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129节

  秋火明看了眼手表,此刻才10点不到。

  他站了起来,“时间来的及,那我先演示一下。”

  “好啊!”张老师来劲了,帮着秋火明清理了一块空地。

  “泰拳不用很大地方就能施展,这点位置也够了。”

  秋火明当场热了热身,接着将基本拳路打了一遍……

  “你这泰拳,我怎么看着像是八极拳?”张老师眉头一皱,想了想问道。

  “行了行了,人家星火已经耍给你看了,我下午还有事,现在得抓紧时间了……”柯编辑见状不妙,立即横插进来,一把拽过秋火明。

  顺手把他按在座位上,递给他一块毛巾,“擦把汗吧,我们先讨论一下,你写的这大纲……”

  张老师看了看秋火明又看看了柯编辑,忍了忍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82年刚改革开放不久,他们对外界的武林动向并不了解,而泰拳此刻还没有风靡到内地,他精通国内的一些流派,刚刚秋火明打的那套拳法,跟他见过的‘八极拳’确实有些像,但是本质上有个大的区别。

  那就是‘八极拳’重视马步,更加偏向传统武学。

  泰拳更加灵活、机动……

  那边的秋火明可不知道这会儿功夫,张老师已经想了这么多了。

  他低着头,看着自己之前寄给柯编辑的大纲,上面有些用红笔标注了,这些就是今天要着重讨论的部分。

  柯编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秋火明的大纲有些超前了,因为去年《武林》连载了四期《射雕英雄传》,一下子火爆了起来,很多读者对这类的作品需求很大,但因为种种原因,连载了四期就嘎然而止。

  秋火明的连载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之前《武林》作为双月刊发行,结果因为反响太好,今年开始变更为单月刊。

  现在是8月底,他的这部小说已经连载了前三章,反响很好,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但是也存在着争议。

  例如最大的争议就是‘退婚之辱’,年轻的读者很爱看,但是年纪大的认为不妥……来的信呈现两种极端。

  秋火明跟柯编辑交流了近一个小时,这才把彼此的思路梳理清楚,后续的大纲,秋火明要收敛一点,尽量往当前的伦理道德观上靠拢。

  两个人终于达成了共识。

  秋火明把修改后的大纲给柯编辑看了一遍,这回他满意了。

  “行,就这么来吧,你后面的稿子还有吗?”柯编辑小心地将大纲收好。

  “有,又写了三章,加上之前寄给你的,已经有十章存稿了。”秋火明将背包里的稿子递给柯编辑。

  两人正说着话,张老师的声音响起来了,“吃饭了吃饭了,来,星火也在这里吃。”

  秋火明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了,这一回过神来,顿时觉得饥肠辘辘。

  办公桌被张老师他们清空了一块,上面摆放着四菜一汤,还放着五个空碗、筷子,最里面还摆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米饭。

  看样子,他们是预了他的份。

  “来来来,一起吃。”柯编辑摸着肚子,将秋火明拉了过去。

  给他盛了满满一碗米饭,转手递给他。

  “那……”秋火明刚想客气,就听到张老师说道:“别拘束,把这里当自己家……”

  秋火明点点头,他确实是饿的不轻了,编辑部里的几个人胃口都好,一开始他还有些拘着,后来干脆随大流,抢了起来。

  他最爱吃的里面一道菜叫‘咕老肉’酸酸甜甜的,格外下饭,汤是老火汤,这些都是他们从外面的餐馆打包带回来的,等吃好饭,还要给人家餐厅送回去。

  “今天我是占了‘星火’的光,平时张老师哪里舍得叫这么多菜,我可得吃回本了……眼下除了撑了点,可太满足了。”柯编辑半靠在椅子上,伸手摸着肚子叫唤道。

  那锅米饭已经见底了,秋火明刷了三碗,也吃不动了。

  “星火,下周日上午,9点之前你去一个地方,我把地址给你,我们直接那边碰头,是个武术交流会。”王老师从抽屉里摸出纸笔,随手写了个地址,留了自己的名字,起身递给秋火明。

  秋火明站起来双手接过。

  “行,我下周一准去,那……我先回去了。”秋火明取下背包,收好纸条,对着屋内的几个人说道。

  “好,我送你下楼,顺便消个食……,对了,我下午要外出。”柯编辑火烧火燎地从柜子上取下一个手提包。

  到了楼下,柯编辑骑着自行车一溜烟先走了。

  剩下秋火明开始原路返回,找之前乘车的站点,接下来,他要到羊城最热闹的商业街,除了买鞋子,也顺便买一些衣服。

  感谢大家的订阅、投票:)

  小作新建了一个角色卡,空了帮忙点一下心心:)

第168章 江湖救急

  他要去的地方叫做‘上下久’,这里属于羊城的老城区,附近还有些文物、古迹,例如‘状元坊’之类的景点,不过这个年代,大家对这些都兴趣不大。

  逛街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吃跟购物。

  秋火明到了这条街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看来跟周师兄的打球之约是要泡汤了。

  这条街上有好几家鞋店,秋火明转了一圈后,终于失落了起来,他的脚太大,45码,属于加大码了,这里压根就没有。

  最后在一间规模挺大的鞋店打听到,这种特别的码数,需要预定,他们在进货的时候留意一下,而且一旦预定了就不能退换货。

  南方人的身材确实要小巧一些,在这里,大码的卖不动,所以为了避免压货,大多数商家都没进这些货。

  秋火明出了鞋店,走到旁边的一条岔道上,这里的商贩比较集中,店面也多,但是也没有他要的码数,还是其中一个店员,给他指了一个方向。

  这家店在一个巷子里,容易被人忽视。

  秋火明信步走了进去,接着惊喜地发现,这里的鞋码很齐全,就连衣服也有加大码的,这些衣服的商标都被剪掉了,质量不错,款式还比较新颖。

  这时候的部分沿海地区,已经有一些代加工厂了,国内刚刚开放,急需要外汇,因此对这些代加工厂都有激励的政策。

  代加工厂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特别是早期,一些工厂被刷下来的次品,或者某些不合要求的产品,会被拒收,或是退货,按照要求,这些退货因为有品牌了,会被客户要求销毁,但是厂家不舍得,就有部分流落到这些商贩的手里。

  秋火明防止这家店以后会被举报,关门大吉。

  干脆一次性买了两双白色的运动鞋,两套运动衣一白一蓝两种颜色。

  这家店的价格比他想象中要便宜。

  买的东西都没有外包装,统统被老板娘装进一个大的手提的纸袋里,纸袋的上方还有图案,秋火明看的新奇,老板娘解释道:“街道办的工厂,纸袋子每天按件给钱,我也入手了一批,装东西好使……”

  大概这些大码的鞋子、衣服不好卖,老板娘见他一次性入手了好几件,又附赠了他两双袜子。

  秋火明买到了心仪的物品,也算是跟老板娘双赢,出门的时候,他看了下手表,已经快4点钟了。

  他提着纸袋往22路车的另一个终点站走去,这里走路过去,大概需要20来分钟,半道上,看到路边有卖雨伞的,顺手买了一把黑色的布伞,这款式跟他在无城县的那把颇为相似,除了大就是重,看模样就经久耐用。

  等到了站台,这里等车的人已经排了好个队伍,最前面有戴着红袖章的安全员在负责维护秩序。

  这里有好几路公交车。

  秋火明找到了22路车的队伍,排在了后面。

  羊城这天气说变就变,秋火明在队伍后面,还没等几分钟,天色就阴了下来,旁边有人嚷嚷了起来,“这天不会下雨吧,我没带伞呐……”

  “老天保佑,让我上了车再下雨吧……”

  这个站台很旧了,又是在老市区,地方小,排队的地方只放了几个标记杆,头顶上那是一览无遗,不像在工学院的站台,好歹还有个挡雨棚。

  站台上的车子,除了22路车,其它几路车都陆续开来了,又等了十来分钟,站台上风卷落叶,天空乌云翻滚,一旁的安全员叫了起来,“真的要下雨了!”

  秋火明抬头看天,一滴水刚好落在他的鼻尖上,他赶紧将手里的黑布伞撑开,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大雨倾盆而至,原本排得长长的队伍,一下子缩减了大半,许多人捂着头,直奔向旁边的小店。

  小店的屋檐下,顿时拥挤了起来。

  恰在此时,久等不至的22路公交车,从街角露出了身影来。

  一时间,周围的骂声不断。

  秋火明将手里的纸袋抱在胸前,原本他排在队伍的后面,此刻已经是前几位了,前面的几位要么有伞,要么干脆任由雨水淋湿。

  他正要往前走,身侧突然一阵急促地奔跑声,紧接着伞下钻进来一个人,“同学,江湖救急,帮帮忙!”秋火明鼻端传来一股洗发水的清香。

  这声音听起来耳熟,秋火明侧目看了过去,少女扎着高马尾,穿着白衬衫,蓝裤子,一副学生的模样,头发已经湿了一块,湿漉漉地刘海贴在光洁地额头上,左侧的肩膀上滴着水,另一只手拿着个布袋,外侧也是湿的,裤脚更不用说了,看样子她是一路跑过来的。

  她的模样让秋火明有一瞬间的惊艳,论五官她比顾晓然更胜一筹,没想到羊城竟然还有这么好看的姑娘。

  “没问题。”秋火明收回目光,将手里的雨伞朝她那边倾斜过去。

  接着他有些疑惑地问道:“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

  少女眉头微蹙,这种搭讪的方法也太老土了,“应该没见过……”轮到他们到了车门口,秋火明让她先上了车,只听到她在车上道了一声谢,付了车费后,径直往里走去。

  秋火明收了伞,付好钱也跟了过去。

  少女坐的是靠近后门的单人位置,秋火明干脆坐到了最后一排,反正他要到终点站下。

  雨伞挂在前排的扶手上,依旧不断地向下滴水,秋火明从后面看那位少女的背影,越看越是熟悉。

  车上一会儿就坐满了人,很多人都是衣衫湿漉漉地上了车,边走边骂。

  车辆启动,少女的马尾辫,随着车辆左右摇晃了起来,秋火明脑海里灵光一闪,这不就是上午跑步的那位姑娘吗!

  秋火明摸了摸鼻子,还好,对方也没认出他来,那么社死的一刻,没被认出来,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车摇摇晃晃地在雨水中前进,窗外迷蒙一片,水汽弥漫。

  车开到半道上,雨终于停了,秋火明将窗口拉开一道缝隙,他看着窗外湿漉漉地街道,还有路边高大的榕树,路上戏水的孩子,还有忙碌行走的人们,这一切都是如此生机勃勃。

  他取出地图,开始饶有兴趣地查看,跟地图上对应的每一个站点的位置。

  等到了工学院总站台时,天已经黑了,站台上的灯亮着,周围水汽弥漫,等秋火明收好地图,拿起伞站起来的时候,坐在后门的那位姑娘已经走远了。

  回到宿舍后,秋火明先把东西都放好,这才取出饭袋,拿了几张票,提着热水瓶出了门。

  食堂里没见到周海富,倒是遇到了今天在水房洗漱的那位不修边幅的学生,他在食堂里打扫卫生,应该是在勤工俭学。

  秋火明买好饭菜坐到了角落里,默默地吃了起来。

  还没等他吃好饭,就看到周海富急急忙忙地拿着饭袋冲到楼上,没一会儿就端着饭菜找了过来。

  “小秋,你吃饭怎么不叫上我,差点误了饭点……”他大大咧咧地坐在秋火明的对面抱怨道。

  “我回来晚,以为你在打球。”

  “别提了,下午糟透了……”周海富迅速地扒了一口饭。

  “打了一半下了雨,我特么滑了一跤……”他将左腿抬高给秋火明看了一眼。

  果然膝盖处有几道血痕。

  “还没打多久,我们就散了,还淋了一身雨,下午洗了澡睡了一觉。”周海富说道。

  “我们不是无线电系嘛,回头我们几个宿舍干脆搞个对讲机,在室内就可以互相通讯。”秋火明说道。

  “对讲机?什么玩意?”周海富不解地问道。

  接着恍然大悟道:“说的是电台吧,实验室里有几台,几个教授宝贝的不行,收音机我倒是拆了好几部了,电台那玩意不让拆……”

  秋火明想了想,在脑海里翻找了一遍,终于想了起来,这个时代确实没有民用的对讲机,军用的也不叫对讲机,而是叫做‘步谈机’不仅大,还需要架高电线,用起来很费事。

  无线电系学的也大多数是理论知识,毕竟这个时候大多数工厂连生产线都依赖进口,而有些晶体管还处于不让私人购买状态。

  “,小秋,你来晚了,我们系原来有个很牛的冯教授,可以这么说,我们学校的无线电系就他一手搭建的,可惜了,前年他因病过世了,我也没见过,但是每个讲课的老师都会提起他……”

  “他手上还有几个项目也停了,很可惜……”周海富感慨道。

  “确实可惜了,走吧,我还得打水去。”秋火明收好碗筷说道。

首节上一节129/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