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很多,但是我不敢明着用啊! 第51节

现在一艘来自米国的核动力航母就摆在面前,他立刻就沉迷其中了。这艘航母是米国大名鼎鼎的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设计并负责建造的。这家公司在一战结束之后,就开始为米国建造多艘航空母舰,历经二战,直到现在。技术和经验积累了上百年,实力非常雄厚。

有着系统大毛航母设计知识的李航,现在又接触到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最新设计,两种设计理念和设计经验的碰撞,立刻就让他感到了知识开始爆炸。

从核反应堆的安装架构,到管线布设,再到电力输出、负载均衡,核燃料补给。单单这一个点,他将实物变成图纸,又反复建立模型,并进行计算验证,尝试其他各种修改,重新建模计算验证。很快他就琢磨出了现在这种设计的各种优点和缺点。

工程设计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将现有所有技术的优点集中起来,然后建造一台高达。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达成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取舍!有的设计很好,但是材料强度达不到。为了实现这种设计,要么修改架构,将单根加固变成多根加固。但是这样做了以后,又可能导致修改后的设计不再简洁。

或者你加固了水平方向的震动强度,却没有考虑到垂直方向的震动强度。而工程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垂直方向长期小的震动,导致框架材料迅速老化,最后使得工程寿命大为缩短。

所以李航在将实物变成图纸的时候,就会利用大毛的设计经验来重新审视航母,看看是否有地方可以修改成别的结构。现在的结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修改成其他的结构,是否更加合适一些?会不会引入新的问题?除了稳固性,对于防弹、对于维护、对于寿命是否有影响?

随着他越深入的研究,脑子里面的问题非但没有变少,反而变得更多了!但是这种状态,非但没有让他感觉苦恼,反而越发的兴奋。这表明自己遇到了自己知识的边界,前面出现了新知识!

这种状态就仿佛自己刚进研究所那会儿,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尝试!这让他现在有点废寝忘食了。好在这里的警卫也是贴心的服务员,吃的喝的都给自己安排的妥妥当当,让李航感觉节约了大量时间!

此外,李航感觉自己的 设计 能力 或许能通过这次,得到一个飞速的提升。能够集合蓝星上所有航母设计知识的平台,除了这里,别的地方绝无可能!

现在小组分工合作,有的人专门去测绘,有的人整理各个舱室的功能,有的人专门去梳理各种管线的作用,而李航则统筹规划,总结理论和思路,提出各种改进方案草案。大家都是热血沸腾,每天只睡六个多小时,其他时间全泡在了航母之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收集上来,李航这边也给出了更多的理论总结。米制的航母得益于米国的科技产业,其智能化程度、灵敏度和数据精度要稍好于大毛的航母。但是缺点也有,就是整体结构,由于缺乏大型材料锻造设备,导致为了避免这种问题,而采用了数量更多的,较小规模的结构。表面上这保证了舰体的稳固性,但是实际上整体强度是下降的。

另外,核动力舱占用的体积过于庞大了,虽然增加了远航能力,但是在安全性、有效载荷等方面还是存在问题。如果这一块能有一个更小巧的动力舱,那就更好了!

此外这艘航母的推进轴承设计好像有点问题,从实际测量结果来看,其导热似乎也有问题。但是想要确认这个问题,自己还需要模拟和更多的测量数据!

时间,自己还是缺乏时间!

只是自己递交的任务延期申请,仍然没有回复。现在剩下的时间只有两天了!尽管通过警卫,他已经催促过两次了,但是似乎并没有效果!

到了晚上,感觉精疲力竭的李航冲了一个热水澡。感觉精力恢复了一点的他,打算趁机再写一个笔记,整理一下思路。

唉,要是上面不批准,自己就只能回去了。可笑自己当初以为只是简单的出差,开个研讨会。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会上大家会相互交流一下进度,谈谈最新的进展。

所以当时原本上面安排的三个月的时间,他和同事们争取了一番,缩短到了一个月!结果来了之后,谁能想到这大西北的戈壁荒漠之下,居然不声不响的就出现了一艘核动力航母呢?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大家肯定就不会缩短日程到一个月,而是延期到半年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写完笔记,感觉困意袭来的李航,合上笔记本,在自己的房间倒头就睡了,桌上的台灯都忘记了关闭!

早上,被自己的闹钟惊醒,他立刻在宿舍进行了简单的洗漱,就出门准备吃早饭。看到同行的一个男同事也顶着两个黑眼圈,出了门,李航笑道:“怎么,昨天又赶工画图了?”

“没办法,谁叫测绘组的那么拼命呢!总不能在我这里拖后腿吧!测绘组的三个人现在是三班倒!但是一个月了,也才搞完一半舱室的测量。

我这里可就两个人,要不加紧一点,就赶不上进度了!”

“这批数据如果我们搞下来,我问过了,是可以带回研究所的。唉,延期申请还没有消息,我们只能冲刺搞一把了。否则明天我们就要打包回家!所以这块真的没有办法了!

回头我去看看测绘那边的情况,让重点舱室的测绘先搞,其他的干脆放一放!”

“唉,希望如此吧!我们当初真蠢,就应该先来看看,再说工期的事情的!”

“现在说也没有用了,只能加油干了!”

第134章 全面技术合作

“你好,我是英长空,这次负责对接飞行员培训服务!”

“你不是之前开民航的吗?”冯昊看着眼前熟悉的机长,有点好奇的问道。

“上次事故我们合作过,上面觉得这样后面更好沟通一些,所以才让我带队过来。”英长空先解释了一下官方的用意,然后又补充道:“其实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开战机的,只是年龄大了才去开民航。虽然不能和现役战士一样高强度飞行,但是做一下教官还是没问题的!”

看着眼前一百多个人,冯昊也有点疑惑。

“这一百多个人都是教官吗?”

“是的,飞机可没有那么简单!需要大量的地勤维护!这些大部分都是做地勤的人员!真正飞行员的教官只有七个人!”

飞机虽然看着很潇洒,但是维护起来成本却高的吓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地勤,结果就像白象国一样:空军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一年摔个十架飞机都不算奇怪!20年内,摔了177架飞机,等于七个航空团。

如果不是白象购买的速度足够快,恐怕空军就要面临无飞机可开的窘境了。不过由于爱摔飞机,所以米国和盟友很喜欢给白象国配备各种逃生系统,以验证这些技术的可靠性。

冯昊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自己还是想简单了。本只是打算建立一个机场,训练几个飞行员,控制一下附近的领空。但是现在看来,恐怕原有的人手安排,可能要重新规划了!地勤组自己恐怕也要搞起来。

既然这些人来都来了,那就搞起吧!反正自己的岛上,现在也有了大量的飞行员和其他龙国招募的工作人员。有了钱之后,利用张三的关系,冯昊先是招了一批被飞行大队淘汰下来的人。

空军虽然因为飞机数量有限,要不了这么多人开飞机,但是其实里面大部分人,在冯昊看来都是合格的飞行员。正好自己这里有地盘,有钱能搞到飞机。这不,这波人就正好用上了。

其他工作人员,比较好安排。反正自己现在网络和龙国已经接通了,还设立了一个银行,完全使用龙国的金融系统。手机有信号,将钱打到卡上,这些人只要开通了龙国的账户,就可以直接使用手机银行,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工资和汇款信息。

至于龙国方面,自己虽然没有钱直接给,但是各种米制现役装备,却大把的有。自从给了海军一艘核动力航母,给了空军几架F22和F35,这让冯昊的势力立刻就成了龙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离最高的共同防御关系差一步。

最后这一步是冯昊拒绝的。因为自己目前还有很多势力需要摆平,贸然到这个级别,会给龙国的外交策略带来麻烦。同时这个级别也会限制自己的外交政策。

现在这个级别的关系,就非常好。自己比较独立,看谁不顺眼就可以上去干。龙国只要不出手,自己在这一片就是横着走的存在。借助龙国的资源和科技,自己也可以干一些龙国不方便出面做的事情。

大家各自独立,但又互惠互利,是最好的状态。等到以后时机成熟了,大家再统一,也是一句话的事情。现在要做的就是一致对外。

而且冯昊选择的地方也比较有意思。

北面刚好是脚盆。脚盆 中北部最大的京东圈和大阪圈,现在因为富士山的喷发已经完全没法住人了。而且最近搬到熊本的多个高官也莫名其妙的经常生病。医院只能查出来,可能是得了白血病,但是原因却死活没有找到。水质检测没有发现有毒物质,饮食食材也没有发现细菌超标。

西面则是蛙岛。随着冯昊岛屿快速的修建,很快这一片就会成为他的势力范围,就算米国的军舰要来,也要掂量掂量。

而南面则是海军已经基本覆没的吕宋。吕宋现在只盼冯昊不要去打它的主意,根本都不敢看北面的情况。最近甚至已经奉劝渔民不要再去吕宋海附近活动了,否则出了问题,吕宋一概不管。

所以他选择的这个地方建立势力范围,不仅仅可以作为龙国在这一块的抓手,还可以有效的增加龙国在太平洋上的战略纵深。毕竟冯昊这边的雷达数据是和龙国军方完全共享的。

这导致双方的各项合作急剧升温。如果不是冯昊人手不足,他都想搞一艘航母来开一开。不过飞机场、防空系统、雷达站、网络、电力、水网建设,已经全面在岛上展开了。

这些工作目前主要是冯昊在配合建设,速度那是飞快。冯昊先拿到图纸,然后找到样品,按照图纸建立结构。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联系专家。现在龙国专门召集了一批施工方面的专家,每天三班倒给冯昊提供咨询服务。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无论是图纸上的问题,还是施工中的问题,冯昊随时都能得到解答。反正不行就把对方带来现场看看,现场指导和操作。有瞬移,来一趟现场,比他去去一趟洗手间还快。

等一个岛搞完了,冯昊明白了里面的原理和套路,后面的岛屿的建设速度就更加快速。实际施工的时候,还需要设计一些结构或者工序,方便后面再施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如电线的铺设,往往是先做好主体建设后,再开槽铺设电线。而且开槽为了方便后续更换电线,所以还会留一些圆角,方便后续维护。

但是到了冯昊这里,直接一体成型,电线本身采用电阻最小的银做主材,然后外面套一层用于降温的水冷层。本来他打算选择比热容最高的物质,但是查了一下,发现居然是氢气。想了想,这太不安全了,容易爆炸。

而且其分子很容易游离到周围环境中,导致材料结构发生质变,就放弃了。后面打算选择第二的氦气,但是他发现又有问题,这玩意儿不太好保存,也是很容易就游离到周围的环境中。虽然不会引发质变,但是时间久了,泄露过多,就需要补充。

最后还是选择了水冷,材料补充很容易,而且不像气体那么容易游离散逸,比热容也不低,制备简单。而且水冷系统非常成熟,无需二次研发,拿来就能用。

在冯昊的努力工作下,岛屿就像蘑菇一样,一座接着一座的从太平洋上冒出来。随着岛屿的出现,龙国和冯昊的雷达侦查范围也从家门口几百公里,直接推到太平洋,提升到了上千公里的距离。

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二十四座岛屿的建设,形成了一个内部由六个岛屿构成的核心,外面由18个岛屿构成的延展,组成由七个正六边形构成的岛屿网格群。

这些网格群还在水下百米深的地方由大型隧道连通,并附带有水下生活、工作结构群。反正这些东西对冯昊来说唯一的成本就是时间和精力,刨开些微的精力消耗,基本就是零成本的玩意儿。

所以他对于设计师唯一的要求,就是造的东西要安全、漂亮、实用!能抗住水压,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对于不确定的参数,他还可以提供现场试验!

这也导致24个岛屿,就让冯昊工作了一个月。因为,期间尝试修改了多次。如果不是这样,他现在甚至一天就可以轻松来六座。

看着自己 手搓 的一座座岛屿,仿佛太平洋上的棋子一样,在这片棋盘上一颗颗铺开,到处攻城略地,冯昊感觉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135章 米军的方案

米国,五角大楼,海军、陆军、空军和太空军四大首脑司令,以及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国民警卫队的代表,米国中央情报局代表,等等军方各界人士代表,正齐聚一堂。

海军司令主持会议,首先发言。

“诸位,请静一静,下面我们有必要对太平洋的新情况做出决定了!下面请我的参谋长给大家说明一下情况,资料我几天前就以发给大家了!这次的新势力很可能是龙国某种重大阴谋,所以我需要各位谨慎对待!好了,参谋长,你给我们讲一讲具体的情况吧!”

“好的,长官!这是我们最近一个多月来,对该区域的卫星照片进行的整理。

从这些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岛屿从一开始需要三天才能建设一座,到后面一天可以建设两座。直到现在,一天能出现六座!他们的建造速度在飞速增加。就算保持当前的速度,我们估计整个太平洋被铺满,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你们没有派船只或者飞机去近距离看看吗?”

“这些是浮岛还是有支撑的岛屿?”

“龙国目前是什么态度?”

“这么明显的变化,太空军是瞎子吗?为什么现在才反馈!”

参谋长刚刚展示完岛屿附近海域的变化图,下面就炸开了锅。

“请大家静一静,不要急!各位的问题,我会一一解答。

由于海面情况多变,而且太平洋地区非常宽广,加上所处位置目前并不属于航道,所以我们并不能立刻发现太平洋上,每一个区域的变化。我们的经费和人力只足够盯住热点地区,和战略要地。

其次,该势力目前非常强硬,手上有从我们手里武器改造的新武器。加上周围几乎没有可以起降的岛屿,想要派遣飞机进行高空侦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半个月之前,龙国似乎支援了对方一批防空炮和防空导弹。我们从脚盆起飞的无人侦察机,被对方用三枚防空导弹给直接击落在距离其岛屿一百公里的范围之外了。

我们也尝试派遣普通动力潜艇去附近侦查,但是对方的反潜技术似乎更强,我们已经在该区域损失了两艘潜艇!这两艘潜艇没有任何消息反馈回来,突然就消失在了附近的海域。我想他们大概率是凶多吉少了。所以对于其岛屿的具体结构,我们目前一无所知。不过从几次战斗的情况来看,这应该不是浮岛。

虽然我们也想不清,他们是如何在太平洋上千米深的海底构建地基的。但是先生们,这已经是一个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

龙国目前和对方关系似乎非常亲密,不但连接了网络,还支援了更多的武器。

目前比较糟糕的是,由于它的存在,吕宋这颗棋子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对龙国已经没有了半点牵制能力。其需要收回在龙国南海地区部署的兵力,防御北面的这个家伙。龙国虽然和吕宋有争端,但是那都还只是几个小的无人岛,大家争的更多是专属经济区域。

但是这个家伙可是在吕宋北面,如果发展起来,吕宋的几个大岛都会在其威胁之内。龙国或许还会考虑国际影响,这个新生的势力,可是没有任何底线的。目前上次海战的俘虏,吕宋可是一个都没有看到。对方甚至都没有提起让吕宋赎人的事情。”

“我们现有的武器,能否击败对方?比如发射一颗核导弹如何?”陆军司令接着发问道。他在考虑使用核弹的时候,根本不会有道德和规则方面的考量,就像使用的只是万圣节的烟花。

他这点和米国一贯的特性非常匹配,只要有利益,任何不人道和反人类的事情都可以干。而且非但要干,还要干绝,然后再自己把道德的外衣披上,阻止自己的对手将同样的做法放到自己头上。

“他每一个岛屿都是一个正八边形结构,估计面积在29平方公里的样子。而且存在深度未知的地下建筑。想要摧毁这样的一个小岛,就算是核武器,可能也需要两到三枚常规核弹地爆才能做到!否则单纯空爆,破坏作用非常有限。

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十多个这种小岛。这些岛屿之间间隔30公里,每六个,构成一个正六边形,会圈出一个面积78平方公里的海域。这二十四个小岛,已经圈出了546平方公里的面积。如果放任他们发展下去,只要几十年,整个太平洋都会成为他们的乐园。

即使按照他们现有建设的速度来看,只要几年时间,就能再造一个脚盆,将整个西太平洋给控制起来,变成龙国的后花园!”

“我觉得我们可以用战略隐身轰炸机,带上足够多的炸弹轰平他们!”空军司令说道。

“他们有龙国支援的防空系统,我们会损失多少人呢,司令先生?”

“我们应该给龙国压力,禁止他们支援这个小岛,然后我们再轰平他们!”空军司令补充道。

“问题是,我们耗费这么大力气,很可能我们轰炸的速度,还赶不上他们建造的速度。要知道这样的岛屿,他们一天可以造六座!司令阁下,您的队伍一天可以炸平多少座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空军司令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劲,开始陷入到了深深的沉默之中。是啊,对方一天可以造六座,一共就是180平方公里的岛屿。自己如果要去轰炸,一天可以炸多少呢?而且对方建造的成本也不知道是多少,但是自己这些炸弹的成本可不低。

“要不我们去占领它吧!我们可以一次性投入大量的伞兵上去。只要有这些士兵在上面牵制他们,我想海军和空军应该有办法最终占领这些岛屿!”海军陆战队司令最后表示道。“既然无法毁灭,那我们就抢过来!牺牲也行大一点,但是一旦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控制了这些岛屿,我们对龙国的海上封堵战略,会更坚实!”

“这个主意不错!”陆军司令赞同道。“而且围堵龙国的战略,很容易从国会老爷们那里拿钱!”陆军自己也有伞兵部队,按照这个方案应该也可以从里面分到一杯羹。

“我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为了支持这场战役,我建议增发一些卫星,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任务!”太空军司令也不失时机的建议道。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最后肯定都是需要空军来组织大规模伞兵投放的。

“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么做,我也不会反对。只是要如何突破对方防御,如何占领,还需要大家一起来商议一下!”海军司令终于也最后表态了。毕竟这个方案可以兼顾最多人的利益。只有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才不会有人使绊子,拖后腿。

“我建议先发射一批新的卫星,然后征用小马的星链来辅助侦查。此外,有人潜艇不能靠近,那么可以再派遣一些无人潜艇或者潜航器。”太空军司令继续建议道。想了想,他觉得可以再拉上更多人,于是补充道:“海岸警卫队不是有一些老船吗?可以拉出来,伪装一下,假装是渔船,抵近侦查一下!我们需要先了解对手,才好下手!”。

“我们空军还有很多无人机,也可以参与进来!”空军司令赶紧补充道。

很快一个集合了大多数势力利益的,针对小岛的方案,就此确定了下来。然后大家进行了最后表决。

“同意!”“同意!”……

几乎包含所有人利益的方案,自然不会有人反对,全票通过!

接着,这些军方各位大佬联名上报了一个报价两千亿的行动方案,很快就提交到了国会。看到能够压制龙国,还能白白得到大量的技术和地盘,这些国会老爷们也不敢怠慢。

最终方案在国会上下两院中,以高票获得了通过,为此财政部还特别增发了八千亿的新国债!

首节上一节51/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