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过去:开局送老婆 第66节

  罗成这次从香港回来,也没清闲下来。他准备再一次给厂里的员工搞一次特殊的福利了,搞福利不光是为了厂里员工,其实也能很好的宣传自己的企业。上次的电子表和计算机效果就非常不错,很多人拿去卖都能卖几十块钱。

  罗成搞电视搞其他的,也只是让上面关注到他们这个厂。但福利发的好,普通人关注的多。私人企业是好像没国营企业稳定,但工资高福利也不差呀。其他企业过年过节能发点肉和水果就算不错的了。有哪家企业发电子表和计算机的呀,这东西卖出去能买多少肉呀。

  但毕竟只是发了一次,关注的人多,就怕一年就一次的话也没什么意思。

  而这才隔了一个月,罗成准备搞新鲜的,发外汇卷。去香港三次了,也凑够了能发放一次外汇卷的福利了。这要是再不发,工人越招越多,外汇卷可能还真难发的出了。

  普通工人一人五块钱外汇卷,老师傅八块钱。管理部门也就是八块到十块,一些领导岗位的也就是十五块钱左右。

  这外汇卷一发,很多人懵了,五块的外汇卷能干什么,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东西。

  而工人不知道没有关系,有人会教他们知道。也不知道谁传出去的消息,东城郊区的罗微诗厂发外汇卷了。很多刚入职的都发到了,五块外汇卷,多的有十几块。

  第二天就有几人专门蹲在厂门口了,只要看见有厂里的职工出来,就上前询问有没有外汇卷卖。五块给八块人民币。

  有些不懂的人,虽然发卷的时候宣传部门解释过了,这卷是可以到友谊商店买东西的。但他们感觉就五块钱能有什么用,然后就卖出去了。

  而有人在罗微诗厂这边收到了外汇卷了,第三天,厂门口就出现了一群人,那场面是真热闹。单独五块十块的可能是没多少用,最多买些糖果或者什么的。但这外汇卷多了放一起那效果就出来了。

  奶粉,送礼绝对的高档产品。高档酒,也可以直接用外汇卷买。还有电视之类的,都不需要票。在国内外汇卷买东西的话其实就是可以当外汇使用,只不过不能出国当钱使用,否则价值就更高了。

第148章 卖热得快

  “嘿,这位同志,有卷嘛,别走呀,你有的话,五块卷我出十块。”

  “别问我了,早就卖掉了。”

  罗微诗厂附近最近天天上演这样的镜头,很多员工都被问烦了。能回答对方的都算是态度好的了,很多都是直接摇摇头就走开了。

  其实不光是厂外的人在收,厂里一些知道外汇卷作用的人也在收。友谊商店,华侨商店,这类都是只能用外汇卷才能在里面购买的到东西的。而且都不要票,这本来是专门给外国人和华侨提供使用的商店。毕竟很多人来中国他们没有各种票据。

  这些商店里的东西都会比正常商店里的贵,但因为是卖个外国人和华侨的,质量品质这方面都十分不错的。当然了,也就外国人会买一些在普通商店也有的商品,因为他们没有票。

  国内的人都是拿着钱去买普通商店买不到的东西,像优质的色拉油,国外的香烟,酒水,化妆品,手表,冰箱等。这类物品虽然价格贵,但你不能按照市场的汇率去算,现在美金换人民币才一块五的比例。但倒卖外汇的,都已经一美金能换五六块人民币了。

  所以有些外汇卷才能买到的东西,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价格就不是问题了。

  因为大量的人收外汇卷,罗微诗厂的人也都知道这东西值钱了。别说翻一倍了,有些自己需要用的人,都翻了二倍。那些喊话五块外汇卷出十块的,基本自己都是倒手的,或者碰碰运气看有没有不了解行情的。

  外汇卷的价值越高,越稀有,厂里的员工才更明白这次的福利是多好。上次是电子手表,这次是外汇卷,让很多人明白一点,这罗微诗的厂福利也是很好的,可不像别人说的也就是工资高点,其他都不如国营企业。

  因此城市待业青年来应聘工作的明显变多了,这次厂里还新建了一个组装厂,专门组装一种叫热得快的产品。

  又是纯手工组装,就是拿线头跟一个导热管一起拼接一下,也是水流线一样的形式,为了防止脱落,先是连接穿电线,然后是会那种铜焊的点焊一下,光用螺丝的话,拉扯电线容易松掉。最后再把已经穿好电线的盖子给拧上,一个热得快就生产好了。

  而在半个月后,罗成就接到了香港那边来的电话,热得快专利申请成功了。如果以后有人没叫专利费就生产跟热得快一样的产品,就可以起诉他了。

  但专利这东西,在中国国内目前是一点用都没有,真被人看上要生产,那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就是对注重这方面的一些国家有用,就比如香港,在香港盗版的东西虽然也很多,但都是小东西,很多大型产品他们生产还是有专利授权的。

  热得快这样的小产品,要是在香港铺货的话,罗成是觉得还是迅速有大量货品占领市场比较好。这东西香港的大厂可能不会去生产,比较有专利的东西。但香港也有很多地下工厂,那些生产盗版影碟的,小产品的,很多都是这样的厂出来的。到时候罗成也会拿他们一点办法的都没有。

  但罗成有成本优势,内地的材料和人工便宜。如果抢占市场后,价格又不太高的话。没有很大的利润,可能就不会去仿造了,还不如就维持价格,卖货挣差价来的轻松。

  很快,罗成又前往了香港,这次去深圳的货车更多了,这借调已经出现了困难。走火车运输,火车车皮更难弄到,因为火车运费更低,速度相对现在的交通来说又不慢。国营单位要运货,很多都是优先联系火车。

  罗成的私人企业根本抢不过别人,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后,货车运输需求猛增的原因。一个是市场需求,一个是没的选择。

  必须尽快组建运输队了,要不了几年,出现市场竞争。有些产品的暴利时代就要过去了,那时候运输成本就会突显出来。但想买货车,难呀。现在唯一能让罗成有机会在国内买到货车的情况,就是竹编产品有后续订单。

  罗成这次五带到香港的有五车货,三车还是服装和一些日用品。有两车货全部是热得快,想迅速把热得快卖出去,是不现实的,这毕竟是新产品。就算有市场,那些商贩一次也不会多要货。

  香港的市场批发销售商很好打听,也容易找的到。有新产品,人家也是愿意谈的,但这新产品能卖多少钱,又值多少钱,那就有得谈了。

  这是新产品,市场没有的品种,所以定价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过罗成没在这上面跟销售商多谈,这东西适用性强,东西虽小,但市场大的很。在参考类似的电热水壶价格后,罗成觉得得卖十五港币,主要是他生产这个其实成本也不低,现在国内的铜贵呀,这加热的插线可都是实打实的材料。

  十五块港币官方汇率其实也就三块钱人民币,之前卖的东西,是不能按照官方汇率算,卖的东西如果按照官方汇率算,总体都是亏的。

  但热得快这是新产品,有专利的。就算是走正常出口,可能都有市场的产品。怎么可能还卖太低,连官方汇率的成本都卖不出。而且十五块只是建议的零售价格,他给供销商最多就是十块钱港币,供销商卖给商贩还要挣钱呢。

  这价格让供销社有点犹豫,要是是十块的零售价格,那他感觉应该会很好卖,但十五的价格,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喜欢这东西。

  但罗成马上让供销商打消了顾虑,这批货可以先只给一半的钱,也就是五港币一件。剩余的钱,可以等他下次来再给。没卖再来降价卖,价格重新谈都可以。

  听到罗成这样的话,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只付一半,就算卖不出去那么高的价格,也不怕罗成跑了退货找不到人。五港币这样的东西稍微有点头脑的就知道不可能会砸在手里。

  所以交易很快就达成了,光热得快罗成就收到了货款十五万,其他卖的东西也十几万。热得快体积小,一箱可以装100件,一货车可以拉一百五十箱。如果没有箱子和内置包装,还能拉的更多。

  这次算是罗成港币最富裕的一次了,这次罗成没有立刻回深圳。他挣钱本来就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就算黄鱼留着不处理,再放几十年,最多也就是翻个五倍而已。到时候四九城的房价,在豪华地段连个院子都买不起。

  一套四合院,价格能让人崩溃,而且还不是谁都有资格买的。现在挣钱,罗成只是为了让钱不贬值,等再过几年,房子可以直接登记交易了,那时候才是他真正出手的时候。

  其实现在已经可以交易房屋了,只不过现在的交易不正规,就是双方签个合同,写明情况,然后就交易完成了。在法规没出来之前,过户都没发过户的。所以罗成宁愿晚几年房价贵一些再买也无所谓。

  罗成这次打算买辆轿车回去,香港的轿车不贵,很多还是日本进口的。陈钟民带罗成去了一趟汽车市场,价格那真是便宜呀。但就是因为价格便宜,更体现了国内汇率的不对等。一辆轿车才一万多港币,不过这都是比较低档的,贵的品牌的也有几万的。

  一万多港币,按照官方汇率,就二千多块人民币。而二千多块人民币在国内能买轿车?一台香港产的十八寸彩电都买不到。而国内国产的车多少钱,几万一台。

  人民币官方价值太高,这也绝对是人家不想要人民币的原因之一。价值高,又买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人家把产品换成人民币,除了买原材料之类的,或者一些布料和陶瓷品。其他的都没地方花。

  你拿官面上等价的二千多人民币来香港买车子试试,保证没一个搭理你的。

  一万多港币的一台车子,要是买二手的更便宜。这就算是二手的轿车拉到国内去卖也都是宝贝呀。罗成突然觉得电视,录音机之类的电子产品不香了。

  然后直接联系了香港这边关口人员,询问一辆轿车运往内地的话,要多少费用。

  这数据很好查,费用其实也不高。主要是内地要进口车就要动用外汇,然后既然是动用外汇买来的车,自然出售就要加各种税,其实一辆高档的轿车进口也就几千美金。但按照RMB的汇率,得翻三倍以上才能买到,还要有关系。

  罗成这边买了车,以香港这边名义运过去的话,那边罗成是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交税的,这不是日用品,费用比例还是蛮高的。但这时候官面汇率来了,他是按照商品价格来收税的,那边交人民币,自然是按照官面汇率算。

  一辆轿车就算以某种名义运过去免除一些关口税,但其他税收还要交80%左右。而这边完全可以把价格稍微做低一点,然后就算交80%,一辆车也就交二千块人民币左右的税。

  为了买车弄手续,罗成这次一待就是十来天。主要是汽车体积大,得专门调一艘中等的船。罗成这次可不是买一辆车,这样便宜,罗成一下就买了十台。

  而这停留的十来天里,又有一笔业务找上了罗成,一笔能长期稳定挣外汇的业务。

  罗成有香港的身份证,可以算是一个香港人。他跟别人谈生意的时候,也是自称移民过来的香港人。现在的内地人在这边是被看不起的,大陆仔就是嘲讽内地人的话。

  陈钟民夫妇最近也算挣了一些钱,想跟罗成一起开一个厂,现在很多国外的企业看中了香港。想跟香港谈合作,这是一块蛋糕,他们夫妻吃不下,跟别人合作又有些担心。但他们知道罗成的底,跟罗成合作不用那么担心,而且还用竞争力。

  香港开厂房,一家皮包公司一样的厂房。

第149章 准备招大学生

  香港其实在这时期一直就是很多国家的加工厂,服装,玩具,鞋子之类的。主要是香港这边没什么关税,又是自由港。

  在香港有很多外贸公司,这也是因为有足够的订单让他们生存。

  现在的香港是全球玩具,衣服,鞋子的最大出口地之一。

  在香港,是很容易接到玩具订单的,所以陈钟民打算想跟罗成更深入的合作,他想在香港弄个小厂,然后去接外贸玩具加工订单。甚至可以直接从别的玩具加工厂转包一些订单过来。

  现在陈钟民就是看中内地的廉价劳动力,香港现在已经在努力减少移民了。劳动力的价格是越来越高,而代加工这种事,本来就是靠低价的劳动力来竞争的。

  而且已经有香港的玩具厂已经在广东那边转包了,直接挣轻松的钱。现在陈钟民也是这样的打算,香港这边就弄个一个空壳厂,主要代加工放在内地,那边加工好了就运到香港这边的厂里,然后再出口。

  利润方面罗成拿大头,因为就算是香港的空壳厂投资,陈钟民也只是出一半的钱。内地的建厂投资他就不管,但他说他肯定能弄到订单。

  这种合作也没有什么好想的,随着香港的人工成本增加,加工业往内地转移是必然的事情。商人都是逐利的,让香港的商人为了香港加工业的繁荣不去给劳动力低廉的内地转包,那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坐在家里收钱多舒服呀,香港其实也要不了多少年就会成为内地出口的中转站。

  而现在跟陈钟民合作代加工的事情,完全是提前来分一杯羹。这一点开厂的成本,在内地可以忽略不计。

  罗成很爽快的答应了这次的合作,主要是他的分成也多,占八成。不过真要算投入,罗成投入的也多,香港这边只是租一个仓库一样的厂房还一人出一半。而制造玩具还要设备,内地那边还要建厂什么的,罗成在投入方面可能不一定比八成少。

  在答应陈钟民的合作后,罗成让他先处理前期事情,规划好要在内地建多大的厂和采购设备的联系。等他下次来,直接付钱拉着设备回内地开厂就可以了。

  这次在香港一耽误,罗成倒是学乖了,打国际长途给让二狗子给家里带话了。省的三妞老是在家里一直惦记。

  然后十辆汽车加一些香港电子品,直接包了一条中等的船前往了深圳。罗成在深圳已经开了银行户口了,不会傻呼呼的跟一开始一样,带那么多大团结背着个包来回跑了。

  十辆车子,一到深圳,入关就被人知道了。这罗成倒是好,在香港的时候倒是跟张厂长说晚些天回来。但没说带了十辆轿车回来呀,而且一直是罗成那边单项联系的,只有罗成打电话回厂里,厂里有事要找他都不知道怎么联系。

  十辆桥车,你一个私人企业,现在就算一直在招人和扩建,也就是几千人的规模。要是一两辆也就算了,没人来打汽车的主意。但十辆,那就不好意思了。问要汽车,这肯定面子不够的人开不了口,可谁让张厂长交际广呢,认识的人多了也有不好的地方。

  张厂长这两天头都大了,之前彩电这东西,数量起码还算可以,求上门,人情也不大。但这轿车,排面太大了,很多厂一辆破车几年都在开。

  要早有这样多轿车,四九成的缝纫机厂优先给他供应缝纫机都可以。而现在求上门的就有缝纫机厂的人,拿当初张厂长上门要买缝纫机,二话没说就给了一百五十台,后来又给了五十台。二百台,在没有利益交换的情况下,的确是真的给了张厂长面子。但面子不能总用,张厂长也的确得记这个人情。

  可你供货二百台缝纫机,这边也是给了钱的,你这开口想均一辆桥车去,这就有点过了。但在国内降价投桃报李,不能因为当初给的缝纫机少,就不认着份情义呀。

  现在张厂长就是想见到罗成这人,这轿车是一次性的,还是以后还能弄来。而且一下弄十辆来,是打算如何安排的。

  怎么安排,按照老规矩,现在出差回来就是先回家。三妞那也有了默契,罗成一回来就先收了他的公粮,还得压榨一下,弄干净点。

  回来的第二天,罗成就回厂里了,而张厂长也大概算到了他回来的时间。因为他接到人家来询问轿车的电话的时候,就能猜测罗成是回深圳那边了。再根据路上耽误的时间,呢个大致算到什么时候回四九城,所以罗成一回厂里就被张厂长逮住了。

  “不卖呀,这轿车多有排面,我们现在厂里虽然很多岗位没设置,就你一个厂长。但组装厂那么就是江主任一个人在负责吧,人家虽然是返聘过来的,以前好歹也是一个近千人厂的厂长吧。给他配个车不过分吧,他还要经常来回往配件厂跑。还有人事科的科长,人家虽然年轻,但能耐是有的,经常出去跟一些街道和乡镇联络,这出行也代表着我们厂的门面。还有~~。”

  “别还有了,你这样安排下去,这要是在以前的针纺厂,你一个食堂主任都能分到汽车了。江主任那是可以配一辆,但其他科室的,不可能像你说的那样,还一个科室弄一辆。留两辆车在厂里调度就可以了。”

  “那可不行,我们厂现在实在是太缺少高级的管理人才了。要么是返聘来的,要么就是只是高中生。大学生都看不上我们这边,必须招一些大学生管理人才来,有能力的,直接给配汽车。”

  “胡闹,就算是大学生,你看哪家企业配汽车的。”

  “那你说怎么办,人家大学生一出来就包分配,最低级都是储备干部职位。我们这能拿的出什么,而且我说的是不是普通大学生,得挑有管理能力的。别说配车了,工资我都打算直接开一千一个月。”

  这话到是把张厂长给顶住了,招的一批高中生,能力是有,但转业性不强。现在厂里扩张的速度,根本没时间去培养他们。而高中生其实还没中专生那种有专业性的人能力强,可大学生是真不采取一些措施,现在是真招不来。

  给大学生配车,的确好像有点过了。但大学生也分优不优秀,真招大学生来,也不可能大材小用,一来可能就是管理岗位。有能力的也不怕提拔的快,这是私人企业,不需要所谓的熬资历。

  以前张厂长管上万人的针纺厂,都没觉得有多少压力。现在厂里的发展实在是太混乱了,而且结构也不单一,就这几千人,很多事情都要他操心亲自去解决。他答应罗成一起搞厂,真不是为了那三千一个月的工资,虽然的确可以让家庭过的很好,但主要是清闲了几年憋的慌。

  但谁知道才几个月就搞成这样大的规模了,厂房就一直没停过修建,因为本来就需要创库。这多建一二个根本不怕浪费,但往往是刚建好就立刻用上了,现在因为有上海那边的缝纫机厂直接以货换货,要想扩张都没限制了。

  现在听到罗成的说法,张厂长还真心动了。他不能一直用国企的观念来看待问题,国企有国企的优势,但私人企业发展的好,也是有优势的。私人企业不用讲那么多规矩,改革开放嘛,发展经济,提倡让一批人先富起来。

  这富也分大富小富,一个大学生,一个月开一千工资,一年一万多,能不算富嘛。这真有能力,配一辆车怎么了。不这样的话,私人企业拿什么去跟国营企业竞争。

  但这想法是不错,可不是还没有大学生来嘛。这次罗成去香港待的时间不少,加上路上的时间,那竹编厂的订单都要快完成了。这货一交那边外汇拿过来后,厂里还能买四辆吉普车呢。

  “你这轿车下次还能不能从香港弄到手。”

  张厂长的一句话,把罗成一下问的回过神来。讨论个屁呀,再拉一批货去香港的事情,罗成声都没有吭就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见罗成的举动,张厂长也是愣了一下,也很快明白了意思。两人是在办公室白讨论半天了,这车又不是安排完了就没有了的。

  因此,张厂长给自己厂里留下了五辆车,另外五辆,给提供布料的厂一辆,给四九城缝纫机厂一辆。其他的三辆,都处理给了一些避不开的单位。当然了,这里所谓的给,只是说卖给他们,不是白送。

  一台六万六,别嫌贵。国产轿车一台都六万至八万,而且不客气的说真没人家性能好。这进口车虽然都知道多少一辆,但那得拿外汇去进口呀。

  一万多港币加二千多人民币的税,在国内卖六万六,这还是友情价,罗成是含泪一台又挣了五六倍的价格。

  而罗成是离开了厂长办公室,但今天他别想清闲,二狗子也知道罗成回来了,罗成一出办公室就被他堵住了。

  “师父,食堂不够用了,你这厂扩张的太快,现在老的运输站留下的那些房子都改成了食堂了,但依然不够用,得重新建一个食堂,可你这天天招人的话建一个都不够。”

  食堂不够了,也的确是,但现在厂房一直需要建设。这ZJ局那边还是因为提供上面打招呼才一直派工程队在这边建设。现在私人还没有队伍能建造厂房。

  建食堂,要是按照传统的食堂,如果招工一直不停的话,依然是一个问题。厂房式食堂实在太费事了,这要搞的话,直接搞一个像后世大学城那样几层的大食堂才好。一下几层,多弄些品种,类似于美食城一样,到时候那些商贩也可以花钱来吃,这多好。

  但要建那样的食堂,必须专业的人事来。这又回到了原点,他这是私企,喊不动人呀。只能利益交换了,看看ZJ局那边需要些什么,彩电冰箱现在还有轿车的选择。这都是好东西呀,卖也好抵工程款也好,只要愿意派能来建,什么都好说。

  至于现在的食堂问题,只能临时把快要建好的一个厂房当临时食堂了。

第150章 侄子上门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能是因为各自都有了家庭吧,特别是女儿,也就过年回家里看看。

  家里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去跟女儿商量,所以这些年,三妞跟她那边的几个兄弟姐妹关系是真淡了不少。

首节上一节66/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