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165节

  就比如修过境国道或省道,工程预算修这一段需要资金五千万,正常应该是省里下拨项目专用资金百分之六七十甚至七八十,剩下的当地自筹。

  可轮到秦山就变成拨款五六十,剩下的自筹,这种情况如果多了,一来二去的其实还吃亏呢。

  孙局长过来的很快,挂了电话后十来分钟就到了。

  “李总,打扰了,我今天是求助来了。”

  看到李唐站在楼下等着,年逾六十的孙局长远远的就伸出右手,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孙局长你好。”笑着跟他握了握手,这会儿马上就到饭点了,李唐也没再请他去办公室坐,伸手虚引了一下,示意边走边说。

  “什么事儿啊,让孙局长把求助的话都说出来了。”

  “,我还能有什么事情,肯定是资金上的问题,李总,我也不藏着掖着,今天过来就是想从贵单位周转一点钱。”

  “多少?”

  “三百万”

  听到这个数字,李唐有些诧异的转头看了眼孙局长。

  钱很多吗?

  对于秦山制药来说,这个数字根本就不算什么,年终奖全公司上下每人一千,就要六七百万,三百万真的是洒洒水而已。

  他诧异的是剩三天就跨年,等到元月省里新的拨款也就差不多该到了,虽然新一年的预算不会这么快出来,但一般这种时候都是预拨一部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借这么多?

  迎着李唐诧异的目光,孙局长脸色苦涩的解释道:“李总,之所以借这么多,要论起来还是你给我们埋下的雷。”

  “怎么说?”这下李唐更诧异了。

  “你给教育部门的捐款,给咱们省那些在偏远农村教书的老师,每个月补助五十块钱,还不让宣传这是你的个人行为,对外只说是秦山制药的单位行为,说实话,你这个举动老头子我是真佩服你。

  但是你这个行为好归好,可在城镇教书的老师们时间长了也会有情绪,对那些没有编制的老师领那五十,他们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可有编制的也领,他们就有些气不顺了。”

  “那还不简单,谁气不顺叫谁去偏远农村教书不就行了,这个月去了下个月立马就有补助,多好。”

  “呵呵……”

  李唐的言论让孙局长苦笑着摇摇头,事情真这么简单解决就好喽。

  “我的李总啊,您想的太简单了,全部都想去怎么办?您别说不可能,现在真的已经就碰到这种情况了,咱们地区下辖最北边那个县,城里那几个学校所有老师,集体上书县教育局,要求让他们去农村教书。

  虽然这里边有点逼迫的意思,他们也知道县教育局不会拿他们怎么样,同时他们也有分寸,知道在农村教书的那些老师确实挺辛苦,因为师资力量问题,一个人可能都要带好几门课,他们也不是想让跟那些人一样每个月都能多领五十块钱的补助,只是想这不到年底了么,能不能给他们多少也发点年货和年终奖金之类的。

  李总您说,这个要求真的也不算过分,如果还得不到满足的话,是不是我们这些人就做的有点过分了?”

  听完孙局长的话李唐沉默了。

  教育口的事情,不管是老师工资还是学校建设之类的,应该走的都是教育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给老师发福利,就看到年底这部分钱各个地方还有的剩没,剩多发多剩少发少,没剩就干瞪眼。

  至于财政如果钱多的话,也有可能拨出一部分给老师发福利,但现在秦山显然是没这个能力,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出。

  “你们满足了今年那明年呢?”

  “不怕你笑话,老头子我明年会后就退了,往后爱咋咋地,让我把今年先过去就成。”

  这话把李唐直接就逗乐了。

  “哈哈,我记着孙局长你明年也不到六十吧?”

  “是不到,按周岁算,明年我才五十八,干不动了,实在是干不动了。”孙局长摆了摆手:“已经跟行署和组织那边说好了,明年无论如何给我安排一个养老的二线岗位,再干下去,我都担心自己哪天真要死而后已啦。”

  一个地区的财神爷,说权大也确实不小,但工作也确实不好做,为一地管理账务,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没两把刷子根本玩不转,光是下面那些嗷嗷待哺的嘴,就能把你吃的一干二净。

  至于说这笔钱秦山地区能不能还的起李唐根本不在乎,有分红在那里呢,直接扣就行。

  琢磨了一会儿,就在孙局长有些忐忑不安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那个让他安下心来的点头动作。

  “可以,不过你们财局需要给我们出一份正式公函,我们好做账。”

  “这是肯定的。”

  事情谈妥了,孙局长来时那一颗七上八下的心,也终于平复了下去,两个人此时也已经走到了食堂门口。

  李唐抬起胳膊看了眼时间,还差七八分钟,按照制度,公司的喇叭不响,是不能到食堂来吃饭的,即便他们这些领导也不例外,可今天因为有客人在,他还是破例了一次。

  走进餐厅,那转圈的一排二十多个打饭窗口,全部安装的都是透明玻璃隔档,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厨房里边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

  里边不管是正在忙着炒菜的厨师,还是帮忙的小工,以及已经在窗口开始做准备的打饭人员,全部都是身穿藏蓝色的大褂,头戴白帽子,还戴着口罩,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股子专业。

  再看看不管是厨房里边还是餐厅这边的卫生,反正搭眼看过去都是干干净净的。

  “啧……这么多年了,一直都只是听说制药公司不但伙食好,卫生也干净,今天过来一看,光是这么干净整洁的环境,人在这里待着就有食欲。”

  想想也是,吃饭就坐的桌子上如果油不拉几,黑乎乎的,有时候真的挺影响食欲的。

  “怎么说呢,我们这里毕竟是制药公司,对卫生环境是有特殊要求的,总不能脏的跟垃圾堆一样,那样子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药,谁敢吃啊,老孙你说对不对。”

  “这话说的没错。”

第426章 琐事

  十二月三十日星期三,距离元旦放假倒数第二天,省城市府领导亲自带队,来到了秦山制药。

  李唐在张国庆还有公司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跟省城过来的人开了一天的会。

  会议上虽然还没有明确具体什么时候搬迁,但应该提前做准备的工作,双方也明确了下来,相当于是给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秦山制药搬迁事件传言定了个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秦山制药的行政总部要搬迁到省城,办公地点得有,这么多干部职工的住宿问题得解决,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给划拨土地。

  没有空地?那没关系,你们地方政府想办法给我们把地弄好,最起码得水电都得通好,如果没路还得修路,进城不方便还得想办法通公交,总之,这一切的准备工作,都是省城现在就需要提前动手做的。

  “李总,罗领导那会儿说的那个什么电子城在省城哪里?”

  会一直开到了下午四点多,送走了省城一行人后,在公司大门口,张国庆有些好奇的问道。

  “就在南郊,去年电子工业部跟省里还有省城一起联合开发建设的一个电子工业区,就相当于是在省城划出来了一片地方,这个地方主要就是安置三线建设调整的电子工业企事业单位。”

  省城的意思是将秦山制药的新总部安置在南郊,对这个地方李唐没什么意见,现在只要不是放到道北那边,其余地方他都无所谓。

  厂子又不搬过去,只是一个行政总部和医院还有实验室的搬迁而已,不牵扯到工厂的生产,就不用过多的考虑规划。

  省城的罗领导还想让李唐同意,将秦山制药的办公楼盖成地标性建筑呢,倒也不是不行,集团总部盖成高楼,医院那边可以建的像公园一些。

  按照他的设想,等成立集团后,他任董事长兼主任,让柳小强担任总经理掌管运营,这样以后他在行政方面的工作就会减少许多,只要把握住公司发展的大方向就可以。

  “对了李总,不知道有人给您汇报没,昨天晚上一厂二车间的一个女职工叫王崇梅,又跟她男的在家干仗了,甚至还把电视从五楼都丢到了楼下。”

  “王崇梅?”听到这个有些熟悉的名字后李唐皱起了眉头。

  “上个月是不是还是她们两口子闹的呜呼宣天?”

  “就是她,上个月那次是半夜十一点多在家干仗,公安科的同志最后都过去了。”

  “她男的是哪个单位的?”

  “县文化馆的。”

  “文化馆?”

  本来准备往回走的李唐停下了脚步,想了想后说道:“昨晚的事儿最后怎么说的?”

  “汪慧娴过去了,具体怎么说的我不太清楚。”

  这种家务事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掺乎进去,张国庆说的汪慧娴是工会下属女职工委员会的主任,以前的主任是梅花,她现在已经是二厂的一个车间主任兼工会副主任了。

  “行,我去老马那边问问情况,你先忙你的吧。”

  “好的”

  王崇梅家里经常性干仗,再这样发展下去,李唐都担心哪天掉下楼的就不是电视,而是人了。

  走进大门后他没急着去工会办那边,先是走进了保卫部的值班室。

  “李总”

  “海水,你打电话,让一厂那边的值班员去二车间叫王崇梅到工会办来一趟,别说是我叫的,如果没在车间就让家属院那边的值班员去家里找。”

  “好的”

  交代完值班组长后,李唐这才往工会办那边走去。

  王崇梅两口子干仗的原因他不太清楚,以前还没听说过,就是从今年才开始的,算上昨晚这次,这两口子应该是在今年已经干了三四次,之前的他只是听过一个音,后半年这两次听上去似乎开始变

  严重了,要是再不彻底处理掉,等真出大事儿就不好看了。

  不知道是张国庆给通知了,还是刚才值班室的人说的,等李唐走到工会办这边的时候,马忠海和汪慧娴已经等在楼下了。

  “李总”

  “李总”

  “嗯”李唐点了点头,也没往办公楼里走,就站在楼下直接说道:“汪主任,我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那个王崇梅家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感觉今年闹的次数都不少了。”

  听到李唐的问话,汪慧娴苦笑着说道:“可不是次数不少了,平日里吵架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至于打架,光我过去处理的就已经五次了,唉……李总,说实话,对这个王崇梅,我是真的头疼的紧。”

  “到底为什么?我看你这样怎么好像不是王崇梅她男的的错。”

  正常情况下,听到说两口子干仗,人们好像第一反应就是男的动手。

  “怎么说呢,还真不是,在我看来,这件事情上王崇梅的问题要更严重些。

  要说这两口子开始吵架的原因,就得从她男的那里说起了,王崇梅的爱人叫刘钢,在县文化馆工作,他们两口子吵架的原因,就是年初刘钢没当上文化馆副馆长后就开始了。

  从那以后,王崇梅是动不动就骂刘钢是窝囊废,连个副馆长都当不上,嫁给他真是瞎了眼,还说什么一个大男人挣的钱都没女人挣的多,总之,骂的那话啊,唉……我是说不出口。”

  汪慧娴的话让李唐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这哪里是普通的吵架干仗,这分明是要逼着对方提离婚的节奏。

  “他俩孩子多大了?”

  “十三岁,刚上初一,是个女儿,听说学习还挺不错的。”

  “他们家平时谁做饭,谁做家务?谁管孩子?”

  “这些基本都是刘钢在做,我问的是他家孩子和对门,对了李总,刘钢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中专生,王崇梅是他从农村带出来的。”

  “你的意思是,刘钢是去农村劳动的时候认识的王崇梅,继而俩人走到了一起,七七年恢复高考刘钢考上了中专,然后将王崇梅从农村带了出来?”

  “对,就是这样,王崇梅是咱们公司还是药厂时第一次招工进来的,当时应该是找人了,我记得当时的招工条件是初中毕业,但

第427章 家庭

  说话间,值班室那边的人已经带着王崇梅过来了。

  过来时以为是工会找自己又说昨晚吵架的事情呢,王崇梅还是一脸不耐烦的表情,等她看到李唐也在的时候,紧张的站在那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这王崇梅的模样看上去还有点清秀,三十出头,个子也不高,最多一米六,站在那里谁也没法把她跟那个出口恶毒,动手打人砸东西的女人联系在一起。

  据汪慧娴说,每次干仗其实就是这个女人单方面的打砸扔,她男的基本上都不还手。

  李唐一直都觉得,两口子在一起生活,到底合适不合适只有他们自己才有发言权,如果觉得不合适,感觉实在是过不下去了,离婚就好,没必要非得闹得不可收场,不管怎么说,俩人能走到一起结婚生子,就算是别人介绍的,也不至于以后非要成仇人吧。

  又不是说谁做了什么对不起另一个人的事情。

  “李总,咱们到会议室说吧。”

  见王崇梅已经来了,一旁的工会主任马忠海提议到。

  工会办公楼这里算是个交通要道,来来往往的人不少,不停的有人跟他们打招呼,有点打扰说事儿了。

首节上一节165/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