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界华夏,再造大汉 第588节

  当然,刘武所言的一点也不假。

  “为什么没有守村人的村子更加的可怕?”

  王璎珞很是好奇,这一点她完全想不明白。

  一个村子,没有守村人不是很好吗?

  这意味着村子没有痴傻的人啊!

  对于王璎珞的疑惑,刘武解释道:“穷的村子,守村人饿死了,那么他们便都是灾民。”

  “而灾民,特别是那些饿狠了的人,他们会干什么?”

  王璎珞思考了一会,显然她回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她用颤抖的身体再次紧紧抱着刘武,有些难以接受。

  “吃人!”

  “是啊,吃人,饿疯了的人,树皮草根都能吃,一旦饿急了,看见人尸体都会忍不住冲上去咬。”

  “好一点的,看着自家要活不下去的孩子,心一狠,将孩子卖了换粮食吃。”

  “这世间流传着一些词,‘米肉’‘菜人’之类的,本质上就是灾难加上人祸造成的。”

  刘武说的很平淡,他没有经历过大灾,但是却听了太多的事,特别是现在汉军如此大的地盘,他所能见到的事情就更多了。

  “所以,这些村子,自己都养不活,你就千万不要往里凑,一个外人,说不定就成了‘粮食’。”

  说罢,刘武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王璎珞缓口气,方才继续说道:

  “至于富裕的村子,那周边应当没有灾难。”

  “可是没有灾难,村子还十分富裕又没有守村人,那么情况只会更加的严重。”

  “若说贫穷导致没有守村人,使得人心败坏,那是天灾!”

  “可是这种,就只是单纯的人祸了!”

  “璎珞,你说这种村子,既然不缺口吃的,那么为何没有守村人呢?”

  王璎珞皱着眉头,不确定道:“丢了?还是杀了?”

  “可是这种村子我见过,村民彬彬有礼,挺不错的啊?”

  刘武轻刮王璎珞的鼻子,摇头道:“所以这才是大问题啊!”

  “你别管是丢了还是杀了,就说这些村民彬彬有礼,你就没有觉得奇怪吗?”

  王璎珞摇了摇头,她想不明白。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村民多经营山贼、强盗、拐子之类的生意?”

  “你有没有想过,这是那个家族蓄养死士的村子?”

  “你说这么富裕的村子到底是如何富裕的,种田?还是经商?”

  “种田他们不会富裕,所以在没有危机的情况下他们会养着守村人的。”

  “经商即便富裕,所以他们更会养守村人的,因为村子是他们的基本盘!”

  “那么,接下来,你就可以想一下这个村子到底是干什么了!”

  “可以说世间一切罪恶之事,你都会在这些村子里找到!”

  “我告诉你一件事吧,我们军队剿灭了好些这样的村子,搜出了很多情报之外的东西。明天我给你批个文件,你去看一下档案就能明白!”

  王璎珞有些发懵,怎么这个事情这般严重?

  这跟她行侠仗义的时候完全不同啊?

  只不过她并不在这个事情上太过纠结,既然有档案,那就明天去看看。

  随后她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守村人生活的好坏,又跟村子有什么关系呢?”

  “是因为村子富裕了,所以守村人生活才好的?可是这样的话,我也见过对守村人很好的村子,也不富裕啊?”

  刘武笑着问:“这样吧,给你一个选择,你去经商,有两个村子,他们都很穷,但是一个村子对守村人不好,一个村子对守村人好,那么你会选择那个村子?”

  王璎珞毫无疑问道:“那自然是对守村人好的村子!”

  “是啊,”刘武点了点头,“你看,他们只是暂时贫穷罢了,只要对守村人好,未来村子就会起来。”

  “不为别的,商人走四方,一打听自然会选择这些村子,并且城外落脚的话也会尽可能的选择这种村子。”

  “不仅如此,这种村子风气如此之好,孩子们在为人处世上和读书上就差不到哪去,只要一朝乘风起,那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那些富裕的村子,他们对守村人好,也是因为他们贫穷的时候就对守村人好!”

  “这种村子的人,外出经商会讲诚信,参军入伍也是最为强大的战士。”

  “这么说吧,从军事角度来讲,这种村子的人入伍,稍加训练便是精兵,还是敢于死战的精兵。”

  “咱们军中,这可是升官选拔可不仅仅要战功,这也是一个暗中审核的关键条件。”

  “亲卫选拔,选拔祭酒,这些人都很靠谱,也更能承担责任。”

  “毕竟这些人,都是这个村子数代人,上百年才能培养出来的人啊!”

  “所以,他们在军中,在工作中,提拔培养都会是优先级别的。”

  “因为他们在军中,是最好的战友,是最好的领导者,是最好的思想、作风的建设者。”

  “在工作中,他们的思想底线也非常高,高出了太多太多的人。他们会认真努力的干实事,贪污的问题也最小,也跟勇于抗争不公。”

  “所以我们汉军才能发展的很快,不仅仅是因为大同社带来的思想建设,更是有这一批极其优秀的人加入。”

  “这也是我能安心推动我的计划,敢与天下豪强、士绅、地主、官僚为敌的真正底气所在。”

  刘武给王璎珞说了很多汉军中、大同社中选拔培养的很多事,这也让王璎珞认识到,这守村人所牵扯的竟然这么多?

第809章:刘武说底气(下)

  王璎珞很是震撼,她没想到刘武竟然给她说了这般天大的事情,虽然这仅仅只是她起的头,但这相当于刘武的根本啊!

  不过现在大势已成,这个根本别人好似已经动不了了。

  但她有个疑问:“夫君,你这般做岂不是就是以德行选拔贤能,这与你常说的开青史倒车可有不同?”

  其实这就是一个问题,现如今汉军的问题就在这里,选拔人才依靠的就是大同社,而大同社却要以这种百姓为根基。

  这样的,岂不是跟上古时候一样。

  如此一来,科举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

  这对那些苦读书的士子来说,岂不就是断绝了他们上升的途径?

  而这不就是刘武常常所说的阶级固化?

  如此一来,变化在哪里?

  还不如现在的科举制度呢!

  对于王璎珞的问题,刘武自是胸有成竹。

  “不一样,这种方式不一样的!”

  “其实这种方式也是一种考核,他是与科举制度并行的,不然我也不会大肆推广教育了。”

  “什么意思?”

  王璎珞很是不解,她这下更不明白。

  这种以所谓得德行加科举选拔才能的这种,好似也是在科举前就有过的吧?

  当然,王璎珞这么多年了,按道理来说应该不至于这样。

  但实际情况便是,现如今汉军实力地盘扩充都太快,这些人被隐藏在众多的军队和行政人员内,表面上是真的看不出来。

  其实若是真的有人注意或者说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大同社有一个审查组。

  这个审查组很是神秘,但又很是寻常,他专门针对那些入社人员和高升的指挥官以及行政人员进行审查。

  而经过他们审查过后,能过去的,都会在汉军治下担任要职,比如县长、郡守、营长之类的。

  所以这个审查组在汉军自己内部以及外部,都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刘武在筛选忠诚于自己的人。

  这对那些传承已久的家族或者势力来说,都是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这些人,对于所谓的忠诚那是比谁都了解。

  只可惜他们失望了,刘武选拔的根本不是对他忠诚的人员,而是对大同社,1对于汉军,对于百姓所忠诚的人员。

  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答案自然也是不相同的。

  刘武道:“汉军治下工作人员和指挥员的选拔,条件其实是很多的,不仅仅只是你所认为的个人德行以及科举。”

  “实际上,这些人员的选拔,大同社都会竭尽全力进行考核,其中包括对于其人员的家庭情况、邻居情况、村子情况,同袍、同僚的评价,军功或者自身的功绩,以及介绍人的评价等等等等进行全方面的考核。”

  “这些考核通过了,还要进入学院深造一段时间,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任命。”

  “若是这个人走到更高一个级别或者极其重要的岗位时,那么将会迎接他的是更多的审查,审查只要不通过,那就走不上去。”

  “这些审查,牵扯众多,情报系统的人员都会介入进去,经过多方面的审查,才会给这个人加担子。”

  “而且这些审查都是以镇、县、郡、州为一个大阶段,进行一次审查的,并且一次比一次严。”

  “而这就牵扯到大同社麾下有一个审查组。”

  “很多人都说他们很神秘,根本掌握不了固定的成员,这个其实是不对的。”

  “这个审查组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职能的,所谓的不固定只是外人不知道内里的运行规律罢了。”

  “其实这些人就是深受上级领导重视、信任的人员,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以这些村子的人员和确认德行高的人员为主。”

  接着刘武给王璎珞大致的说了一下内部的运营规律,其实这也就是另一种zhengzhi审查罢了。

  毕竟一个村子真的可以照顾好守村人,并且给予了其足够的尊重,那么这个村子里的风气就一定很好。

  而这种好,也注定了村民本人的道德修养一定高。

  或许平常看不出,甚至以为这只是寻常,但要是将这种风气认定是另一种家风呢?

  这样的话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这种村子出来的人,功利心也有,但他们的对待百姓绝对不会像地主老爷以及不少因为脱离生产的士子们一样。

  这样的人,从小生活就不差,或者并不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是苦的,为人开朗,做人诚实,也更能懂得尊重他人。

  不仅如此,村子团结,父母妻儿生活安稳,这样他们为官也更容易办实事,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贪污,不行贿受贿,忠诚于大同社的理念。

  这样的人可不好找?

  不要这些事情不起眼,这越是到了高层越是重要,因为这可以保证大同社的道路不会产生偏移。

  至于说刘武死后大同社的道路会不会改变,可以这样说,这个制度不丢,在有足够的广大人民和社员的支持下,高层想要走歪都不可能。

  走歪了,那就是敌人了!

  敌人,哪里还是大同社的高层呢?

  至于说会不会因为德行太高,导致做事情畏首畏尾,那也是不可能的。

  这样说吧,这个所谓的德行,他更多的是一个优先级罢了,只是这个优先级越到最后越是重要而已。

首节上一节588/7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