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无双 第48节

  “爸,您这消息可真灵通,这边才刚刚落地,您就知道了。”

  “少废话,江州市都把典型经验报上来了,准备上内参。”

  “哦,这些人脑子可真好使。”

  “你以为都像你这个猪脑子?我和你说,你和常乐说一说,你和姜振军一起参一股。”

  “什么?爸!您这话说的可真轻松,您以为是买衣服啊,您知道常乐这小子的投资额度是多少吗?”

  “多少?”

  “500个亿啊,这还只是初步计划的额度,后续还不知道加多少。这种投资规模,我能掺和进去吗?”

  “哼,你也就这点出息,鼠目寸光。你和姜振军的口袋里有多少钱,我能不知道?姜振军那边,我已经和他爸爸沟通过了,他非常支持。所以我不是和你商量,是要求你去做。”

  郑鹏说:“……爸,这是我的养老钱。”

  郑父说:“一天到晚就看盯着钱,你让我该怎么说你?算了,完成了告诉我一声。”

  常乐这边。

  他和郑鹏分开后,已经是晚上11点多,宿舍已经关门,所以去了景江别院。

  同样是刚到家,常学勤就打来电话。

  “爸,这么晚都没有睡啊。”

  “睡不着,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现在方便吗?”

  “我在家呢,没有在宿舍,您说。”

  “哦,是这么回事。我听说,你的公司把江州农机厂整体买下来了,准备造车是吗?”

  “是有这么回事。协议已经签完了,地也征完了,京城那边的批复也下来了。”

  “哎,效率真高啊,那施工单位确定下来没?”

  “爸,这还用我们确定?江南省的领导,江州市的主要领导都亲自来当说客了,希望帮扶一下本地施工企业。公司那边已经初步拟定了3家单位,江南省建工、江州一建和江州二建。”

  “这么快?还没有进场吧。”

  “没有,快签合同了。”

  “那还好,能不能把临州建筑加进去?”

  “爸,他们找您了?他们怎么知道我和乐达投资的关系?”

  “别多疑,他们不知道内情,也没有特意就这件事找我。”常学勤解释:

  “昨天晚上,方国伟跑到阳成县,找我诉苦。说现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太浓,在外地、外省太多工程都没法拿。他还特意举了你们公司的例子,说是找了江南省大大小小的领导,都不表态。”

  常乐不屑:“他这不是说废话吗?肯定要保护本土企业啊。外地企业赚完钱拍拍屁股跑了,地方经济怎么发展?就业问题怎么解决?税收怎么来?”

  “不要扯那么远。你的这个项目投资额是多少?”

  “做过概算,土建部分一期20亿,加上二、三期大概100亿左右,后续还有其他方面的投资。”

  “这么大的投资额啊,怪不得都盯上了。你还是把他们加进去吧,多一家利润也不会少多少。”

  “爸,做好事不是这么做的,人家都没有主动找你,你主动帮人家?”

  “不一样,临州建筑是临州第一家走出去的本土企业,一定程度代表了临州的形象,也为临州的经济、税收、就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影响深远。”常学勤说

  常学勤接着强调:“另外,说句私下话,临州建筑是我一手拉扯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面旗帜,必须高高挂起,不能衰败下去。而且,方氏三兄弟这些年为临州所做的贡献你也看到了,他们不是翻身忘本的人。”

  “爸,您已经确定了?他们不一定知道。”常乐说

  “确定了。他们能把企业做这么大,会不懂?”常学勤说

  “好吧,爸,您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怎么着?等下我就给公司说一说,把他们加进去。”

  “这样就好。工程大小我不做任何要求,能有一定份额就行了。”

  “好。爸,早点休息吧。”

  “等会,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你江叔叔今天和我打电话,他邀请你国庆假期去京城玩。”

  “去京城玩什么?爸,我很忙的,公司现在正在和保时捷公司展开谈判,谈判也进入到关键阶段。”

  “和保时捷谈判?德国那家公司?怎么和他们扯上关系了?”

  “对,我们想投资他们公司带点整车制造方面的技术回来,他们也想接受我们投资,筹集资金把大众汽车买下来。”

  “呵呵……乐子,你们公司的视野已经国际化了啊。”

  “成立以来就是立足国内,面向全球。金融业的基本属性而已,辐射很广、节奏很快。”

  “那我不管,节奏再快你也要去一趟京城。江叔叔是你长辈,主动邀请你,你怎么好意思拒绝?”常学勤接着强调:

  “你也千万别用忙来搪塞我,我是过来人,能不知道?你们公司,你就是典型的甩手掌柜,平时动动嘴,事情都交给公司的人去做了。”

  常乐:“……”

第64章 再加一家!

  前一天的晚上,方国伟和常学勤聊完天、诉完苦,回到阳成宾馆。

  他躺在床上,左思右想、辗转反侧,怎么样也睡不着。

  他的脑子里,总是想着乐达汽车江州生产基地项目的事。

  如果能在这个大项目中承包一部分工程,利润只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在江南省以及周边省份的宣传作用。

  通过和江南省建工、江州一建等国内都算巨头的建筑企业同时承建一个项目,自然能展现影响力,今后找项目就要相对容易。

  “到底该找谁了?”

  方国伟越想越焦躁、越想越不甘心,仍想做一番挣扎。

  于是,第二天早上6点,他就起床催促司机往江州赶。

  车行驶到半程,大约8点左右,他的弟弟方国立打电话来,惊喜地告诉他:

  “哥!哥!项目有了,项目有了!”

  方国立情绪比较激动,有点语无伦次。

  “项目有了?什么项目有了?你说清楚点。”方国伟没有听明白。

  “哎呀,哥,就在刚刚。乐达投资公司行政部的徐部长亲自打来电话,通知我们过去签合同,乐达江州生产基地项目,我们有份!”方国立急促解释。

  “啊?这……”方国伟握着电话,半天没有说话。

  阳城县。

  常学勤正在主持召开ZF的例行会议。

  “好,今天会议的几项议题都已经研究完了,请相关部门按照会议要求和修改意见抓紧修改完善、并抓好落实。”

  “会议最后,我再讲一件题外的事情。”

  “大家应该知道,前几天乐达投资公司花了6个多亿收购江州农机厂的事情,大家都看了内部文件吧?”

  部门负责人纷纷发表意见。

  “我看了,很震撼。6个多亿的收购资金,单单安置善后的资金占了9成,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如果能来我们临州,来我们阳城县,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是啊,我看的时候很受触动。有这样的企业,有这样的社会担当,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矛盾和纠纷。”

  “我还听说,这家公司准备投资几百个亿来造车。单单土建部分就准备投资上百亿。这样的投资强度该拉动多少GDP啊,也只有省会城市才有这样的待遇。”

  “我也听说了……”

  “……”

  常学勤摆摆手:“大家都说的很对,农机厂在江州也是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困扰了江州历届ZF。这次能够解决问题,最核心、最重要、最关键的突破点,就在于投资方资金充足,给出了农机厂职工无法拒绝的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样的收购案例并不具备代表性、典型性和普适性,毕竟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如此的雄厚实力和社会责任感。”

  “但是,凡事不可偏废。我注意到的是,江州市在服务项目方面的做法非常典型、非常先进和独特,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借鉴。”

  “这也是上级专门拿出版面将这件事集中宣传推介的最重要原因。”

  “我认为,立足于阳城县这样不大不小的县城,我们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盲目追求大项目。固然大项目能够实现大发展,但是客观来讲,我们很难引进这样的企业、这样的项目。”

  “因为这样的企业和投资项目,考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人力资源、产业链条、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非常重要,也是我们不具备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停滞不前,被动消极。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能够做到,且能够做好的地方,即工作组织和工作效率上。”

  “我手上有一组数据,能生动鲜明地说明江州市在这个项目上做了什么工作,是怎么做的,做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效果……”

  “大家都认真听一听。江州市在这个项目上是如何破局的……

  “接到乐达投资一揽子方案后,半天时间,市、县、街道、社区先后召开四级动员会议,1天内签订收购协议,1周内实际上就是5天完成上门征拆协议签订,并开展征拆款发放工作……”

  “1个月内,先后完成立项、土地、规划、环评、施工等一系列审批手续……”

  “最难的生产资质变更手续,也在30天内完成。我听说啊,为了这个资质变更,江州的乐康书记亲自带队蹲在相关部委的门口,采取轮班值守的方式,蹲了足足20天,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办下来。”

  “上述都是工作效率的生动写照,接下来还有具体实现效率的工作方式。”

  “江州发改、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安排工作人员组建专班第一时间进驻乐达投资公司,手把手教企业的人准备审批资料,甚至亲自撰写相关报告。”

  “财政带着银行的人直接在农机厂现场开设临时网点,来一个签一个、拨款一个,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每天重复……”

  “房产部门安排人员不间断巡查暗访,一周内直接停了10家哄抬房价的开发商的销售许可和网签……后续的处置工作非常严厉。”

  “属地区政府积极主动安排数十辆货车帮征拆职工们搬家,全部免费提供……”

  “……”

  “还有,上述的所有工作都是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蹲点驻守,不完成不收工……”

  “这种全面发动、体系推进,不完成、不罢休的工作方式,主动服务、靠前指挥,超出常规、敢为人先的工作效率,才是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也能够学习借鉴的地方……”

  “也只有采取这样分工合作、同心合力、一体推进的大工作格局,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局势中胜出,真真切切做到大招商、招大商。”

  “会后,大家回去后都认真想一想,想想我们能从这个项目中学到什么?今后的工作中怎么做、怎么提升效率?”

  “下周我们再坐在一起好好聊一聊。聊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畅所欲言,不能读稿子,要有发自内心的思考。被我发现你在读工作人员写的稿子,你就别发言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散会。”

  会议结束后,常学勤走出会议室,意外地看到本应该离开阳成返回江州的方国伟。

  此时的方国伟,站在会议室外满面春风、喜气洋洋,一扫昨天的颓废。

  “国伟?你还没有走啊?”常学勤问

  “呵呵,本来一大早就离开了。走到一半接到我弟弟的电话,他告诉我说项目有我们的份!我一激动就又返回来了,谢谢您!常县。”

  方国伟的直觉告诉他,一定和常学勤有关,他只和常学勤说过这事,也有常学勤才会真心帮他。虽然不理解为什么会和常学勤有关。

  “哦,这回事啊。好好发展,你是临州第一家走出去、第一家能在外地立足的企业,一定要为临州其他企业树立良好榜样,同时一定要遵纪守法。”常学勤笑着说。

  “常县,请您放心,临州建筑能走到今天,是您一手扶起来的,一定不会让您丢脸。中午,给个机会,一起吃个饭吧?”方国伟真诚地说。

  “吃饭?可以啊,在我们食堂吃,口味不错的,我请你。”常学勤说

  “哎,食堂就食堂吧。”

首节上一节48/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