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92节

“去看看!”刘仁轨走出船舱,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小船。

船上的人正大力的挥动双臂,似乎是在向战舰上的人求救。

“不要让他进入我们的船队中来,放一条小船下去,找人过去问问他怎么回事。”刘仁轨吩咐道。

船上兵士们立即前去安排。

半小时后,兵士回来汇报:

“刘总管,那人说,他是锦州港前往倭国货运专线的船员,两天前他们遇到 了大风浪。”

“货船被刮向了州胡岛,结果整船的货被岛民哄抢,船员也被抓。他今天才寻机脱身,准备回大陆报信,正好遇到了我们。”

说着,兵士递上一块铁牌,“这是他的身份证明。”

“撮尔州胡,敢抢我宁国货船!?趁机灭了他!”边上的王玄策愤怒出声。

听的身旁的耿思承脑门黑线。

州胡,即后世的济州岛。直到12世纪初期,还是一个独立国家,后来被高丽吞并。

“刘总管,这里处于条航路的交汇处,若州胡人如此行径,始终是个隐患。”王玄策又向刘仁轨解释道。

刘仁轨思索一番,做出决定,“既然如此,那就永除后患吧!”

接着,刘仁轨派出了3000兵士登陆。

不到半天时间,州胡国灭。

至此,半岛与筑紫岛之间的所有岛屿尽归宁国,整个海峡都牢牢控制在了宁国手中。

第127章 花神

半岛南部与筑紫岛局势稳定,周边所有海域,都在宁国第一舰队的控制之下。

而半岛北部,高句丽与新罗,依然在苦苦缠斗。

不过,这些局面都是李恪乐于见到的。

你们继续火拼,我继续闷头发展。

贞观十一年春。

每年一次的宁国诗会召开在即,李恪突然收到了李二的诏令。

大唐要派出超大使团,参加宁国诗会,同时代天子巡访,让李恪做好接待。

李恪无语,这个便宜老爹,吃相是真难看啊!

竟然不顾面子,向自己的藩国,派出如此庞大的使团!

而且,这摆明了是要向自己的儿子偷师啊!

老子向儿子学习,也不怕别人笑话!

其实,李恪早就收到了“枯叶”的情报。

从年前开始,整个大唐朝廷,各个部门,都在挑选机灵聪慧的年轻官员,准备出使宁国。

声势弄的很大,“枯叶”想不注意到都不行。

于是,早早就汇报给了李恪。

阳春三月,宁国诗会如期召开。

各国的文士们,分别从陆路和海路,汇集到宁城。

尝试过双份快乐后,李恪就爱上了这种感觉,习惯了加班。

前一日,晚上,

只要是双胞胎姐妹扶余问梅和扶余海棠侍寝,

第二日,清晨,

李恪必定起床很晚。

本来自己的妻妾们一大早来叫李恪,想着与他一起去诗会。

可来了两次,都听到李恪的晨练,依然没有结束。

几个老婆跺了跺脚,自己自己去游玩了。

日上三竿,李恪总算起床。

在两女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李恪换了文士服装,出门去凑凑诗会的热闹。

而双胞胎姐妹扶余问梅和扶余海棠,恭送李恪离开寝殿后,则拖着疲惫的身子继续回床睡觉。

要说来宁城的各国文士们,最爱去的地方,那必须是燕山学宫!

燕山学宫是李恪为宁国创立的最高学府。下设文、理、政、工、农、商、医等七个分院。

文学院设有,文学学堂与师范学堂;

理学院设有,算学学堂与物理学堂、地理学堂、化学学堂等;

政法学院设有,行政学堂、律法学堂;

工学院设有,纺织学堂、冶金学堂、机械学堂、路桥学堂、水利学堂、船舶学堂、建筑学堂等;

农学院设有,种植学堂、养殖学堂;

商学院设有,财务学堂、营商学堂;

医学院设有,医治学堂、医药学堂;

燕山学宫所处的位置,是宁城及周边地区,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诗会期间,学校放假,允许国外文士进入燕山学宫游览参观,感受宁国的文化氛围。

既然是学宫,就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再加上各种纪念先贤的塑像、与历史典故有关的亭、台、桥等等建筑的烘托。

文士们就把这里视作文坛圣地了。

因此每年诗会,文士们必定会来一趟燕山学宫。

李恪来到燕山学宫时,看到大门内的巨石旁,一三十多岁男子带着几个孩子正在肃立凝视。

只见那巨石上,阴刻着几行遒劲大字。

凡入此门,当立如下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李恪

男子凝视良久,才喃喃自语道:“读书人,理当如此!”

李恪准备上前打招呼,又看看自己身后的沙进、岑雄及一帮护卫。

“跟那么近干什么,你们这架势,再把人吓到了!远远跟着就行了。”

沙进只好带着众护卫远远散开。

“阿耶,这位李恪是哪朝大儒啊?他对读书的劝诫期望如此之高。”

男子身旁那名十一二岁的小娘子开口问道。

李恪一听,差点憋不住笑,自己这就成大儒了?

“惠儿不可胡说,那是宁国国君的名讳,你怎能直接喊出。”男子立即阻止女儿。

“啊?是, 是宁王?也就是写《句读解忧》《雅韵》《对韵》的那位宁王?,那,那”

小娘子立即朝着石头上的那句话行礼,“奴冒犯宁国王上了,恕罪恕罪。”

说完嘻嘻一笑,拉着男子就走,“阿耶,女儿赔礼了,趁王上没怪罪,咱们赶紧走!”

李恪惊呆了,这也可以!?

男子笑着摇了摇头,宠溺道,“你呀,马上都到嫁人的年龄了,还如此顽劣,看将来谁敢娶你!”

“怎么会没人娶?谁不知道徐监丞家有一双才貌双绝的小娘子,是吧妹妹?”说着,小娘子看向一边十来岁的小萝莉。

“阿姊说的是,明明很多人提亲的!”

说完两姐妹咯咯笑了起来。

徐监丞?两个才貌双绝的女儿?惠儿?徐惠!

哎哟,这是花神啊!

史书记载,徐惠五个月会说话,四岁熟读《论语》和以及《诗经》,八岁就能模仿《离骚》写出漂亮的文章!

后来,唐太宗听说了徐惠的文采,于是就礼聘入宫,纳为才人,后来又升为婕妤。

而时间是贞观十一年!就是今年!

同年,唐太宗还听说一个容貌美艳绝伦的女子,也同时礼聘入宫,纳为才人,赐号“武媚”!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崩逝。

按规定,没有为皇上生下子女的妃嫔,都得去寺庙中度过余生。

徐惠因没有诞下子女,也被削发送入寺中为尼。后思念成疾,不肯服药,只求早死。很快就去世了。

年仅24岁。后被追封为太宗的贤妃。

徐惠去世后,后人惋惜她的才情与美貌,就产生了很多关于她的美好传说,又因为他写过一些诵赞桂花的诗文。

后人逐渐就把她当成花神来祭拜。

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徐父,正是工部的将作监丞。

这次应该是李二派来偷师宁国的人之一。带着两个女儿估计是为了参加诗会。

徐家的两位儿女,个个都不简单!

姐姐是唐太宗的婕妤,妹妹是唐高宗的婕妤。

史书就记载:长女徐惠,唐太宗徐贤妃,工于诗文。次女徐氏,唐高宗徐婕妤,亦有文藻。

每年八月,是大唐采选女子入宫的日子。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今年八月,徐惠就要被选入大唐太极宫。

怎么办?

才貌双绝哦!花神哦!

要不要截胡?

要不要提前摘桃?

可自己后宫已经有很多佳丽了呀!而且每一个都堪称人间极品!

如果再增加,会不会太过劳累?

不管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李恪心想:这便宜老爹本来是派人来宁国偷师的,他不会想到,结果把自己未来的婕妤给弄丢了吧?

首节上一节92/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