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704节

刘老汉带着庄户们一路从爵爷府门口磕到前厅,差点没把地板给磕坏了,一个个头上还流着血呢,嘴里还在一个劲的感激秦浩的大恩大德。

“行了,都起来吧,以后谁要是再来这套,王管家就去把他们家的炉子拉回来,房子扒了。”

大家伙都知道,秦浩说的是玩笑话,谁也没当真,憨厚的笑了起来。

经过秦浩这么一闹,气氛立马轻松了不少。

“既然都来了,那坐下来聊聊。”

于是前厅里一排排的壮汉们就这么蹲了下来,倒也不是没地方给他们坐,主要是蹲着暖和。

秦浩也就学着他们蹲了下来。

“明年呢,我是这么打算的,村子里有地的,愿意跟我种土豆的,第一季先在田里种大豆,一方面大豆成熟了可以直接卖给香皂作坊,一方面呢,这土豆虽然耐旱,不挑地,但也废地,种大豆能够给地里增肥,往后咱们种地呢,就一季大豆,一季土豆,实在想吃粮食,也可以掺杂一季粮食。”

庄户们闻言纷纷点头,表示愿意跟着秦浩干,经过修缮房屋和赠送火炉这两件事,庄户们算是看明白了,这个主家是真心实意的对他们好,碰上这么好的主家,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他说什么,自己就干什么。

“爵爷,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没错,往后您但凡有什么吩咐,刀山火海额们二话不说提着脑袋也跟着你闯。”

秦浩等众人情绪逐渐缓和下来,继续说道。

“明年香皂作坊肯定要扩建,刘老汉你回头统计一下,庄上有哪些没有地的,愿意去香皂作坊做工的,回头我让王管家给安排一下,女子也要。”

“不过,人要可靠的,这香皂的制作工序并不复杂,万一秘方流了出去,这钱可就没现在这么好挣了。”

刘老汉闻言目光凶狠的扫了在场庄户一眼,咬牙道。

“爵爷放心,谁要是胆敢有外心,吃里扒外,庄子上绝饶不了他。”

“没错,谁敢泄露半个字,全家赶出庄子,从族谱上划去籍贯,子孙后代永世不得认祖归宗!”

第721章 房谋杜断?就这?

“大唐皇家格物书院”这就是云烨给学校起的名字,虽然李世民从来没答应过署名,只当云烨这是孩子受了委屈后的胡闹发泄。

但云烨并不在乎,他就是要把格物院建好,他要让那些打压的大唐文臣明白什么是知识的力量,顺便再通过格物院批量生产出一批跟自己一样的“聪明人”。

等到了那个时候,杜如晦这帮文臣就会发现,他们根本就压制不住云烨了。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在此之前,云烨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建书院需要花很多钱,这方面他已经通过“化缘”找秦浩资助了一部分,至于剩下的,可以慢慢赚嘛,对于他来说想要赚钱还是比较容易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格物院除了缺少老师外,还缺少学生,老师方面他可以花钱来解决,自己也可以去当老师,实在不行还可以把“师兄”拉过来客串一把,但是学生就比较麻烦了,他空顶着一个高人子弟的名头,在民间却并不出名,空口白牙的谁会来给他当学生呢?

程咬金跟牛进达倒是挺大方,表示可以从左武卫调一批人给他,云烨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开玩笑,左武卫这帮杀才,让他们上阵杀敌砍脑袋还行,让他们做数学题,那画风想想都辣眼睛。

原本云烨是打算买一批奴隶小孩来当学生的,被程咬金跟牛进达好一顿训斥,毕竟入了贱籍的人,是很难获得社会认同的,他要是这么干了,以后书院就再也招收不到清白人家的孩子了,毕竟谁愿意自己的孩子管一群奴隶叫师兄呢?

云烨愁得不行,来找秦浩诉苦。

“你有没有想过,格物院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的。”

云烨一脸茫然,这个问题他还真没仔细想过,起初只是想跟杜如晦那帮文臣较劲,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好像对格物院的孩子不太负责。

秦浩一字一句的道:“如果你是想把格物院建成大唐的大学,从现在开始,就要把大唐所有的权贵,全都捆绑上我们的战车,否则,除了躲到海外,我们就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大学,对于后世来说,不过是最普通的教学综合体。

但是这里是唐朝,一所大学意味着什么?最尖端的人才,最顶尖的科技,到时候哪怕是最开明的李世民,也会对这股力量寝食难安。

同样的,大唐的文武利益集团,也会因为各种新科技,所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巨大威胁。

到时候,哪怕是李世民想要保住秦浩跟云烨,都没办法做到,因为文臣集团加上勋贵集团两股力量想要毁灭的东西,李世民也无法阻拦,否则他们就会先毁灭李世民,再去毁灭秦浩跟云烨。

云烨傻眼了,他原本只是想给欺负他的文官集团一点颜色看看。

“师兄,我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秦浩摇了摇头:“狠话你都放出去了,现在就打退堂鼓,晚了!”

“而且,我也很想知道,在大唐办一所大学是怎样的体验。”

云烨又从秦浩这里获得了五千贯的赞助,顺带格物院也多了一名老师,但是云烨回去的时候一直哭丧着脸,他没想把事情搞这么大啊。

冬季的第二场雪停了,相较于初冬的第一场大雪,这场雪下得有些潦草,短短三天就消停了,甚至没有出现大雪封路的景象。

路边的积雪第三天就已经化得差不多了,这说明这个冬天比往年温度要高不少。

这也让李世民寝食难安,蝗灾的预言就像是在他头顶悬了一把利刃,随时都有可能会掉下来。

他不怕蝗灾带来的经济损失,怕的是有人借助蝗灾降临动摇他的统治地位。

要说起来,李世民也是真够倒霉的,从他登基之后,每年都会有大规模的天灾人祸,弄得他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杀孽太重导致上苍降罪了。

“秦县男跟云县男最近在做什么?”李世民批阅完一批奏章,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随口问道。

身边的太监赶紧躬身道:“陛下,秦县男最近一直都在万年县的庄子上,据说是要带领庄户们种土豆,只等冻土化开就要耕种了。”

李世民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为官一任牧守一方,朕没有看错他,那三个庄子的庄户也算是有造化的。”

“那还不是多亏了陛下慧眼识人,他们应该感谢陛下才是。”

“少拍马屁,云县男呢?”

“云县男还在筹备格物院的事情,哦,对了,他还从秦县男那里拿走了一万贯铜钱,秦县男也答应到格物院教书。”

太监说着恭恭敬敬的将百骑司的密报送到李世民手里。

李世民接过来一看,皱了皱眉。

“一万贯,这小子看样子不是闹着玩儿的?”

“去把杜如晦、房玄龄叫来。”

“诺。”

不多时,杜如晦跟房玄龄就到了太极殿,只是让二人傻眼的是,李世民此时已经换了一身便装。

“你们也去换身衣服,朕好久没出皇宫了,今日就陪朕随便走走。”

杜如晦跟房玄龄相视一眼,默不作声的去换衣服了,他们可不会天真的觉得李世民只是随便走走。

果然,随着一行人骑马来到万年县境内,杜如晦跟房玄龄都露出了然的神色。

“杜杜管家,前面应该就是秦县男的封地了吧?”

这就是明摆着明知故问了,杜如晦只能配合李世民演戏。

“是的老爷,前面就是万年县。”

“不知不觉竟走了这么远,来都来了,随我去逛逛吧。”

李世民在前面带头,实则护卫早已在周围戒备,如果出现危险,顷刻间就能挡在李世民身前。

很快,李世民的视线就被一处密集的房屋所吸引。

“房管家,现在应该还没到饭点吧?那屋子怎么已经在冒烟了?”

房玄龄跟杜如晦相视一眼。

“老爷,那应该是秦县男的香皂作坊。”

二人说起香皂作坊脸色都有些古怪,这玩意最早是从皇宫里面流传开的,弄得满城贵妇趋之若鹜,不惜花费重金购置,就连他们家里都花

第722章 税收改革

“让钱流动起来?”李世民陷入沉思。

杜如晦闻言立即怒声驳斥:“荒谬,若奢靡之风盛行,最终得利的还不都是那些奸商,与民何益?”

李世民下意识看向秦浩,却见秦浩不紧不慢的道。

“所以,朝廷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对不同种类的商品征收不同的税率。”

“哦?秦县男可否仔细说说?”李世民眼珠一亮,兴致勃勃的问。

杜如晦跟房玄龄闻言也都目光如炬的看着秦浩。

“商品归类,应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商品的实际用途,比如像粮食、盐、布料,这些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就应该轻税,并且制定相应的价格标准,即让商人能够有足够的利润,也不至于让老百姓买不起。”

话音刚落,杜如晦就直摇头:“秦县男所言太过理想化了,天下如此多的州县,朝廷如何能够统一这些商品的价格?”

“所以我说制定的是价格标准,这个标准是有一个浮动线的,最低不得低于多少,最高不得高于多少,当然,这需要准确的调研,查清楚各个州县往年的商品价格,归类统计。”

“前期的确是会麻烦一些,但如若将这些数据全部掌握,朝廷对全国各地州县的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一个县有多少户,完全可以从这个县售出的粮食来判断,那些藏匿土地、隐瞒人口、谎报功绩的,通通无处遁形。”

李世民心头巨震,李家在隋朝时就是世家大族,隋末天下大乱,李家趁势而起夺得了天下,也正因此,李世民对于世家大族的力量十分忌惮。

登基之后就一心想要打击五姓七望,为此,他不断扶持关陇集团,试图以此来削弱世家门阀的力量。

结果,收效甚微,而且关陇集团壮大之后,同样也是世家大族,这就让李世民十分纠结了。

同时,李世民也很清楚,世家大族之所以势力如此之大,主要还是朝廷的力量太弱了,不得不将权利下放给这些世家大族,而这些世家大族最为依仗的就是他们对当地情况的了解。

作为朝廷的地方官,若是无法得到当地世家大族的认可,他们连当地有多少户籍人口都弄不清楚,就更别说收税了,所谓皇权不下乡,就是这个道理。

而现在秦浩提出来的方案,却可以帮助朝廷越过世家大族,去了解全国各个州县的情况,一旦达成,就意味着世家大族最大的依仗没了,权利他可以下放,也可以不下放,表现得好给你一点权利,表现得不好,甚至生出二心,直接就可以派兵剿灭。

李世民越想越激动,不过他还是强忍了下来,装作语气平淡的问:“杜先生、房先生,你们觉得秦县男所言如何?”

杜如晦跟房玄龄相视苦笑,他们如何猜不到李世民的心思。

“甘拜下风。”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嗯,此事回头再议,你们回去也好好想想,应该如何去办。”

如何去办,而不是要不要办,李世民的态度已经表现得很明确了,杜如晦跟房玄龄也只能哀叹,将来朝堂上又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秦县男,你接着说,除了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之外,哪些商品又该收重税呢?”李世民继续问道。

秦浩不紧不慢的回答:“例如丝绢、乐器、胭脂水粉、金银首饰这些都应该收重税。”

“哦?这是为何?”

“很简单,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供人享乐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而世家大族购买这些东西本就是为了面子,价钱贵一点,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而朝廷却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税收,这些税收可以整备军队,可以修桥补路,可以赈灾济民,总好过放在世家大族地窖里发霉。”

李世民哈哈大笑:“不错,秦县男所言极是,这便是取之于世家,用之于民?”

一边逛香皂作坊,李世民又问了秦浩一些税收的细节,秦浩也就结合古代的实际情况,对后世的税收制度进行了本土化修改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秦浩也清楚,他提出的很多意见是很难在大唐推行的,不过他提供给李世民的是一种思路。

即便是像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依旧会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他所看到的天下,也只是亚欧大陆中很小的一部分,而秦浩经历过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出过国,跟全世界做过生意,他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眼睛,为李世民打开世界的窗户。

至于最终这个方案能不能执行,应该怎样执行,就让杜如晦、房玄龄这些文臣去操心好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动动嘴皮子就好。

从香皂作坊出来,李世民并没有回长安,而是让秦浩带着他又在庄子里逛了一圈。

“秦县男,听说这个冬天,你发动庄户们修缮房屋,还给他们每家每户送了煤炉?”

秦浩坦然道:“确有其事。”

“哦,前面便有一户人家,能否带我们去看看?”李世民随手指了一个方向。

“自无不可。”

于是,一行人就来到了路边的那户人家。

忽然来了这么多人,这户人家的小儿子吓得跑回屋,很快一个瘸了一条腿的汉子就举着一把大刀冲了出来,结果一看到秦浩,赶紧跪了下来。

“不知是爵爷前来,冲撞了爵爷,还请爵爷责罚。”

秦浩看了一眼李世民,见他没有怪罪的意思,就把汉子扶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704/7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