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84节

五天后,徐刘表兄弟回了。

自从回来后,两人每天都喜笑颜开,对比前几月的消沉,或者他们自以为的忍辱负重,仿佛变了个人。

就连说话的语调都变大了些。

简而言之,活了!

傍晚时分。

小院客流逐渐散去,徐庆有手背在身后,在院里瞎晃荡,来到阿华烧麦铺门外时,顿住脚,瞅见里面有个化成灰他都不会认错的人影。

遂钻了进去。

刚好他也没吃晚饭。

“张华,一笼烧麦,一碗蛋花汤。”

“得嘞徐哥,您先坐。”

徐庆有坐到了李建昆对面。

“老贼有件事我正想问你呢,听说加入早晨社了,啥情况?”

“咋了,你能加文学社,我不能加?”

“那不一样,我是中文系的,你就算真有什么文学爱好,干嘛早不加,快两年了才觉醒?”

“不行吗?”

徐庆有撇撇嘴,知道问不出个所以然,索性也懒得问。烧麦和蛋花汤上来,他一边有滋有味吃着,也不知道暗爽个啥,窃笑不止。

李建昆斜睨他一眼,解决掉最后一只烧麦后,掏出手帕抹抹嘴。

“在南方搞到好货,跟我这瑟来了呗。”

“你看你这人,心态大大的有问题,我笑一下就成瑟了?”

李建昆呵呵一声,明争暗斗这么久,这孙子什么德性,他还不知道?

徐庆有品了一口蛋花汤后,放下调羹,一副“算啦,不装了,我摊牌了”的既视感。

“行吧,不怕告诉你,等我的货一到,院里最时髦的店铺名头,可就轮不到你了。”

“是不是啊。”

“不信?等着瞧就是。”

徐庆有夹起一只烧麦,咬下半边,边嚼边说:“老贼啊,你今年可没少赚,我前一阵替你毛估估一合计,吓出我一身汗。”

“我谢谢你嘞。”

“那倒不用。都说风水轮流转,你赚了这么多,也该换我赚赚了。”

“谁拦着你了?”

徐庆有放下筷子,“这可是你说的,别到时候看我生意好,又想打压我,阴我。”

李建昆啧啧两声,盯着他看了半晌,“你说这话自己脸不红吗,你自己摸着胸口问问,哪次不是你先耍下三滥。哦,我只能忍气吞声,还不准反击?”

徐庆有讪讪一笑,“我好久没阴过你吧?你要真像自己说的这么正人君子,敢不敢给个话,到时别见样学样,你两家店,二对一,算不算打压?”

哟,敢情话题在这呢。

真特么不要碧莲!

也不知道弄到啥货了,信心满满,生怕自己也瞄上。

李建昆不咸不淡道:“我可没说自己是正人君子,相反,我这人坏得很,但我有原则。

“孙贼,咱们话挑明了说吧,只要你不耍下三滥,我也绝不屑于用什么手段来对付你。懂?”

徐庆有心头咒骂,以为明着来吃定自己了?

还说自己瑟,最瑟的就是你这个老贼!

以前慢你一手确实比不过,但现在可未必。

此次南方之行收获颇丰,让他找到一条个体户街!

里面的俏皮物件多的是,有钱就行,以后再也不用愁好货源。

等这批货大赚一笔,本钱充裕,老子每月上新,还弄你不过?

又是五天后。

徐庆有的货总算到了,表兄弟二人一大早去BJ站拉货,特地喊来一辆小拖拉机,拉了满满一车。

货只有一个品种。

徐庆有赌上全部身家,笃定它会风靡四九城。

花了一上午理好货,午后,小院快要大批量上客的时候,庆江坊门外,摆出一个女性身姿的服装假模特

这可是徐庆有跑遍京城,花大代价从王府井那边买来的。也是从南方学回的本事。

假模特只穿一条裤子。

这是一条从未在京城这片土地上出现过的裤子,格外古怪。

假模特一摆出来后,立马牵引住所有过路客人的脚步,年轻人死死盯着,眼里有星星闪烁;大爷大妈一个个仿佛遭受惊吓,目瞪狗呆。

从没有见过这种裤子。

它的裤裆极高,裤管极细,熨帖到不行,仿佛画在假模特身上的,将臀部和大腿线条,毫无保留地凸显出来。

难以想象,如果真是个大姑娘穿上,会是个什么样子。

裤脚又极大,像两只扫把头似的。

李建昆站在90百货门外,远远看了一眼,以为什么呢,搞得神秘兮兮的,这不是喇叭裤嘛。

陈亚军和金彪常去南方进货,跟他提过不止一两回。

说南方那边现在特别火,可劲怂恿他进货。

他愣是没答应。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喇叭裤是个好商品,接下来也确实会风靡全国,乃至于往后会一直火下去,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流行风向标如何乱转,它就算“死”了,也总能灰烬重生。

俨然成为一种经典文化。

但这年头想在京城卖喇叭裤,还不到时候。

徐庆有、刘小江,包括金彪和陈亚军,只看到喇叭裤在南方好卖,以为拿到京城会同样好卖,完全忽略了大环境的差异化。

对于过于时髦的文化,京城这边的接受度,远不及南方沿海。

消化的时间和过程,也必然更慢。

买嘛还是会有人买的。

甭管哪个地方,总有些走在潮流前线的年轻人。

他们甚至会因为接受到一种新的文化,而兴奋和狂热。

但众所周知,京城大妈可不是吃素的。

他把话放在这里,这事没那么简单,想靠喇叭裤在京城发财,少不了要先撞一头包。

第174章 无中生票

“建昆哪,我说什么来着,喇叭裤好卖吧,你还不信。”

“昆哥,咱们做服装的老把式,这次是真被人比下去了,关键喇叭裤咱们早发现了呀。”

夜晚八时许,暂安小院刚关门歇业,金彪、陈亚军、鲁娜和小虎四人,此时聚在80百货,心情都算不上好。

本来服装买卖,他们两家店是全院最吃香的,其他店甭管怎么折腾,比如像半边天刺绣店,五个女人旗袍上阵,心思费尽,仍然无法跟他们相提并论。

无论是销量还是受欢迎程度上。

今天算是彻底被人反超。

庆江坊这会已经关门,干嘛?

数钱呢!

那家伙,整个下午铺子里就没断人,只看见一件件新裤子被客人带回去,卖白菜一样。临近天黑时,还有几个小年轻,约莫听到消息,火急火燎赶过来,又带走几件。

看得人眼馋。

李建昆逐一在他们脸上扫视而过,笑道:“现在想想,这也是件好事,咱们做买卖以来,一切太顺了,你看看你们,都见不得别家店比咱们卖得好一天,这种心态是要不得滴。”

四人看我我看你,行吧,理是这个理儿,咱们学到了,但你怎么一点不着急,一点危机感没有,一点不后悔呢?

“建昆,过几天就要去上货,这回我去,也弄一批喇叭裤回来吧。”金彪再次提议。

李建昆摇摇头,“不,先别弄。”

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

面对四人的不解,他问道:“你们只看到小青年们可劲往他们店钻,难道没看见门口大爷大妈跳脚骂吗?”

陈亚军道:“那又咋了,又不掉块肉。哦!昆哥,你是怕我们其他买卖受影响对吧?”

金彪接茬道:“问题是我们的其他衣服包括小饰品,大爷大妈他们也不买呀,用建昆说的那个词,他们压根不是我们的客户群体。”

鲁娜和小虎的点头附和。

“我不是说这个。”

李建昆点了根烟,不紧不慢道:“喇叭裤这东西太过新潮,不是简单的年轻人喜欢,老年人不接受的问题,重点还不在于喇叭裤脚,而是包得太紧的屁股蛋和大腿……”

他说到这里时,在场唯一的姑娘鲁娜,不禁小脸一红,还真的就是这样。

中午她思量过,如果让她穿喇叭裤,她并不在乎喇叭样的裤脚,它再大,也没长裙的裙摆大不是?但臀部和大腿,委实裹得太紧了。

挺羞耻的。

“这就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姑娘在场我不多说,是什么你们自己琢磨,这不是一件小事。咱们的衣服又不是卖不动,先别这滩浑水了。”

李建昆这么一说,四人才算明白他为啥这么不情愿进喇叭裤,听听确实有道理。

要不说还得是老大,考虑问题比他们全面多了。

隔日,两家店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买卖,四人加上一个弹性工作制的小龙,再不去羡慕庆江坊的好生意。

李建昆今天没来,猫在燕园,上午和下午都有课。

下午四点多,上完课回到宿舍区,路过32号楼,他习惯性地走向101室。

主要想打听早晨社近期有没有活动安排。

他跟沈姑娘说到底只有过几面之缘,这年头男女之事得稳着来,太过冒进,不说会造成不良影响,人姑娘也会吓到。

社里有活动才最方便他和沈姑娘见面。

今儿倒是赶巧,还未走到门口,他已经听见沈姑娘清脆的声音。

“健英姐,你还不如不说呢,我都被你说心动了,你又说搞不到票。”

“行行,我的错我的错,下次有机会一定帮你搞一张,这次连我都反应慢了,电影社那边说,票放出来俩小时不到,一张不剩。”

首节上一节184/3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