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很多,但是我不敢明着用啊! 第56节

……

下午,太平洋的科研群岛中,一个复制的汪淼正在一间办公室中,旁边就是冯昊。他正在不可思议的看着视频里面的自己,对着自己说一些话。

“这么说,我现在是克隆体了?”汪淼不可思议的问道。

“不,你也是汪淼,但是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汪淼,而是新岛的汪淼。”冯昊回答道。

“新岛的汪淼?”汪淼疑惑道。

“是的,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心,然后统一整个世界,将人类文明变成太空文明。

体制上我将采用民主集中制,经济上我将重新设计一套基于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方案。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前往月球建立基地,长期目标则是向整个宇宙扩张。”

“你确定你做得到?而不是在发疯?”汪淼有点不信。

冯昊笑了笑,说道:“要验证我的想法能不能做到,其实很简单。你在这里过几天就知道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材料上进行突破,研发一种比蜘蛛丝还要强的材料。

如果觉得自己精力不足了,我还可以再给你多几个克隆体。你可以先把所有的方向梳理一下。需要什么设备,我带你去采购,只要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设备,我保证都会给你尽快弄来!”

看着冯昊信心满满的微笑,汪淼也不再争论什么了。

“哦,对了,最后需要你加入一个教会,成为我的信徒!”冯昊说道。

“什么教会?什么信徒?”汪淼有点不解。

“这是为了减少你们学习的障碍,方便你们沟通安排的信仰!你懂德语吗?”

“我只了解一点点单词。”

“很好,那么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冯昊调出面板,将复制人汪淼设置为了使者。然后利用信仰之力,赋予了汪淼德语的全部知识。然后他拿出了一本德语小说《布登布鲁克的魔山》

汪淼茫然的接过了这本书,然后翻了翻,发现是一本没读过的书。开篇讲了一个大学生去探望得了肺病的表兄,结果自己也得了肺病,然后只好留下来一起治疗。

只是看了一会儿,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劲了。因为全篇都是德文写的,而自己之前是不可能读懂这样的德文原着的。

看着目瞪口呆的汪淼,冯昊立刻说道:“来吧,跪下吧,跟着我念祈祷文!”

于是六神无主的汪淼,下意识的按照冯昊的指示,开始了第一次祈祷。只是念着这些祈祷词,他才发现,这个教派似乎真的是要发展共产主义,因为大部分的祷词都是国际歌里面抄来的。

看到汪淼成为了泛信徒之后,冯昊又赋予了他英语、法语、甲骨文、拉丁文等语言知识,还赋予了他访问信仰之灵的权限。

“好了,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在心中和信仰之灵交流,也可以出去和其他人交流,我的工作结束了,下面就是你的工作了!”

第147章 全新的科研生活

经过了几天的生活,汪淼发现这座岛屿真的是潜力无限。他看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各国的、各行各业的,顶尖科学家。

这些人都在进行着最激进的研究,有一些他甚至都觉得有点疯狂!

比如他看到,有人在设计一个半径一百公里的粒子对撞机。这已经是现有最强粒子对撞机的25倍。而且冯昊居然对他的设计规模,有点不太满意,告诉他让他再搞大一点。

而第二次他们干脆扩大的十倍!但是得到的评语只是想象力匮乏,让他们出具体的设计施工图,标注好需要的特殊的材料。而且让他们不要担心资金问题。

还有一组人在研究太空城市项目,目前已经到了具体的施工验证阶段。这些人的实验室是以整座岛屿包括地上和地下。有一百多个最顶尖的制造业技术工人在配合他们进行验证。

在这个项目当中,他看到了冯昊出手建造模型的速度。他只是看了看图,然后挥了挥手,就将一片空间改造成了他们设计的样子。然后这群研究者就在自己设计的模型中,对整个设计进行再次改进。

空气循环系统有没有问题?搞一个出来试一试,然后拿着各种仪器进行测试。还会模拟各种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细菌种类、水分变化,等等。从制造、维护、适应、意外等各个方面进行实地考察。

目前冯昊最关心的项目,似乎是一个太阳驯服计划。这是一个龙国的科研组搞的一个项目。他们计划造一个巨大的罩子,把太阳完全笼罩起来,为整个文明提供物质、能源上的供应。

据说这个项目将分几期执行,第一期会建造一个数十平方公里的吸能罩,发射到太阳较近的轨道上面去。他们已经在制造并依据实物进行试验和改进了。

不过目前进展最快的,则是一个软件项目:全球统一实时信息交换平台。这些家伙加入五星教之后,借助信仰之灵进行编程,并且借助信仰之灵进行测试。一个人一天可以产生不低于两千行各种语言的有效代码。

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10亿终端级别的测试,正在向着百亿级别的规模发起冲刺。而他看到这些人订立的目标是万亿终端的规模。

而进入到实用阶段的项目则是太空食物供给项目。采用岛屿产生的垃圾、二氧化碳、循环水、矿物盐等可再生资源,构建的一个人造食物工厂。他们已经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各种糖分和淀粉了,只是现在还在调整淀粉里面的口味。

另外他们也在向着人造肉发起冲锋。目前给出的一种可行性方案是利用制造的糖分喂养蜜蜂。然后又诱导蜜蜂不断的繁衍,产生大量的蜂蛹。少部分蜂蛹用来补充蜂群的损耗,大部分的蜂蛹则用来提供蛋白质。

这个东西虽然看着恶心,但是汪淼也不得不承认,一旦吃过一次后,就很难忘记这种美妙的滋味了。

这里的食物非常丰盛,天天都是自助餐。从火锅到海鲜,从寿司到烤冷面,从烤饼到披萨,他这一个月,没有一顿饭的食物是重复的。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厨师,只要是有人喜欢的,就会被高薪请来,为这里的人提供服务。

生活也无需打理,走之前把要洗的脏衣服扔到篮子里面,回头会有专门的人来整理和清洗。

而且所有的人,都需要配备一个手环,不但有通信功能,里面还有一颗金色的星宿石。通过吸收星宿石里面的力量,他们的身体健康几乎完全可以不用考虑。

每天,这里的技术都在进步。每天,这里就会有新的项目成立。每天,都会有令人侧目的研究成果在内部进行发表。

观光了一周之后,汪淼突然有了紧迫感,他感觉自己必须要开始研究了,否则很可能就会跟不上这个时代。

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并让信仰之灵检索了新岛知识库,找来了相关的资料,他开始设计这种全新的材料。

在研究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信仰之灵真的是一个好助手。可以和他聊思路,让约一个临时讨论会,和行业内顶尖的专家进行对话,搜索各种资料,整理各种材料。

可惜它似乎是一种处于思维空间的存在,没法直接干涉现实世界,只能收集整理大家的知识,无法直接生成哪怕一页纸。

不过他还看到,有一个脑科学研究组正在研究一种脑组织,它们似乎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打算让它能产生简单的信仰,然后要求信仰之灵控制它,来影响现实世界。

这里不缺灵感,不缺思想,不考虑成本,研发效率是外面世界的一百倍都不止。经过了一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斗,汪淼终于给出了一种,理论上最可能实现的,纳米材料。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生产效率比较慢,一天只能生产1毫米长度的材料。对此,冯昊专门给汪淼也开了一个岛屿,里面复制了一百台同样的机器制造材料。

十天后,冯昊就拿到了这种全新的纳米材料。通过复制和塑形能力,他制作了一根手指头粗的绳索。依据汪淼提供的数据,这样的一根绳索,可以将整个岛屿都吊起来,而不会断开。

“你现在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当然也可以配合制作组改进材料的制作速度。你这个材料非常有用,有了这个,我们的太空电梯项目就可以开始实行了!”冯昊有点兴奋的拍了拍汪淼的肩膀。

“太空电梯?”

“是的,在赤道附近,我们有一些岛屿,打算在那里建设一架太空电梯。有兴趣你可以去看看,只要在新岛的势力范围内,你们都可以自由活动!有了这个材料,很快你们的活动范围就可以扩大到太空了!

目前同步卫星平台已经设计的差不多了,就差可以做轨道的材料了。另外还有两个和你类似的项目,只是目前他们的进展没有你的快。回头我会把你的项目分享给他们,看看他们能不能更进一步!”

“可以。需要的话,我也可以过去看看那几个项目。对了,这个太空电梯大概什么时候能建造好?”

“应该快了,我打算先将建筑运送到地球高轨,然后借助地球自身的引力将建筑群加速到同步轨道卫星所需要的速度,最后在定位到我们地盘的上方。我再用你提供的材料做主索。一旦稳固后,就是工程组的事情了!

东西我先带走了,剩下的时间你自己安排!我要去催一催其他组的进度了!”

告别了冯昊,汪淼想了想,打算去度假岛先放松两天,最近实在是太累了!

第148章 太空电梯(上)

太平洋、基里巴斯以东,不到800公里的地方,北纬0度,东经180度的地方,原本这里是一片海域,少有人烟。

但是几天前,这里突然就多出来了25座小岛,圈起来了数百平方公里的海域。岛上有冯昊目前掌握的最强的建筑人才团队。

自从拿到了汪淼的仿生纳米材料,他就开始暂停了十几个项目,并调集人员来此,打算建立蓝星上第一个太空电梯。这次来的人里面,不仅仅有冯昊自己的人,也有龙国的专家团队。

选择这个位置,一个是卫星同步轨道必须是在赤道上空,另一个原因则是基里巴斯是一个对龙国非常友好的国家。在这里建设太空电梯,对于这个太平洋小国未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25个小岛,六个核心岛屿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然后围住中心一个要建设电梯的岛屿。剩下的18个岛屿,在外围构成六个正六边形,为中心岛屿提供支持和辅助。

此刻,在最中心的岛屿上,冯昊正在和太空电梯项目组的相关专家进行最后的方案会议。

冯昊不想磨叽,直接开始提出问题。

“第一个平台核心已经建成,高10米,面积一万平方米。我看了方案,后续可以无限扩展,这个方案还有没有问题?”说罢,他抬头看向了会场。

会场里面上百人的专家团队,冯昊等了20秒,没有看到有人举手,于是进入到下一个议题。

“平台加速的方案出来了吗?我虽然可以把平台送上去,但是我没办法给它加速到3.1公里每秒的速度。”

这时有火箭专家举手道:“我们最终还是选定了火箭助推方式!”

“给我说一下理由,顺便也让其他组有所了解。”冯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目前粒子发动机项目的进展仍然比较缓慢,虽然比以前提高了30倍不止,但是对于平台这种达到了数十万吨的大家伙来讲,需要的时间还是太长了,需要足足两个月的加速。在原材料成本不考虑的情况下,这样时间成本太不划算了。

火箭助推方案虽然助推装置是一次性的,但是只需要8个多小时,就可以达到预定速度。

另外,火箭助推方式并不影响平台上安装粒子发动机,火箭可以作为主力,粒子发动机可以作为精调和姿态调整工具。

我们的基本想法就是这些了,主席先生!”

“嗯,好,下一个问题。电梯的固定点方案确定了吗?”冯昊看向了地球物理专家和地质专家组。

“材料已经选好了,是材料组提供的一种耐腐蚀,高强度的合成材料,样品我们也已经做好了。需要浇铸一平方公里的底盘。

最好在海底八百米以上深度,开凿一个字结构,然后在里面浇铸这种新材料。具体参数和图样在编号TKDT-9527号资料的13页到17页。”

冯昊调出来了这个编号的资料,打开了指定页面,认真看了起来。过了十分钟,他回复道:“行,就这么搞吧。等我把平台送上去了,就开始着手这个东西的施工!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没有其他问题了,主席先生!”

“行,那下一个问题,运送货架的动力问题!直接使用机械动力,目前能达到什么速度?”

货架组的专家代表回复道:“机械的最多达到100米每秒,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快了,材料强度就会达不到了。

如果使用化学能,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速度到了声速之后,一点点碰撞,就可能导致严重事故。而轨道长达三万六千公里,这不是一个笔直的路线,会在蓝星大气的影响下,出现扭曲和晃动。

目前的方案我们觉得粒子发动机加上磁悬浮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常温超导材料没有,只能使用低温超导,或者强磁体来替代。”

“先用现有的低温超导体吧!能源不是问题,只要是使用电力的,都不用考虑能源成本!”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这边的最终方案就是低温超导磁悬浮,加上电磁轨道变速方式。分十次把速度加到900米每秒,这样我们送一次货,算上加速和减速的时间,总共需要12小时左右。”

“嗯,一个轨道是12小时,如果是十二个轨道错开,就是1小时一趟。我觉得可以。好,下一个,材料组关于主索的涂装问题解决了吗?”

虽然汪淼将主索的材料问题解决了,但是因为有很长一段是暴露在大气层之中的,如果不在外面进行涂装,那么很可能因为大气的腐蚀,而导致腐蚀或者老化,这样很容易留下巨大隐患。

此外,主索还有很长一段是在太空之中的,其中太空的射线对材料的破坏也不可小觑,长时间的暴露在高能粒子照射下,材料的性质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最后导致材料老化。

“大气层的涂料已经解决了,太空层的涂料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备选材料,还有三个材料尚在实验中。”

“那就先用备选材料吧,另外三个如果有更好的,到时候,再找时间涂上就行了。这些材料叠加喷涂,不会产生问题吧?”

“目前倒是没有做实验,但是这些材料都是一些惰性材料,一般不容易和其他物质产生反应。不过就算有相互反应,也可以通过涂装隔离层来解决这个问题。”

“好吧,那目前情况就先对接到这里吧,平台和助推器都已经准备好了,今天我们就开始正式动工,大家下去准备一下,我需要到时候所有的组都随时待命,对我进行支援!

各位,过了今天,一个新的时代就将来临了!”

说罢,他带头鼓起了掌。大厅里面热烈的掌声,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喜气洋洋,干劲十足。

会后,冯昊开始进行正式施工前的最后准备。检查了平台和助推模块,然后收入了背包。又将有涂装的主索进行了采样,以备后续的使用。

在其他小组确认都完成准备工作之后,冯昊便开始了太空电梯的首次安装工作!

第149章 太空电梯(下)

要去往太空,其实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有来自龙国专家专门设计的个人小太空艇,这个难度就被大大降低了。

虽然使用水灵体能力,凝聚一团水包裹之后,冯昊也可以在外太空自由行走。但是那样非常不便于使用其他通信设备。

而且水对电磁信号非常不友好,在太空零压力环境下也非常容易沸腾和蒸发。所以思来想去,冯昊觉得还是使用太空艇更好。

整个太空艇内部采用常压,内部冯昊完全不用穿特制且笨重的宇航服。外面有推进器帮助精细调整姿态,此外还提供定位服务,可以方便冯昊自己的位置。

此刻,他带着太空艇,在离地面几万公里的太空之中,正静静等候通信的连接。一分钟后,他的太空艇终于连接上了地面控制中心。

“呼叫开拓者!呼叫开拓者!这里是地面控制中心,收到请回复!”

“你好,控制中心,这里是开拓者,我收到了呼叫,目前一切状态良好!”

随后,冯昊听到了地面控制中心的欢呼声。

首节上一节56/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