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 第113节

罗跃进离开后,赵修江也进入了办公室,谈话的内容和罗跃进差不多是一样的。

山庄村和赵寨村相邻,基本情况也相似,因此,在考虑山庄村的时候,也一并将赵寨村等周边的几个村庄纳入了谋划范围内。

临近中午,李东沐接到了县委办的会议通知。

“下午三点,县委会堂召开全县公安干警表彰大会,请着正装出席。”

接到会议通知后,李东沐知道,黄北国和苌哲的案件应该要落下帷幕了。

下午两点半,李东沐提前来到县委大院,主动向陶阳汇报工作。

当听到关于村庄谋划的时候,陶阳很欣慰,也很惊喜。

“东沐,需要县委提供帮助的话,尽管说,我希望州山的经验能为全县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模板。”

“书记,今天来向您汇报,其实也想寻求您的帮忙,我想和省农科院联系一下,希望能派一个专家实地到我们那儿去看看,同时也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没问题,我帮你联系。”

陶阳曾经在省委办公厅工作,和省级单位都有紧密的联系,对他来说只是个很简单的事情。

说过镇里的工作,两人便谈到了黄北国的案件。

“关于黄北国和苌哲的案件已经定性了。预计下个月开庭宣判。”陶阳说道。

“刑期应该不低吧?”李东沐问道。

“黄北国涉及的问题更多,应该在十八年左右,苌哲的刑期应该在十五年左右。”

李东沐唏嘘不已,曾经高高在上的镇党委书记和镇长,转眼间就成了阶下囚。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说完黄北国,又说到了他的儿子黄伟。

“黄伟案件影响极其恶劣,不仅涉及黄赌毒,而且还犯有持枪罪、强奸罪等多种罪名,估计是留不住了。”

李东沐点了点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就是权力溺爱带来的后果,如果黄北国知道这件事后,恐怕精神支柱都要塌了。”

“陶书记,蒋局长在这件事上可谓是大功一件,上级对他没有奖赏么?不会只有一个表彰吧?”李东沐笑道。

“我和卢克隆市长已经联名向市委推荐了,根据组织部门反馈的情况来看,晋升副县级应该没问题。”陶阳说道。

李东沐对蒋志强的印象很好,不仅是帮堂弟解决了工作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作风正直。

离开书记办公室后,李东沐便前往县委会堂,看着县委大院内的花草树木,李东沐回忆起了在这里工作时的画面。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

一年半的时间转瞬即逝,在这里的这段时间,是李东沐思维、眼界和卓识进步最快的。

刚步入县委会堂,李东沐便碰到了身着警服的蒋志强。

“蒋局长,今天容光焕发啊。”李东沐调侃道。

“李书记,这段时间也是高光频现啊。”

两人调侃几句,蒋志强便主动和他说起了自己的事情。

“东沐老弟,你和陶书记关系走的近,有没有听到关于我的小道消息啊?”蒋志强笑道。

“这个嘛,不表示表示怎么说呢。”

“哎呀,晚上我安排,把我珍藏的茅子拿出来,行不行?”蒋志强说道。

“这个嘛,可以考虑。”

说完,李东沐将蒋志强拉到角落,然后低声说道。

“我刚从书记办公室出来,据书记说,问题不大。不过常委会研究之前,都存在变数,这段时间尽量保持低调。”

听到李东沐的话后,蒋志强心中一阵激动。

“对,在公示前要保持低调。”

话音刚落,蒋志强看向了前方的会标。

“东沐,今天可是没办法低调啊,我要领奖和颁奖啊。”

李东沐白了蒋志强一眼:“你简直不要太凡尔赛!”

“嗯?凡尔赛是什么?”

……

下午三点钟,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作为震惊全市的大案,副市长、公安局长卢克隆自然也应邀出席。

主席台上,陶阳坐在中间,左手旁是卢克隆,右手旁是陈海洋,代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高英坐在卢克隆身旁,蒋志强坐在陈海洋身旁。

会议的议程并不复杂,主要是以颁奖为主。

在背影音乐声中,在办理案件中立下大功的公安民警们纷纷登台亮相。

个人三等功:共计16名

集体三等功:县公安局

优秀个人:若干

三等功是县委县政府可以赋予的最高荣誉,因此这已经算是临川县最高等级的表彰大会了。

至于纪委、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及科室的荣誉并没有在今天的表彰大会上进行,毕竟牵扯到的人员众多,还是要有一些安全意识的。

颁奖结束后,卢克隆和陶阳分别发表了讲话,对县公安局干警,以及蒋志强本人都进行了现场夸奖,也算是为他的晋升副县级之路造势吧。

作为公安局长的蒋志强一脸春风得意,攻破这么大的案件,是他从警生涯中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坐在台下的李东沐也由衷的为蒋志强感到高兴。毕竟为临川县打掉了这么大的祸害,确实值得表彰和庆祝。

一场轰轰烈烈的表彰大会落下帷幕,从卢克隆的讲话得知,市委市政府也要专门下文进行嘉奖。

果然,在表彰大会结束后的三天内,卫安市召开市委常委会,蒋志强顺利通过副县级推荐。

第204章 大雪来临

进入十一月,天气越发严寒。

听着窗外呼呼的北风,李东沐想起了一首老歌。

“2009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

在李东沐的记忆中,2009年的雪是近十年以来下的最早的,而且也是下的最大的,雪量大到成灾。

在前世的记忆中,大雪连下两天,对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好在刚入冬气温没有那么低,因此没有发生死亡情况。

李东沐默默点开电脑,查看天气预报。

根据气象云图显示,从明天晚上开始,将迎来新的一轮降温降雨。

此时天气预报的精准性还没有那么高,因此只能用作参考。

“明天晚上降雪,现在还有一天半的时间做准备。”

想到这里,李东沐便通知万安宁,半小时后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同志们,今天的天气阴沉的有些不正常,我刚才查看了气象云图,预计明天晚上会有大幅度的降温降雨,而且我也咨询了在气象部门工作的同学,根据分析,本次的降雨降雪量将远超同期水平,需要多加防范。”李东沐说道。

对于这个紧急的会议,班子成员们有些懵圈,毕竟降温降雪还没到,上级也没有发布预警,现在就开始做准备,是不是太过于谨慎了。

“李书记,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何晨曦问道。

“需要对容易坠落的物体和供电供水进行检查,同时停止户外高空作业,大棚等农业设施要做好加固保温,还要及时发布提醒,告知百姓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说完之后,李东沐又对万安宁说道:“提前做好蔬菜、食品储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安排部署过后,班子成员们迅速按照分包村庄和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尽管大家都觉得李东沐太过于未雨绸缪,但是领导安排的工作必须要执行。

党政联席会议结束后,李东沐决定到县委向陶阳汇报一下。

作为重生之人,对信息的掌握是最大优势,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向陶阳如实说自己经历过,所以,只能婉转的告知,并提前防范。

听过李东沐的汇报后,陶阳有些不以为然。

“东沐,你是不是太谨慎了,我们临川地处北方,每到冬天都不是这样的吧?”陶阳说道。

“陶书记,我觉得这一次情况不太一样,而且我有一个在气象局工作的同学,他也明显说天气不太正常,他还特意提到了去年南方雪灾事件,让我们提前做好防范。”

李东沐没办法如实向陶阳汇报,只好捏造了了一个在气象局工作的同学。

陶阳愣了一下:“去年的雪灾影响确实很大,但是发生在寒冬时节。可现在刚入冬,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么?”

“我觉得还是提前做好准备为好。”李东沐说道。

“好吧,稍后我作个批示,要求各乡镇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看到陶阳只愿意做到这一步,李东沐只好离开。

李东沐理解陶阳的做法,毕竟作为县委书记,不能无端制造恐慌,再加上追责问责还没有那么厉害,因此能作出批示,要求提前防范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

第二天,李东沐询问了班子成员排查和准备情况后,心里松了一口气。

此时,外面的天气阴沉的越发厉害,没到中午,天上就已经开始有小雨开始降落,到了下午五点钟时,雨点已经转化为零星雪花。

“这场雪,终于如期降临了。”

在他的记忆中,今晚后半夜的降雪量剧增,到上班时,已经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下雪期间,李东沐没有回家,而是住在了单位,同时还要求各村都要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

清晨,当李东沐走出卧室的时候发现,镇政府已经是白雪皑皑,地面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厚了。而鹅毛大雪还在持续下着。

此时,很多人都沉浸在雪景之中,并没有注意到因降雪导致交通封闭,外部的车辆基本上已经来不到临川城区了。

傍晚,降雪量已经比白天增加了一倍。很多人准备储备蔬菜和食品的时候发现,超市已经售罄,并且无法补充了。

晚上九点钟,李东沐收到了县委发布的红色暴雪预警,要求各乡镇立刻排查风险隐患,并做好暴雨防范准备。

此时,班子成员终于发现,李东沐的未雨绸缪实在是太神了。因为已经提前做好了情况摸排和准备,此时已经不需要冒着风雪再走村入户了。

“李书记,您真是料事如神啊。”

“李书记,真要向您学习,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现在村里很多人都夸您是神仙,竟然连雪灾都能预测。”

面对众人的夸赞,李东沐只是笑了笑。

“同志们,尽管我们已经做好了风险排查,但是依然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晚上要督促各村做好值班值守,有情况及时报告。”

说完,李东沐看向万安宁说道:“蔬菜食品暂时不要动,农村家庭的粮食储备基本上都能维持一周左右,这批物资,要留给最需要的老百姓。”

按照李东沐的要求,万安宁足足储备了几吨的蔬菜和食品,足够三四百户的家庭吃几天。

凌晨,雪越下越大。

各村陆续传来老旧房子被压塌,或者电路受损的情况,好在提前做好了准备,并没有出现受伤的情况,而且电路也很快就得到了修复。

这样的情况,在全县其他乡镇都在上演。但是情况明显没有州山镇这么好。有2-3个乡镇甚至出现了人员受伤的情况,有4-5个乡镇的电路因大雪受到了影响。

这一夜,县委书记陶阳和县长陈海洋等县领导彻夜无眠,看着陆续传过来的受损受伤数据,陶阳心里有些后悔没有听李东沐的劝告,虽然各乡镇都做了准备,但是排查准备的标准普遍不高。

首节上一节113/1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