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136节

  好啦老冯,你不用在我这里继续磨我啦,我觉得吧,你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给人家宋老师说说好话,让她把这个名额……”

  “不可能!”

  没等周主任把话说完呢,就被冯老师给打断了。

  “让我给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说好话?想都别想,要是那样,我宁愿不晋升。”

  “那你还在我这里磨叽什么,行啦,那就该干嘛干嘛吧,我都饿了,回家吃饭,走吧!”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那您慢慢喘吧,我也不伺候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又不是给我晋升呢,搞的像是我求人一样!

  周主任也来脾气了,他图啥呢,还落了个里外不是人。

  ……

  “哎,慧慧,今年晋升高级职称,你真打算报名啊?”

  去钟楼饭店的路上,李芳没忍住还是问了出来。

  “那当然,本来放假前尹校长和周主任找过我,希望我今年能不参加晋升,我都觉得无所谓了,反正我还年轻,让让就让让吧,可你听听他老冯刚才说的那是啥,什么叫没有我爸我不可能留校,什么叫没有我老公我的论文不可能被国外期刊发表。

  好啊,那我现在承认我走后门好了吧,我现在就给他走到底,让他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走后门,真是坐井观天之辈。”

  李芳苦笑着摇摇头,刚想说什么呢,一阵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响了起来。

  “谁啊,这么宽的路走不开你吗?开个破车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宋小慧有些茫然的看看车两边,再看看车内的观后镜,她搞不清楚后边那车压喇叭是想干吗。

  省城这两年路上跑的汽车也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前年省城为了提升城市形象,统一采购了一批汽车当出租车,虽说坐的人不多,但跑在路也确实吸引眼球。

  这时候省城的出租车那是正儿八经的万国牌,什么波罗纳兹,什么沪牌,尼桑公爵,菲亚特,拉达,

  皇冠,应有尽有,甚至还有阉割版的红旗。

  可就算车再多,也没多到堵车的地步吧,跟在别人车屁股后面压喇叭什么的最烦人,又不是把你的路给堵住了。

  听到后面又压了两下,宋小慧方向一打,靠到路边准备停车,她倒不是想惹事,就是单纯的想我把整条路让给你行了吧。

  她一停下,后边那辆车超了上来,这下宋小慧才看清,后边的车是辆公爵,再一瞄车牌,顿时气的她气不打一处来,拉开车门就要下车。

  这可给李芳吓坏了,连忙拉住她的胳膊:“姑奶奶,你今天气性怎么这么大,让让他就完了呗。”

  说话间,那辆车已经开到她们前边停了下来,李芳一看都成这样了,也不再说什么了,拉开她这边的车门也准备下车。

  这时宋小慧才说道:“芳姐你别担心,是熟人。”

  “啊?熟人?”李芳此刻的心里是七上八下的,一听是熟人,那心才放来了下来。

  “没错,李唐的发小,我说怎么跟在后边一个劲的压喇叭。”

  前边车上的人此时已经满面笑容的走下了车,不是杜成栋是谁,同时,副驾驶那边也走下来了一个女人,正是他在省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对象薛曼华。

  “哎呀,宋教授,在省城遇见您一次可真不容易。”

  “哼……”看着嬉皮笑脸的杜成栋,宋小慧直接就送了一个白眼,走上前跟笑呵呵的薛曼华轻轻拥抱了一下。

  “曼华,你家杜成栋可真烦人,我还以为怎么了呢,不停地在后边压喇叭。”

  “哈哈,他一看是你的车,就开始压喇叭,我说别压了都不听。”

  “这是我同事李芳,芳姐,这是咱们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员薛曼华,这个是李唐的发小杜成栋,他们俩正处对象呢。”

  等他们三个人互相认识后,宋小慧看看杜成栋再看看薛曼华问道:“午饭吃没,我和芳姐打算去钟楼饭店吃包子,咱们一起吧。”

  杜成栋看了眼薛曼华,见她没有反对,就点了点头:“刚好,我俩也正商量说吃什么呢,那就一起,对了小慧,你们放假了吧都?”

  “放了,这两天学校还有点事儿,处理完我就回秦山了。”

第359章 视察

  “走吧,到地儿了咱们再聊。”

  两辆车,一前一后的朝目的地开去,杜成栋开车走在前边。

  坐在副驾驶的薛曼华转头看了眼后边,然后看向开车的男朋友问道:“成栋,宋老师和你那个发小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政治联姻吗?”

  “政治联姻?”

  听到这个词杜成栋微微一愣,他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当年的情景,点了下头紧跟着又摇摇头:“刚开始订婚的时候,说是政治联姻也不算错,可后来人家俩人是真心相爱。”

  “姐妹俩嫁给兄弟俩的情况可不算多。”

  “呵呵,人家姐姐觉得这个小叔子不错,介绍给自己的妹妹,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也正常吧。至于我那个发小该怎么说呢,反正我们这些做兄弟的觉得确实不错。”

  “那他为什么当年不上大学?”

  “,刚开始他把我们骗了,说是因为没有中医药专业,那会儿咱们省内本科专业确实没有中医药专业,但外地的有,我们也不知道啊,后来才明白,他之所以不上大学,是觉得没人能教的了他,他看不上那些老师的水平。

  我一直没跟你说过,现在全国所有学中医中药专业的学生,上的好几门课的教材就是他编撰的,你说,就这水平,中医药专业有几个人能当他的老师。”

  薛曼华听的咧了咧嘴,她和杜成栋虽然谈的时间不短了,和宋小慧能熟点,那是因为都是女人,还都在省城工作,但跟李唐其实并没有接触过几次,唯一知道他就是秦山制药的总经理,现在一听男朋友的介绍,顿时觉得头顶一片乌鸦飞过,两口子都这么厉害,还让不让人活了。

  “我跟你说曼华,不怕你笑话,当年参加高考,第一次我没考上,第二次如果不是李唐给我补习,我也照样不可能考上,还有,小慧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咱们省的文科状元,也是因为他给补习的,要不然她也考不了那么好。”

  “慧慧是七七年的省文科状元?”

  “你以为呢,看不出来吧,我没记错的话,她那会儿才十七岁。”

  “好家伙,你这些朋友都是什么人嘛,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厉害,你们几个也一样,能自己把一家小建筑队干这么好。”

  “嘿嘿,我们都是占了李唐的便宜。”

  “你可别妄自菲薄了,他是给你帮了不少的忙这没错,但你们几个如果不用心的话,他就是再帮忙你们也不可能走到如今这一步。”

  “我可真是谢谢你的高看啦,曼华,咱俩谈的时间也不短了,你准备什么时间带我去见见你爸妈啊?”

  “那就要看你的表现啦。”提到见父母,薛曼华脸上闪过一丝羞涩,强装镇定的说道。

  “那你说说看,还需要我表现什么?”

  “你……你明知故问。”

  “啊?”杜成栋有些懵,他偏过头看了眼自己的女朋友,满是疑惑的问道:“我应该知道什么吗?”

  “哼,你都还没带我见过你父母呢。”

  “就因为这个?”

  “那不然呢?你爸妈如果都不同意咱俩在一起,那见我爸妈又有什么意思。”

  “见我爸妈还不简单嘛,你什么时候请几天假,咱俩一起去四九城,你放心,他们绝对对你满意。”

  说这话的时候杜成栋是有些心虚的,自己爹娘自己了解,之前就给他介绍过一个,女孩的父亲也是部里某司的副司长之类的,他压根就没回去见,薛曼华家是省城非常普通的职工家庭,他爹娘能看上才怪了呢。

  不过看得上看不上那不管他的事情,他带回去见,那是尊重,既是尊重薛曼华,也是尊重父母,但无论怎样,他肯定都是会娶眼前这姑娘的。

  “请假啊?”薛曼华可不知道她男朋友心中在想什么,听到说要请假,合计

  了一会儿说道:“那就下个月吧,我再跟我爸妈商量一下,刚好我还没去过四九城,嘿嘿!”

  看着副驾驶位那姑娘脸上既羞涩又憨憨的笑容,杜成栋笑着伸手握住了她的小手。

  ……

  对于自己媳妇儿在学校的遭遇,当天下午李唐就知道了,不是他在学校安插了什么眼线,他还没那么无聊,但架不住有人想要巴结他,比如那位系办的秘书。

  他虽然只是一个企业的领导,但在省里的能量,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更别提还有他亲爹和岳父在,即便是曹主任,现在跟李唐说什么事情,用的都是商量的口吻,更别提省城的李主任了。

  收购了原省城制药二厂后,鉴于所处的位置已经完全没有发展空间了,再加上他也非常清楚按照省城的外扩发展思路,药厂迟早得搬走,李唐当时就跟省城提出置换,用现在的厂区换东边的一片地。

  他的这个想法跟省城大致的发展思路恰好不谋而合,双方是一拍即合。

  七月底,顶着炎炎烈日,李唐跟省城的李主任在众多省城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投资三千万,正在建设中的新药厂。

  放到后世,这三千万算什么,什么都不算,能让一个区长陪你来转转都不错了,可在这年头,三千万,啧啧……省城的个体经济一年的税收可能都没这么多。

  而借着今天这个空,李唐跟这位李主任也介绍了一下建设药厂的建筑队。

  乔木的结交能力就是再强,李主任这个级别的领导,他也没那个本事能结交到,连见一面的可能性都不大。

  这次通过李唐和李主任俩人过来工地视察,算是露了个脸,但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没硬往跟前凑,打了招呼就退到了后边。

  跟在后边的还有杜成栋和他的那位女朋友。

  新药厂的设计方是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自己的女朋友自己宠,这个项目当然是薛曼华做的,她今天就是以设计院的代表身份出现在这里的。

  “成栋,以前都没注意过,你那个发小的气场还真强,刚才跟他握手的时候我心里都有些发怵,我跟我们院长汇报工作的时候都没那种感觉。”

第360章 责任

  “你刚才跟他握手的时候,我看他不是笑着跟你聊了两句,还把你介绍给李主任了么。”

  “哎呀,我指的不是他故意对我板着脸什么的,而是他身上的那股气场,让跟他接触的人不由的就有些担心啊,害怕啊之类的情绪。”

  听到自己女朋友这样说,杜成栋挑了挑眉头抬头往前看去,可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原因吧,他跟李唐接触从来都没有过这种感觉,不过现在被薛曼华这样一说,再抬头望过去,当看到那道原本应该非常熟悉的背影时,他的心里竟然也涌现出一种陌生的感觉。

  他默默的叹了口气,自家老爷子也是领导,他当然知道自己发小身上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久居高位的养成吧。

  后边在谈论着李唐,而他此刻正和那位李主任交谈着公事。

  “李总,新厂明年就能投入运营,按照你的预想,这边到时候需要多少工人?”

  “两千到三千吧。”

  李唐说出的这个数字让李主任微微一愣,他扭过头看过来笑着说道:“咱们这边的发展总体来说比起东南沿海城市要慢,我听说那边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外资企业,很多厂子都讲究的是一个什么来着,向自动化迈进,就是说虽然咱们国内的人工确实便宜,但那些厂商依然在不停的搞什么自动化设备,意思就是能用机器替代人工,就坚决替代。

  我还知道有南方的厂商找过来说,可以给你们公司的机器进行什么升级,以减少人工操作,这样以后也可以减少很多使用人工的地方,包括省城大学机械系的教授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还给机械厂提出过不少建议,但我发现你好像对这个并不是很重视,不打算进行所谓的升级,依然在不停的招工,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李唐听了李主任的问题,想了想笑着说道:“领导,什么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的设备别说他们正在搞研究了,我自己心里大概都有点谱。

  虽然我不是搞机械设计的,但看得多了,见的久了,怎么样才能更加方便,省时省力,哪怕就是一线工人都能说出来一点,但是……如果都用上那种设备了,人工成本是降低了这没错,可让那些工人干嘛去?

  让他们转行干别的吗?年轻人也许可以再学习,接受转行,但那些年龄大点的呢?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工人们呢?把他们全部推向社会?

  再说现在社会上没工作,找不到工作的那些人,让他们就依然在社会上闲逛?虽然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个体经济,支持鼓励老百姓自己做生意,但那也需要本钱,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个体户,所有的厂子都用上全自动化设备了,让这些人怎么办?喝西北风吗?

  我这个人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但也清楚做企业就要有社会责任感,钱可以少挣点,最起码得给老百姓一口饭吃,我相信政府也是这样想的。”

  “哈哈……”李主任十分爽朗的笑着点了点头:“早就听说你虽然年轻,但很多想法都非常出众,跟现在的大部分干部不一样,看来外界所言非虚啊。”

  “领导您夸奖了,我从小就在厂里长大,清楚的知道工人师傅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不多,能有班上,有工资领,有地方住,有口饭吃,能养的起家,稳定就行,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可以考虑利润,可以想办法减少成本,创造更大的利益,但也不能只盯着这个。

  多创造一百块钱的税收,对政府来说是利,但多招一个工,让他能养的起一个家,我觉得这似乎才是更大的利。”

  “说的好,李总,咱俩都姓李,又都是地道的秦省人,八百年前那就是一家,我办公室的大门随时都向你敞开,没事儿了常去我那里坐坐。”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主任是省城的主任,也是省里班子里的一员,虽然不

  是已经调走了的王主任的人,但到了他们这个位置,把朋友变的多多的,把敌人变的少少的,在工作中求同存异才是王道。

  秦山制药的注册地虽然不在省城,但无论是现在正在建的这个新厂区,还是已经在省城下面三个县,开始运营的几座中草药种植基地,未来都会为省城的经济增砖添瓦。

  两千人的厂子大吗?对于省城来说根本不大,但两千名工人身后引申出来的可能是上万人的安居乐业,再算上三个县上万亩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以及影响到的周边农民和家庭,这个影响力就非常大了。

  况且秦山制药本就是省里举足轻重的企业,李主任将李唐奉为座上贵宾,一点也不为过。

  在新厂区转了半个多小时,李主任一行人就先行离开了。

首节上一节136/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