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185节

  那个女人也是这时才注意到站在陈金久侧后方,被挡住的郭大诚。

  “他是谁啊金久?你同事吗?”

  陈金久此时已经被马路对面那道身影吓得都快魂飞魄散了,哪里还顾得上回答她的问题。

  “大诚兄弟,我现在就过去。”

  说完,连理都没理那个女人,也

  不管车门还没关,就往马路对面跑去。

  “哎……金久,你干嘛去?”

  见陈金久过去了,郭大诚打量了一下站在车边的女人,也抬脚往马路对面走去,只留下这个女人满脑门子问号的站在那里。

  “李……李董……”

  “陈厂长今天过来是有公事?”

  领导嘴里叫出来的称呼,让陈金久原本已经沉下去的心,直接掉到了十八层地狱下的小煤窑。

  “过来给杨总汇报工作。”

  “嗯”

  “李董,我……”

  “怎么,还想说什么?”

  “李董,我承认我犯错误了。”

  李唐可以不问,但事情已经如秃子头上的虱子般清楚了,他必须给出个交代。

  “犯什么错了?”

  “自从当上厂长后,我疏于学习,没有时刻……”

  “好啦!”没等陈金久把话说完,李唐就开口打断了。

  他是最讨厌这种流于形式的检讨,犯错并不可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以后照样可以是个好同志。

  他要听到看到的是犯错以后的措施,不是检讨。

  “陈厂长,这些话你不用跟我讲,自己主动去找贾组长汇报吧。”

  贾组长全名叫贾向华,是原监察组长秦淑娟的继任者,也是省监委直接派下来的,之前是监察二处的正处级副处长,这次刚好下来锻炼一段时间,估计等监委有合适的位置以后就又回去了。

  对监察组长这个职位李唐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按正常讲,干这个职位的人本来就应该跟这个单位的人没有什么利益瓜葛,这样才能做到铁面无私。

  所以,新来的监察组长哪怕只是将秦山药业当跳板,他都无所谓,但是,只要你在这里干一天,那就必须认真干,要负起责任,否则就别怪他到领导那里参一本了。

  听到李唐让他直接去跟新任监察组长汇报,陈金久额头上的汗唰唰的流个不停,偏偏在这时,那个不懂事儿的女人又追了过来。

  “金久,这是你同事吗?你怎么也不跟我介绍一下。”

  好嘛,她这是把自己当正宫了,走过来后还自顾自的向李唐做起了自我介绍。

  “你好,我叫刘曼云,在阳市药材公司销售科工作。”

  低头瞅了下这个女人伸出来的手,李唐没搭理她,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陈金久:“陈厂长,你好自为之。”

  说完,他就扬长而去。

  “李董,我……哎呀,你跑过来凑什么热闹啊!这次我死定了!”

  刚想追上去呢,郭大诚伸手冲他做了个向下压的动作,示意他停下来,见他再没进一步的动作后,转身跟了上去。

  眼见不能追领导了,陈金久只能冲那个抱怨了一句。

  而这个叫刘曼云的女人对他抱怨的话仿佛没听到似的,站在那里双眼异彩连连的看向李唐远去的背影。

  李董?

  身穿秦山药业的工服,还能被陈金久诚惶诚恐的叫李董,那就只会是那个人了。

  “金久,我有办法能让你摆脱麻烦。”

第471章 谈话

  李唐一直都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已经都结婚了,竟然还要争先恐后的迈出那一步,难道真的是家没有野香?不见得吧!

  在他的心里,已经对陈金久判了死刑,这种不正当的男女之事,最容易滋生一系列的其他问题。

  听听刚才那个女人的自我介绍,阳市药材公司销售科的。

  秦山药业现在虽然有自己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但还是有一部分药材都是来自于当地的药材公司,可以说,地方上跟公司打交道最多的单位,除了税务局就是药材公司。

  而那个女人又是销售科的,很难说这俩人之间有没有什么金钱上的往来,或者陈金久是不是出卖了公司的什么利益,否则的话,李唐不相信一个年仅二十多岁,长相身材又还算过得去的女人,会看上一个四十多岁有点谢顶的老男人。

  不是他看不起陈金久,刚才那一会儿光看脸色他就能看出来,在那方面,以陈金久的体质,根本就满足不了那个女人。

  既然这样,这背后没有什么猫腻那才奇了怪了呢。

  在心底他还是有点可惜的,之前的王建强,现在又出了个陈金久,很难说公司的中层里还有没有其他人也存在这种问题,为什么一个两个的都要犯这种错误。

  说实话,如果谁是以权谋私做什么,比如说将自己的亲朋好友弄进公司,或者公司下属的那些单位里,哪怕就像是祁厅长那样,将自己村里的一条狗都弄出来吃皇粮,他还真会高看这个人一眼,最起码说明这人还有人情味,还有良心,不忘本。

  可你栽在男女这点破事儿上算什么啊?

  对得起家人对你的殷切希望吗?对得起组织和国家这么多年对你的培养么?

  李唐一直都希望他的下属,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的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此,他顶着上边的压力给大伙发高薪,为的就是让大家的辛苦付出能得到等值的回报,不用为了半斗米而折腰。

  同时也是为了大家不会因为经济高速发展,而造成的千变万化迷了双眼,走上不归路。

  可偏偏总是有人要挑战组织纪律和国法的底线,挑战他这个领导的底线。

  想到这里,他扭头叫道:“大诚……”

  “领导我在。”一直都跟在后边注意着李唐的郭大诚听到叫他后,连忙上前一步应到。

  “等会儿回去后,你到贾组长那里去把刚才的事情跟他讲一下,告诉他,启动对陈金久的调查程序吧,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另外跟柳总和杨副总也通报一下这件事情。”

  “是”

  在公司,郭大诚的身份是李唐的助理,由他去给其他高层传话是很正常的,如果身份是司机的话,那这种传话就有点恶心人,而且还不讲规则了。

  不管是庞虎还是郭大诚,李唐都为他们的以后考虑过,让他们两个都和陈东一样,上了个夜校,手握成人教育的大专文凭,毕竟他们不可能干一辈子的司机和助理,好歹有个文凭,以后提拔去其他部门,也不至于被人说闲话。

  ……

  公司办公楼一楼大堂,刚走进去,现在已经是他的秘书办副主任的薛春安就迎了上来。

  “李董,上边监委下来了一个工作组,由咱们省监委的张治州副主任陪同,工作组的组长是一位叫张延玲的处长。”

  这还真是说王八来了鳖,从得知税务总局的指导组已经开始查账时就清楚,监委肯定也会派人来,没想到这才过去了一天工作组就已经到了。

  “现在人在哪里?”

  “就在十六楼的小会议室,柳总和杜副总还有贾组长正陪着呢。”

  “只有监委的工作组,审计署没来人?”一边往电梯间走着,李唐一边问道。

  “呃……没有吧,工作组一共过来了五个

  人,工作证上显示的都是监委的工作人员。”

  嘿,这就奇怪了哈,难道真的要一个一个来?他们就不嫌麻烦吗?联合成立一个工作组多方便的。

  一楼大堂保卫部值班的工作人员,在看到李唐从外面进来后,就已经先一步走到电梯间这里给压住了电梯。

  十六楼小会议室,李唐进来的时候,杜娟正在给张副主任和上边监委的同志,讲解会议室里墙上张贴的十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企业文化又是什么意思。

  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看到他进来,张治州副主任主动给双方介绍了一下,等互相认识之后,张副主任拍了拍李唐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李唐同志,上边监委的同志们这次过来不但要找你谈话,还要和公司的其他中高层及部分职工代表都一一进行谈话,你一定要做好配合。”

  “张主任请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

  “张处长,知道你们这次下来时间紧任务重,我就不打扰你们开展工作了,谢主任交代过,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

  “谢谢张主任。”

  看样子工作组的时间确实挺紧,送走了张副主任后,工作组的组长张延玲稍微跟李唐寒暄了两句,立马就开始布置任务,由她和另外一个人一起在小会议室跟李唐谈话,其余三人则在另外一间大会议室内,开始按顺序跟公司的其他中高层进行逐一的谈话。

  “李唐同志,你也不用紧张,我们这次下来就是一次例行谈话,有什么说什么就行。”

  “嗯,我知道,之前王主任特意打电话叮嘱过我,一定要认真配合你们的工作。”

  见李唐上来就是一个下马威,张延玲在心底忍不住的苦笑了一番,知道有这项任务的时候,委里这次要出来的几个工作组就没人愿意领这个任务,谁不知道这位是他们大老板还在这里任职时,一手扶持起来的,是能在家住,享受主任夫人给亲自做饭吃的那种,没人愿意过来做这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得罪人的工作。

  最后没办法,他们几个组长商量了一下来了个抓阄,得,她运气不好抽到了,没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过来了,现在她只希望眼前这位主千万别太难说话。

第472章 谈话

  (二)

  “李唐同志,那咱们就开始吧?”

  “好”

  见对面那俩人似乎比他这个接受谈话的人还要紧张,李唐在心底偷偷的笑了笑。

  “首先要说明的是,根据规定,谈话期间我们问的所有问题,您都必须如实回答。”

  “我知道,这个没问题。”

  “好,那么李唐同志,我手上的这份资料显示,之前一些年,您每年年初的时候都会主动向监委申报自己的个人财产,以及家庭财产,同样,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您也申报了,这个属实吧?”

  “没错”

  “根据资料显示,您的家庭财产截止去年年底,总共有软妹币存款……”

  说到这里,尽管已经将这份资料看了无数遍,可当现在念出那个数字时,张延玲还是感觉自己的嗓子有些痒的慌。

  “咳咳……软妹币储蓄存款八十三亿多,还有美元存款一百零二万……”

  “对不起我打断一下。”李唐皱了皱眉头开口打断了张延玲的话。

  “呃……李唐同志,是数字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数字有问题,我是想纠正张组长的一点错误。”

  “您请说。”

  错误?张延玲低头再度看了眼手中的资料,没错啊,资料上就是这样显示的,自己只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难道是资料提供错了?那可就真的闹笑话了。

  “软妹币那八十三亿不是存款。”

  “不是存款?”

  李唐的话让张延玲和她身边的那位工作人员都惊了,她们的资料上显示的就是银行存款,怎么当事人说不是存款,那是什么?现金吗?不会吧,八十三亿得多大一堆啊?

  “李唐同志,不是存款是什么?”

  “我记得申报的时候写的很清楚,那八十三亿中有四十亿,我购买的是前年国家为加快基础建设,特别发行的十年期债券,剩下的四十三亿都是陆陆续续购买的我们秦省发行的地方债券,如果我没记错,最早的一笔应该是明年到期,至于银行存款,截止去年年底那个在工行开设的账户上总共有四千一百多万。”

  财产申报这项制度其实早就有了,但一直都没有彻底的贯彻落实,具体因为什么李唐也不清楚。

  他每年都坚持上报,不是为了显摆什么,而是他的钱真的太多了,不想因为这个让人举报而引得上边三天两头的下来查,那样的话,真把人能烦死,干脆我主动报告。

首节上一节185/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