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122节

  ……

  庄子山走了,李唐送他下去后,刚好看到乔木从财务部办公楼那边出来往停车场走去,他就溜溜达达的跟了过去。

  虎头奔,这是乔木现在的坐骑,不知道是不是全省第一辆,反正是秦山地区目前唯一的一辆,剩下田军,马平安,杜成栋他们三个开的都是什么蓝鸟,公爵,反正全部都是水货进口车。

  给李元和李清也一人弄了一辆蓝鸟,说真的,这时候这种通过乱七八糟渠道弄进来的车是真的挺便宜。

  “砰砰砰”

  乔木拍了拍车顶:“老三,把这给你,或者我重新给你弄一辆。”

  “快歇着吧,你是觉得我还不够招风是吧?”

  好车谁不想要,尤其是男人。

  但以李唐的身份,他就算能买的起任何车,也不敢随便瞎开,况且他对自己现在那辆车可是相当满意的。

  “招风?”乔木感觉自己好像听到了这世上最好笑的笑话。

  他抬起胳膊指着不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说道:“大哥,你这个车才是真的招风好吧。”

  乔木为什么会说李唐的车招风,那是因为他之前那辆沪牌小轿车已经换了,现在这辆车是红旗CA770,去年上边特意奖励给他的。

  车长五点九八米,宽一点九九米,车重五吨,搭载了一台五点六五升V8汽油发动机,百公里耗油二十个。

  虎头奔只要有钱还能买到,现在的红旗确实是想买都买不到,正常情况下都只能通过电视才能看到。

  “我这不叫招风,这叫庄重。”

  “啧啧,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哎我说,要不然我给你老婆换一辆车,她那车也开了好几年了。”

  “行了吧你。”李唐笑着摆摆手:“别想着贿赂我,我不吃这一套。”

  他的话让乔木这才反应过来,俩人之间的关系现在可不单纯是发小兄弟,一起吃顿饭无所谓,送东西的话还真得注意影响。

  毕竟他们建筑队现在还给这边正盖家属楼呢。

  秦山制药的家属楼现在已经盖到三十多栋,如果把外地两个分厂的家属楼也算上,那都已经超过四十栋了。

  本来按照乔木的想法是盖上几栋十几层的小高层,占地少,还能住进去不少人,高层看着还时髦。

  但这个提议被李唐给否了,他可太知道这种高层几十年以后得破烂情况比多层更甚。

  现在又不是没地,用不着扣扣巴巴的省地盖高层。

  其实对于其他干部职工来说,还是比较期待电梯高层的,就是乔木那句话,时髦啊,真盖了的话,这可是秦山第一栋电梯高层,住到里面说出去多有面儿的。

  “行,那就不提给你送东西的事情了,咱来谈谈盖高层吧,我还是那个意见,盖上几栋十八层的高层,每层六户,一栋就是一百零八户,相当于两栋多层了,到时候你想办法从杨家村再弄点地方过来,修个公园不好吗,让职工休息的时候出门还有个散步的地方。”

  乔木从善如流的转移了话题。

  看着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兄弟,李唐笑着摇了摇头:“你甭劝我了,后边的家属楼到时候都是你的,高层多层又有什么区别,哦,忘了告诉你,地区有意将食品厂搬走,现在正给他们重新选址呢,到时候那片地也是我们的。”

  地区政府也是豁出去了,按照规划,这方圆好几平方公里的

第330章 家

  对秦山上一世城市规划比较清楚的李唐有些犹豫,城市中心有一座工业园区,想想都有些匪夷所思。

  因为地理位置的制约,南边有大山,北边有河,秦山只能东西向的发展,现在他们这里算是城市的边边,但其实地区已经有意往西边发展了。

  再想想这些都是人家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关他一个企业领导毛事,他需要做的就是将秦山制药发展好,能给地方带来更多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行。

  不关他的事儿,但乔木听到后的反应可就不一样了。

  “你说食品厂要搬走?”

  “对啊”

  “什么时候决定的,我怎么不知道?”

  “还没正式决定,只是几位领导一起商量的。”

  “嘿,这个郑加强同志不地道啊,没见他告诉我。”

  乔木嘴里的郑加强是地区副专员,俩人相差十来岁,也不知道是怎么凑到一起的,关系还好的不行。

  “行啦老三,不跟你聊了,我去找郑加强兴师问罪去,今天要不是你告诉我,这笔买卖非得黄了不行。”

  “呵呵呵呵……去吧,有需要我帮忙的告诉我就行。”

  “这你放心,我搞不定肯定找你了。”

  “记着周六去省城把我爸妈捎上啊!”

  “知道啦,我还没那么健忘。”

  提到去省城,李唐微微有些头疼。

  头疼的原因是他老婆正跟他闹矛盾呢,还是很难哄好那种,或者也可以说不是闹矛盾,而是要跟他离婚,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她不能生孩子。

  没看错,也不知道为什么,宋小慧好像是天生输卵管不通,尽管李唐跟她一再保证能治好,可事实是吃了三年药,做了三年针灸,肚子依然没有丝毫动静,现在她终于失去了耐心,提出要离婚。

  因为她知道自己男人到底有多喜欢孩子,所以她打算单方面放手。

  双方父母都知道宋小慧不能生孩子,李爸李妈虽然有些惋惜,但也从来没说过什么,对她一直都是一样的态度,那就是跟自家闺女没什么两样。

  但她想离婚这件事情目前两家都还不知道。

  李唐知道自己老婆的想法,这个婚就是说破天他也不可能离,他是喜欢孩子不假,但也没到那种没孩子不行的地步。

  他有时候也挺纳闷,不孕不育这几年他也治好了不少例,但为什么到自己老婆这里就不行了呢。

  这个星期过去,他就是打算无论如何,都要把宋小慧想离婚这个念头给彻底打掉,什么事情都有的商量,唯独这件事情不行。

  ……

  与此同时,宋小慧此刻正和她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同样留校当老师的李芳,在学校里随意溜达着。

  二十七岁的宋小慧身上既有大学生的青春靓丽,又因为一直当老师,身上有一股成熟的知性美,在学校里真的是男女通杀。

  “慧慧,你真的想和李唐离婚?”

  从大学到现在,俩人早就是无话不谈的好闺蜜,李芳对老同学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很清楚。

  “我不知道。”

  李芳的问题让宋小慧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她摇了摇头:“他很喜欢孩子的,我只是想让他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你想?你有没有问他想不想就单方面打算放手,让他去跟别的女人要一个自己的孩子,那你有没有考虑过那个女人也许是冲着他手中的权力,以及他身上的财富,才想跟他在一起的,你觉得那样的女人能给他幸福吗?这样对他公平吗?

  慧慧,李唐有多爱你这点不用我提醒你吧?你怎么就确定,他跟你结婚就是想要个孩子呢?最后,你为什么不相信他?”

  “啊?我怎么不相信他了?”

  “他能治好

  那么多疑难杂症,你为什么不相信他能治好你的不孕症。”

  “我……我……我没有不相信。”

  “可是你现在打算做的事情就是摆明了不信任他啊,那么多不认识他的患者,都能千里迢迢的跑来找他治病,给予他充分的信任,怎么你这个睡在一张床上的爱人,却不相信他能治好你的病,甚至还想抛下他,还美其名曰是为他考虑,你真的为他考虑了吗?

  慧慧,咱们不说其他,就光说以他现在的地位,假如真的离婚了,你觉得外界会怎么看他?领导会怎么看他?你不要说这是你提出来的离婚,外边的人可不会这样想,别人只会认为是他抛弃了结发妻子。

  你今年才二十七周岁,他也不过才三十出头,真要说起来,你去年才博士毕业,咱们的老同学向玲,她今年才硕士毕业,比你还大两岁,她可还没结婚呢,所以你到底着什么急?”

  如果可以,李芳现在都想抬手给宋小慧一巴掌,想看看能不能把她打醒。

  当她得知自己这位老同学因为不能生孩子想离婚时,第一反应就是抽她一巴掌。

  不能生孩子这件事情她知道的比较早,因为当时去医院检查,还是她陪着一起去的,那会儿看到这个结论,她压根就没往心上放,因为在她眼里,就没有李唐治不好的病,现在还没治好,那就是还需要时间。

  可没想到,三年过去了,这位老同学竟然想以这个离婚,简直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嘛。

  宋小慧真的想离婚吗?当然不是,她只是自以为是。

  “芳姐,你也觉得我有点矫情了是吧?”

  “傻丫头,我不是觉得你有点矫情了,而是觉得你实在是太矫情了,你想为李唐考虑,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真的愿意吗?离开你他的生活能幸福吗?你以后的生活能幸福吗?还有你别忘了,你姐姐是他嫂子,你让他们以后怎么相处?你让他哥以后怎么去你家?

  我只是觉得你不要太想当然了,不要光是你以为,你觉得,你愿意,你也应该站在他的角度考虑考虑,真的真的不要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因为爱他,爱他,你就更应该跟他在一起,你们两个人携手一起走过四季春秋,确实,很多人觉得一家三口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可难道这个家只有夫妻二人就不行了吗?就必须散了吗?”

第331章 街道

  李芳的话不能说是让宋小慧如醍醐灌顶般顿悟,但也确实让她想明白了许多。

  她想到那天跟李唐说要离婚时,自己男人当时那副仿佛被雷劈了似的模样,就突然感觉到有些心疼。

  “谢谢你芳姐,我明白了。”

  想到这里,宋小慧停下脚步,十分真诚的对李芳说道。

  “傻丫头,你跟我说什么谢谢,我只是希望你不要冲动的做出选择以后后悔,更不要对自己的爱人说出什么伤人心的话,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芳姐,今天星期四了是吧?”

  “对啊,怎么了?”

  “呃……我就是想,不知道李唐这个星期还会不会过来,要不然我回去。”

  “呵呵,那你觉得他会过来吗?”

  “我觉得……我觉得他会过来。”

  “那不就结了,安心等他过来,好好的跟他道个歉,就说你脑袋发昏了才那样说的。”

  “可是……芳姐,你帮我跟刘主任请个假,我现在就回去。”

  “啊?”这下轮到李芳发懵了,她看着已经往教师单身楼那边跑去的宋小慧,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忽然,她想到这妮子现在回去肯定是要自己开车,不行,她还没自己开车回去过呢,这可得好好的叮嘱一下,让她最好别开车,还是坐火车把稳一些,想到这里,她连忙追了上去。

  ……

  女人心,海底针

  吃完中午饭后,李唐一个人在马路上一边溜达着,一边琢磨怎么才能让自己老婆收回要离婚的那番话。

  他知道自己媳妇儿那点小心思,也知道她只是上头了才会那样说,所以不管怎样,他都不能再火上浇油,万一别到那里就真麻烦了。

  大门口这条东西路,现在已经红火多了,菜市场、银行、邮政所、供销社、粮油门市部、煤炭销售部、煤气站,服装店、饭店、录像厅、舞厅应有尽有。

  不算西边的杨家村和食品厂四五百号职工,光两个分厂加公司的职工都已经近五千人了,算上家属,这条街的常驻人口比一个镇子的人都多,关键是还都有钱消费。

  有点经济头脑的,都会想方设法在这里开店。

  就像服装店、录像店那几家,都是个体户,比他们开在城里的同行每个月要赚的多。

  家属院大门对面就是学校,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子弟所有费用全免,包括中饭,外边的孩子也只掏该掏的钱,没什么额外的费用。

  第一年开始招生的时候,外边其实没几个人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毕竟城里的学校不少,这个学校又是刚办的,老师还大部分都是外县调来的,谁知道教学质量怎么样,可是,当制药公司子弟学校有外教教授外语的消息后,好家伙,一个年级四个班,一个班四十个学生,仅仅一天就报满了,这是初高中。

  后来又听说小学没在这里上的,以后想来这边上初中就必须参加入学考试,择优录取,然后小学同样也报满了。

  这还不够,到处托关系的屡见不鲜。

  其实外教就是个噱头,实验室老外有十几个,如果真的让他们去给孩子们教英语,口语肯定没问题,但考试肯定基本都不及格,个中原因想必大家都清楚。

  所以,所谓的外教,就是每个星期,从小学到高中按年级分,在学校大礼堂上一节一个小时的英语大课,由老外过去教孩子们口语。

  在秦山这个八线小城,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多少老百姓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都没见到过一个老外。

首节上一节122/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