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12节

  昨天耕了一夜的地,现在脑袋还昏沉沉的呢。

  他来香江的这些日子,真的是一天都没闲着,家里几个老婆不是已经步入了如狼似虎的年纪,就是在如狼似虎的路上,好几个月都没见,这公粮不得加倍的交啊!

  “要不”

  见黎阳要反悔,朱茵立刻就不干了。

  “不行,你昨天都答应我了。”

  跟了黎阳之后,朱茵算是彻底褪去了青涩,变得越发妩媚了,前世她那个香江爱神的称号,现在用在她的身上,真的是一点儿都不为过。

  昨天交完公粮之后,朱茵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提出要让黎阳跟着她去片场,看她拍戏的事。

  黎阳那会儿正是贤者时刻,也没多想就答应了,根本就没顾得上想,朱茵每天出门有多早。

  “行,我起,我起还不行嘛!”

  黎阳知道自己拗不过朱茵,这女人就跟匹野马一样,脾气倔得很,定了的事就不能改,不然的话,他们俩人也就不会有今天了。

  “你这部戏还得有多长时间才能结束啊!?”

  “大概两周,差不多吧!”

  朱茵一边整理着头发,一边说道。

  “不过我又接了一部新戏。”

  “又接戏了?用不着这么辛苦吧!”

  说着话,黎阳已经飞快的穿好了衣服,正准备去洗手间洗漱。

  “没办法啊,这部戏的导演我惹不起,不接的话,给我小鞋穿怎么办。”

  还能有这么牛掰的人!?

  黎阳不敢说他现如今可以在香江横着走,但是,至少在娱乐圈,还有谁敢为难他的人啊!?

  “谁啊!?这么大胆,还敢威胁你!”

  朱茵闻言笑了,看着黎阳:“怎么啦?你要替我出头吗?好啊!你现在就去教训那个导演吧!”

  “谁!?”

  “小敏姐姐!”

  我

  朱茵见黎阳吃瘪的样子,笑得更加欢实了:“老公,你快去教训她吧,你都不知道她有多凶,还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接这个戏的话,她就要把我给赶出去呢。”

  拉倒吧你!

  黎阳没好气的进了洗手间,这小妮子绝对是故意的。

  只是,周慧敏要做导演拍戏了!?

  不是还没学多长时间吗?

  难道这就要亲自上手了?

  好吧!

  对此,黎阳能做的也就是支持,别说周慧敏是让朱茵演个角色,就算是让他亲自上阵,那也得上啊!

  男人整理自己就是比女人快,朱茵可能五点就醒了,化妆,换衣服,黎阳只要三分钟就能完事。

  “走吧!”

  下了楼,除了周慧敏早早的去了公司,其他人都还没醒呢,只有佣人们在忙着打扫卫生。

  朱茵开车载着黎阳到了片场,她正在拍的这部戏是王京做导演。

  看到黎阳突然出现,王京也被吓了一跳。

  大老板突然现身,还是跟着朱茵一起来的,这

  稍微有点儿脑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顿时暗自庆幸,自己平时在拍戏的时候,对朱茵的照顾是对的。

  男主角是古天乐,距离当初拍《永不瞑目》都过去快十年了,古天乐也从当初那个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变成了现在的型男。

  他当然还记得黎阳,看到人之后,连忙过来打招呼。

  打发完古天乐之后,朱茵由一帮助理陪着去做准备工作,黎阳则去找了王京。

  自己女人的戏,他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的话,那肯定是要过问的。

  威胁的戏份,还有亲密的镜头,那是绝对不能有。

  或许别的导演,黎阳还能放心一点儿,但是,王京这个习惯了摆弄屎尿屁的家伙,黎阳对他还真是不放心。

  拿过剧本,十几分钟便草草看了一遍,只是一部小成本的喜剧,典型的王京风格,中间虽然穿插了一些低俗的搞笑内容,可总体上来说,还算不错,情节设计的很紧密,另外整体的节奏很轻松。

  “忙你的去吧!”

  王京顿时如蒙大赦,暗自对自己说:以后拍戏之前选女主角,一定得找施南笙打听清楚了,和大老板关系匪浅的要么就不用,要么就一定得把剧本好好过几遍。

  做好准备的朱茵回来了,随行的助理给两人准备了早餐,吃过之后,刚好七点钟,剧组正式开始拍摄。

  差不多十点钟的时候,剧组又来了一个黎阳的熟人。

  “黎阳老师!”

  “乐云!?”

  黎阳还真没想到他会在这个剧组碰到乐云,乐云就是87版《红楼梦》王熙凤的初定人选,后来因为被香港过气明星罗烈哄骗,和他一起去了香港,罗烈可是有老婆的人,失去了兴趣后立刻抛弃了乐云。

  当时黎阳就在香港,正好看到新闻上的报导,对罗烈这样的人渣,黎阳当然不会放过,直接让他身败名裂。

  至于乐云,黎阳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过还是拉了乐云一把,避免她香消玉殒,将她签进了亚视。

  说起来两个人已经很长时间都没见过了,期间黎阳虽然也经常往来香江,可是,也没特意去见过乐云。

  彼此当初不算熟,后来,黎阳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给与了乐云一些帮助,知道她的生活已经步入了正规,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打扰对方了。

  “我在这部戏里演了一个小角色。”

  乐云主动解释了一句,随后又说道。

  “我前段时间回了趟内地,还和以前红楼的小伙伴见了面。”

  “怀念吗?”

  乐云笑了,摇摇头道:“有点儿,但是也说不上怀念,毕竟,当初我在剧组待的时间不算长。”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笑容还是变得有些苦涩。

  大概也在想,如果当初她没有离开,没有放弃王熙凤这个角色的话,或许她的人生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看邓婕,如今跟着张国立夫唱妇随的,俨然已经成了国内影视圈子知名的制作人。

  而她现在呢!?

  乐云也没再说什么,虽然算得上是他乡遇故知,可是,见到黎阳,她还是不免有些尴尬,毕竟,当初她的经历,实在是算不上光彩。

  黎阳也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兴趣,专心看着朱茵拍戏。

第620章 举国欢腾的日子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我用心一次次的敲响五千年的钟声,你用爱唤起沉睡百年的梦醒,用暖流浇灌起绚丽的紫荆花,用温馨荡去冰冷的寒风”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从五月上旬开始,类似的歌曲便不停的在人们耳边回荡,回归的热潮,并没有伴随着仪式的结束而褪去,历经百年,直到今天,中国人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一次。

  五月中旬,内地的央视,还有香江的亚视,共同播出了一部电视剧《香江一家人》。

  全明星的阵容,让这部电视剧从一开始就收获了超高的收视率,虽然时间上很匆忙,但是电视剧本身的质量却一点儿都没有被拉低,毕竟是内地和香江两地优秀的编剧联合创作,虽然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还需要再完善,但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剧本编写,选角,建组,拍摄,剪辑到播出,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这部戏的导演,内地这边黎阳派出了赵宝刚,他本来正在拍摄一部电视剧,不过显而易见的,为记念回归这个历史性的时刻,《香江一家人》显然更为重要。

  香江那边亚视派出的是韦家辉,另外,总监制更是请出了已经退居二线的王天林担当。

  演员方面更加星光熠熠,不要说主演,就连其中的配角,哪怕只有两三场戏的小角色,全都是一二线的明星。

  首播当日,就在内地取得了67.5%的平均收视率,最高峰更是突破了70%,在当下各省市电视台都开始纷纷上星的大环境下,能够取得这么高的成绩,堪称奇迹。

  在这个举国欢腾的时刻,又恰逢《红楼梦》播出十周年,黎阳打算将红楼小伙伴请到京城聚一聚,他将这个想法说给邓婕,邓婕立刻表示她来组织,黎阳负责赞助就行了。

  “停,停,你跟我说这个干什么?你看着操办就行了。”

  “那怎么能行?”

  邓婕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又要接着念,黎阳赶紧一把抢了过去。

  “我说行就行。”

  邓婕见状笑了:“行,你说行就行,反正你是财神爷,你说了算。”

  这次《红楼梦》开播10周年,剧组再聚首的活动,所有的经费赞助全都是黎阳提供的,刚才邓婕念的那些,剧组成员们到了之后住宿的酒店是在明珠大酒店,聚餐的饭店是在李承儒的地盘,还有记者招待会的会场是京城亚视办公楼二楼会议室。

  此外,林林总总的,虽说97年,内地的物价还不算高,可是这一次聚会办下来,少说也得几十万的费用。

  邓婕就像个会计一样,把每一笔都算得格外详细,最近这些日子,眼瞅着聚会就要到日子了,差不多每天都得来一趟,跟着黎阳汇报,今天更是拉着东方文樱一起来了。

  “邓婕同志!东方闻樱同志!算我求求你们了,这些帐你们自己知道就行,也别跟着我汇报了,我听着都头疼。”

  黎阳也是甩手掌柜做惯了,现在突然让他听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根本就不往脑子里进。

  “你是这次的发起者,更是赞助方,不找你找谁啊!”

  东方也跟着凑趣,她早就在京城扎根,现是资深制片人,还是国字号。

  “你们俩商量啊!要是觉得名不正言不顺,行,我现在就正式任命,你们俩就是红楼剧组10周年再聚首筹备处的正副主任,这样总行了吧!?”

  俩人一听就笑了,显然,今天来这么一出,就是为了报复,报复黎阳脑子一抽组织了这么一个大型聚会,话说完了,就当甩手掌柜。

  “行,你们接着笑吧!”

  黎阳满脸无奈,还能不知道这俩人的心思。

  “好!不闹了,有个重要的事,得跟着你说。”

  “说吧!有啥重要的事?”

  邓婕没立刻说话,而是从包里又翻出了一个小本子,在上面翻了半晌。

  “还是有几个人联系不上了,演芳官的孔凡洁,还有”

  邓婕连着点了十几个名字,都是演员,有些跟着黎阳还很熟,对此,黎阳也早就想到了,10年过去了,当初的好些演员,在剧组杀青之后,都没再从事这一行,回到原籍之后,基本上都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而眼下网络在内地才刚刚出现没多少年,户籍管理这一块,很难做到像前世一样,上网一查就能找得到。

  为了找人,邓婕、东方文樱可是下了不少的力气,央视那边也极力提供帮助,有些演员甚至是通过公安局才找到的。

  比如在戏里演大巧姐的演员,就是通过户籍档案才找到的。

  “这次找不到就算了,等到我们下次聚会的时候,或许就能找到了!”

  这次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把演员们召集到一起,邓婕还在报纸上直接登了广告,可是报纸这种纸媒传播,扩散能力终归还是很有限的,比不上后来的网络。

首节上一节312/3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