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61节

纪世赢顿了顿,道:“无非时间问题。”

“时间也很宝贵啊,总之抓紧些。”

“晓得。”

李建昆预计即使能搞出尿不湿,还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实验室都没搭好。

离开服务部,他和老林颠到新刀具厂。

外围是一堵两米高的砖墙,占地五亩,说大不大,里头有两间厂房,一栋行政楼,一间库房,一间食堂。

规格其实跟和平刀具厂,差不离。

这里头有个缘故,一家私人挂靠的工厂,可不好比距离这么近的同类集体企业,饬得排面太多。

老林领着李建昆,绕着工厂,里里外外晃悠一圈。

水电全进,设备到位,只等开工。

林敬民合计道:“我打算过完春节,正月初贴出告示,组织动员,看和平刀具厂那边哪些工人愿意过来。”

李建昆表示赞同,拍拍他肩膀道:“辛苦了。”

“嗨,没事,不把孙光银那帮蛀虫搞熄火,算我没用。”

千万不要得罪老实人啊……

李建昆思忖道:“你管着总财务,又要负责这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还得找几个帮手,反正你自己物色吧。对啦,查海升那边,记得把他带着,时不时给他安排点活,算是培养着。”

老林挠挠脑壳,“可他是大学生,毕业后放着干部不做,能给咱们工作?”

“那不好说。”

思想者的脑壳,你能揣测的?

李建昆没多解释,看完厂子,又跟老林回到暂安小院。

临近春节,生意红火,客流如织。

从老林那里取过一包账本后,李建昆顺带薅走一部电子计算器,颠着“缝合怪”,直奔六尺巷。

一年终了,按照他的脾性和国人习惯,该有个总结。

咱俗气人不看其他,只看这一年收获。

有老林在,李建昆倒是轻松不少,现成的账目,对个数就行。不过这些账目只包含暂安小院的三间铺子,外加翻版磁带产业和中英街那家小铺子。

TTK家电那边,虽然今年也没少挣,不过分红的钱,李建昆暂时不打算拿。

留着给后面TCL发展。

至于华电公司,包括他在港城的运作,老林自然更没账。

六尺巷的王宅里。

大门紧闭。

正北屋的书房密室内,小王点钱,李建昆对账,俩兄弟搭手,配合默契。

饬好几个小时,午饭都没吃,可算对完。

“卧槽~你丫都是百万富翁了!”

钱时常往过拎,拎来往铁皮箱柜里一倒,王山河真没细数。如今点完,心头好似擂鼓。

一百几十万哪!

这是啥概念?

工人普遍拿着五十块薪水的年头,你身家一百多万,要飞天啊你!

李建昆抬手压压,淡定的意思。

小王属实淡定不了。

“你现在还不是首富?”

“首个毛。”

李建昆白眼一番,忒瞧不起业界同仁,不提其他人,他老乡鲁贯求,手底下几家工厂,生意做到国外,你猜有多少身家?

炒瓜子的年傻子,过两年会被曝出来有一百万,你要明白那是曝,藏没藏谁知道?

而且李建昆曾跟他定下的第一阶段小目标,是成为华人首富。

眼前这百多万软妹币,属实指甲盖那么大点,不能再多。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371.第371章 回家过年

黄昏时分。

李建昆硬是整出一身汗,回到娘娘庙四合院。

梁叔开的院门,他正好有件事跟梁叔说,想让梁叔春节期间,多去六尺巷转转,晚上在王宅守夜。

说句不好听的,一百多万现金,真要被梁上君子洗劫,他连报警都不敢。

梁叔自无不允。

“建昆你可算回了,红衣等你半下午!”

约莫听到动静,李云裳从正北房跑出。

“来了来了。”

李建昆心头一喜,立好自行车,哧溜冲过去。

眼下北大放假,沈姑娘如果不来找他,他还真不好见。

李云裳的厢房里。

沈红衣坐在布艺沙发上,一身朴素的蓝棉衣,配一双千层底棉鞋,小脸粉扑扑的,看见李建昆走进后,抹过蛤蜊油的莹润小嘴,扬起一抹笑容。

真想亲一口啊!

李建昆心想,在港城遭受过黄姑娘的八爪鱼缠绕,以及柳女仆的主动献身后,高低被勾起一丝邪火,到现在都没能完全压制下去。

说到底,他更喜欢的还是沈姑娘身上的冰清玉洁。

再者说,比起那两个妞,沈姑娘朴素中隐藏的美貌,只高不低。至于身材,沈姑娘打小家境不好,还没长开。但,胜在腚好。

“你们聊,我去帮忙做饭。红衣,晚上在这吃饭哈。”

“不了云裳姐。”

“一定要,我们明天回老家了。”

李云裳告辞离开,不忘带上房门。

这是亲姐……李建昆踱步到沈姑娘身旁坐下,手肘撑在大腿上,托着腮帮子,涩…呸!笑眯眯看着她。

“看啥看。”

“许久未见,甚是想念。”

沈红衣霞飞双颊,赶忙从兜里摸出一个纸包,试图打断他的不正经。

“啥?”

“我爸让给你的。”

李建昆接过后,剥开纸皮一瞅,得,一千块钱。不由得苦笑道:“我这老丈人啊。”

“别、别瞎说!”沈红衣脸红得发烫。

知道她脸皮薄,李建昆也不逗她。示意她稍等,回自己卧房,取来两样东西。

“我也有东西给你。”

沈红衣好奇张望,只见到他手上托着一只白色盒子。

回到沈姑娘身旁坐下后,李建昆把盒子塞进她怀里,“今年是你头一年在首都过春节,这边冬天贼冷,你这细皮嫩肉的,得好好护理,不然肯定生冻疮。”

这是一套冬季护肤品。

特地让艾菲去商超专柜选的,雅诗兰黛。

沈红衣心头一暖,翻动包装盒打量着,小嘴中嘀嘀咕咕着上面的英文,半晌后问:“很贵吧?”

“嗯,七八十呢。”

“怎么不给云裳姐用?”

“我还敢少得了她的?你俩一人一套。”

沈红衣没话好说,把包装盒抱在怀里,仿佛能暖心窝,蓦地想起学长送她的小炭炉。

小炭炉仍然在,崭新如初,只是“小球炭”烧完,完全不知道去哪里买。她爸说改明把蜂窝煤捣碎,自制一些。

当然,她爸并不知道这个稀奇物件,是学长送的。

李建昆变戏法般,又摸出一样东西,拉住她欲要缩起的小手,硬塞过去。

“平时给钱你不要,春节封红包讨个好彩头,可不准不收,我们那边是这规矩。”

沈红衣小脸上一阵纠结,“可是,可是也太多了吧。”

都无须拆开看,眼睛和手指都能感受到厚度,少说大几百块。

“那你春节吃好喝好点,开年来,要是没长胖,看我不揍你。”李建昆说着,伸手在她微翘的小鼻尖上,轻轻一刮。

沈红衣心头小鹿乱撞,却也没躲。

好嘛,明明是过来还钱,钱是还了,又得一沓。

这叫什么事……

沈姑娘却不知道,她家能拿出多少钱,李建昆都能估算出来,大头来自沈姑娘在小酒馆的薪水,小头是沈父摆摊所得。

还给自己一千块,这个年沈家能不能吃上两炖肉,都难说。

他们那边自然没有春节封红包的习俗。

什么年代啊。

“库器库器!”

绿皮火车飞驰在旷野上。

普快,漫长的旅途。

衣着光鲜的李建昆三人,俨然成为全车厢的焦点,尤其是李云裳。

姑娘一头披肩的波浪卷发,用传承自鲁师傅的手法,化着淡淡妆容,黛眉如画,戴副蛤蟆镜,遮住小半张鹅蛋脸,墨镜下方是一抹大红唇

手法传承自许师傅。

首节上一节361/3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