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36节

她本就是杀手出身,天然就对那些官场中的败类有几分恨意。

当初她们活跃在大唐与高句丽交界一带,经她们的是手,两国的贪官污吏没少殒命。

如果她不是后宫护卫统领的身份,不便滥杀,乌经纶早就身首异处了。管你什么侍郎不侍郎的!

不过,当他听说乌经纶要叫人时,战意陡增,可以大开杀戒了!

围攻嫔妃,那就是谋反!

对一群反贼,那就没有滥杀一说了,来多少杀多少就是了!

这让对面捂着耳朵惨叫的乌经纶有点看不懂了。

我说了,我是吏部侍郎之子!我摇人了!

你们难道不应该害怕吗?不应该立即把这些俏美人送给我吗?

不但没有,反而一个个出奇的平静,仿佛没有听到一样,更让人气愤的是,还在那里自顾说笑。

尤其是这边上几个持刀的女子,你们眼神里迸发出那份压抑不住的渴望与期待,是什么意思!?

很快,刚刚离开的仆人带着乌家的家兵来了。

“砍死这个女人!其他的给我留下!不,凡是拿刀的,都给我砍死!”气势汹汹的乌家家兵,给了乌经纶足够的底气。

仆人开始给乌经纶包扎被削去耳朵的伤口。

家兵们喊打喊杀着朝着金凤卫冲了上去。

围观的百姓,惊恐的喊叫着往后躲避。

不过,倒是有几人从围观百姓中走了出来,拔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加入到金凤卫与乌家家兵的厮杀中。

很快,血腥味弥漫了整个街道,围观的百姓开始慌乱起来。

“快报官啊!死了好多人!快报官!”

“就是啊,不得了啦,赶紧报官呀!”

“不要报官!”

“你要是敢报官,信不信我揍你!”

“你们两个,我……,为什么啊?”

“你没看到死的都是乌家的人吗!?”

“嗯?还真是!去他娘的,砍死他们,砍!”

“对!砍死他们,砍!唉,怎么只砍下一条手臂,照脑袋砍啊!砍死他!”

……

吃瓜群众往往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唯恐打的不够激烈!

当然了,他们的叫喊,更多是对乌家的愤恨的爆发,是无数目的性被仇恨压抑太久的表现。

以往百姓们面对乌家的暴行,往往是敢怒不敢言,如今乌家这些凶神恶煞被暴打、屠杀,百姓们总算出了口恶气!

在吃瓜群众的加油打气鼓励下,金凤卫和游隼队员,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所有乌家的家兵。

此时,正在给乌经纶包扎伤口的仆人,还没有包裹好主人的脑袋。

注意到喊杀声越来越弱,最后停止。

两人转头一看,

?自己的家兵怎么都躺下了?

第352章 抓捕乌家

此时,龙卉这边的人,还不知道,几乎与此同时,李恪一行正被乌家另一纨绔乌经义围攻。

色痞乌老大摇来的人被屠杀看净后,龙卉让一名游隼队员请示李恪,该怎么处理经纶。

得知另外一行人也遭遇了乌家人后,李恪愤怒到了极点。

他的愤怒不是来自乌家,乌家人在泗州一手遮天、胡作非为,很明显这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是,在宁国的严酷律法之下,乌家人竟然依然如此肆无忌惮。

这说明什么?

执法系统、监察系统失灵了!

两个系统的人同时都懈怠了!

立国才多久?

承平才多久?

地方衙署的官场,就已经被潜规则支配!

自己最近几年都是常年待在宁城或者洛阳,出来走动的也少了。另外国土面积太大,就算自己整日在外巡查,也无法做到全国兼顾。

于是,在自己看不到地方,就滋生了官场潜规则。

看不到地方,地方官就当这个国君是瞎子、傻子!

欺瞒、遮掩、诓骗!

是时候整顿了!

眼前这种局面,李恪真正理解了,大明朝秘密特务机构的必要性!

真是贱啊!

难道非得在你们头顶随时悬着一把剑,你们才能安分守己吗?

李恪在设计宁国的行政框架时,参考的就是明朝的架构。当时就思量,是不是也搞一套秘密监察百官的锦衣卫,以及东西厂?

后来还是作罢。

李恪当时认为,宁国的立国时间不久,全国各地都在大建设,所有官员一边适应自己颁发的各种新制度、政策,一边支持千头万绪的日常政务。

如若在每人头顶都悬着一把利剑,那么这些官员必定每日担惊受怕,唯恐自己工作出什么岔子。

这样的话,就会消耗掉他们的精力,抹杀掉他们的进取心、扼杀他们突破常规的勇气。

如此一来,官员们就会不求无功,只求无过。

久而久之,官场上就会暮气沉沉,严重限制宁国的高速发展。

于是,李恪没有去建立那套特务机构。

带有隐秘监控的混元卫,也只是为了国家安全成了,主要是为了针对国内外的对宁国搞破坏的人成立的,没有监控百官的职能。

即便如此,如今的混元卫也只在边境州县、有对外海港的城池内布置,还没有到所有州县都布局。

难道,要给混元卫增加一个新职能,向监控百官的方向发展吗?

不管如何,还是先处理眼前的烂事吧!

“去通知龙卉,把人带去泗州衙署!”李恪向来报信的游隼队员吩咐道。

游隼队员应声离去。

“让你们的人,控制乌家所有人,连只耗子也不能放走!”李恪有朝刺史张宏放吩咐道。

不过,旋即他又摇了摇头,面色冷峻道“算了,你不再可信!”然后朝向沙进,“你派人带神武卫去!”

沙进转身去安排。

张宏放听到李恪的那句“你不再可信”,瞬间面如死灰。

很显然,这句话已经给张宏放定性了。

“王上!臣愧对王上,臣有罪,恳求……”

杨建白再度开始求饶。

“行了,别嚎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李恪不再理两人。

旁边的饭铺掌柜和小厮,还没有从正经中恢复过来。

这是?

这是见到国君了?

握滴个亲娘勒!一国之君啊,竟然来我们的饭铺用餐了!

“先把客人劝离吧,今日就不要的营业了,稍后到衙署领取赔偿。”李恪向傻愣愣的掌柜说完后,就迈步下楼了。

只留下当场震惊的吃瓜群众。

一名游隼队员上前,随手提起依然昏倒在地的乌经义,跟上李恪。

随后,裘燕护送妃嫔们回了船上。

其实,李恪这次南巡带了生活方面的全套服务人员,当然也包括御厨。

他们找城内的饭铺用餐,主要是想尝试一下当地的食物。

李恪的目的是巡查,可随行妃嫔们却是以游玩为目的,自然要感受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一下当地的衣食住行。

没想到,在泗州城,有这么大一个惊喜!

众妃嫔都回到了船上,而李恪及刺史张宏放、督察使杨建白,乌经纶、乌经义两兄弟都到了泗州衙署。

众人一起步入大堂,一路颠簸,乌经义已经醒来。

“快把二爷放下!你们是谁!竟敢……哎哟!”

进入大堂,乌经义又被随手扔在地上,摔他个七荤八素。

同时,乌经纶也被提溜来了。

“你们最好放了大爷我,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乌经纶遇到的是龙卉一行,还不知道李恪身份。

而饭铺里的人,都知道了李恪的身份,除了当时昏倒在地的乌经义。

总体来说,兄弟两人目前都不知道李恪的身份,于是当堂咆哮,

“张宏放!你竟敢让人把二爷抓了!你这个狗东西,泗州刺史还想不想做了!?快把爷放了!”

“咦?!”这时,乌经义、乌经纶都发现发现了彼此。

“大哥!”

“二弟!”

……

此时,李恪缓缓走上中堂正位,转身坐了下来。

“喂!小子!那是你坐的地方吗!”

乌经义朝着李恪吼道。

不是他弱智,而是他在泗州这片天地嚣张惯了,一直都是骑在刺史张宏放、督察使杨建白头上的。

首节上一节236/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