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界华夏,再造大汉 第628节

  手下还想追问,但此时却见西征大军有人打着旗帜,高呼着要见路温纶。

  “放他过来!”

  很快,西征大军的使者经过搜身,来到了路温纶面前。

  而此时的路温纶站在伊弈身旁,对着使者道:“我就是路温纶,这位是我们王爷,现在说吧,找我何事?”

  使者犹豫了一下,看了看端坐的伊弈,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路温纶,最终下定决心,道:

  “路大人,我家大帅对您多有神往,所以派我前来送信一封。”

  路温纶接过信件,打开读了读,然后将其递给伊弈。

  伊弈看了以后笑个不停,好奇的发问。“温纶,人家杨石达可是向你许诺高官厚禄,你不心动?”

  路温纶,“这只能证明他确实没有能力攻下建平关,不然绝对不会派人前来劝降。”

  “况且,即便是劝降,也不应该是这样,他太心急了,也太晚了!”

  伊弈听完也是笑了笑,“是的,他太心急了,也太晚了!”

  太平道国相比较大乾,存在的时间还是太短,经历的也还是太少,这个时候伊弈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毕竟若是想要劝降,就应该在还没开打之前开始,只要一口气攻破路温纶的数道防线,拖住其布置的诸多营垒,那么即便路温纶不想投降,建平关的守军也会没有多少战意。

  那个时候,投降便是理所当然。

  但是杨石达从一开始就是一副进攻姿态,自然不会搞劝降的事情,现在临到建平关突然发现不好打才劝降,这就不得不让人笑话了。

  至于说太急切了,那是因为即便前期没有进行劝降工作,那么到来的时候就先不要劝降,狠狠的打上两场在开始劝降,之后边打边劝才是正道。

  现在嘛,只能说杨石达在面对建平关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底气了。

  路温纶和伊弈并未因杨石达的使者在面前而掩饰自己的态度,故而使者那颗心只能不断的向下坠落。

  此时,路温纶方才摆了摆手,笑着对使者道:

  “放心,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还是知道的,不会干这种没谱的事情,你回去吧!”

  说着,路温纶就这般大大方方的将使者放了回去。

  见使者走远,伊弈方才问道:“将其斩杀,悬首示众,振奋士气不好吗?”

  路温纶目光幽幽,语气高深莫测。

  “放了他,让杨石达知道自己的虚实被看穿了只会更好。”

第864章:开始进攻建平关

  路温纶越是高深莫测,伊弈心中就越是欢喜。

  没别的,相比较其他人讨厌谜语人,伊弈更加注重实用性。

  而路温纶此举,则是在彻彻底底的告诉伊弈,

  “建平关我守定了,老天都拿不走,我说的。”

  果不其然,伴随着杨石达的使者回去以后,足足五六天杨石达都不曾发动进攻。

  见此,伊弈又是心中忐忑。

  “温纶,这不对劲啊,为什么杨石达到现在还不进攻?”

  路温纶回道:“因为杨石达很谨慎,或者说他兵力太少,不敢进攻。”

  此时的路温纶虽然没有眉头紧皱,但是相比较几天前的从容,脸上还是多了一分的凝重。

  很快便有斥候的消息,“大人,杨石达正在派军队围剿我们派驻出去的钉子!”

  路温纶似乎对此早有预料,问,“可曾见到增兵?”

  “没有,大多数都是青壮民夫,剩下的也只是所谓的护国军,而且增援也在不断的减少。现如今总人数,应当达到了六十万人。”

  路温纶闻言大喜,“哈哈哈哈,太平道国现阶段的底蕴被消耗的差不多了,看来进攻也就这一两天了!”

  是的,不要看六十万人不算多,但是这要算上驻守各地的军队,驻守所谓圣京的军队,以及所谓的东征大军要用到的人的话,现在的这些人已经是太平道国能够拿出的所有青壮了。

  当然,太平道国太远地方的青壮肯定有的,但是这些青壮调不过来,所以这些人完全就是太平道国现阶段能够拿出了的所有力量了。

  若是这些人都损失在这里,太平道国将会一蹶不振。

  不对,应该说是覆灭在即。

  但是于有底气的路温纶相比,伊弈此时反而是慌乱无比。

  “温纶,太平贼子这么多的兵力,我们该如何打?”

  路温纶则是信心满满:“我已经收拢了所有军队,建平关十万大军,足够挡住这些人了。”

  是的,建平关的地形,决定了太平道国不能一次性投入更多的军队,只能同建平关进行对耗。

  在这种情况下,进攻方损失十个人,防守方都不一定能够损失一个人。

  而且这么多的人,建平关的后勤给养很是轻松,可是太平道国的压力就大的太多太多了。

  这所谓的六十万人,其中有一半的人现在都要一边消耗粮草,一边运送粮草。

  在这种情况下,简直是利好啊!

  这样的地形,路温纶完全有信心将杨石达死死的挡住。

  可以这样说,他只需要亲自主持几次防御,将士兵练出来以后,剩下的随便任命一名将领,只要其不主动出击,就让杨石达慢慢的打吧,没有特殊情况,三五年他都攻不破。

  所以,现在的路温纶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杨石达的进攻了。

  实际上,这种地形远比路温纶想的好的太多太多了,毕竟路温纶的布置,并不是太平道国的军队,而是汉军那种精锐士兵。

  甚至可以说,若是汉军来攻城,在不动用火药武器的情况下,单依靠重力投石机等攻城器械,都很难攻破这里。

  所以,刘武当初说的办法便是,直接集中神机营中的火箭炮,一口气全部打出去。

  而守军在这种地形下,汉军甚至不需要上千枚火箭弹就能将其彻底攻破。

  但是现在,古老的军队对决,冷兵器之间的残酷交锋,将会在这里上演。

  “咚咚咚咚咚!”

  两天后,果然不出路温纶所料,杨石达的西征大军已经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然后士兵开始列阵。

  与此同时,肉眼可见的便是那一架架巨大的云梯、盾车等攻城器械,而军阵最前面,便是大量背着麻袋的青壮,这些人是用来填平建平关前的护城河的。

  建平关并不是那种建在两座大山之间的关隘,他的一边是高山,一边是大江,而大江的另一边,也是崇山峻岭。

  所以,敌人若是想要通过这里进入川州,渡江而过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唯一便是攻破建平关。

  而建平关的建设,也是依靠这地形,然后在城墙外引入了大江之水,形成了一条护城河。

  所以,想要攻破建平关,第一步便是填平护城河,只有这样大型的工程器械才能冲过去。

  “进攻!”

  随着杨石达一声令下,号角声响起,率先冲锋的便是一辆辆盾车,盾车后面跟着的则是一名名背着沙袋的青壮。

  “放箭!”

  待青壮走入弓箭的射程,迎接他们的便是铺天盖地的箭矢。

  虽然说盾车可以帮助青壮们挡下一些弓箭,但护城河和城墙之间的间隔并不算太远,所以盾车必须要靠近护城河。

  而相对应的便是后面的距离被拉开了,造成一定的空档,使得青壮暴露在大乾的弓箭之下。

  “沙石车上!”

  在这种情况下,杨石达根本就不在意青壮们的死伤,让更多的青壮推着装载有一袋袋沙石的车辆快速的向前冲。

  这些车辆经过了一部分的改装,虽然不能完全挡住箭矢,但多少也给了青壮们一点心理安慰。

  至于第一批冲上去的青壮为什么不用这种车子,那是因为本身就没准备让他们回来。

  这些青壮的任务,便是将这些沙袋一个个丢入护城河之中。

  一时间,建平关下,太平道国的军队宛若蚂蚁搬家一般,源源不断的向护城河跑去。

  在这种情况下,别看弓箭手的伤害不小,但着眼全局,其所造成的影响小之又小,毕竟城墙就那么宽,弓箭手也就那么多。

  “继续放箭,不要停!”

  对此,路温纶的应对便是继续放箭。

  而太平道国的青壮,在督战队的督战下,也是快速的来回奔跑。

第865章:稳健的路温纶

  攻城战其实没有太多的选择,来来回回就是那三板斧。

  只是虽然看似没有太多的技术,但对于攻城的一方来说,依旧是一场恐怖的战斗,死亡的深渊。

  程序也就是填埋护城河,然后大型的工程器械跟上,接着大量的士兵开始冲锋。

  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减少伤亡,减少战斗的时间,基本上都是能够投入多少就投入多少,攻城的士兵将会密密麻麻。

  所以,这就有了一个词,‘蚁附’。

  而守城的一方,得益于足够的后勤补给,可以随时进行人员调换,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内部不出问题,基本上城池就很难被攻破,更不要说建平关这种大型的关隘。

  所以从杨石达进攻第一天起,这场战斗就变的惨烈无比。毕竟杨石达也是一个有着决断的人,在诸多压力下,他也就只能如此一试。

  而守城一方的路温纶,则是稳如老狗,纵然城墙防线有时候会岌岌可危,但只要投入预备兵力就能稳固防线。

  战斗就这般胶灼着,杨石达的每一次进攻都会产生大量的人员伤亡。

  与数年前北疆战区罗刹蛮进攻归义旅的时候不同,那个时候归义旅占据的劣势太大了,死伤惨重,若不是海军支援恐怕归义旅就全军覆没了。

  可是即便是这样,身为守城的一方,归义旅依旧给北疆的罗刹蛮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将近十万人,五六万精锐被葬送在小小的城池之下。

  现在大乾同太平道国的这次战斗,守城的一方条件可是比归义旅好的太多太多了,而进攻方相比较罗刹蛮的条件,差的太多太多了。

  所以,纵然是杨石达用尽全力,那么等待他的有只有失败一途。

  再加上杨石达比较着急,后方催促的更是着急,这也就导致杨石达每进攻一次,都至少要休整半个月的时间才能重整旗鼓。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需要的是稳定军中士气,是打造新的攻城器械,是尽可能的补充兵员。

  大乾一方呢,则是有条不紊的对伤亡颇大的守城部队进行轮换,同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所以第一次进攻,杨石达猛攻三天,除了自身伤亡比较大,最大的收获也就是有一次登上了城墙。

  但很可惜,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路温纶给踢了下来。

  而第二次进攻,则是在第一次进攻过后的半个月,只是这一次的进攻,成果还不如第一次,并且自身的损伤也更加的大了。

  这是因为他的军队之中因为第一次攻城,不得已补充的大量的新兵,导致战斗力下滑。

  所以伴随着第二次进攻失败,杨石达看着文书统计的伤亡数字,手都是颤抖的。

  他用干渴的喉咙问道:“我们的伤亡真的有这么大吗?”

  其实他并不是疑问,他知道实际情况,但心中总是要欺骗一下自己,希望从他人口中得到一丝安慰。

  但很可惜,事实就是事实,文书苦涩的回道:“大帅,伤亡高达三万余人,我们已经没有了再战之力!”

首节上一节628/7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