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无双 第30节

  这种大起大落、投机旺盛的市场活动,最适合挂B浑水摸鱼。

  并非震荡幅度大,适合套利,而是交易对象多、热钱多。

  高频繁的换手交易,带来的是如水一样流进来的绿油油美刀。

第39章 转型?

  08年的4月,曾熙带着丰硕的果实从美丽国的加州回到国内的江州。

  在和常乐的电话里,曾熙没有说很多,只是说出行的预期目标已经达成。

  曾熙代表乐达投资公司,与小扎在阳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签订了投资协议,付出20亿美刀,拿到20%的股份。

  很不错的收获,如果从后世的发展轨迹来看。

  常乐特意“旷课”旷课是常态,上课是异态来机场迎接。

  对于曾熙的此次出行,常乐其实并不抱太大希望,从历史经验看,对方不是善茬。

  虽然,乐达投资公司现金流难以想象的充裕,但是在业界却名声不显、所能提供的资源极其有限,不能对目标公司带来多大帮助。

  而且,从前世有关新闻可以看出,小扎生性凉薄、左右摇摆、十分冷酷。

  为拓展业务,来华时,多个场合表现出亲和、亲民、随性、随意的一面,一旦不能达到目的,转眼翻脸不认人。

  为了不被外界通过脸部表情看出内心,甚至专门学习如何控制脸部表情,坐在国会里,面对诸多大佬质询,笑的如同机器人。

  具有如此目地性和执行力的人,怎么看的上乐达投资这种“小”公司。

  在机场接到曾熙后,常乐亲自送了一束花给曾熙:“曾姐,辛苦了。”

  曾熙接到这一束花后,脸上的笑容真切而温暖:

  “谢谢老板,不辛苦。您亲自来接我,实在让我受宠若惊。”

  “居功至伟,这是你应得的,我们上车再说。”

  “好!”

  常乐和曾熙上了一辆A8,其余人员坐上后面的一辆考斯特。

  车上,曾熙开始向常乐报告此次行程的详细经过。

  “刚刚去的时候,吃了几次闭门羹,小扎都不肯见面。”

  “那怎么见到他的?”

  “还是找了高盛公司以前的上司,通过他牵线,才得以和小扎见面。”曾熙说:

  “一见面,他就说他并不看重钱,他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能否得到用户认可。”

  “几次接触下来,发现他非常看重钱,低于100亿美刀的估值都不会谈。”

  “这也是我们能谈下来的最大优势。其他华尔街机构都在和小扎接触,不过都被小扎的理想估值吓退了,现在处于危机中,机构们没有余粮了,钱袋裹的很紧。”

  “凡是说不看重钱的,往往都非常看重钱。”常乐听后,笑着说

  “对,越强调不看重就越看重。”曾熙点头

  “那其他原因是什么?”

  “还有一个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放弃了一半的投票权,委托给小扎代为行使。这一点切实打动了小扎,他甚至主动请我吃了一顿饭。”

  “放弃一半投票权没有关系,你去之前我就和你说过,公司立场就是财务投资,在适合的时机选择适合的方式退出获利。而且即便是财务投资,也会带来相应的影响力,这一点是无形的。”

  “我们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掌控对方,对于经营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没有相关基因。何况还是异国他乡的互联网公司,难以应对的因素更加多。”常乐说

  “所以,我特别向小扎强调,公司上市后,我们在保证他控制权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选择退出的时机、方式。小扎对这一条没有意见,写进了协议中。”

  “有这一点就足够了。辛苦,好好休息几天,鹏城的局面基本已经定下来了,还要辛苦你再跑一趟。其实,相对于小扎的公司来说,我更看重鹅厂,毕竟这是我们自己国家的互联网公司。”

  “好的,还是秉持财务投资的立场?”

  “对,不参与管理和运营,但是要区别性的加上一条,涉及到重大利益的事项,我们必须有表决权。”

  …………

  近一个月来,Naspers对外寻求交易对象的传闻早已传遍世界。

  有意前来洽谈的机构谈不上门庭若市,但也不会到门可罗雀的地步,还是有那么一些机构和Naspers进行了接触。

  不过,听到不得干涉对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且谨守财务投资立场的条件时,纷纷愤然离场。

  一家机构对外声明:“简直不可理喻,我们花上几个亿的美元,只能进来看一场戏?这一场戏比百老汇还要贵。”

  另外一家机构表示:“我们是有过相关接触,但因为条件相当苛刻,完全不能接受。他们还没有认清当前形势。”

  什么形势?

  形势是鹅厂的股价不仅破了发行价,更是突破至2港币/股的地板价,朝着仙股大踏步前进。

  不仅仅是糟糕的市场表现,在行业、市场以外的领域,形势也相当严峻。

  舆论抨击、娱乐调侃、教育讽刺……就连体育板块都能拿来说上几句当成反面典型,似乎谁都可以站出来抨击。

  还有几家已经谈妥的广告商主动撕毁了广告协议,产品收益在最近两个月时间里呈下降趋势,与通讯公司合作的项目,通讯公司正在考虑项目可行性。

  这是妥妥的危险信号,换句话说就是生死存亡之秋也。

  会议室里。

  小马哥丝毫不掩饰脸上的愁容,再也不复前段时间的毅然果断、意气风发。

  他看完手上的报告,深深叹了一口气:

  “现在形势非常严峻,负面新闻如雨后春笋一样不停冒出来,又像风林火山一样迅速蔓延,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准备退市?”伙伴说

  “对,这个计划必须要有所准备,虽然我们不希望走到这一步。”

  “我们可以适当降低一些条件,让Naspers早点退出,让新的机构入场,提振市场信心。”有伙伴提议

  “现在这种形势已经不是提振市场信心的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是社会信心问题,难度更大。”小马哥说

  “这才两个月时间,局面就变的如此严峻,速度之快让我们摸不着头脑。难道这一切都只是高盛公司那篇分析报告造成的?影响力有如此之大?”伙伴说

  “当然不是,即便是也已经不重要。首先公司内部不能乱,必须统一思想、团结一心,共同渡过难关,凡是在内部添乱的一律开除。”小马哥接着分析说:

  “另外,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反思,我们之前围绕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确实过于封闭,核心决策层对产业趋势和发展判断不足,对整个行业存在一种错觉,以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产品就行。”

  “正是这种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偏离了时代发展轨道,导致积怨很深。高盛公司这篇分析报告连同后续的糟糕市场表现成为了导火索和催化剂……”

  “所以,一方面我要全力渡过这个难关,一方面我们还要深刻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

  “转型?”伙伴问

  小马哥说:“对,可以定义为转型。要摒弃过去的封闭战略,围绕开放和分享主题,对外敞开怀抱,广泛听取外界的批评和建议……”

  “我们有自己的优势,这种优势,决定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有很多条。我们必须要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应该要把已经拥有的那些东西,都要放在全新的战略架构中检验,哪些是发展的基础,哪一些是风雨兼程中的拖累,我们自己很难辨别,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帮我们指正。”

  “指正的话会很难听,但受用会无穷。”

第40章 交换意见

  小马哥主持的会议还在持续。

  “转型已经成为公司当务之急的事情,但是怎么转?转什么?不能仓促,需要……”

  这时候,秘书走进来,向小马哥报告:

  “老板,一家叫乐达投资的公司来电,希望和我们就naspers公司手中的股份问题进行磋商。”

  “哦?乐达投资?”小马哥对这家公司很陌生,看向会议室里的高层人员:

  “你们有谁听过这家公司?”

  会议室里的人也是一脸茫然。

  小马哥吩咐秘书:“快去安排人查查,这家公司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好!”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小马哥手中多了一张纸,仅仅一张纸。

  “去年才成立,注册于BVI,总部在香江,分公司在江州,国内目前查不到任何投资信息,在境外的金融市场有一些交易活动迹象……就是这么简单?”

  秘书回答道:“老板,所能找到的信息就是这么一些。”

  “据我的经验来看,这家公司应该专门从事金融市场衍生品交易,位于香江的总部应该只是一层皮或者说是一道桥梁,作为连接境外市场的资金通道。他们的江州分公司才是真正的总部。”小马哥旁边的人说

  “他们的总经理叫曾熙,这个人我有点印象。我记得我在高盛工作时,有一个年轻的投资分析师就叫曾熙,也有过接触。”

  “是她吗?”

  “从照片来看,应该确定是她。”

  “那我们是见还是不见?会不会是皮包公司?”小马哥问

  “马总,我的建议,还是见一见,即便是皮包公司,见一见我们并没有损失。”

  “是的,我也建议见一见。现在我们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万一对方是一家有实力的公司呢?不见我们就错过了。”

  “说的有道理,那就见一见吧。”小马哥点头,对秘书说:

  “你马上安排一下,就定在这个周末吧。”

  “好!”

  周六的上午,两辆考斯特开过来,稳稳停在鹅厂大厦的楼下。

  曾熙穿着一身经典的小香风套装,展现出干练又不失优雅的气质。

  她带着强大气场,率先走下车。

  紧随其后的,就是行政部的徐小兰、投资部的赵志伟,以及其他员工。

  这些人,清一色的20多岁、30岁左右,青春的气息非常浓郁。

  小马哥已经提前率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在楼下等待,见到曾熙等人下车后,快步走上前,与之握手。

  “欢迎曾总来鹅厂指导工作。”

  “欢迎赵部长……”

  “欢迎徐部长……”

  “欢迎各位……”

  “谢谢马总,亲自来迎接,指导谈不上,是来学习的。”

  “刘总,好久不见,风采依旧啊。”

  “哈哈,原来真的是你啊。时隔几年,我们竟然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见面。”

  “这就是缘分。”

  “对,就是缘分。”

  一番客套寒暄之后,小马哥和曾熙一左一右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大厦。

  进入大厦,小马哥亲自带路,介绍公司内部布局。

首节上一节30/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