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第95节

  说完继续嘲笑了起来,显然都认为阎解成口中的新车注定要失败,完全没把他们国内的车厂放在眼里。

  其实可以理解,他们国内汽车的发动机技术种类可不少,但是真正能经得起考验的不多,许多车只能造一代或两代就得淘汰。

  电喷发动机他们早了解过,也有安排新车生产的计划,只是没有阎解成的动作快,而且没想过加上涡轮增压的技术。

  “不妨我与几位打个赌?”

  比尔一听打赌,眼神就亮了,显然平时对于赌博是非常感兴趣。

  “你要打什么赌?赌你口中的新车么?”

  “没错!几位既然不看好我的车,那不如用实践证明。我会在纽约开设一家汽车店,专门销售我们的北京吉普,若是销量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几位在华的投资就按照我的方案来进行,毕竟若是成功,也证明了我的眼光和技术的先进,按我方案投资也不亏。”

  “那失败了呢?”威廉忍不住道。

  “失败了,我积极帮几位联系国内车厂,但是具体合作需要你们自己谈。我虽然领导他们的企业,但是无法直接替他们下决定,毕竟我只是个官员,不是他们厂里的厂长。”

第196章 普惠制

  三人交头接耳了一会儿,你很难想象美国如今三大汽车集团名下的几个品牌的掌权人,能够在一起讨论合作。

  若是只看各个集团的销售人员售卖,还以为不同集团的高层们都暗中互相角力,打生打死呢,谁知道都互通有无,一派和谐。

  最终威廉作为代表向他点头:“阎先生,你很自信,我们同意与你打赌。若是你的新车真的能在美国,占领今年纽约市场的15%以上,我们就相信你的眼光和你口中的新技术,在你的国家按照你说的方案投资。”

  阎解成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立刻伸手与威廉握手,同意了这个方案。

  一直在一旁隐身的罗伯特见到这副情形,也像是活过来了一样,起身准备来收尾。

  对他来说,只要双方能谈拢,他就算完成任务。

  “几位要不要共进晚餐?”罗伯特热情地向在座的几位询问道。

  不过显然那三位身上的事情不少,直接告辞准备回去处理公司的事儿。

  至于他们四人也照样打算告辞,毕竟事情也算达成了。

  阎解成开始还以为是政治方面的会面呢,没想到真的是纯商业。

  不过在美国,政治天然服务于资本,聊的也是帮助国内发展,的确也能算没离开政治吧。

  罗伯特没有留其他三位造车的代表人,却特意挽留了他们几位,尤其是阎解成,说是有件好事与他谈。

  “阎先生,你听说过我们国家的普惠制优待政策么?”罗伯特在饭桌上刚喝了口红酒,就认真的看向他。

  这方面阎解成倒是出来前有研究,所谓的普惠制待遇,就是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予以关税减免的单方面优惠措施。

  而在受惠国的确定以及受惠时间的安排上,发达国家各不相同。

  阎解成虽然没前世的具体记忆,但是有印象。

  哪怕是两国在如今的蜜月期,美国除了文化体育,以及个别的商品优待,其他的一律都是施加关税了,而且肯定是没给中国普惠制待遇的。

  如果根据他模糊的记忆,大概得到90年代左右,美国才给出这待遇的。

  如今只有亚洲四小龙才有美国的普惠制待遇,这也是几个城市制造业能起家的原因。

  “我有了解,就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待对吧?”阎解成可清楚这政策是件大好事,若是能成,国内的外贸制造业加工厂,怕是几年就能起来初具规模。

  罗伯特很惊奇道:“没想到你竟然了解过,那就轻松了。你应该能清楚这待遇能对你国家的帮助吧?”

  “说实话,目前总统的任期马上要结束了,他对中国的印象很好,如今我们两国的关系也不错。趁着任期的最后,我可以先帮你向总统要一份普惠制的待遇。但我需要你能保证,这三位今后在你们国家投资的利益,以及优待。”

  “我想这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决定吧?你们的打赌照旧,不管最后哪种投资方式,都希望你能帮忙争取优待。“

  ”相信由你争取了这待遇,一定可以在你们国家再上一个台阶。”

  其实这待遇是已经走的三位以及他们家族事先就准备好的,毕竟谈合作他们美国人还是有诚意的。

  对于罗伯特讲的这些,俞华几人是根本不懂,本身就是技术出身,搞工业生产的他们行,但对于这外贸的理解,还处于最基础的钱货交易。

  没考虑过其他具体的需要的税啊,政策的重大影响。

  毕竟之前国内对外贸易真的少,主要就是满足内需,现在开放了才希望发展对外贸易,走出去。

  但毕竟时间太短,目前国内做外贸的不多,等之后外资企业在国内投资多了,出口贸易量上去后,其他富起来的小老板,看到这方面利润了,做出口贸易的才会多起来。

  但是阎解成可懂这项待遇的好处,美国这流氓关税,一向不讲道理。

  若是能有了这个普惠制待遇,起码近几年国内的出口贸易,制造业的从业难度会简单上不少。

  毕竟可是数千种商品的免税啊,哪怕他们现在卖的车扣除关税,成本都能下去不少。

  而国内的劳动力哪怕就是放到后世,也属于比较低的,再加上国内的人民吃苦耐劳,生产的成本天然就比别处低。

  若是现在就能有这待遇支持,国内的最早一批的沿海小加工厂将迎来腾飞。

  别管上头有没有人了解,他替国家拿到这项政策的好处。哪怕根本没人在意,他也要促成这大好事儿。

  “罗伯特先生,你放心。若是你能帮我国得到这待遇,我一定尽力促成他们几位在我国的投资,以及一些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果然罗伯特一听税收的优惠,立刻心领神会的笑了。

  他怕是还不知道,中国的税收和美国的税收可不同。

  如今国内许多的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的投资,最初几年就是免税的。

  阎解成根本都不用去提就能免几年,至于其他的优惠待遇,等他报告给上头领导,看他们的想法吧。

  四人从庄园出来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都准备回去好好休息,毕竟从下午谈到了晚上也累了。

  只有俞华有些放心不下,对于今天阎解成跟几人的谈话有些云里雾里,还想要美国申请什么制度待遇,准备跟他在房间好好复盘下今天的交流。

  不过哪怕阎解成对俞华解释了许多,俞华还是比较难理解。

  最让他不解的就是罗伯特对几位商人的态度,在他眼里,一个政府总统下属的高级官员,怎么会好像是站在这几位商人的立场,甚至以这几位为主的态度。

  以他的认知,哪怕明知道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也难以带入。

  他还觉得既然总统是人民选出来的,就应该站在人民这一边,哪里需要在意商人的看法呢。

  毕竟俞华之前没出国留学过,就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对国外的政治体制不了解。

  最后还是林毅给他科普了一些,关于美国如今的政治制度,以及政体,才让俞华刷新了许多认知。

  也终于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资本主义社会,什么是真正的资本家。

  对于当初的运动中打击资本家的原因和力度,也能有更深的理解。

  俞华虽然到现在还是很难想象,一个由金钱和资本构筑起来的社会,为什么会比如今他们的国家发展的更好。

  最后索性不纠结了,将这些原因归结到国内的基础上来,相信只要给国内时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会逐步显现,迟早能赶超这些资本主义的国家。

第197章 总店开设

  阎解成开始以为来美开展工作,最困难的就是开总店以及解决海运的问题。

  没想到这些事儿都还没开干,光今天会面谈话的收获,就赶上了这次来美的销售任务。

  而且在林毅的帮忙下,公司注册的事宜流程走的很快,而店铺选址也差不多定了。

  是一个相对来说客流量不大,但是稳定的街道。

  盘下了一个之前比较大的仓库,用来做销售的店面。

  这个店阎解成考虑搞成后世的4S店模式,结合销售,维修,保养,以及待客厅食堂为一体的店铺。

  设计图就容易了,他脑中系统给的资料,可包含了4S店的建设,这样的店铺在这个年代相对比较先进。

  当然光店铺还不够,他们已经租了一层写字楼,作为纽约总公司的注册地点,以及与其他经销商还有一些行政人员的办公场所。

  至于跟着过来的销售科成员们,已经被阎解成派去参与4s店的建设了,平时空了还跟着徐翻译参观其他的汽车销售公司。

  这几位专门带过来的销售人员,对于英语还是有点底子的,口语虽然差,但是听别人说话还是能大致理解五六成,剩下的就需要徐翻译的帮忙。

  好在跑了几天后,以及在这个以英语为主流的城市的原因,学习起来特别快,口语能力也在飞速上升,简单的交流已经没有大问题。

  马文涛则跟着林毅注册汽车品牌还有准入许可。

  也不知道是有谁的帮助还是怎么的,有关他们一行人的手续都下来的非常迅速。

  一个月的功夫,大多的关节已经打通,许多不太符合美国生产标准的许可,竟然都波澜不惊的通过了,连林毅这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很难相信这是美利坚政府的办公效率。

  阎解成听到这手续的就知道了,八成是罗伯特在帮他,要不然就是上次与他见面的三人之一出手的,估计是等着他卖车,在市场上撞得头破血流吧。

  不过这倒无形中方便了他们,等着最后海关的许可也批完后,阎解成就通知国内开始运车。

  这时时间已经到了四月,通过与胡副厂长的电话,知道了厂子目前运转正常,而且订单依旧在不断增加。

  许多原先订购一汽和二汽的单位都纷纷开始订购他们的越野车了。

  另外两条生产线也已经启动,但是只上线了一条。

  另一条产线是到位了,但是人手不够,还处于暂停中,让俞华好一阵催他招人。

  然而听了胡厂长的说法,目前招人也没用,并不是产线真正缺人,准确的来说是许多员工无法上线生产。

  新招进来的员工,许多本身学历素质就不高,只能负责的几个要把子力气的流水线环节,技巧性都不高。

  真正稍微需要点经验和难度的,第一条线都是由原先的老汽车厂带来的骨干生产的。

  他们当初没察觉出问题,正是因为有这群骨干,许多生产线上的问题,都有他们帮忙处理了。

  但是如今一下子上线两条产线,骨干们分配到三条线的困难工序时,人就有些不够用了。

  只能够勉强运转两条生产线,还得抽调一些骨干给新员工们培训,随后由骨干们一边生产一边现场指导这群新人。

  好在有些新招进的工人,还是有本身素质不错的,有一小批文化水平初中毕业,学习起来很快。

  还有极少数的高中毕业生,就更别提了,学习飞速,还能一边帮老师傅用更容易接受的语言,教给其他工人。

  果然在这个时候,学历还是代表许多东西的,起码学习能力强,怪不得这年头的许多厂里头提拔干部,若是都没关系的情况下,第一个看学历。

  连初中毕业都让厂里领导喜欢,更别提这年头的中专和大学生了。

  北汽摩已经被几所中专关注,而且上头政府也有过文件通知,今年7月会有新高考毕业的大专生分配来厂里,倒不是不想分大学生,只是第一批高考的大学生明年才能毕业。

  胡厂长接到他的电话,将厂里提前安排生产的,发往美国的吉普送上了集装箱货运。

  这批次一共500辆车,与国内倒没什么不同,他开始还想略做些修改,后来觉得不如一个版本得了。

  反正美国的车也都是左舵的,世界上大部分除了英系的车,几乎都是左舵的。

  日本的汽车就更不用提了,而且日本的许多标准就是按照美国市场来的。

  所以才能不断的挤压美国企业的生存,使他们不得不考虑生产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最好的选择就是如今的中国。

  这也是阎解成能被几位资本家后代,请过去讲条件谈合作的原因。

  更是他今天能在美国市场开拓的底气,现在可不只是中国如今需要美国,美国同样需要中国的劳动力和市场。

  也辛亏他们汽车厂有包船王的一份出资,货运的问题解决的十分顺利。

  包船王回去后很快就将大学的建筑款项拨齐了,还在宁波建立了新的船厂。

  这次的这大批量的货运还真的多亏了他,价格还低。

  至此阎解成来美的全部任务就结束了,剩下的找经销商的工作还有推广的工作,就交给林毅了,以及几位销售人员。

  但是到没急着回去,毕竟总得看一眼他们的北京吉普,在美国的第一家店开业情况。

首节上一节95/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