”

对于秦浩跟云烨设计的这套毕业制度,李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首节上一节710/7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