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38节

  接下来开场的第一个语言类作品,就是冯巩牛群的《坐享其成》,这一段作品用黄包车作为道具,诉说了啼笑皆非的故事。随着时间的发展,两人的作品一样,渐渐地没有了过去的锋芒,而是转为圆滑。

第644章 花开并蒂

  央台的演播大厅内,精采的节目轮番上演,与此同时,在另一间屋子里,几十个接线员也被接连不断的观众来电折腾的手忙脚乱。

  所问到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晚会什么时候能有重播?

  一些观众是因为节目太过精彩,只看一遍觉得不过瘾,有的则是因为错过了前面的节目,后悔不迭,指望着能有弥补的机会。

  “台长!”

  王台长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他这会儿也在看着电视,本来是打算去现场的,可是却又担心有他们这些领导在,台里的员工和演员们会感到紧张,到时候万一因为紧张,再出点儿错,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台长!”

  来人是台里的一个行政人员,王台长只是瞧了他一眼,就又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节目上。

  “什么事啊!?怎么还慌慌张张的!”

  如果放在平时,就这么慌里慌张的,进来都不知道先敲门,他肯定是要批评的,但是今天不一样,台里准备的晚会这么精彩,等到明天肯定会在社会上形成热议,央台也算是大出风头,再加上快过年了,底下的人都不容易,这个日子口,应该下班回家的时间,还在台里忙工作,他也不忍心批评。

  “台长!疯了,疯了!”

  来人一脸兴奋的模样,嘴里念念叨叨的,丝毫没有留意到王台长的脸都有点儿黑了。

  这特么叫什么话,什么叫台长疯了?

  “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儿?”

  听台长的语气有点儿不大好,来人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里有毛病,赶紧解释说:“台长,我的意思是,观众来电,都快打疯了,那边安排了几十个接线员,从晚会开始一直到现在,电话就没断过,好几个接线员说话说得嗓子都哑了!这次春晚的收视率肯定会再创新高。”

  虽然王台长对这次春晚有信心,看到现在,也知道节目的确格外精彩,观众那边肯定打进来电话的不少,可也没想到还能有这等盛况。

  接线员接电话接到嗓子都哑了!这是以往春晚不曾有过的现象。

  “你去把老赵,老张他们都叫到我办公室来,一起商量商量,对了,你去总结一下观众反馈的意见,待会儿汇报!”

  今天这场晚会,稳了!

  台长王峰长舒了一口气,乐呵呵地看着电视上本山大叔和宋丹丹的精彩表演。

  崔永元:各位朋友,春节好。各位现在看到的是我们《实话实说》的特别节目。这个节目的特别之处呢,就在于请到两位特别的嘉宾。他们是来自东北农村的。一对饱经沧桑的。农民夫妇,现在就让我们用掌声有请二位嘉宾。

  崔永元:刚来这个演播室啊,都会有一点紧张。你看有这多摄像机,这么多观众,一会咱们谈着谈着就能放松。咱们先来个自我介绍。

  赵本山:咋介绍?

  崔永元:按您家里的习惯。

  宋丹丹:那我先说呗~

  崔永元:好!

  宋丹丹:我叫白云~

  赵本山:我叫黑土~

  宋丹丹:我七十一。

  赵本山:我七十五。

  宋丹丹:我属鸡。

  赵本山:我属虎。

  宋丹丹:这是我老公。

  赵本山:这是我老母

  赵本山:我老伴儿。

  宋丹丹:差辈儿了~

  崔永元:请坐请坐。大叔大妈呀,太紧张了,别紧张。我跟您说这个谈话节目吧,它有话题,咱一谈话题它就不紧张了。

  赵本山:对!

  崔永元: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我看咱改改规矩,这回大叔您先说。

  赵本山:昨天,在家准备一宿;今天,上这儿来了;明天,回去。谢谢!

  崔永元:行了行了,别说了,咱还是说您二老吧,我现在呢我把问题提的细一点,你们是哪一年结的婚?

  赵本山:我们相约五八(1958)。

  宋丹丹:大约在冬季。

  崔永元:这好不容易不念诗了,又改唱歌了。当时谈恋爱的时候是谁追的谁呀?

  赵本山:其实小崔你应该有这种眼力,当时我用现在话说,小伙长的比较帅呆了,追的我。

  宋丹丹:你咋不实话实说呢?你让大伙瞅瞅你那老脸长的跟鞋拔子似的我能上赶子追你呀?

  赵本山:这么不会审美呢!

  宋丹丹:怎地?

  赵本山:这叫鞋拔子脸那?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

  崔永元:还不如鞋拔子呢。

  宋丹丹:我年轻的时候那绝对不是吹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我都乐意瞅。俺们隔壁那吴老二,瞅我一眼就浑身发抖!

  赵本山:哼,拉倒吧!吴老二脑血栓,看谁都浑身发抖!

  央台春晚直播现场,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结束,博得了满堂彩,接下来又是一段歌舞表演。

  黎阳看了看时间,快到零点敲钟了,把节目单拿过来看了一下,时间上还可以。

  “待会儿主持人串场的时候,告诉他们,多用5秒钟,算了,告诉周涛就行了,别人不用说!”

  拿捏时间这种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支持人去做,换成别人指定没戏,如果让林志玲来做,怕是到时候,紧张的连嘴都张不开,更别说梁咏琪了,所以必须交给经验最为丰富的周涛来做。

  候场室内,周涛很快就收到了指令,顿时心头一紧,五秒钟啊!

  周涛深吸了一口气,作为身经百战的主持人来说,在播报的时候卡时间那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一段新闻播报词,要求三十秒说完,就必须卡在这个时间说完,这是最考验主持功底的事,同时也是一名主持人的基本功。

  台上的歌舞表演已经结束,主持天团随即登场。

  朱军:“百福千祥迎盛世,九州四海庆新春,在这个夜晚,我们满怀热情的准备迎接1997年的除夕之夜。”

  周涛:“时序更新、气象万千,新春的脚步正在向我们走来。”

  林志玲:“带着1997年的收获和感动,我们即将信心满怀跨入1998年的春天。”

  董卿:“在这新的一年里,我们衷心地祝福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梁咏琪:“祝愿每一个朋友阖家幸福,梦想花开。”

  朱军:“此时此刻,我们想说的话很多,我们要感谢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时代。”

  董卿:“此时此刻,我们的心牵挂着正在决胜小康、扶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朋友们,你们辛苦了。”

  林志玲:“此时此刻,我们要向仍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各行各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周涛:“此时此刻,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我们的家人,感谢一切帮助过、支持过自己的朋友们。我还想说,把真诚的感谢送给别人的同时,也要谢谢自己,带着微笑迎接每一个挑战,跟着时间又长大了一岁,过去的一年辛苦了。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倒计时~~~~~~”

  合:“10987654321过年好!”

  总导演室内,黎阳看着手表,也长出了一口气,镜头随之切换,一个敲钟的画面,紧跟着就是什刹海前成百上千的礼花升空。

  主持人,演员纷纷走下了舞台,和现场的观众亲切握手,拜年,黎阳看着周围正在欢呼,拥抱庆祝的同事们,众人也纷纷看向了他。

  “过年好!”

  大年初一

  黎阳是被一阵鞭炮声吵醒的,迷迷瞪瞪的睁开眼,何晴还在睡着,也是一脸红晕的模样,看得让黎阳忍不住搂得更紧。

  又在床上赖了一会儿,外面的鞭炮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密集,有些鞭炮甚至直接飞进了他们家的院子,在院里炸开。

  黎阳也收了再睡个回笼觉的想法,轻手轻脚的起来,穿好衣服下床,看何晴还沉沉的睡着,便没急着放鞭炮。

  各家各户这么早起来放炮,无非就是图一个好兆头,据说谁家第一个放,谁家放的热闹,新的一年里,财运就容易往谁家走。

  可黎阳他们家还用得着财运吗?

  昨天夜里飘了一会儿小雪,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黎阳穿好外套,先把中院给清理出来,然后就进了厨房。

  刘晓丽和陈虹早带着孩子就回娘家了,不过今天有客人上门,刘德华,梅艳芳,梁咏琪,还有同样来不及回家过年的李红。

  这么些人,黎阳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正当他在厨房忙活的时候,何晴也起来了,洗漱好就来了厨房。

  “早上吃什么啊?”

  何晴说着凑到跟前,从后面抱住了黎阳的腰。

  “我和你一起弄吧!早上就简单一点儿,下碗面条算了!”

  “那可不行,今天可是过年,平时太忙没机会,今天你还不让我显摆一下啊!”

  黎阳说着,就把何晴往外推。

  “你快回屋吧,外面挺冷的,要是没事儿干,带着黎轩和黎雅把鞭炮放了去!”

  一听放炮,何晴立刻就来了精神,别看她生得柔柔弱弱,明媚动人的,胆子绝对不小,放鞭炮对她来说,那是小意思。

  没十分钟,黎阳就听见院子里噼里啪啦的炸开了,伴随着的还有何晴的笑声。

  黎阳虽然说着要显摆一下,可早上就他们两个人加两个孩子,也懒得弄太麻烦了,四个菜一个汤,还有一锅红豆饭。

  吃过饭,俩人紧接着又的开始忙活,听何晴说,客人们下午就到,得整治一桌席面。

  可是刚到中午,霍思燕和李红就先过来了,两人一个是出水芙蓉,一个是艳若桃李,花开并蒂。

  霍思燕性格大大咧咧的,见了面,二话不说,直接过来帮忙,李红倒是有些放不开,好在还有何晴在,气氛倒也不至于僵住。

  黎阳倒是挺喜欢李红这姑娘的,性格独立,不扭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小姑娘很漂亮。

  “昨天晚上表现不错!”

  霍思燕正在择菜,闻言喜道:“说我呐?”

  黎阳没好气的说道:“我说李红呢!你就是个歌舞串场的,表现好是应该的,真要是出了错,我还能饶了你!”

  霍思燕白了黎阳一眼,不过却没说什么,李红倒是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小声说了句:“谢谢!”

  黎阳见状笑道:“客气什么,好就是好,说心里话,我对你的预期不算太高,合格就行,不过昨天的表现确实让我挺意外的,对了!你以后打算干什么?”

  李红闻言,不禁有些意外,想不明白黎阳为什么突然问这个:“我~~~~~~应该还是回去上学吧,以后什么的,还没想过呢!”

  这大概也是现在年轻人的普遍状况,身处在社会大变革当中,看着周围日新月异的改编,反倒是对于他们自身有些迷茫,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随波逐流,走一步算一步。

  “我有个建议,你可以考虑一下!”

  李红看着黎阳,等着他的下文。

  “你觉得做主持人怎么样?你大学学的不就是新闻传媒嘛,正好专业对口。”

  李红在吉林大学念大学,这次黎阳专门找人将她请过来的,也是想拉她一把。

首节上一节338/3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