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44节

其余人,李恪看名字也都有印象,只是与样貌对不上号。毕竟作为一国之主,精力有限,不可能记住每一个见过的人。

扫视了一遍强行压抑激动与兴奋的十几人,李恪开口道,

“既然把你们找来,说明你们几人是燕山学宫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也在之前的工作中表现优异。相信,接下来给你们安排的任务,你们都能很好的完成。”

“本王准备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名字就叫作‘证券交易所’,从名字开来,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用来进行各种契证、票据、债券的交易场所。”

“在国库券发行的这两年多来,有很多人刚刚入手国库券,就又需要钱来周转,可国库券不能等同货币用来直接交易。这就让他们占用的了一部分资金”

“生意无法及时扩展,危机时刻不能扭亏为盈,鉴于此,本王成立这家机构。”

“当然,他们的交易对象,也不限于国库券,还可以是地契、房契、当票、股份股权证,还可以是提货单、银行汇票等等!”

本来因见到李恪而激动兴奋的十多人,很快就被李恪所提到新的业务所吸引,一个个睁大眼睛,眼神中写满了惊呆。

“甚至,我们还可以创造一种债权来交易。比如,如今发展如火如荼的股份制公司,想扩大经营,所有股东又没有资金投入,又不想引入新的股东,怎么办?”

“那么,这家新的机构,就可以帮这家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购买这家公司债券的人,不参与经营公司,也不参与公司分红,只能领取公司债券利息以及到期后的本金。”

“总之,就是让百姓闲置的钱,找到那些有资金需求的人,或者让有资金需求的人找到限制的钱!”

几人听到这里,都纷纷点头。

“王上,那这种机构该怎么盈利呢?”姚敏才问道。

嗯,李恪暗自点头。

这才是作为是个金融从业者首先要考虑的,不说的在天花乱坠,再巧妙的模式,终归还是盈利为目的。

当然了,作为从业者,这应该这样考虑,也是很正确的。

不过,作为一国之主的李恪,全不能以盈利为第一目的。

他的目的应该是放在,有效推动沉睡的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助力宁国当前各方面的发展。

华夏人天生都自带储蓄属性,直到千年以后,才慢慢改变。

挣到一点钱,就喜欢攒起来,这可不行!这样会严重影响发展速度。

比如,某老人挣了一辈子钱,就是攒着想等哪天不时之需。这就导致这一批钱始终无法流入市场,只有钱流动起来,才能生钱。

钱不流动,永远只是让老人安心这一个功能。其他的创造不了丝毫价值。

再例如,各种优惠活动,各种节日庆,各种鸡汤,把你钱包忽悠空了,信用卡刷爆了,本来可以边玩边工作,不愿工作直接躺平。

可为了还卡,不得不冒着秃头的风险加班、加班、再加班!

你看,这生产力不就增加了嘛!不就能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了嘛!

全都目露精光:还能这么玩!?

再比如,某年轻男子,把钱投入了金融市场,多日之后,发现一路飘绿。又舍不得割肉,最后裤衩都没了。

这可咋整啊?

吃饭吃不起;房贷、车贷还不上;连买肾宝的钱都凑不够了,女朋友马上就要跟隔壁老王跑路,咋办呢?

于是,为了挣钱,拼命码字、拼命码字!

本来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一天码上三四字凑合一下。结果,现在有了动力,一天最少码一万!

你看,这生产力,他不就出来了嘛!

这就是金融魔力!这就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哈~

李恪如今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把百姓闲置的钱,都吸引到经济发展中去。投资也好、消费也好,反正只要把钱都拿出来,那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份原动力。

眼下,要成立的这个证券交易所,就是处于这样的考虑。

当然了,即便是为了助力经济发展,但作为一个盈利性机构,该挣钱还是要挣的。

“盈利很简单,针对交易双方,收取百分之三到五的佣金。”

交易双方都收?买方、卖方都得付佣金?百分之三到五?

往来双向收费!各征收三到五的佣金!

还能这么玩!?

好家伙,这可一点都不简单!

这,将来恐怕要成长成为最能赚钱的机构!

第363章 公司债券

接下来十来天的时间,李恪又对十几人做了细致的培训,把证券交易的相关业务知识全部灌输给他们。

至于他们能理解吸收多少,那就看他们个人的能力了。

与此同时,在这十天的时间里,用来开设证券交易所的铺面已经准备完毕。

对于这个新型的业务,宁国银行扬州各分行已经在半个月前开始宣传。

扬州的证券交易所,开业第一天,就来了不少经常在资金上遇到困难的商人。

当然,有的是看上了可以捡漏的机会,有的是想获取资金。

其实他们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主要是想来了解一下这个新业务,如果真有用的话,也算是给自己增加生财或融资渠道。

“你们所谓的公司债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过程?”一 个满面愁容的中年男子步入证券交易所。

扬州的宁国证券交易所迎来的第一位顾客,看来是一位有融资需求的商人。

姚敏才接待了对方。

“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的公司在经营中需要借债时,我们证券交易所,替你找到有闲散资金的人。并把你要借的总款项,拆分成一定的基本额度,由那些资金富裕的人,自主选择借多少钱给你。”

“这个过程与你找亲朋好友借款是同样的,也需要借款凭据,需要商定借款利息以及归还日期。”

“不同的是,我们在证券交易所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代替你去找那些资金充足的人。另外,我们也会适当收取一些佣金。”

经过多天的熟悉,姚敏才等人已经完全能够胜任证券交易所的工作。

不过,李恪还不是特别放心,毕竟这是为宁国培养的第一批证券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后他们要要奔赴全国各地,独自扛起开办证券交易所的重任。

如今,他们十多人,都在扬州新开的这家证券交易所进行实操。

“你我借多少都可以吗?”颓废的中年男子问道。

“这个,要看你自己的偿还能力,如果你的生意盈利能力比较强,那借债的金额 可以高以一些。”

“那如果,我是说如果,到期后没有偿还能力怎么办?”男子问道。

姚敏才一听:果然啊,不出王上所料!证券交易所还没开始开展业务,就已经有人打算寻找漏洞!

“是这样的,我们证券交易所和宁国银行一样都归朝廷所有,而且信息是互通的,如果公司债券到期,故意不归还的话,”

“宁国银行不仅拒绝再承接你的业务,还会冻结你的银行账户,同时在全国银行网点,通告你的失信行为。”

“你也知道,如果你的信息公示在全国所有银行的话,那么,你将失去部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男子浑身一哆嗦。

这哪是失去部分的合作伙伴啊,这是直接上了黑榜了啊,是失去所有合作伙伴啊!

而且还可能会遗臭万年!

男子尴尬的点了点头,“我只是问一下,自然不会不履行契约的。那再问一下,如果是经营生意失败,的的确确没有偿还能力了呢?”

“如果我们核实,的确是没有偿还能力的,交易所会给出分期偿还的计划,若依然无法偿还,那就需变卖你公司名下的财产用来还债”

男子费力的吞咽了下口水,“明白了,明白了,其实也就随便了解一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钱当然是要还的。”

男子义正辞严的说着,稍后思索片刻,“我要借债十万银元,该如何操作?”

“确定借债的话,可以来边办理。”姚敏才把男子引领到一间会谈室,里面有专门的人办理契约。

这时,刚好又走进了满面愁容的男子。

“你们的这里能帮我把这张提货单转手吗?”男子说着,从腰间皮包里取出一张单子。

姚敏才接过那男子的单据。

“竹器?洛阳的提货单?”

“是啊,我是做竹器生意的,扬州这边需要还账,可洛阳那边的货却一直没卖出去,现在需要钱周转。”

“这个需要到洛阳才能提货,如果能遇到洛阳那边的商贩,应该不难成交,你打算按什么价格?”姚敏才问道。

男子蹙眉思索,“我继续用钱,我成本价的九成吧,如果三天还没有成交,那就再降一成!”

“可以,那就先把信息公示了。你可以在此等待,可以再每天派人来询问一下是否成交。”

“好好好!”

姚敏学又把这名男子带入了会谈室交给其他人办理契约。

在姚敏学接待的同时,其他十多名李恪培养出来的业务精英,也在接待一个个客人。

交易对象也是五花八门,有当票,有国库券,有地契,有汇票,甚至还有多次讨要未果的借条。

一上午时间,这十多人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客人。

他们的干劲越来越足,到了中午休息用餐时间,每个人都不舍得离开。

实在是饿的受不了,才赶紧去扒了一口饭,然后又赶紧回到证券交易所。

下午,十多人又开始忙的不可抗拒。

这时,交易所门口站了一胖一瘦两个男子,看着招牌上几个鎏金大字,一脸懵逼。

“证券交易所!这是什么所在?”胖子嘟囔。

“没听说过。证券?嘶……莫非是卖假证的?”瘦子小声说道。

“你可真敢说!卖假证的租这么大的铺面,光明正大的经营假证生意!?”胖子没好气的白了瘦子一眼。

“那,干什么的?”

“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走,进去!”

看到两人进了,姚敏才迎面走了。

“我们可不是卖假证的哦,每一张契约、票据,都是经过反复核对,保证不假。”姚敏才呵呵笑着说道。

两人闹了个大红脸。

这一胖一瘦两人在门外望着证券交易所的招牌愣愣出神时,姚敏才就注意到他们了。

“那,你们这是……”瘦子红着脸问道。

“这证券交易所是朝廷新成立的机构,目的是让百姓手中闲置资金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再一个就是让部分需要资金人,置换掉手中有一定价值的票据。”

姚敏才简单解释了一下。

“瘦三!你看看这个,大概就明白了!”胖子指着公示板上的一条条信息。

“出售中:纯金佛像当票一张,五百元国库券,洛阳仓库价值五千元竹器提货单,东祥商号债券……”瘦子逐条念出。

“胖五!你看看这一条,竹器!洛阳!哈哈!有意思!”

首节上一节24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