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过去:开局送老婆 第36节

  在生产车间干活习惯了,这上班事情手头没点事,三妞感觉有些不自在。

  “第一,先把门关上,第二,倒好热水~~。”

  “然后呢~~。”

  三妞按照罗成的吩咐,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了,两人倒好了热水。

  “这是新来的报纸,我在看,那墙角有旧报纸,学习精神指导。”

  就~~这~~~,这也算工作。

  “当然了,你要是不愿意‘学习’,也可以去下面的食堂,检查一下食堂里那些被择掉的菜有没有浪费的情况。”

  看三妞没进入状态,罗成再次补充道。这活真要是去做了,那算是得罪人的活。人家洗菜择菜的人,心里都有数,把公家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对待,不会因为一点地方烂了,就丢掉大部分。

  三妞坐在了原本是副主任的座位上,这座位也是刚设立食堂副主任的时候,给专门添加上去的。

  强行看了一会报纸,三妞觉得没什么意思,这年月的报纸本来就没什么看头。报道的也基本是一些发展情况和精神政策指导。

  “要不要给你弄双布鞋来缝缝,或者打打毛线。”

  “这能行嘛。”

  看着三妞那无聊劲,罗成笑着逗问着。没想道三妞还真心动了,真想那么干。

  罗成是真的忍不住的笑了起来,这要是809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可能真能那么干。现在要那样干,被发现,那绝对是思想有问题,会批判。

  一看罗成的样子,三妞就知道自己被骗了,只能继续翻开着报纸。

  “三妞,过来。”

  罗成算是过来人,这办公室里要是一点事情都没的干,总感觉这时间慢的很,还不如在厨房里忙碌一下,一天就不知不觉过去了。但应对这事情也很简单。

  见罗成神神秘秘的样子喊她过去,三妞有点不好意思,内心骂着罗成不正经,但还是过去了。

  “看不看。”

  一句话,三妞差点想歪了,要是一年前,这话对她很有吸引力,现在~~。

  罗成打开了抽屉,一本《西游记》的小说拿了出来。无聊的话,看这类东西,时间快的很。特别是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这文字版的,感觉也不一样。

  这也就是上午,罗成报纸勉强能看一看,而且办公室上午人员也多。要是下午,报纸也是跳着看的他,早就开始看小说了。抽屉里还有好几本,图书馆借的。王副厂长就有图书馆的朋友,弄一张借书卡还是容易的,借书看又不是不给钱。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三妞,看西游记,有不少字不太认识,但并不妨碍她阅读。就是看的慢而已,这样一来,更打发时间了。

  还没到车间下班的时间,罗成就喊三妞一起去打饭菜了。这个点去,是刚出菜又没什么人的时候,不需要排队。而且办公室人员也都这样干,喜欢提前一点点。

  七食堂离办公室有些远,罗成没过去,有了酱料后,大家炒的菜都大差不差的。真要说好点,可能也的确是七食堂刘师傅的手艺还可以,部队的炊事员,炒大锅菜也是有点能耐的。

  来到一食堂,打菜的人一看见罗成,就立刻喊着罗主任好。其他部门的不需要这样客气,罗成是真能管到他们呀。

  不需要招呼,罗成先拿出二个饭盒,直接自己动手打菜,每个菜都打一点,一饭盒就满了。再把三妞的饭盒打满,又要了点主食给了饭票菜票就走了。

  “罗成,你刚才怎么就给二张菜票呀。”

  看着罗成的操作,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三妞又忍不住询问着。这哪怕是食堂的领导,也不能这样吧。一盒菜那么多,就给一张菜票,加上她的也就二张。

  这样多菜,晚上回去都不用额外弄了。

  “是呀,你要不想给菜票也行。”

  “不是,你做领导的也不能这样吧。这一盒菜,这样满,二张菜票都不够吧,这可是二盒。”

  “你没看见我是什么菜都打了一点嘛,又没单独打菜。我这是在工作,身为食堂主任的我,不得检查一下食堂的菜品口味问题呀。你现在是质检员了,这食堂的菜品检测也是你的工作,吃过饭,我带你去每个食堂走一圈,以后你打菜也要这样打。”

  还带这样玩的,明明是贪便宜,还变成了工作需要。好像不这样干,还不是认真负责了,这让三妞无力反驳。

  想到之前一直带饭菜,罗成好像也没说过一次他能这样操作。肯定是罗成太懒了,有人带饭菜,就不愿意跑那一下,才没有说的。

第85章 真的没完没了(四更万字了)

  五月,春雨。

  “罗成,别玩了,这有什么好玩的。”

  “这白白嫩嫩的,怎么不好玩~~。”

  三妞望在纸盒箱里那一条条白色的蚕虫,她感觉自己的丈夫就跟小孩一样,竟然在办公室养蚕玩。就因为针纺厂里有两三颗桑树,然后竟然花几分钱在小孩手里买了一堆蚕虫来养着玩。

  十来天的时间,三妞早就适应了现在偷奸耍滑的工作。早上验收菜的事情,一个人就可以解决,因为她现在怀孕,最近真的是有点肚子了。罗成没让她早起,这样一来,她主要的工作还是被罗成干了。

  现在三妞感觉自己就是来针纺厂养胎的,每天早上来报个道,然后就坐在办公室看小说也好,聊天也行,就是打发时间而已。然后一到中午,两人随便一人去打菜都行,都是打那种满满一盒就给一张菜票的菜。

  现在一共有七个食堂,每个食堂轮流打菜检查口味,一个月平均下来,一个食堂也就打四次多点。

  最近罗成倒是大概统计了一下系统签到获得水果的概率,三五天左右的几率就能签到获得一次水果。这一个月下来,大概有十来斤水果。但相应的,食材就会少获得十来斤。

  如果是在后世,肯定是获得食材更划算,后世什么水果不能买到,价格也不贵。但高品格的鲍鱼龙虾海参,那价格可是真贵。

  但这年月,水果是真的高档礼品了。特别是一些有季节性的水果,比如葡萄,这个季节根本没有。

  葡萄罗成没让它继续在系统里存放着,据说孕妇吃葡萄,小孩眼睛会大,要是生个女娃,张一双卡姿然的大眼睛也不错。当然了,主要是吃葡萄对孕妇真的好。

  ‘咚咚~~’

  食堂办公室难道响起敲门声,吓的三妞赶紧把小说和苹果放进了一直打开的抽屉。

  “进来。”

  罗成喊道,门是掩着的而已,推一下就能进来。

  “哥,你怎么来了。”

  进来的人,罗成和三妞都没有想到,竟然是赵大林。

  “我来找妹夫说点事。”

  妹夫,赵大林以前很少这样称呼罗成,就是直接喊他名字。自从赵大林调去了运输部,罗成和三妞几乎很少看见他,倒是嫂子还是三妞经常喊到四合院那边去坐一坐。

  运输部,赵大林已经开始学习开车了,工资又涨了五块,由原本的三十三块涨到了三十八,属于司机助手的职位。

  三十八块,食堂主厨兼班长都没有这样高,而且司机的定量也有补助,再加上还能挣点外快。可以这样说,罗成要不是还兼任食堂主厨,一个月下来,赵大林现在并不比他差多少。

  现在视野开阔了,见识多了,钱也一个月不少挣。回罗岭,之前抽烟还有人唠叨让他省一点钱,现在也没人再说了。

  很多人希望赵大林能关照一下,他也知道自己的能耐,总不能说自己没关照的能力,而且他也的确有能关照的地方,比如谁要是去HS市那边,他能带一二个人过去,或者要带一点什么货都没有问题。

  罗成也就一个食堂主任,现在有见识了的赵大林,也知道这厂里所有的主任里面,可能就食堂部最差的了。也就只能管管食堂,而且现在是工人阶级时期,想管人,也得人家犯错,否则食堂里的人也可以不鸟他这主任。

  特别是罗成还是主厨的时候,就顶撞了食堂主任,这事赵大林在食堂干帮工的时候早就听过。这好像更说明食堂主任没什么鸟用,以后自己要是能彻底当上司机,给他食堂主任干他都不一定愿意。

  “哥,什么事你说。”

  这个点应该是工作时间,但罗成也没细问那么多,直接询问什么事。三妞是自己的媳妇,还是他亲妹妹,也没什么可回避的。

  “也没什么大事,最近不是厂里有在招工嘛,你们嫂子在家也没有什么事。罗成你不是好像跟厂长关系不错的嘛,能不能帮你嫂子给安排到厂里来。”

  听到赵大林的话,罗成感到头有点裂,这半个月前,在刘秘书的欢送宴上,大家还拿他的事情打趣呢。那家伙,自己没啥亲戚,把媳妇那边的兄弟姐妹都给整上了,如果不还有一个妹妹太小,可能也得整上。

  张厂长还说,罗岭村那么多姓赵的,认真的查的话,起码能差出不少远房亲戚。罗成完全可以再次做贡献,解决厂里招工‘难’的问题,直接整一条生产线出来。

  现在安排一个工作在赵大林眼里都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罗成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这想法。把大嫂安排进来,对于罗成来说,的确不是什么难事。但不管是已经走的刘秘书,还是张厂长,甚至是人事部的马主任,都已经点破他了。

  那马主任要安排人的话,完全可以自己就安排。但是还专门请他吃顿饭,被安排的人还送了两只下蛋母鸡给罗成。这事看上去是马主任出的力,但有罗成这个关卡在这里,性质就不一样。

  马主任办的事,让别人知道,他要把人安排进来,也得求人,是要贴人情的。而罗成的指标,完全是张厂长给他的一个考验。一开始就把亲戚给安排了,在厂长眼里也能理解,他主要是看罗成会不会为自己谋私利,要是那样做了,给出去的指标,张厂长也不会反悔,但内心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后面起码没看见罗成为金钱所动,虽然也是碍于情面,收了点小礼,给了一些部门的人。这起码知道罗成是会做人的,否则也不会有后来专门点一点他的事情了。

  把大嫂安排进来,没有充分的理由只会让人笑话,而且笑话的不是只是他。他算是厂长身边的人了,厂长也会跟着被笑话。

  也不是说以后罗成安排人,就会被看笑话,得看情况。自己这边的亲人,帮一帮,人之常情,媳妇那边的,要是家里过不下去,帮一两个,也能理解。还有就是哪种家里人没了,完全投靠你的晚辈之类的,那去求个人情,也没人说什么。

  有些不是本地人的,在四九城有工作了,生活好了。突然来了一个老家受难的晚辈,实在活不下去了,投靠而来的,这样的情况在这年代不少。如果是这样的亲戚,帮了人家也只会说你有情义。

  “这事恐怕难~~。”

  罗成思考了一会,开口拒绝道。他当然可以去找厂长,但凭什么呀。这次帮大嫂,以后赵森娶了媳妇是不是也要安排工作。五妞长大点呢,五妞最多读完初中就读不了了,如果不是她是农村的,到时候读书反而是害了她。

第86章 给钱行不行(五更)

  赵大林的媳妇,对于三妞来说,属于亲大嫂。所以站三妞角度而言,肯定有些向着的,而且帮大嫂也等于是帮自己哥。

  如果大嫂也上班了,那赵大林家的收入肯定大幅度上升。这对于赵家而言,是有很大好处的。

  听到罗成类似于拒绝的回答,三妞有些求情似的的眼光望下了他,本想开口的话。却发现自己丈夫罗成好像知道她的内心似的,一道冷漠的眼神提前望向了自己。

  算了,丈夫和大嫂,肯定选择丈夫。三妞其实也有原则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赵家是自己娘家,能帮她肯定愿意帮,但前提是罗成愿意。

  否则别说大嫂了,就自己哥赵大林,罗成不愿意她也不会帮,何况帮赵家,也本来就不是她三妞自己的能力。

  氛围有点冷,在赵大林看来,这对于罗成应该不难的。之前的大姐和老四就不说,他也知道是食堂指标换的。但他能去运输部,还有现在三妞被调过来坐办公室了。

  这可不是一个食堂主任能办到的事情,要说罗成跟厂长没私下关系,他可不信。这问都没去帮自己问一下,就拒绝了,这跟自己来的时候想法出路太大了。

  “这样,你把嫂子安排进厂,我给你一百块钱行了吧~~,或者你说个数。”

  也没沉默多久,赵大林想起来,他记得最初三妞的工作指标罗成还想卖钱来着。在食堂也没跟其他食堂的师傅收徒弟那样,他是只收徒儿,大徒儿因为家里条件差,也还一个月扣五块,那二狗子直接是一个孤儿,工资是全部扣了,一个月就给二三块钱。

  罗成以往的行为,让赵大林感觉他应该挺爱财的。所以他提出给一百块让罗成帮忙,但看罗成的神色没怎么变动,又立刻补充了一下,让罗成自己说要多少。

  “这真的不行。”

  之前为了维护一下关系,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哥,罗成拒绝的时候,还摆出一副为难的神色。但听到赵大林的话,现在他装都不装了,直接不客气的拒绝了。

  给钱,罗成有些想笑。真要算钱的话,赵家得欠自己多少钱。还让自己说个数,他知道自己哪怕真说了一个数,这赵大林也不一定能拿的出来。

  上一年赵大林在厨房当帮工的时候,一个月工资也就十八块五,房租加吃喝多少要用点。那时候为了省一点,哪次三妞喊他去家里吃饭,他不是死命在吃,吃饱了,下顿就可以少吃点,少花点。

  剩余的钱,那时候饥荒刚过,新粮没出来,都帮衬家里了。但他是赵家的人,是长子,那是他应该的。何况那时候他媳妇也住老家呢。

  赵大林能存到钱,罗成也猜的到,最多也就是最近这几个月。而且赵家那边好像他也没再给钱了,赵森那边还是住家里吃家里的,工钱目前都上交了,每个月留了几块零花。三妞妈说帮赵森存着给他说媳妇。

  赵森说媳妇,先不说年龄还小,不着急。就算年龄到了,他现在可是有工作的,哪怕只是一个洗菜的,那也是正了八经的工作。如果不挑,在城里也都能找到媳妇。要是在农村,还不是紧着他挑。根本就花不了什么钱。

  能拿出一百,罗成就感觉是赵大林的底线了,再高,他肯定会答应。到时候大嫂安排进厂,每个月工资扣出来呗。

  真要那样做了,保不齐罗成依然是吃力不讨好,说给大嫂弄份工资,工资全部自己拿走了。

  最当初,罗成也的确想过卖工作指标,因为那时候他家里什么都没有,那烈士父亲的抚恤金都快被折腾完了。现在自行车家里两辆,缝纫机也有了,手表三妞都带上了。有钱也不知道花什么地方。

  再加上,三妞和罗成两人的工资现在一起一个月有一百一十多,也不差那一百块。真要卖工作指标,得看什么厂和什么岗位。

  轧钢厂的工作辛苦,但工资的确比针纺厂高。如果是男人,大部分还是会选择轧钢厂,而且有工作也肯定家里的男人上班优先,所以如果是轧钢厂这类的,地区是四九城,又是大厂。三百块都别想,一年不到的工资就能弄份工作,那工作就不这样难找了。

  针纺厂,女工多些,但其实男工也不少。工资那也得看跟什么厂比,也就轧钢厂和一些煤矿厂这种特别累的工作比针纺厂的工资高。像食品厂罐头厂之类的,还不一定比的过针纺厂。

  当初罗成想卖个三百左右,那还得人家欠他一个大人情。要是罗成愿意分期付款,五百可能都会有人答应,那是生产车间的指标。就厨房洗菜的指标,差是差了点,二三百一个也跟玩似的。但卖指标有风险,他这不属于继承的指标,卖的话有点犯法,一个接受贿赂罪名跑不了。

  如果一些人,自己有门路或者什么原因不干了。哪种情况是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卖出去的,这起码是一走一进。

  见罗成拒绝的这样干脆,赵大林有些尴尬,然后没吭声的走了。

  “还妹夫呢,这分明就是看不起人。”

  离开食堂办公室后,赵大林自语着,内心对罗成之前的帮助感激之前也少了很多。

  要说感激,刚得到工作的时候,赵大林是真想过以后好好报答罗成的。但那点工资,加上小孩出生后,总要吃点好的,所以报答的想法是一直压在心底。而且这要感激也不光是自己一个人,罗成给他工作,帮五妞读书的成分也在里面。

  后来,三妞又让罗成帮大姐和老四也弄了工作。那这有工作的也不只单独他一个人了,人就是这样,喜欢做比较。所以这感激之情那时候就少了几分。

首节上一节36/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