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379节

自此,泰国方面的外汇储备已经严重不足,就像是一只受伤的猎物,而周围环视的踩狼虎豹已然露出了獠牙。

第四百一十章 风暴来了

1997年7月2日,周三。

陈养正在办公室签署文件,忽然办公室的门被大力推开。

陈永基、陈东基、陈华英三兄妹气喘吁吁的出现在门口。

“都怎么了,一个个毛毛躁躁的,像个什么样子.......”

“爸爸,出大事了!”

陈永基也顾不上解释,直接打开了电视机。

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报一则财经新闻,画面中是一片混乱的泰国证券交易所。

“泰铢.......崩盘了........”

陈养此刻也是脸色煞白,在经历过“黑色星期一”“日本经济泡沫”之后,又一次金融海啸即将来袭,而且这一次再也不像之前只是波及,整个亚洲都将处于海啸中心地带,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陈永基三人相视一眼,都是满脸的后怕,如果不是提前得到消息,收缩业务,储备了大量流动资金,恐怕顺洋集团也会在这场金融海啸中沉浮,甚至是直接陨落。

泰国金融市场上,经过连续两次的试探性进攻后,索罗斯的第三次进攻可以说是孤注一掷,联合其他一些国际资本动用了将近两百亿美元,最终将泰国方面仅剩的三百亿美元消耗干净,随后又在市场上散播传言,泰国方面顶不住多重压力,出了一击昏招,宣布实行泰铢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即一路狂跌18%,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泰国金融危机的正式爆发。

事实上,山穷水尽的泰国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应对方案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泰铢一路倾泻而下,逐渐成为废纸一样的存在。

所有跟金融相关的东西,不管是股票也好、债券也好还是货币也好,原本都是没有价值的,让它们产生价值的东西,是信心,一旦信心崩盘,它们的价值也随之崩盘。

这对那些依赖外国资金进行生产并用泰铢偿还外债的泰国企业带来的,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泰国的老百姓也如惊弓之鸟,挤兑造成银行56家倒闭,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泰国民众的资产跳楼式缩水。

金融危机之下,泰国连带着股市以及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工业体系一同崩盘,辛辛苦苦十几年,好不容易看到了工业社会的影子,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

危机跟机遇向来是一对双胞胎,对于亚洲来说是金融危机,但是对于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资本,这就是捞钱的饕餮盛宴。

在进攻泰铢的同时,这些国际资本也在四处出击。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一天内贬值超过8%,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江,台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江股市的压力。

10月23日,香江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勐烈进攻,香江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截止于10月底,整个亚洲一片哀鸿片野,除了香江在背靠内地的情况下,定住了国际资本的恶意做空之外,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几乎全军覆没。

面对如此紧迫的金融环境,高丽国内也是如同惊弓之鸟,股市每天都在下跌,物价也随之大幅上涨,民众叫苦不迭。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11月中旬,国际炒家在搜刮了南亚各国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东亚,高丽自然是首当其冲,之所以选择高丽而不是日本,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外汇储备实在是太充足了,那些国际炒家又不傻,肯定是找软柿子捏。

很明显高丽就是他们眼中的软柿子,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这些国际炒家的连番攻击下,11月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

要知道此前韩元对美元汇率从来就没有跌破900:1的大关,如此大的跌幅引得高丽民众也疯了似的想要把手里的韩元兑换成美元,进一步引发了韩元的贬值。

一部分银行甚至直接取消了韩元兑换美元的业务,不少韩国民众围在银行门口,拉起横幅表达抗议。

“爸爸,我们是不是也应该.......”

陈永基话还没说完,就被陈养直接打断:“笨蛋,这个时候取消兑换业务无疑是在昭告全国民众,我们顺洋集团的外汇储备不足,明天顺洋集团的股价就会跌到谷底。”

“可是爸爸,再这样下去,我们好不容易才积累下来的美元,都会被人兑换走的。”陈东基提醒道。

陈养闻言也是眉头紧锁,沉思良久后,对陈东基道。

“这样,从现在开始,你让银行发布一个公告,就说怀疑有国际炒家在利用我们银行消耗国家外汇储备,所以每个账户每周限额兑换1000美元,另外,最新办理储蓄的用户,需要三个月之后才能使用兑换美元的业务!”

陈东基眼珠一亮,不愧是老爷子,居然能想出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去!”陈养瞪了二儿子一眼,连让他拍马屁的机会都不给,就把人给打发走了。

陈永基见父亲脸上没有丝毫的解决问题的喜悦,小心翼翼的询问:“爸爸,您是在担心高丽能不能顶住国际资本的攻势吗?”

陈养叹了口气:“国际资本的进攻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你要知道整个亚洲的经济圈是相互依存的,我们顺洋集团不也在其他国家有各种投资?覆巢之下无完卵啊!”

“好在,我们提前撤回了很多投资,至少自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回金融海啸过后,顺洋集团应该可以稳坐高丽第一财团的宝座了。”陈永基拍马屁道。

陈养闻言又想到了孙子,虽然他没有预测出准确的时间,但却提前一年就预测了这场金融风暴,如此敏锐的市场嗅觉,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好在这小子生在了我家,不然还真是个头疼的对手呢。”

顺洋银行在陈养的这波操作之下,即没有因为挤兑事件消耗大量外汇,又赢得了用户的支持,虽说一周只能兑换1000美元有点少,但也好过其他银行直接停掉兑换美元业务,甚至有些银行直接就因为挤兑破产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顺洋银行原本在整个顺洋体系属于边缘业务,经过这次,居然成了集团内唯一业绩逆势上涨的公司,大量民众从别的银行把钱转到了顺洋银行,连带着整个顺洋集团的股价也有了小幅度的增涨。

不过,在金融风暴来袭的大环境下,高丽整体上都处于随时有可能崩盘的局面。

11月21日,高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1。

如此夸张的汇率,就相当于所有高丽民众的资产全部缩水了一半,一时间哀鸿遍野。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开始,汇率崩盘带来的第一个恶果就是股市的崩盘。

股市崩盘又引发了大量企业现金流枯竭,银行收不回来贷款,只能申请冻结企业的账户跟各项资产,企业破产,工人下岗,恶性循环就像是一颗雪球,从山顶一直往下滚落,所有人都被裹挟着向下跌落,并且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不止如此,高丽的崩盘还冲击了日本的金融企业,因为许多日本金融企业在高丽有着大量投资,这让原本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唯一没有受到太大损失的日本,忽然也遭了殃,股市应声大跌,也就是日本手里握着大量外汇储备,那些国际炒家不敢朝日本动手,否则日本估计也会步其他亚洲国家的后尘。

........

1998年元旦当天,秦浩作为三星集团代表受邀前往青瓦台参加经济重组会议。

这也是秦浩首次参加如此高级别的会议,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礼遇,一方面是因为三星集团在这次亚洲金融风暴当中的表现堪称亮眼。

在大量老牌高丽企业倒闭、破产的大环境下,三星却凭借手机跟电脑业务逆势增长,不仅没有裁员,反而新增了不少就业岗位。

一方面则是,秦浩手里还握着大量美元,这对于青瓦台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外汇储备,邀请秦浩参加这次会议,也就相当于官方认证了他作为财阀的地位。

“爷爷。”秦浩刚到门口,就见陈养正在跟另一个财阀闲聊着什么,心里不由暗笑,老爷子估计是不放心他,才在这里等候,只是脸皮薄,不好意思表现出来罢了。

陈养傲娇的瞥了秦浩一眼,随后就跟身边的财阀道:“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三星集团的陈浩俊会长,这位是韩华集团的金会长。”

金会长笑呵呵的对陈养道:“行了,你就别端着了,有了这么个好孙子,要是我啊,恨不得每天在身上挂个牌子来炫耀。”

“你啊,还是老样子,一辈子了也改不了这张嘴。”陈养倒也没有生气,笑骂道。

“金会长,早就听说过您的事迹,以后希望能够多跟您学习。”秦浩客气道。

金会长摆摆手:“我哪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我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有资格来这里开会,你还不到二十岁就做到了,后生可畏啊!”

“唉,你这话说的好像自己要退休了一样,我可不服老。”

“哈哈~~~”

一阵寒暄过后,三人来到会议室。

没多久又进来不少财阀,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秦浩在里面就显得格外醒目。

自然也有不少财阀客气恭维的,倒也不是陈养的人缘有多好,而是目前大家日子都不好过,陈养的顺洋集团跟秦浩的三星集团看起来过得还不错,这帮老银币想从他们手里弄点好处罢了。

不过,就在众人聊得火热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语气满是不屑。

“老家伙想要炫耀就别藏着掖着,扭扭捏捏的令人作呕。”

敢当面直接对陈养的,秦浩都不用回头就知道,肯定是大营集团的朱荣逸,这位可谓是陈养的一生之敌。

如果是以前陈养肯定早就暴跳如雷,要跟这老家伙干一架了,这次却显得异常澹定。

“哼,那也得有得炫耀才行,不像某人,生了五个儿子又怎么样,还不如我一个孙子能干。”

“你!”

二人针尖对麦芒,眼看就要掐起来,还没等众人劝架,青瓦台的人就来了,这次主持会议的是主管财政的一位次长。

这位次长看起来五十多岁的模样,一开口就把众人全部夸奖了一番,也没什么营养,无非就是表扬他们对高丽经济做出的贡献。

官话说完之后,终于来了点干货。

中心思想就是,要求财阀们收缩经营范围,砍掉一些不重要的业务,全力发展自己的主营业务,以此来获得政府的贷款支持。

对于这个要求,很明显在场的财阀都不太满意,这就相当于砍掉自己的触手,以后再想开拓别的业务就难上加难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有点冷场。

见状,秦浩率先开口:“那我们三星集团,在现有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开展新业务是否能够获得一些优惠政策?”

“呃......这个理论上是可以的,不过三星集团具体想要发展什么类型的业务,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沟通.......”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陈养也不满的问道:“那这个不重要的业务如何区分?我觉得顺洋集团所有的业务都是主营业务。”

“没错,我们大营集团也都是主营业务,没办法割舍。”

大营集团的朱荣逸这一刻也选择站在了陈养这边,别看私底下斗得死去活来,在面对官方的时候,财阀还是很团结的。

其余财阀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亚真汽车

对面众多财阀的抱团,次长也是瞬间变了脸色,语气缓和道。

“咳咳,也不是让大家砍掉全部的非主营业务,关于这个非主营业务的界定还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商量嘛。”

财阀们闻言脸色也好看了不少,这次亚洲金融风暴,他们损失惨重,继续资金续命,如果只是放弃掉那些可有可无的业务,就能获得贷款,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秦浩暗自冷笑,这帮搞政治的嘴里就没一句实话,在场的这些财阀,主营业务要么是重工业,要么是尖端科技,这些业务要想发展起来必然需要大量外汇。M..

高丽官方如果手头上还有充足的外汇,又怎么可能让韩元跌成现在这个样子?

所谓的贷款恐怕都是美国资本提供的,美国资本可不是什么慈善家,他们所谓的贷款最后都会变成持股,等到这些高丽财阀兴高采烈的拿着贷款进行大笔投入,美国资本就会露出他们的真面目,要么贷款转股份,要么直接抽贷,财阀们怎么选?为了不让自己破产,就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在这笔交易当中,美国资本自然是大赚特赚,高丽财阀也给自己找了个美国爹,高丽政府稳住了国民经济,貌似是个三赢的方案。

吃亏的就只有那些被蒙在鼓里的高丽民众了,一转眼,赖以生存的企业幕后大股东全都成了美国资本。

当然,秦浩并不在意高丽民众的辛酸疾苦,而且身为利益既得者,他也没有兴趣为了高丽民众所谓的正义,去跟这帮官僚和美国资本斗智斗勇,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这帮高丽财阀爱认谁当爹又关他屁事。

接下来就是比较激烈的谈判了,真正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变得面目可憎。

在多少市场占有率以下被认定为非主营业务上,财阀跟官僚很自然形成了立场对立,官僚们巴不得这些财阀每家只经营两三个主营项目,而财阀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跟未来的可能,自然要据理力争。

最悠闲的就要数秦浩了,三星集团目前在高丽国内就两项主营业务,电子+航运,同时他手里还不缺钱,不需要所谓的政府贷款,如果不是陈养一直在给他使眼色,他压根就懒得参与这次的谈判。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拉扯,双方定下了10%以上市场份额,或者年销售额不足1000亿韩元即为非主营业务的红线,红线以下的产业全部都要砍掉,截止日期就在今年年底。

这个结果让陈养十分不满,因为顺洋汽车的市场份额只有不到5%,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年底将市场份额提升到10%,顺洋汽车就要被迫出售了。

正心斋,秦浩刚进门就被老太太拉住,好奇的问:“你爷爷怎么了?一回来就发了好大的脾气。”

秦浩笑着安慰道:“没什么,就是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您不用担心,我去劝劝就好了。”

然而,等秦浩来到二楼书房敲门,陈养却气鼓鼓的把茶杯给砸在地板上。

这回老太太可不干了,像护小鸡崽似的把秦浩护在身后,埋怨道:“你这老头子在外面受了气,把脾气发在浩俊身上做什么!”

陈养瞪着眼怒道:“哼,这臭小子明明可以再帮我争取一下,却偏偏一句话都不说,诚心看我笑话!”

老太太闻言疑惑的看向孙子,秦浩可不背这个锅。

“爷爷,您也太高看我了,以三星集团目前的体量,怎么跟大营集团、sk集团这几家对抗?而且您可别忘了,咱们还有竞争关系呢。”

一句话直接把老爷子给噎住了,可不是嘛,双方在汽车领域可是竞争对手,要是顺洋汽车直接被砍掉,孙子可不就不战而胜了嘛。

首节上一节379/7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