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第106节

  最后索性让各家先停停,由他先兼任这个理事长,下午将标准先设立起来,等大家会后推举出新的理事长后,再卸任。

  大家听他这么说也不再争了,先让会议继续下去。

  关于新成立的汽工协的理事长,倒是没什么人争了,毕竟不涉及什么利益,都一团和气的推让起来。

  最后还是由他师傅担任了第一届汽工协的理事长,毕竟这次的发动机技术都是北汽出的,当这第一届理事长也算是众望所归吧。

  中午照例在大会堂的食堂吃了顿午饭,大会堂的伙食是真不错。

  许多过来的厂领导也是第一次来大会堂,包括品尝大会的伙食,对大伙来说在大会堂吃饭连胃口都更好了。

  这次开会的招待费用是他司里出的,反正如今他们司的经费几乎是部里的各个司中最多的,各种福利待遇发的年货也最好的。

  这可不是王部长专门照顾,而是因为阎解成手里头管的汽车厂上交的分红多,大头就是北汽。

  其他司对于他司里的经费也见怪不怪,也有眼红了司长找王部长商量这事儿,觉得不公平。

  只不过王部长一句话就把他顶了回去,你司下边的效益能跟汽车司比么?可以的话我也给你这规模的经费。

  大家一听这话也闭口不言了,这怎么比?当谁都是阎解成啊,他们手头可没啥亮眼的成绩。

  下午的标准制定,哪怕阎解成司里的同志已经给出了一份大致的还算合理的初定标准。

  但是真的实际让这些厂领导们确认时,还是免不了一番面红耳赤的争吵。

  好在最后在散会前还是将标准商定下来了,以后新的参数以及生产零件的标准,那就由协会自己组织商定,他这个名义理事长估计个把月就可以卸任。

  阎解成这次会议的预定目标非常顺利,而且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是肉眼可见的蓬勃发展。

  只不过他有些低估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了,由于国外订单的不断增多,民营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断上升。

  可是如今城市化的进程还没这么快,内陆许多省份的劳动力还是在本地,以务农为主。

  除了北上以及沿海几个大城市,开始不断吸收周边的劳动力,将许多的农业生产者变成了工人。

  不过光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可不太够,而且哪怕劳动力够,但是真的能直接上手的技术工不多,不像国营厂许多工人从一级到八级层次分明。

  他们既然缺,而且生意不断红火,也开始打起一些生产水平不高,甚至可以说有些落后的国营厂的主意。

  出了国营厂里的双倍甚至三倍的工资,挖这些中高级工。

  有些厂里的大师傅是七级工或是八级工,个别私营企业甚至愿意出十倍的工资,只为这些大师傅来厂里指导生产,玩转一些高端生产设备。

  你别说,在这80年,敢出小一千招位大师傅工作,的确算非常有魄力,而且真的非常吸引人。

  三四级工还好,翻个倍也不过百,而这大师傅的工资在当今的社会上,是个让人想都不敢想的工资啊。

  哪怕阎解成自己的工资加上一些补贴,也就小几百,根本比不了。当然若是加上一些技术专利费可能就不止了。

  但是有专利费的人能有几个,社会上的底层工人开始收入不平衡了,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许多本来就经营普通的国营厂,面对私营企业来势汹汹的挖人,也没什么好办法。

  毕竟若只是高一点,他们还有信心劝劝人家大师傅,以及一些技术员。

  但这可是好几倍的收入啊,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别说这些师傅了,就是他们这些个厂长都有些按耐不住。

  毕竟有些老板可是让他们这些厂长,一起出来合伙办厂,这利润能不让他们心动么。

  而那些效益好的国营大厂则不同,开始朝上头建议,表示分配制度不合理,要求工资改革。

  北京的许多大厂也纷纷开始建议,这方面倒正好合了阎解成和俞华的意。

第218章 王部长的商议

  现在外资投资的越来越多,还有合资厂也不断增加。

  他们北汽别看如今给的工资高,但是还是很怕被挖人的,毕竟跟有些私营厂比起来待遇也就那样。

  尤其是一些发动机生产线重要工序上的熟练工人,以及一些老技术员,这可都是厂里的宝贝啊。

  以前碍于政策原因,不敢大张旗鼓的加工资,毕竟这算是有些破坏这年头的工资规则。

  只敢打打擦边球,加加绩效工资,用来留住这些工人们,让北汽变得更有竞争力。

  如今既然大家都开始反应这个问题了,俞华也不甘示弱,照样写了份建议交给了上头。

  只不过他如今可不一般,级别高,工厂大。说话可比普通的国营厂有效果多了。

  阎解成把他师傅的报告给王部长后,一路上报,最后还真让递到了国务院办公厅里头,连财政部的部长都被叫过去商量这事。

  开始重视起如今的工资体系,准备开始改革。

  这边还在考虑工资改革,阎解成倒是被王部长叫去办公室谈话,主要还是关于他调动的事儿。

  他与王部长面对面坐下,王部长这次面色倒没有什么喜意,少见的有些沉默。

  静静打量他一会儿后,感慨道:“小阎,咱们俩认识不少年头了吧?”

  “领导,您63年来轧钢厂指导工作,才让我碰见您的。到现在应该有17年了。”

  阎解成对于这次调动,心里已经有些准备了,毕竟王部长之前就有跟他透露过口风。

  他是既兴奋又有些紧张,毕竟如今汽车司干的好好的,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上头就准备让他挪位置。

  他自己人清楚自己事,对于行政管理方面,这些年虽然补了不少,能力在部里管理还算过的去。

  但要是去地方政府或者其他部委可能就有些不够看了。

  而且说真的,他也习惯现在工作上头,有王部长帮他兜底,有些为难事都交给王部长头疼。

  遇到个好领导不容易,遇到个像王部长这样重感情的好领导就更不容易了。

  王部长看着气氛有些紧张,哈哈大笑起来。

  “咱俩这又不是永别,不就是个工作调动么,去哪了都是为人民服务,不用这种作态。”

  王部长的笑声也让阎解成的情绪缓和不少,也有心问起王部长关于他调动的具体情况。

  “别问我,我也不清楚,中组部可不是我插得了手的。我还是昨天因为部里的事儿,跟丹首长聊了会儿工作,才清楚些你的消息。”

  “你这次的工作调动可是丹首长亲自确认的,其他的我不清楚,反正肯定不会呆在工业部了。”

  阎解成没想到自己的工作调动,竟然还能惊动上头的丹首长,对于这新工作是更加好奇。

  不过王部长是真不清楚具体调动,反正只知道年后就会走,他今天找阎解成过来,一方面是给他通个气,别到时候调动了自己还懵着。

  另一方面也是要找好继任者,阎解成现在将汽车工业司的工作摊子铺的很大,而且还四面开花,难得开了个好头。

  他可不想后边的司长,把如今的大好局面全给葬送了。

  这次反正人事他部里可以直接决定,除非调动的人员不是自己部里的,那还得经过该人员原先单位的同意。

  王部长自己已经有几个人选了,今天还想听听阎解成关于继任者的想法。

  毕竟主要的工作还是阎解成在做,王部长还是比较尊重他的意见。

  清楚他的能力和眼光,若是真的有好的人选也会慎重考虑。

  汽车司对于阎解成来说意义重大,整个司都是他从无到有一手建立起来的。

  平时在司里工作也没什么感觉,真的知道自己即将调任的消息时,不舍得的心情顿时涌上心头。

  对于司里今后的发展,他也非常关注,不希望从他走之后,汽车司的发展就陷入停滞。

  但是对于这人选,他还真没想到特别适合的。

  其实在他认识的人中,有能力的不少,比方说林工,但是年纪包括经历就决定了,他肯定无法在这种重要的司局里任司长。

  他师傅俞华也比较勉强,更别提俞华如今都是副部级的了,论级别比他还高了半筹。

  而且真正的政府行政管理经验不足,级别不合适的原因,他师傅也被他抛在脑后。

  至于他小团体里的其他人就更不合适了,级别就是其中之一,在厂里的正处与副厅待遇想来中央部委干行政的话,可得降级使用。

  这么一来,若是能升到这正厅的司长可谓是一步登天,绝对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既然身边的人没机会来接手他的位置,倒是可以考虑下部里的同志。

  他的两位副手之一,董副司长倒是还算合适,起码人脉广,办事方便。

  但是对于汽车以及产业布局眼光来说,还是有差距。

  想着想着,突然一个老熟人跳到他脑子里了。

  就时他的老朋友,人事司的老秦。

  说起来老秦也挺合适啊,虽然在汽车产业方面,眼光肯定不如他看得远,跟董副司长一样。

  但是毕竟是他老朋友了,运动期间还让他爹帮忙恢复了自己的职位和工资,当年帮助他的记忆一下子冲进他的脑中。

  说起来老秦在人事司干副司长也有几年了,年龄也是正值壮年40岁,可以说是一个男人仕途上升期的大好年龄。

  只不过老秦在他爹秦部长退了后,就慢慢在部里有些边缘了起来,想往上走路子也不宽了,毕竟人事司想干出些让人能看见的成绩可不容易。

  不过老秦在人事司干了这么久,人脉倒不会比董副司长差到哪去。

  既然俩人都是勉强合适,那他可不会把老秦拉下,直接把老秦这个人选报给了王部长。

  王部长倒是没考虑过老秦,毕竟一直在人事司工作,下意识忽略了。

  再加上只是副司长的级别,就没出现在他的考虑人选范围里。

第219章 老秦调入汽车司

  因为汽车司如今隐隐是部里最重要的司,这司长的分量可不轻,王部长除了对阎解成的两个副司长有过考虑,但是最后也排除了。

  他还是更倾向从其他司的司长平调过来,连他现在身边的米秘书也被排除在考量之外。

  部里已经有个别消息灵通的司长,打听到阎解成可能调动的消息,最近来跟王部长汇报工作都勤了不少。

  王部长也明白,哪怕是平调他下头的司长也多的是愿意的。

  甚至说盯着这位置的可不止他们部里的干部,其他部委的司长有想法的也不少。

  毕竟汽车司的发展道路一片光明,虽然汽车司司长的压力不小,但是阎解成已经打了个好头了,剩下的工作只要能稳住发展,出成绩是板上钉钉易如反掌。

  想来汽车司当跳板的司长是真不少,毕竟不是所有的厅级干部都有阎解成的运气,能被中组部的看上,加入了中组部的后备培养名单。

  正厅想步入副部最大的门槛,就在这里了。

  毕竟全国这么多正厅,但是想要升到省部级,你就得由中组部来调动。

  但是你一个厅级干部,中组部的同志怎么会来关注你?只有做出成绩,尤其是那种亮眼的成绩才行。

  只有入了中组部的眼,等人事关系调入了中组部,才能有晋升副部的可能。

  不然就准备好一辈子在正厅打转,顶多快退休了混个副部的待遇退休罢了。

  当然这一切跟阎解成关系不大,他只要不犯错,凭着年纪熬也能熬到副部。

  哪怕正部也不是什么不能想的事儿,就是看速度的快慢吧。

  王部长对于阎解成提的人选也不敢马虎,毕竟阎解成如今做出的成绩和选择几乎没有犯过错。

  他对于阎解成提的人选,不断回想秦司长的经历。

  前铁道部秦部长的儿子,北大毕业,毕业就分配来了工业部,一路从人事科稳稳到了如今的人事司副司长。

  你别说除了级别略微低了半级,不符合他的想法外,其他从学历,经验,资历来说,还真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首节上一节106/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