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茶艺男神 第106节

  他直接抄起漏勺,唰唰唰的大把捞肉,全给倒进了颜沁的碗里。

  “我语文考了144分,英语140分,数学89分,理综200分,再加上自选模块的40分。”

  “哼哼,613分,已经超过一本线了!”

  颜沁夹起一卷羊肉,在满是香油、蒜蓉、香菜末、花生碎的酱料里,涮了涮。

  呲溜!

  一口吞了,还吧唧嘴。

  “不错啊,居然超了一本线23分!”

  听到颜沁的分数,林诚颇为惊讶。

  前世的他,没有那份检讨书,也没有在全校师生面前,替冯思佳拉仇恨,更没有在金泰城的舞台上,唱出一首《错位时空》。

  可以说,前世的林诚和颜沁是两条平行线,虽然都在同一所高中,彼此离得很近,或许每天都能看到,却从来没有出现交汇点。

  对于颜沁的未来,林诚是真的一无所知!

  他只知道,颜沁平时的成绩,一直在二本线左右徘徊,距离一本线是有点远的。

  不过这一次,颜沁居然考出了613的总分。

  而今年江南省的一本线是590分,刚好超出了23分。

  因为有特殊的“自选模块”部分,江南省的一本线是有点不同的。

  如果你的六科总分加上自选模块,能超过一本线,那你就是第一批录取。

  如果这810的总分里面,你的分数不能超过一本线,那自选模块的60分就直接扣除,没有任何意义了。

  继续以750总分里的成绩,进入二本、三本或者大专。

  “哼哼,那是!”

  “我已经准备第一志愿填在临州理工大学了。”

  “我看过往年的录取分数,我的573分应该没问题。”

  “而且……”

  颜沁嘴角翘起,双眼笑成月牙,好似滑稽般的表情,挑衅的看向对面的宋亦,“临州理工大学距离临州大学可近了,两所大学就在隔壁,出门走几步路就到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吧?”

  宋亦用筷子随手一夹,也没看是什么,就气鼓鼓的往嘴里塞。

  然后……

  她脸红了!

  倒不是害羞,而是一口吃下了火锅底料里的大红干辣椒。

  满脸通红的,额头全是细密的汗珠,还呛得咳嗽连连。

  “没事!没事!”

  “喝我水,快喝我水就没事了。”

  林诚拧开瓶盖,递过一瓶矿泉水。

  还没几秒钟的工夫,就被她一口喝完了。

  “还有吗?”

  “我、我还要水!”

  宋亦红着脸,一直出汗,头发都湿透了。

  “有有有!”

  “早就知道你不会吃辣,我让服务员准备了一箱矿泉水呢!”

  林诚连忙又开了一瓶。

  “……”

  颜沁眯着眼睛,看着俩人,总觉得他们之间的对话,有哪里不太对劲。

  “咳咳咳……”

  “好辣啊!”

  “早知道就点个鸳鸯锅了。”

  宋亦呼呼的吐着热气,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就跟刚做完剧烈运动似的。

  “我早说了点鸳鸯锅,谁叫你非要逞能的?”

  颜沁白了她一眼。

  和不会吃辣的宋亦不同,她可是吃辣小能手。

  别的不说,光看她酱料碟里,满满的全是香油就知道了。

  “对了,你考了多少分啊?”

  “我们都说完分数了,就你还没说自己的分数呢!”

  宋亦岔开话题,只是在心里重复的嘀咕着“下次打死不吃辣了”。

  “我考了……”

  “今年我省的高考文科状元,是来自北阳县北阳中学的林诚同学。”

  “他以语文145分,英语144分,数学150分满分,文科综合282分,自选模块60分满分,总分高达781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文科第一名,更是和第二名的758分,拉开了整整23分的巨大差距,是我省重新开放高考三十年以来的文科最高总分!”

  唰!

  颜沁和宋亦,两个女孩扭头看向墙上的液晶电视。

  蓝台的新闻节目,正在播放着今年的高考成绩,而映入她们眼帘的画面,赫然就是林诚那张再熟悉不过的脸蛋。

  781分!

  全省高考的文科状元,历史最高文科总分!

  “你是妖怪吧?”

  别说是宋亦了,就连颜沁都快想哭了。

  哪有人这样的啊?

  781分?

  你搁这文曲星下凡了是吧!

第100章 全世界最好的老板

  “请问这里是林诚同学的家吗?我们是《城市快报》的记者,想采访一下林诚同学。”

  “您是林爸爸吧?你好,你好,我们是《临江晚报》的记者,想采访一下林诚同学。”

  “林诚同学不在?没关系,那将就一下采访父母也行!”

  “林爸爸,能聊一下你的教育方式吗?”

  “哎,你是林妈妈吧?可以浅谈一下你对子女教育的经验吗?”

  ……

  林家院子的门口,大大小小的停了七八辆车,各种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各路拿着麦克风的记者围追堵截。

  现在出一个全省高考状元,就算跟古代的高中状元没法比,至少也能比个进士举人。

  十里八乡的,名声传遍!

  自从高考成绩出来,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林诚781的离谱高分后,别说是这些这个报那个报的各路记者了,就连各级领导都来了不少趟慰问的。

  一面面锦旗,一张张奖状,堆得满屋子都是。

  林正华都不得不空出一个房间,特意用来摆放这些东西。

  尤其是北阳工业区的那些老板,更是觉得与有荣焉。这阵子光是给林诚发的红包,没有一百万,也得有八十万了。

  状元!

  毕竟是高考状元啊!

  就连整个北阳县都与有荣焉,本地电视台本地报纸,接连一星期,天天都在放林诚的新闻。

  而在北阳中学的校门口,早就挂起了长长的大红横幅“热烈庆祝本校毕业生林诚在2010年高考中,斩获781分,位列全省文科第一名!(比全省第二名高出23分!)”

  后面还不忘加个小括号,狠狠diss了那位倒霉的全省第二名。

  “我可算明白,为什么阿诚一大清早的,就坐大巴车去临州了。”

  “我说呢,不就是买个车嘛,干嘛非要跑临州去买?”

  “还好溜得早,不然这会儿啊,他早就被这帮人给烦死了!”

  陈敏芳好不容易打发走一群媒体记者。

  虽说是累得够呛,说话说到嗓子都快哑了。

  可脸上的那种笑容,那种满溢出来的幸福感,却怎么都遮掩不住。

  状元啊!

  咱老林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出了一位状元。

  这要是在古代,都得召集所有族人,烧香拜佛,告慰列祖列宗,还要大摆七天七夜的流水席。

  饶是现在,林家都摆了十八桌,宴请了三天三夜。

  而且,除了亲戚朋友之外,其他任何人只要是过来的,都可以随便吃,随便喝。

  林家祖坟那边也是又烧香又放炮的,从爷爷奶奶,到太爷爷太奶奶,到祖爷爷租奶奶,还有什么外公、外太公……

  只要是个祖宗,全都上坟祭拜一番,还花了好几十万,把林家的所有祖坟都给重新修缮一遍,绿化也好好折腾上一番。

  “那是!”

  “你也不看看他是谁的儿子?”

  林正华翘着二郎腿,叼着根华子,一副大爷的派头。

  最近这几天,他可算是人生巅峰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春光满面,就连去小店买包烟,那都是走路带风的。

  “得了吧你!”

  “刚才还跟人家记者吹什么教育经验,什么教育方法,如何培养高考状元。”

  “就你那样,你教了个屁!还不是咱儿子自己有本事!”

  陈敏芳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刚才那会儿,林正华可没少吹牛逼,说话一套一套的,把那些记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附近的邻居,那些家里有孩子的家长,都赶着过来“听课”,还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首节上一节106/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