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03节

  “这段时间确实辛苦你了,不过能者多劳嘛!你处理的很好。”

  接下来黎阳又和王京花交代了一些他离开后的事宜,等全部吩咐完后,黎阳来到了中影集团,韩三平已经同意了他的大片计划,邀请他到公司商量合作细节。

第468章 媳妇的助攻

  中影集团总经理办公室

  “我已经和上面汇报过了,公司的高层也讨论了很多次,最后大家同意你的提议,不过第一部商业大片必须要正能量,所以说这件事还得看你的啊!”

  “韩总!这个你还是去找别人吧,我可帮不上忙!”

  韩三平这分明就是想要让他提供剧本,但是上面提出的那正能量题材之中,儿童题材,乡村题材什么的,根本就没法弄大制作,就剩下一个主旋律,可黎阳实在是不想碰这个。

  “你饶了我吧,上面给了这么多限定,这商业电影剧本还怎么写,我是真没办法,除非像《精武英雄》那类型的电影也算主旋律,否则的话,我没辙。”

  《精武英雄》自然不能算主旋律,个人英雄主义放在以前,甚至是被狠狠批判的,哪能被当成主旋律呢。

  “办法是你提出来的,你不来谁来?这样吧,明年中影集团帮着你发行三部电影,可以挂中影集团的牌子,但中影集团不参与投资,到时候,你给个发行费用就行,你看怎么样?”

  “那我就试试!”

  韩三平提出的条件非常有诱惑力,不过黎阳也没敢把话说的太满了,毕竟主旋律这种题材的商业电影实在是不好碰,后世倒是有很多披着主旋律外衣的商业电影。

  可是绝大多数的电影内核亮出来,要是放在当下,绝对能被人给喷死,所以选择哪个故事,黎阳得好好思量思量,避免踩中雷区。黎阳可不想一不留神,趟上一个大地雷,然后把自己给炸死。

  韩三平也知道,在这里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见正事已经说完,直接赶人。

  从中影集团出来,黎阳回家这一路上都在思索着要拍什么,回到家里,他把自己往书房里一关,拿出钥匙,打开箱子,里面都是他这些年写好的剧本。

  可是看了半天,题材上符合的倒是不少,可是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根本就没办法拍摄出来。

  比如《金刚川》,美军轰炸机轰炸的场面怎么拍?志愿军战士驾驶放空炮的镜头怎么拍?

  根本没那个条件啊!

  再有就是内核不行,比如《八佰》,确实非常悲壮,可那场仗不是我党打的啊!

  放在后世肯定没问题,但是在当下,通过电影反应对面抗战期间英勇作战,这是什么居心?到底要干什么?

  整整一个下午,黎阳都没出书房一步,等何情从公司回来,黎阳还闷在里面,瞧那意思,晚饭都不打算吃了。

  “虹虹,黎阳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啊!回来就把自己关里面了,我也不敢问,怕打扰他!”

  何情听了,知道黎阳今天是去了中影集团,根本不用猜:“肯定又是在想剧本的事,算了,咱们也不等他了,先吃饭,待会儿我给他煮碗面,然后给端进去!”

  等他们吃完,何情端着一碗面到了书房门口。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直接打断了黎阳的思路,刚要发脾气,往门口一看,立刻强压了下去。

  “快吃点儿东西,别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何情说着,走到了书桌前,看着桌子上铺着一张大白纸,当然以前是白纸,上面已经被黎阳写写画画的满是痕迹。

  “你这写的都是什么啊?乱七八糟的,这是官司!”

  黎阳猛地一怔,接着就一脸狂喜的把何情给抱了起来,在她的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媳妇儿!你可是帮了大忙了!”

  说完,就回到书桌前,抽出一大稿纸,飞快的在上面写了起来。

  何情有点儿懵,她刚才就是看着有俩字像是“官司”,便随口说了一句。

  书房里,黎阳已经将开始动笔写剧本的开场,1947年,解放战争某战场,中野独二师139团3营9连,团长谷子地正带领9连战士潜伏在国军某处阵地前,以约定时间为准,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没错,黎阳要写的正是前世华艺兄弟投资拍摄的电影《集结号》,不过,这一次,他所参照的并不是电影原版,而是原版《官司》。

  前世原版的《集结号》算得上是冯小刚后期作品当中作为成功的一部,黎阳也同意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前半部对观众的视觉感官进行狂轰滥炸,后半部份又似涓涓细流,一下一下挠在心坎上。

  值得不值得?

  这算是原版《集结号》里面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面对战争提问这个问题,人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47个英勇牺牲深埋在窑里的战士,被当作失踪处理,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死如此不值得。

  “人家烈士家属给700斤小米,失踪就只有200斤。”

  失踪战士的家属这样跟幸存连长谷子地抱怨,这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

  而从连长谷子地的角度出发,那47个好弟兄,全都是好样的,没一个怕死鬼,却连烈士的名头也没有,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像烈士一样舍身战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荣誉。

  而对于没有证据的事情,除了个人的争取,是没有人会为他解决的,战士们就这么白死了,值得吗?

  顽强的拷问这个问题或许仍是一片茫然。

  而谷子地为此付出的努力,求人寻找上级,自己去战场挖,这个过程里,47个人的死有了一个值得。

  他幸存了,并且致力于为他们讨回公道,他的良心,他的固执,被人当作疯子,依然无怨无悔。

  荒谬的事情永远不会少,被荒谬调派与捉弄谁又愿意呢?

  但是当无情的命运这样降临,有人选择了迎上去,与命运抗争,谷子地就是这样一个人。

  不过最终的结局未免太圆满,因为兴修水利,烈士遗体被发现,上级还亲授勋章,为烈士祭奠,但更多的人不会有这样的幸运。

  更多的人,被命运的荒谬捉弄之后,籍籍无名的走了,自己和家属都得不到该得的补偿。

  谷子地注定是稀罕的。

  正是因为有了谷子地这样的人,会让人觉得人生是有希望的,人们付出了,却未必有回报,但还有他这样的人记得,愿意给讨回公道。

第469章 英雄需要被纪念

  电影当中有一幕,无名烈士墓地,一块一块的写着“无名”两字的木板做的墓碑,漫山遍野。

  当年的战场,留下了多少厮杀声,又有多少血肉横飞,那时可想的到以后,有一个老连长和一个家属在这里祭奠。

  然后镜头拉开,那一望无际的墓地,整齐摆列的木板墓碑,让人止不住的难受。

  类似这样的镜头黎阳见过很多,镜头拉开,整齐的墓碑,一望无际,可哪一个有这么强烈的荒谬感呢。

  一想到这些无名的战士,以他们的生命作代价却换不回一个有名有姓的烈士的称号,内心便忍不住一阵阵难过。

  家属得到的只是一个“失踪”,补贴也比人家少的多。失踪是多么的不明不白,烈士又是多么的光宗耀祖。都是一样的牺牲,却得不到一样的待遇。值得不值得?莫问值得不值得,这就是真相。

  像韩国电影《实尾岛》里的死囚犯经过强化军事训练,有人也付出生命代价,却因为国家局势变化,而被当做垃圾一样被扔掉,即使说他们死囚的身份注定了这样一条不归路,但他们依然想为自己讨回个名份,不想被随便抹掉。

  可是被抹掉,又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那一块块无名烈士碑不就昭示了这些吗。

  但是人们觉醒了,觉得生命的该被尊重,谷子地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出于兄弟情,出于人的良知,生命的逝去即使无法挽回,生命的价值是不能够被轻易抹杀的。

  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他努力去为每一个“死的伟大”的生命讨回“生的光荣”。

  那是一串串的记忆,排长写给家里的家信,提醒着照顾好老人,冬天不让儿子去井沿免得掉下,就是那个吃起烙饼来狼吞虎咽像个饿死鬼的排长,一个活生生的人。

  为了给找连长一块手表而被敌军击中的吕宽沟,被子弹打穿了心脏,睁着眼睛死去的黑子,与坦克同归于尽的姜茂财。

  这样一群活生生的人,粗砺,真实,还有韧劲十足的谷子地,他们都是汉子,讲话直白,打起仗来玩命,举止粗鲁,可就是实诚。

  这个故事里的这一群汉子都是有人味儿的,团长与谷子地在医院的一场戏,又是非常的轻松,兄弟两个互相撞胳膊的场景,鲜活,缓和了紧张的剧情,而浓浓的兄弟情溢于言表。

  可以说,《集结号》是部有情的电影,贯穿全剧的兄弟情令人感动。

  它告诉人们不要绝望。

  这个社会是需要谷子地的,不管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谷子地这样的人的存在,就可以赋予它意义。

  这个名字来自土地,它象征的意义也不言而喻,如同谷子总是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力量,人们需要的力量也来自那里。

  前世,黎阳是在电影院里看的这部电影,看过之后,他很难相信这会是冯小刚拍出来的,一个习惯用喜剧手段来对付电影审查的商业导演,居然也能拍这种题材的电影。

  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

  这是冯小刚自己对《集结号》的总结。

  每一次战斗,每一场战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所锻造的。

  凭什么四十七个生命不该与四十七万条性命相提并论,获得价值的等同?

  为了一个听起来挺美好的未来,为了一个虚无的盛世美景,这些生命就该无怨无悔,悄无声息地永远留在矿山之下?

  战争最大的魔力在于会让本来很怕死亡的人,能主动地心甘地选择死亡,这其实是另一种自杀。

  这源于一种信仰,为了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美好明天的信仰。

  于是英雄诞生了。

  “更多的人”为那些甘愿牺牲的信仰信徒们戴上了“烈士”的光环,信仰的传说,仍然在牺牲者的后人中间流传。

  烈士的名号下,已没有人再记得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为了信仰而死的人了。

  团长自然是有资格躺在烈士陵园里的,可那个团其他几百号人呢?

  被遗忘了,爹妈给取的名字死后倒成了“无名氏”。

  谷子地是无法看懂这一切的,为什么用一条硬汉的血换来的烈士的称号在更多的人看来,只是700斤的粮食?

  为什么更多的人在拥有了美好明天的时候,却让那些信仰的牺牲者们失去了名号与尊重?

  值得铭记与尊重的,不是英雄、烈士的称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因为他们曾经活过,所以需要被祭奠与怀念。

  英雄的光环不过是更多的人为了信仰的延续而制造的美丽的幻景。

  回过头来,再说冯小刚的这部电影,如果换一个故事背景,换一个群体的话,是值得被歌颂的,也足以让他的名字永远被刻在电影历史上。

  这部片子的战斗场面没得说,让人看着很过瘾,不过电影的问题也很多。

  电影里面,解放军的战术和人员、武器配备模式竟然和美军差不多,就连人物的刻画,也是在照搬美国大片中的牛仔英雄主义。

  不仅如此,一项战斗任务,决定部队是不是要撤退的信号,竟然是远离一线的一个号声,这是不是太不符合实际了呢?

  先不说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有没有集合号这个问题。

  单单是部队首长甚至需要用欺骗的手段,让战士们去战斗,去牺牲,这样的故事情节,到底是在歌颂解放军呢,还是在编排解放军?这是不是也对革命烈士太不尊重了呢?

  所以,必须改,必须重新整理故事情节,重新塑造整个时间,重新来刻画这一群曾经鲜活的生命。

  这一次,黎阳不再原封不动地照搬电影,而是不断地对电影剧本进行修改完善,之所以这么投入,因为他要唤醒人们对牺牲战士的重视。

  现在还有无数志愿军战士遗体长埋于朝鲜半岛这片狭长的土地上,他们不该被遗忘在异国他乡。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这些英雄需要回到故土。

第470章 马革裹尸

  黎阳用了三天就把他所理解的故事重新描写了一遍。

  韩三平再次看到黎阳的时候,都忍不住吓了一跳,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意气风发的黎阳吗?

  “黎阳老师!你这几天没休息好啊!?”

  黎阳的状态看上去,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此刻他的精神头倒是十足亢奋,没理会韩三平的询问,直接把剧本递了过去。

  “韩总,你看看这个!”

首节上一节203/3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