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91节

  也让那名记者的阴谋彻底破产。

  那名记者之所以玩这套现场让李唐配药,就是有人出钱让他这样做,想通过这个记录下每种药所需的具体分量,这样一来就算他们得到的可能不是准确的数字,可也能缩小到一个范围内,让他们破解药方变的简单许多。

  可李唐是徒手称重,根本不需要用电子秤,则彻底打破了他们的梦想,因为他不管哪种药貌似都是非常随意的抓了一把,这对于用毫克来计重的药剂来说,范围实在是太广,他们此次的计谋起不到一丁点的作用。

  不对,也不能说没起到作用,最起码让李唐大大的秀了一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把不管是那些老外,还是那些央妈的记者,亦或者是几位领导,都看得是目瞪口呆,原来中药师还可以这样玩。

  同时也让他们疑惑不已,为什么他们之前碰到的那些不管是中医大夫,还是药房抓药的都没这样的。

  两个多小时后,李唐已经把煎好的药分成了二十份,慷他人之慨的将他们分给了在场所有的媒体,包括央妈的人。

  “好啦,这个药的有效期只有五天,回去后你们就可以安排人试药,为了数据的真实,你们可以给患者在服药前,先做一次全面的体检,然后服完药的

  我还是那句话,你们可以报道,但希望你们能如实报道,不要断章取义,另外我有一点点小小的要求,就是最好不要报道我的正脸,或者对我的脸部做出一些处理,尤其是你们。”

  李唐抬手指了一下国内的记者。

  他不想成为名人,现在报纸和电视新闻的传播威力太大,他这张脸一旦清晰的出现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上,那他以后真的就是永无宁日了。

  此时张副领导也在宣传口那位带队领导的耳边轻声说道:“丁部长,我们王主任也让我给您带句话,后续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上报道秦山制药的时候,尽量弱化李唐同志的重要性,最好不要出现他的单人照片或者影像。”

  “为什么?这次的采访最后要上新闻的,这是上边指示过得,李唐同志为国家做出这么巨大的贡献,正面的宣传为什么要弱化?”

  “丁部长,您不觉得他太年轻了吗?”

  “嗯?老张,你这是什么意思?如此年轻的干部,却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正是一个正面宣传的好材料啊,而且这应该也是你们省的典型,为什么你们会觉得他年轻就不需要宣传了?还是说……”

  “不不不,您误会我们的意思了,没有任何人想要打压李唐同志,这种事情也永远不可能发生,之所以这样,我们其实还是对他的保护。

  没错,这两年上边一直要求干部年轻化,可是……不到三十岁的副厅级干部是个什么概念,您应该能知道。

  如果李唐同志的个人情况被报道出去,肯定就会有人挖出来他的家庭背景,包括他爱人的家庭背景。

  这本来没有什么,但如果被有心人散播出去,再加上点什么唯关系论之类的,对他,对很多同样有各种背景,但确实是凭借个人努力升上去的年轻干部,都是一种不好影响。

  而且这种传言一旦扩散开,在老百姓那里肯定就会演变成各种各样的版本,更会有人质疑选拔干部的标准,质疑组织上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怎么在这个年代还玩起了举荐。

  丁部长,你们是搞宣传的,应该更清楚,自由从来

  就不是无序自由,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其实就是个废话,而文人杀人不用枪,全靠笔杆子这句话也不是一种修辞说法。”

  老张的话让带队领导丁部长陷入了沉思,他此时思索的不是老张的话,而是开放后很多地方报纸的一些怪像,尤其是南方的某些媒体,那边处于开放的前沿,外边的新鲜事物涌进来的更快。

  接受新鲜事物不是什么坏事儿,可怎么分辨这个新鲜事物的好坏,那就成了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了。

  “我知道了老张,我会叮嘱他们在报道中尽量弱化李唐同志。”

  “谢谢!”

  “不用客气,都是为了保护年轻干部茁壮成长嘛。”

  说到这里,丁部长扬起下巴向着李唐那边示意了一下:“他这两年连年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你们省里该怎么奖励啊?”

  “没法奖励,奖励什么都不合适,他这个年龄,现阶段已经提无可提了,物质奖励更不需要,秦山制药本就有人家的股份,唯一能给的就只剩下精神奖励了。”

  “呵呵,你们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啊,我估计其他省可能都巴不得能有这种烦恼呢。”

  丁部长笑呵呵的

  说道。

  “那得靠他们自己发掘了,我们这匹千里马就是我们王主任亲自发掘出来的。”

  “嗯,这个我之前听说过,当时王主任还是副主任的时候,就提出要搞一个药厂试点,可当时上边因为种种顾虑没批,准确的说你们省里那会儿的意见也不统一,后来在王主任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才最终有了现在这个秦山制药,而李唐同志显然也没有辜负王主任对他的信任。”

  “是啊,王主任

  可现在的事实不也刚好印证了古人的那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265章 安排

  送走了宣传口的工作人员和那几家媒体,李唐和秦山制药上上下下的干部职工,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临时加了后边那段的现场演示,原定的中午吃完饭就走,到现在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李总,你是怎么猜到那些老外肯定会有人跳出来搞事情?”

  “他们的习惯就是这样,不搞事情,他们的杂志报纸哪里来的销量,如果只是拍一拍公司和厂区的工作情况,给咱们公司做宣传,这些老外压根就不用过来,转载咱们国家媒体拍的内容不就好了,哪里还用的着着钱来拍一些,对于老外来说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

  秦山制药的几位高层送走了客人后,没急着返回去,干脆站在门口聊了起来。

  “您那会儿那几手可是把那些老外震的不轻,不对,应该说把我们都震的不轻。”

  别看在一起共事这么久了,柳小强他们也还真没见过李唐抓药煎药时的模样,刚才一个个的确实都惊到了。

  “呵呵,有什么好震惊的,做的多了而已,卖油翁不是都说过么,无他,唯手熟尔。”

  “李总,你真的不担心自己随手抓的药分量上重了或者轻了么?”

  听到叶主任的问题,李唐摇摇头说道:“怕,怎么不怕,如果放到正常情况下,我就算对自己的手再怎么有自信,抓的药也还是会放到秤上过一遍,因为那才是正常的操作流程。

  可刚才不行啊,那些老外没怀什么好心思,那个人质疑咱们提供的配方是假的,并且提出让我现场演示,其实打的主意就是,想在现场看看我煎药时所用每种药的具体分量,缩小范围后,他们才好抓住这个方向继续研究下去,鉴于此,我也只好硬着头皮秀下去了。”

  李唐的话让其他几人瞬间就瞪大了眼睛,这要不是说出来,他们还真没往这边想。

  “这样说的话,也幸亏你有这么一手,要不然今天这个局还真就不好破了。”

  叶主任有些后怕的说道。

  “其实问题也不大,如果真的必须要用秤称的话,不允许他们拍秤就行,或者干脆不让药品在国外上市,这样他们总没脾气了吧。”

  这种掀桌子的做法不是不行,但对于此刻特别需要外汇的华夏来说,如果真的那样做了,跳出来指责的人绝对会络绎不绝,按他们的想法,应该把药方给老外双手奉上才行。

  站不起来只能跪在那里的人,无论哪个年代都有,而且这种人还不在少数。

  “李总,咱们的新药准备什么时候上市销售,按照医药管理局那边的意思,现在其实已经可以销售了,咱们提交申请就可以。”

  柳小强这时忽然改变话题问道。

  “再等等吧,等试药患者突破一万例之后。”李唐低头想了一会儿说道。

  按照现在这个速度,最多再两个月就能达到他要求的数字,而且经过他改良之后,目前已经服用过药剂的那些患者,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副作用,每个服用的患者,或多或少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之所以不是每个人起到的作用都相同,这就是个体差异问题了。

  就像安眠药,有的人吃一粒就能安安稳稳的睡一觉,可有的人得吃两三粒才能起到作用,更有的人对其中的某种成分过敏,可能服用一粒都能要命。

  李唐之前还在厂医院的时候,他们医院外科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就发生过十分惊险的一幕。

  患者在手术刚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的作用竟然消失,躺在手术台上的那位患者苏醒了,在补了一针之后,又是才过了正常情况下的一半时间再次苏醒,把当时主刀的外科张主任差点没折磨死。

  一场手术前后共给患者注射了三次麻醉剂,才算是把手术做下来,要知道那剂量都足以把一头成年大象放翻了。

  上一世他所在的医院当时也是因为一名患者身体的原因,麻醉时差点出事。

  那个病人是对麻醉特别敏感,麻醉师才给了正常情况下一半的量,病人就不行了,这下可好,手术还没做呢,先抢救了起来。

  这都是个体差异造成的一个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

  在医药管理局已经同意可以上市销售的情况下,李唐还坚持要多收集一些试验数据,就是因为他担心,这玩意是要吃进嘴里,是用来救命的,他可不想看到将来哪一天,原本是救命的东西结果变成了催命的,所以宁可前期麻烦些。

  没等别人再说什么,李唐又安排起了下一步的工作:“老姚,今天已经都二十号了,这两天把过节福利那些就一发,米面油那些还要给大家时间去粮油门市部领呢。”

  工会办姚主任一听连忙点了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老柳,把那一百台电视机按照两个分厂的获奖人数分下去吧,让他们自己节前抽时间开会颁发,以后公司这边再不组织全体职工大会了。”

  “好”

  “各位……”

  安排完这两件事情,李唐拍了拍手:“节前咱

  们基本就再没什么特殊工作了,这几天趁着没什么事儿,各部门能搬家的就开始组织搬家,节后王主任会过来视察,咱们要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王主任的到来。”

  他在这里安排节前的工作,他老婆和他老娘此刻则是一起出现在了宿舍区,宋小慧跟婆婆过来来看大姑子。

  怀孕已经半年的李清现在肚子也有了不小的规模,整个人比起怀孕之前也圆了一圈,现在一天除了吃就是在外面转转,就是跟宿舍区的职工和职工家属聊聊天,随着月份的增加,她婆婆现在是一大早来,一直等到儿子下班回来才走,把这个儿媳里里外外伺候的好着呢。

  宋小慧星期五回来,在家里好好休息了两天,今天下午刚好李爸有个会不在家吃饭,就跟婆婆一起过来,俩人顺便再在这边吃顿饭,准备等晚上再回去。

第266章 搬家

  “慧慧,你也真是,买这么多小孩子的衣服干嘛,这小孩都子长的快,衣服根本就穿不了几天,不都浪费了。”

  宋小慧这次从老美回来,给大人基本上都没买什么礼物,但给李清肚子里这孩子的礼物却没少买。

  看着铺在床上满满当当的一堆小孩衣服,李清有些哭笑不得。

  “哪怕就是穿一天也是穿啊,姐,你摸摸,别说哈,人老外这料子摸着就是舒服,软软呼呼的,小孩子细皮嫩肉的,穿在身上肯定更舒服,我跟你说啊姐,将来你孩子穿完了这些衣服都要留好,还要给我孩子穿呢。”

  一提到给她孩子穿,李清和她那看着满床婴幼儿用品,已经高兴的笑不拢嘴的婆婆同时看向了宋小慧的腹部。

  “慧慧,你怀孕啦?”

  “没啊,不过我已经打算要孩子了。”

  那边李清的婆婆和李妈,也说起了关于宋小慧准备要孩子这件事儿。

  “萍,我记得之前不是说,等慧慧研究生毕业了以后才准备要孩子的么,现在变了?”

  “我也不知道慧慧跟三子俩人到底是怎么说的,人家俩自己突然改主意了,打算决定现在就要,如果不是慧慧这次去老美,可能都该怀上了吧。”

  “那我可要提前恭喜你了啊,我记得你明年就该退了是吧?”

  “可不是么,明年三月就办手续了。”

  “那刚好啊,一退休正好帮人家带孩子,老三跟慧慧他们小两口都忙。”

  “我也就这点用处了,趁着这几年身体还不错,给孩子们分担点。”

  “哎,你这话说的,你家老三医术那么高明,你瞧,给咱们一个个这几年调理的一点头疼脑热的毛病都没有,我也算是跟着清儿沾光了。”

  “你听听你这都说的啥,就是没二清你也是三子的婶子,什么沾光不沾光的,咱们身体好,就是给孩子们省心,你跟老张你俩感觉那里不得劲就赶紧跟三子说,他也就这点用处了。”

  “那肯定啦,我还等着抱我的大孙女呢。”

  说到这里张妈停了一下,抬手轻轻的拍了拍李妈的腿:“萍,这次真的是谢谢你和李哥了,冒着这么大风险也要让清儿把孩子生下来。”

  李清这次怀孕并且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李爸确实是冒了不小的政治风险,这很有可能以后会被别人利用起来,作为攻讦他的一种手段。

  其实冒风险的又何止和李爸一人,李清的公公,李清的丈夫还有她自己,很有可能到时候都前途尽毁。

  可是面对上天无意间送来的这个小天使,谁又能狠心的不要呢。

  “什么风险不风险的。”李妈不在乎的摆了摆手:“咱们啊,都这把年纪了,不管是老李还是老张,他们都还想咋?还能升到哪儿去?当多大的官算是个头?

  至于建军和二清,这是他们自己的孩子,这些风险他们理应承担,你呀,再别跟我说这些客气话,咱们可都是一家人,不要说那两家话。”

  “呵呵,行,以后不说了。”

  “就是嘛……”

  坐在床上说话的宋小慧和李清,此时也说到了搬到新房那边住的事情上。

  “姐,咱都是一家人,谁先住又有什么区别,我跟三子就俩人,晚上一张床就够。”

  说到这里宋小慧忽然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好像有点歧义,俏脸微微一红,却还是坚持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刚好我跟妈过来了,咱今天就搬过去,又不费什么事儿,拿着换洗衣服和铺盖过去就行。”

  说完也不顾李清的反对,直接扭头看向婆婆那边:“妈,咱们一起收拾一下,现在就给我姐搬到新房去住。”

首节上一节91/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