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厂长路,开局截胡秦淮茹 第155节

  刘海中面露茫然,不确定的看向二大妈。

  二大妈也有些不知所措。

  “他这是真同意了?还是忽悠我们,然后往死里坑我?”刘海中又忐忑起来。

  “不知道啊。”

  二大妈一巴掌拍在刘海中的头上,“你看看你说的话,光和那什么主任不共戴天啊,易忠海呢?贾旭东呢?

  程治国肯定是觉得你诚意不够,不高兴了!”

  “我……我还没来得及说呢。”

  刘海中有些心虚,要是因为这导致程治国改变主意,那他要哭死。

  “要不咱们晚上再去他家瞧瞧?”二大妈说道。

  刘海中点头:“得拿点好东西,现在不能省。”

  “我再去求求秦淮茹,秦淮茹心软。”

  “程治国还跟谁的关系不错?找人帮忙一块说和……”

  两人想了一会儿,竟然想不出一个人来。

  这……

  刘光齐看着父母俩人在那里商量,深深的叹了口气,

  但想到不这么做后,刘海中的下场,他还是将心里的憋屈和愤懑吞了回去。

  算了吧,

  看来是没机会效仿阎解成了。

  ……

  河边,

  易忠海吞云吐雾,满脸惆怅。

  他在考虑,轧钢机事件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李德江和刘海中无疑是最惨的,

  前者有谋害程治国的嫌疑,

  后者存在盗窃的事实。

  他和贾旭东相对责任较轻,顶多算是被蛊惑

  嗯,他是这么认为的。

  前提是李德江能够扛得住压力,

  李德江要是撂了,他们三个人的供词,反而会将他埋的更深。

  但从犯也是犯,

  哪怕罪责会轻一点,也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

  毕竟他们可不像李德江那样,后台那么硬。

  所以,为了避免直接被厂子抛弃,他们也需要找一个后台。

  可是,他左右不过一个七级工,

  贾旭东更惨,刚刚升到四级工。

  有什么资格,让比李德江职位更高的人接纳?

  钱?

  易忠海倒是存了不少,但拿出去后,老了怎么办?

  他们没有孩子,

  他如今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媳妇在十几二十年后,不至于流落街头。

  权,他没有。

  女人嘛。

  易忠海想了想,

  也只剩下这一个了,

  但他自己是没女儿的,只能用别人的女儿。

  将别人的女儿送出去是违法的,

  但将人家的女儿要过来,不违法吧?

  ……委屈委屈贾旭东吧。

第174章 程治国真正的底牌

  丰泽街道,

  孙家大院。

  孙明生一家六口,正在沉默的吃着晚饭。

  进春时分,孙明生的媳妇和儿子就从南方回来了。

  食不言寝不语,是孙家的规矩,所以虽然有一肚子话,但孙明生硬生生忍了下来。

  好不容易熬过吃饭,一家人准备切个西瓜吃,孙明生连忙问孙秀丽:“直线导轨技术,程治国已经给你了?”

  “嗯。”

  孙秀丽应了一声,“前两天给的。”

  “怎么没有交上去?”

  “还没来得及。”

  “……”

  自己天天在家,怎么就来不及了?

  孙明生眉头一挑:“你是怕程治国出事,想用这个当筹码,帮他挽回点局面?”

  这话一出,

  不止孙母,连孙父和孙明生的媳妇顾小芷也扭头看向孙秀丽。

  孙秀丽神色有些尴尬,

  她自然清楚家里人心里在想什么。

  “没有,只是单纯的还没整理好,今晚正准备给你呢。”

  顾小芷笑着问孙明生:“这个程治国,结婚了吗?”

  “听说孩子快出生了。”

  “那还真是可惜。”顾小芷满脸惋惜之色。

  难得孙秀丽会关心那个男人,只是没想到缘分太浅。

  孙父轻哼一声,孙母则暗暗松了口气。

  她可是一直关注着自家儿子,对轧钢厂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多少知道一点。

  先不说程治国结没结婚,单是那跳脱的脾气,就不太适合自家的闺女。

  孙兆郢(孙父)估计也瞧不上眼。

  “其实你根本用不着担心。”

  孙明生笑着说道,“我猜测,程治国只是单纯的把技术交给你,并不是想着用直线导轨技术来给自己谋求后路,

  更不是求你办事。”

  “为什么?”孙秀丽下意识问道。

  但问完就后悔了,

  这不就等于变相的承认自己想帮程治国了吗?

  果然,孙明生笑意盎然的盯了他一会儿。

  “因为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

  孙秀丽不明所以,六月份怎么了?

  “我之前应该跟你讲过,农业部的人曾经邀请过程治国这件事。”

  “嗯。”

  这事孙秀丽也从厂里听到了。

  “他们邀请程治国的原因嘛,就是程治国给农业部写了一份信,告诉他们一种新的耕种方式,并承诺使用该方式后,亩产能够达到1000斤。”

  “这事虽然在农业部底层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但在高层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毕竟这事怎么听都有些天方夜谭,没受到该有的重视也是应该的。”

  “但王福生主任不死心,去找了程治国,详细的询问了一番,又在京郊租了十亩地进行尝试。”

  好在程治国所叙述的那一套理论中,施肥、打药、除虫等,都是年后进行的,要不然今年六月份是肯定等不到成果的。

  顾小芷也被勾起了兴趣,好奇的问道:“实验成功了。”

  孙明生笑着说道:“算不上成功,但亩产达到了六百斤。”

  孙兆郢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六百斤,这算是不少了吧?”

  “如今大部分小麦种植,亩产在三百斤左右。”

  孙明生伸出两根手指头,“这一下,就翻了一倍。”

  顾小芷倒抽了口凉气,

  虽然她不懂种植,却也明白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整个华夏历史上,农业都在国民头等大事之列,

  亩产三百斤,已经是历朝历代、数不胜数的人共同努力后能做到的极致了,

  然而程治国以一人之力,颠覆了数千年的历史,颠覆了整个国家农业化的格局。

  全国有多少亩地?

  一年的粮食会增长多少?

  会有多少人因此能多吃少一口饭?

  又能挽救多少人被饿死的命运?

  这其中的功德,大的吓人。

首节上一节155/4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