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演开始的娱乐大亨 第131节

  各个电视台还是很欢迎的。

  不过这就没有《汉武大帝》那样一个个的都想单独拿下首播权了,之江,京城,赣西卫视三个电视台合力将其首播权拿到了手。

  每集八万,一共二百八十万拿下,外加贴片广告。

  ……

  墙内开花,墙外也开花。

  《飓风营救2》的北美下画,最终票房高达1.32个亿,肉眼可见的海外市场又能赚一笔,索尼哥伦比亚立刻激活了当初签约时的附加条款。

  以3300万美元买下了其他地方的发行权。

  为此,安东尼还亲自来了一趟。

  顺便告诉了顾铭一个消息。

  “顾!恭喜你。”

  “最后关头,《绿皮书》的北美票房也破亿了。”

  “哦?一周前你打电话不是说还差五百万呢吗?那时候每天的票房都只有三四十万了!是怎么……”

  顾铭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话说到一半。

  顾铭不再说了。

  了然!

  这还用问嘛,正常情况肯定是不可能北美破亿的。

  可就差那么两三百万的样子了,索尼哥伦比亚至于去扣这么点钱吗?

  肯定是自己出钱把北美票房买到一亿美元了。

  横竖其中的一半还会进入他们自己手里,最后就是贴进去一两百万。

  当然,大头是给顾铭的分成。

  一下子由四百万提到了七百万。

  “是那样的!”安东尼似乎知道顾铭猜到了,笑着点了点头,“放心吧,你的分成一分不会少的,一个月内,这笔钱就会打入你的账户。”

  “我们索尼哥伦比亚对待朋友一向大方!”

  “顾!再合作一把?”安东尼伸出了手。

  “你想要拍摄什么片子都行,动作片成本五千万以下,文艺片两千万以下,片酬翻倍,提成也可以再加。”

  “而且主导权可以交给你,甚至包括最终剪辑权。”

  “包括商业片?”

  “商业动作片!”安东尼强调了一下。

  大方归大方,关系好归关系好。

  可生意就是生意。

  顾铭还没在其他种类的商业片上证明过自己,安东尼不敢答应把最终剪辑权交给顾铭,即使他现在答应了,回去之后索尼其他高层也不会答应的,终究是个实现不了的条件。

  除了商业动作片。

  《飓风营救1》是顾铭导演,《飓风营救2》成了制片人,但据安东尼所知,这个项目从头到尾都是顾铭说了算。

  由此可见顾铭在动作片上的了解和掌控力是值得信赖的,剪辑权放手也不是不可以。

  其实,他这些考虑完全是多此一举。

  顾铭压根没有立马再在好莱坞拍一部片的想法。

  “安东尼,谢谢你的邀请。”

  “但我们可能没法合作了,我下一部片子想在国内拍摄。”

  “啊,为什么?”安东尼一脸不解,“趁着你刚拿下最佳影片,相信我,一部戏的片酬加分成甚至可以冲击一下两千万美元。”

  还能为什么?

  自己拍部片子赚的更多,为什么非要去赚片酬?

  还得接受其他人的指手画脚。

  说是都由你来管。

  索尼哥伦比亚的高层说话了,你听还是不听?

  相比起来,顾铭更喜欢自己说什么都算的模式。

  当然,这种话不能挑明,顾铭只能是给回了一句“你懂的,我自己是有公司的。”

  “哦。”安东尼表示了解,不过依然不会放过合作的机会,“是什么片子?要是动作片的话,你只要把剧本提交过来,我们索尼哥伦比亚可以在你还没拍摄出成片之前出个价格买断。”

  “我也没想好拍什么片子呢。”

  “那好吧,找发行的话别忘记了我们索尼,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安东尼很快就离开了。

  留下顾铭独自在启明星的办公室里思考着要拍什么片子。

  在国内拍片,这是肯定的。

  毕竟都拍了《绿皮书》和《谍影重重》两部好莱坞片子了,自己不能顾此失彼。

  内地市场还是要兼顾一下的。

  那么问题来了,拍文艺片,还是商业片?

  就在顾铭思考着的时候。

  李小萍走了进来。

  “陈昆黄小明周讯他们三个最早一批加入公司的艺人一起要求续约。”

  “够主动的啊,什么条件?”顾铭随口问道。

  “没,没有条件。”李小萍笑笑,“按照之前的合同再续五年就行。”

  “提成加一成吧,剩下的照旧。”

  三人毕竟都是公司老人了,现在都算是一线明星。

  这样还能主动以原来的条款要求续约。

  顾铭也不至于太小气。

  加了提成后就让李小萍去找三人签署新合同了。

  等到李小萍走后,顾铭才想起来,自己之前不是计划着拿一个冲击三大影后的机会来防备一手周讯不续约的嘛?

  现在既然没这种考量了。

  是不是拍一部片子帮她冲击一次影后?

  就威尼斯吧。

  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是巩利。

第119章 想啥呢你

  没错!又是巩利。

  前世的时候,她就在2000年当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后,又于2002年当了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直接成为了两次当选三大电影节主席的电影人之一。

  要知道,欧洲三大那么多年的历史,能做到这一步的,连二十个人都没有。

  只能说巩利在欧洲文艺圈子的的影响力确实很大。

  想到这里,顾铭就有那么一点点的郁闷。

  “麻的!”

  “怎么没人邀请我?”

  “好歹也拿过两次欧洲三大了。”

  “我这么没牌面的吗?”

  “等着,哪次让我当上三大评审团主席,非得给你们整个大活!”

  骂骂咧咧一顿。

  顾铭歪着身子,眉头紧皱,左手拖着下巴,右手不间断地敲击起了桌子。

  他在思考一件事。

  是不是可以趁着巩利又当评审团主席,试着冲击一下这座威尼斯金狮奖。

  实现欧洲三大大满贯!

  成为历史第四人,名垂影史!

  想法真好。

  但想了想,顾铭只能选择放弃。

  评审团主席能决定最高大奖的归属,那是在阻力不大的情况下。

  扪心自问,自己想拿这座金狮,阻力大吗?

  简直大的没边了好不好。

  首先,身份问题,自己是个华人。

  其次,自己的年龄,连三十都不到呢,人常说三十而立,自己这只能叫少半立,电影颁奖会不考虑年龄吗?

  最后,99年的金棕榈,00年的金熊,连续两届拿欧洲三大,这已经够夸张了,算是钻了巩利当那一届评审团主席的空子。

  她也顶住压力把金熊颁给了自己。

  02年再拿个威尼斯。

  你丫是电影的私生子啊!

  四年集齐欧洲三大?就算是拿出一部影史经典,也必不可能让你拿下金狮。

  这一次,巩利是肯定顶不住的。

  先不说巩利又不是自己亲人,不可能拿自己的声誉去硬挺自己。

  就算她这么做了,当所有人,不论是评委,还是主办方都反对的时候,就一个评审团主席,再一意孤行也决定不了最高大奖归属的。

  自己今年无论如何也拿不到威尼斯金狮。

  可能性不是零,也是无限趋近于零了,唯一的可能就是所有评委和主办方集体脑抽抽。

首节上一节131/4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