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45节

“不,奴就要做你的女人!”罗青瑶的倔脾气又上来了。

李恪彻底懵逼了。

“你觉得可能吗?我会傻到放一个杀手在身边?再说了,你的职业素养呢?你作为杀手的尊严呢?”

“你刺杀失败,应该知耻而后勇,对不对?一次不成,就策划下一次,怎么能刺杀不成,就把自己献给刺杀对象呢?”

“你这么虎,以后还怎么在杀手界混!”

罗青瑶美目圆睁,“我罗青瑶敢爱敢恨!你根本就不是雇主说的那种十恶不赦的昏君!你写的这些,能救多少女人啊!你是个好人!反正已经决定了,奴就要做你的女人!”

罗青瑶指着李恪反复修改的两份文件说道。

“这都什么逻辑!你脑子有泡吧!”李恪一番惊呆后,诧异的看着罗青瑶说道。

“奴一生下来就没了娘,阿娘就是因生我难产而死,后来奴就被收养。”

接着,罗青瑶就讲起了自己的往事。

三岁时被收养,5岁时送出去学习武艺,8岁时,养父谋反,家人问斩。学艺10年后,学得一身本领归来,手刃了养父那卖主求荣的部下。

后来,生活所迫,不得已做起了杀手。

并且麾下已经聚集了几十个刁钻、狠辣的女杀手,但却被罗青瑶治的服服帖帖。

她们收了500两黄金作为定金,接了刺杀李恪的任务。

一路上李恪被神武卫、三千营围的跟铁桶似的,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到了宁国后,前面来了好几拨杀手,全都被俘。作为老大的罗青瑶,这才感觉事情有点棘手,于是亲自来了。

可没想到……

“听你的意思,你那养父应该是罗艺吧?”

“正是。”

“那你可认识他麾下的18护卫?”

“18护卫?董良平那些家伙吗?大王有什么事?”

李恪一听,顿时眼露精光。

罗青瑶是罗艺的义女,也就是罗府18护卫的小主人。听罗青瑶这口气,应该能降得住18护卫吧!

若是能把燕云十八骑给收服了,自己有了这些小跟班,简直不要太霸气!

燕云十八骑啊!威震大漠的燕云十八骑啊!

想到将来自己出门身后跟着燕云十八骑,李恪不由嘴都笑歪了。

“你若是能帮本王收了18护卫,让他们真心实意效忠于我,本王就收了你,也放还你那些姐妹!”

“你说话算数!?”

“自然算数!”

“那夫君就等妾的好消息吧!”罗青瑶难掩兴奋。

“别别别,先别忙着叫夫君,现在可不算。”

果然是江湖儿女啊,这边才刚一松口,那边直接就改口叫老公!

罗青瑶不但不尴尬反而叫的还挺顺口,但李恪却尬到两只手臂冒起一层鸡皮疙瘩。

她当然不会尴尬!

姐妹们很早就考虑到,大家年龄逐渐都大了,很多人已经有了隐退并成家的想法,也想去过相夫教子的安稳生活。

可她们身为杀手,又接过那么多次单子,在大唐惹到了不少人,又揣着那么多秘密,岂是说退就能退的。

一旦分开了,一个个嫁了人,那么很有可能会被仇人以及曾经的雇主逐个击杀。

而现在,李恪虽然是个被排挤的落魄皇子,可毕竟是一方势力,她们完全可以借助李恪成功上岸!从而开始实现姐妹她们隐退的愿望。

第60章 宁国出海口

第二天一早,罗青瑶就以李恪妾室的身份,去牢房见了燕云十八骑,劝说这些人效忠李恪。

最后,十八人都表示同意。

一方面是自从李恪出境,他们就注意到了,这半年多的不断拓展,他们都看在眼里,实在是佩服的紧。

可毕竟自己之前的主子是因李唐皇室而死,他们始终有心结在,如今主人的养女都能以身侍宁王,他们作为曾经的部下,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们是真信了,信了罗青瑶已经是李恪的妾室,因为他们在罗青瑶脸上看到了那份骄傲与自豪,以及那份扭捏与小娇羞。

任谁都会相信啊!

其实,唉,只是打了几巴掌而已。

李恪也信守承诺,把罗青瑶介绍给了苏嫣、苏、郑丽婉等人。

苏嫣自然十分开心。

毕竟姐妹三人都不是李恪一合之敌,如今又多了个有武艺底子的妹妹,总能降服自家那个白天温文尔雅,晚上勇猛剽悍的夫君了吧?

当晚,罗青瑶就被苏嫣安排侍寝。

清晨,倔强女杀手一见来看望她的苏嫣,就哭的梨花带雨。

拉着苏嫣哭诉:姐姐,夫君就是个禽兽啊!说好只打屁股的,结果里外都打,一打就是一晚上!

苏嫣、苏、郑丽婉:妹妹果然厉害,换作几个姐姐,早就昏死过去了,妹妹竟然撑了一晚上!今早还有力气说话!夫君尽兴了,今晚肯定还会召妹妹侍寝的。

罗青瑶:什嘛!?不要!姐姐救我……

中场不用换人,一口气冲到爽歪歪李恪,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在农部尚书贺连硕的陪同下,李恪到了国营农场,视察白叠子、甜菜、忽布、蒲公英的种植情况。

白叠子就是后来的棉花。如今宁国的羊毛纺织的各环节,已经逐步完善起来了,只需要逐步增加机器数量就可以了。

而棉花纺织,是李恪下一步发力的重点。至于丝绸,在东北就不用想了。

至于甜菜,北方的气候,不适合种植甘蔗,那么生产白砂糖的话,甜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忽布,就是啤酒花,是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材料。

蒲公英是用来提取橡胶的,毕竟如今的橡胶树还在美洲老家呢。

大面积的肥沃土地,是发展农产品的优良条件,必须好好利用。

棉布、白糖、酒、橡胶,每一种产品背后,都是无尽的财富。

“不错啊,贺尚书,种植的进度很快。不知其他各州的情况如何,你可得盯紧了。”

“王上放心!绝对不耽误农时,俘虏们干活热情高涨,拦都拦不住啊!”贺连丰一本正经,言之凿凿。

李恪看了下干活的俘虏们身后,一个个提着皮鞭、凶神恶煞的监工:

俘虏干活热情高涨?我信你个鬼!

宁州的国营农场、林场、矿山,用的都是俘虏,其他各州都是招募普通民众。

也正是因此,宁州的各方面建设出奇的快。

“贺尚书,播种的事情忙完,你去一趟大辽泽,在那里建一座大型的养殖场。猪,鸡,鸭,鹅,鱼,都给我养上!”

“要给百姓提供更多元化的肉类。其他肉类供应丰富了,羊的需求自然就降低了,我们就可以把羊卖到国外去。”

“大唐、高句丽、新罗、百济,羊肉的价格远远高于宁国,这里面可是有巨大的利润。”

“王上,养殖场倒是不难建,可要让百姓改变饮食习惯,多食用猪,鸡,鸭,鹅肉,怕是有点难度啊,尤其是猪肉。”贺连丰为难道。

李恪摆了摆手,“这你不用担心。从养殖场的建造,到喂养方法、疾病防止、到初加工、再到烹饪方法,本王都已经做好了详细说明,到时你去领一份自己所需的就是了。”

“臣记下了。”对于李恪的百事通技能,贺连丰早已佩服的不能再佩服了,如今已经习惯。

仿佛什么事都难不倒自己的王上,跟着这样的老大混,实在是太省心了!

“国内已经开垦出的耕地,你务必要规划好,随着宁国人口的增加,一定要优先保证所需口粮的种植,其次才是其它作物。”

“另外,还要做好各种口粮、肉类的储备工作,每年的各种作物也要根据储备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一旦粮食缺乏,极易引发一系列变故。邻国还有可能落井下石、大肆入侵。所以,粮食安全,一点都不亚于边防安全。”

“贺尚书,你的担子很重啊!可不要以为,做农部尚书,把种子撒到地里就万事大吉了,全国人都指着你吃饭呢!既然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上来,本王就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你可要打起精神来。”

贺连丰刚想着自己这个尚书是个可以摸鱼的尚书,是最轻松的尚书,是无关紧要的尚书,可被李恪一番分析下来,顿时冷汗涔涔。

我的位置如此重要!?

王上对我如此看重!?

我还好意思再摸鱼!?

以后必须拼命干啊!!

看着目露精光的贺连丰,李恪满意的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后面的视察。

接下来的时间,李恪又去视察了正在建造的港口。

拿下营州后,宁国总算获得了一段海岸线。

有了这一个出海口,宁国就有了无限可能!

虽然渤海北岸不具备优良港口的条件,但有总比没有强。

无论是宁城还是营州都需要一个港口,用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用来输出宁国的各种商品。

港口的进度让李恪十分满意,这里的所有工作一直都是由运输部尚书宋万里亲自负责。

宋万里知道李恪对这个港口寄托了多么大的希望,因此他不敢掉以轻心。

“王上,按照要求,配套的城池也已经基本建造完毕,不知有何下一步的安排。”宋万里向李恪请示。

所有的图纸都是李恪亲手绘制的,他把这座城池定性为港口型城市,整个城市都是为港口服务的。

“这座城池要首先起到防守港口的功能。其次,要在这里建立边关署,以及税务官署,还要接待各方来往的商人与船员。有可能的话,还要逐步发展成为商业性大城。”

“那请王上,为这座城池赐名。”

第61章 边境战事再起

“大海上蕴藏着无尽的财富,希望通过这一港口,我们宁国能走上锦绣前程。城就叫锦州城,港就叫锦州港吧!”

“一港通八方,从此宁国前程似锦。好!锦州好!”

李恪:厉害吧!不过,本来就是这个地方的名字!

“宋尚书,要保质保量做好扫尾工作!内陆各州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产品,各地到锦州港的道路也已修通。”

“等你这边港口修建完毕,就会有商船停靠,我们自己的海船也已经开始试航。将来大宗的商品就能由此转卖,为宁国带来大量财富!”

接下来,李恪又是对宋万里一番加油打气,与贺连丰一样,宋万里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嗷嗷叫的投身到后面的工作中去了。

巡视一圈,给各州、各部门官员洗脑后,李恪回到了宁城。

开始各项工业建设方面的部署。

首节上一节45/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