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无双 第62节

  所谓的有关事宜就是求援。

  为什么求援?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步子迈大了,扯着蛋了。

  这个故事的开端还要从源头的大陆集团说起。

  汽车强国,德国的零配件企业非常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博世集团和大陆集团。

  这两家集团公司,在零配件领域,实力都非常雄厚,全球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三,但风格完完全全不同,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博世集团的发展风格就是技术宅,常年累月深耕研究,通过研发不断创新技术,形成垄断优势,逐步壮大。

  而大陆集团的发展风格就是公子哥,挥舞着支票到处买、买、买!

  通过并购拓展业务线,通过并购积累技术,同步壮大资产规模。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陆集团主要以马牌轮胎名扬世界。

  进入90年代后,局面发生变化。

  上世纪90年代末,大陆集团收购Teves公司,扩充其在底盘和制动技术方面的研发实力。

  并购Teves公司之后,大陆集团推出一系列主动安全技术产品,如主动巡航、自动紧急制动、盲区提示以及车道偏离等技术。

  这次收购也标志大陆集团迈出了切入汽车电子业务的第一步,顺带将大陆集团的业务范围从欧洲拓展到北美。

  2001年,大陆集团又收购戴勒姆克莱斯勒旗下的专业电子厂TEMIC60%股份,产品范围拓展至传感器、电动马达、ESP业务等。

  2006年,大陆集团以10亿美元现金收购摩托罗拉汽车电子业务,进一步增强了在车身电子、传感器、动力传输和底盘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实力。

  2007年,大陆集团以创纪录的114亿欧元收购西门子威迪欧电子。

  威迪欧电子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以及机械电子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发动机的管理系统、燃油喷射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导航、仪表、内饰灯等等。

  其中,柴油共轨系统压电式喷油嘴、十孔喷油嘴、电子气门、集成启动发电机等产品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大陆集团并购威迪欧电子,从全球第五一跃成为全球第三,排名第二是电装,第一自然是博世。

  大陆集团的一系列并购行为,虽然大步扩张了公司业务线、大幅度增强了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领域的研发实力,但是也导致债台高筑,陷入财务危机。

  这就给了舍弗勒集团可乘之机,舍弗勒集团一直对大陆集团有觊觎之心。

  舍弗勒集团是全球范围内知名的轴承供应商。

  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应用和高精密产品方面也有较强实力。

  大陆集团收购威迪欧电子的一年之后,即2008年7月,舍弗勒集团在瑞士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美林银行等银行的支持下,采取抵押家族股份的方式,借贷120亿欧元收购大陆集团。

  因为溢价收购,非常有诚意,得到了除大陆集团董事会之外的监事会、股东、工会等多方面支持。

  但是,为避免转移债务风险,大陆集团逼迫舍弗勒签署了《投资者协议》。

  协议中明确,舍弗勒集团承诺在合同生效的4年内持有的大陆集团股份不得超过49.99%(舍弗勒集团掌握了90%的大陆集团股份),多余股份应由第三方持有。

  舍弗勒集团为了收购顺利,签下协议。

  接着,为了在不违约的前提下,减轻资金压力,快速控制大陆集团,舍弗勒集团四处寻找战略投资者接收多余股份。

  金融危机爆发,不仅重挫金融银行业,也对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供应产生巨大影响,汽车销量大幅度下跌……

  舍弗勒一直找不到或者根本找不到新的投资机构分担收购成本。

  更为致命的是,舍弗勒并购大陆集团本身就是以小吃大,企业实力不足,依赖的就是银行和财团。

  这种方式,增加了额外利息成本,在市场利好情况下,完成收购,再通过营收偿债尚有可能。

  但是舍弗勒对于市场前景和经济大势的预测过于乐观。

  借贷银行显然看到这一点,在借钱给舍弗勒集团时,和舍弗勒集团签署了对赌性质的债务控制协议。

  即舍弗勒必须在09年1月和12月前将债务水平分别降低到可控和可信任的程度,否则银行将根据协议有权处置舍弗勒家族抵押的股份。

  如果真到这一步,舍弗勒家族将会失去对舍弗勒集团的控制,导致家族大权旁落。

  为此,舍弗勒集团向德国官方申请救援和国家信贷担保注资。

  申请救援的理由很强大。

  舍弗勒集团和大陆集团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两家公司有22万名员工和数千家供应企业。

  如果两家公司财务出现危机,将极大程度影响22万名员工及家庭的生活,以及数千家供应企业的生存发展。

  德国官方很重视,驳回了申请救援,理由更为强大,涉及道德风险。

  官方不会用纳税人的钱,去救援一家拥有上百亿欧元资产的企业。

  故此,舍弗勒夫人一筹莫展、如坐针毡。

  在沃尔夫冈的建议和引荐下,舍弗勒夫人只能带着乔治,远渡重洋来到异国他乡,向乐达投资申请救援。

  以上就是曾熙的报告内容。

  同时,她向常乐强烈建议介入其中,以白衣骑士的身份挽救舍弗勒集团于水火,同时拿走应得的股份。

  “老板,无论是舍弗勒集团,还是大陆集团,都是零配件供应巨头。只要我们在两家集团占有一定股份,握有相应话语权,有利于乐达汽车搭建成熟稳定的供应链,这两家企业都能够提供成熟、先进的产品方案。”

  “我知道。但是我担心与保时捷不同,舍弗勒集团、大陆集团是德国汽车工业的真正核心,德国官方的态度会不会明朗?”常乐说。

  “我觉得不用过于担心。这次与保时捷不同,这两家企业因为过度举债收购,已经深陷债务危机,加上整个行业也进入下行通道,自身销售很难消化这庞大债务,如果没有外界资金进入,后续的变化是向好还是趋坏,难以预料,德国官方应该能看到这一点。”曾熙对此很有信心:

  “而且,根据最新消息,包括瑞士银行、美林银行在内的5家债权银行已经强行逼宫,要求舍弗勒集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明年的1月之前将债务控制在90亿欧元以下,否则他们会处置抵押股份。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舍弗勒集团三季度的销售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四季度大概率不会好转。”

  “这么说,形势对我们是绝对有利的?”

  “对,老板。现在我们占据绝对的主导权,可以介入也可以不介入。而德国官方不会拒绝一个手握真金白银、挥金如土的白衣骑士。保时捷一案,他们对我们印象不错。”

  “行,那就和他们谈吧。我建议尽量在两家公司里多占据点股份,以提高话语权。”

  “明白,但股份不能超过20%,否则会激发不好的反应。”

  “那就以20%为界,但是,相关技术支持、零部件供应,必须予以明确。”

  “老板,放心。我们已经在着手谋划。”

第86章 真好

  三天之后,舍弗勒夫人带着儿子乔治悄然抵达江州,入住乐达大厦的华美达酒店。

  话说自从乐达投资公司几次出手,彻底闻名于投资界之后,华美达的生意就兴旺起来。

  这里已然成为众多商界人士选择酒店的首选之地。

  曾熙第一时间在酒店与之接洽,并着手准备秘密洽谈。

  舍弗勒夫人抵达江州的这一天,常乐正在进行期末考试。

  上午是最后一门,文艺理论一门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

  嗯,很拗口。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用,但有些时候作用又非常大的课程。

  常乐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很大原因就是专业设置的科目非常主观,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答案,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比较好胡说八道。

  大体意思相近,剩下自由发挥。

  每逢期末,突击半个月,背一背已经非常明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就能轻松突破考试安全线。

  相对于理工科的抽象逻辑和繁杂计算,不要轻松太多。

  另外再补充一句,常乐旷课如麻,却没有被记上一次,平时分满分。

  有部分课程的老师甚至都不知道班上有常乐这个学生。

  多好!

  常乐在考场里奋笔疾书所谓共鸣,就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

  而在京城的江夏,已经完成期末考试,正在家里收拾出门的行李,准备搭乘上午10点的班机。

  她此时的心情很好,或者说很雀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旁,夏清芳也在场。

  女儿出远门,而且还是去见准亲家,她特意请假在家帮江夏收拾东西,顺便提点一些注意事项。

  本来,她对于江志诚、江夏父女俩的决定,持不同意见,觉得还是早了点。

  但是近段时间听到的一些信息,看到的一些情况,让她转变观念,觉得宜早不宜迟。

  “小夏,你马上要出门了,妈妈有一些事情想和你说说。”夏清芳说。

  “妈,您说,我听着呢。”江夏点头。

  “嗯,你知道你这一次去常乐家,所代表的意义吗?”夏清芳问。

  “妈……我又不傻,当然知道啊。”江夏说。

  “知道就好,这一次不同于你上一次去江州旅游,更不同于你平时去同学家玩,你可是带着身份去的。所以啊,你到了常乐家之后,嘴巴要甜一点,见到常乐的亲戚长辈们,要主动打招呼……”夏清芳说。

  “知道了,妈妈,我会的。”江夏点头。

  “还有啊,你虽然是客人,但你不能真把自己当客人,两手揣兜什么事情都不干,就坐着等吃等喝。脑子一定要灵活,手脚一定要勤快,主动帮着做一些事情,知道吗?”夏清芳说。

  “妈,您放心,我知道分寸的,不是小孩子。”江夏说。

  “那就好。另外啊,我记得听你说你想去泡温泉……”

  …………

  考试结束后,常乐和黄海波、朱刚一同走出教室。

  杨海川第一时间消失在远处花丛中。

  黄海波看着杨海川奔跑的身影,摇着头说:

  “昨天晚上吵完架,这小子在宿舍还信誓旦旦说再主动就是头猪,这特么一天时间还没有到,就屁颠屁颠找过去了,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朱刚也说:“哎,这谈恋爱谈的,每周一小吵,每月一大吵,我看着都累,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爱黑姐什么?”

  “你们又不是当事人,怎么知道其中滋味?”常乐说完,便将文具交到朱刚手中:“麻烦帮我带回宿舍。”

  朱刚问:“你又去哪?不回宿舍?”

  常乐说:“我有点事情要出去。”

  黄海波说:“你小子一天到晚都说有事,也没见你带个妞回来。”

  常乐挥挥手,大踏步走出校园:“呵呵,不急,不急。走了。”

  紧赶慢赶,常乐终于准时抵达机场,准时出现在接机口。

  接机口,江夏拖着拉杆箱,跟着人群缓缓出现在常乐视线内。

  她扎着高马尾,穿着短款白色羽绒、深色紧身牛仔裤,配上一双棕色圆头靴,在简单随性中衬托出了优越性极强的身型比例。

  当她看到站口外那道熟悉的身影在挥手时,她当即拖着拉杆箱在人群中跑了起来,奔向那道身影。

  靠近之后,将拉杆箱一松,冲着跳进了对方的怀里。

  双手紧抱脖子,长腿缠着腰,依偎甜蜜地说:

  “常乐……我好想你啊。”

  这是两人第三次见面,相处时间不算长不算短,江夏已经完全不知晓,矜持为何物、含蓄有何用,大胆直抒胸臆。

首节上一节62/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