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08节

一瞬间,“大块头”全身汗毛竖立!

这种死亡的危机感,他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过。

眼看槊尖距离他不到十步了,他几乎是条件反射似的身体往右侧急闪,同时抬起手中的大刀用力往左一挥。

“咣”

裴行俭的马槊被“大块头”挡开了,不过槊尖划破了他的左臂,比普通人小腿还要粗的手臂,顿时血如泉涌。

“大块头”这连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一挡,救了他一命,但是手臂却被裴行俭连衣服带肉挑了个大开花。

能躲开这一下,裴行俭也暗自佩服:果然是个灵活的胖子啊!

两人错马而过,跑出几十步后,裴行俭勒住缰绳,拨马回头,双眼盯上了“大块头”的腹部。

这膀大腰圆的“大块头”腰粗,目标大,容易命中!

看到裴行俭的目光,“大块头”知道裴行俭要更换攻击目标了,于是稍稍把自己的战刀往下压了压。

这样,距离刺来的马槊更近,也好来得及再次格挡开那致命的一刺。

短兵器与长兵器对拼时,基本上只能处于守势。除非能找到对方贴近的机会,给出致命一击。

如今,裴行俭的马槊长度在一丈开外,而“大块头”战刀仅三尺左右。

只要裴行俭不贴近他,那他就只有挨刺的份。

而裴行俭唯一与他贴近他机会,就是刺完他与他错马而过的时候。

可这时候他自保尚且力有不逮,哪有主动攻击的能力?

因此,面对裴行俭的再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采用上次的规避措施。同时寻找机会脱身。

“大块头”精神高度集中,裴行俭盯着他的腹部,他就盯着裴行俭的槊尖。

裴行俭双腿轻轻夹了下马腹,胯下战马逐渐加速,朝着“大块头”冲了上了来。

近了、近了!

眼瞅着槊尖距离自己只剩下十几步远了。“大块头”立即挥刀格挡。

“咣!”

裴行俭的马槊再次被“大块头”挡开了。

“大块头”听到这一声撞击,就知道自己这下又安全了。

心想:宁国将军,不过如此!

不由自主,他布满横肉的脸上,一副歪嘴龙王上身的即视感:嘴角向上斜斜勾起……

“噗!”

“大块头”只觉自己颈部一凉,然后就觉的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不,应该被刺破了命运的咽喉。

随着颈部那一凉,他觉的自己的生命在快速流逝。

他想不通,明明自己躲过了呀,这又被什么刺中了?

这又是什么招式?

是什么夺走了自己的生命?

“噗通”一声,“大块头”跌落马下。

躺在地上的“大块头”,刚好面部朝向错身而过的裴行俭。

只见勒住缰绳,一手握住马槊夹在腋下,一手提着一把手弩。

“能挡开我两次全力一击,你很不错!”裴行俭朝着“大块头”由衷说道。

虽然听不懂裴行俭说的什么,但看着他手中拿着的手弩,“大块头”这下全明白了。

妥了,这下死也瞑目了。

随后,“大块头”缓缓闭上了眼睛。

然后,就凉凉了。

原来,在裴行俭第一刺失手后,就悄悄给挂在腰间的手弩搭上短箭。

第二次刺向“大块头”,其实裴行俭只用了一只手,另一只手一直握着手弩。

待冲到“大块头”面前时,他集中全身的注意力,用来当开这一刺,根本就没注意到,裴行俭抬起他另一只手。

“大块头”把注意力放在下盘,低头挡开了刺向腹部的这一槊,挡的也很完美,可惜上盘失守了。

高速奔跑的马匹眨眼间错身而过,快的“大块头”都没看清,自己怎么就丢了性命?

吐蕃兵士们见到自己的将领跌落马下,随之气绝身亡,一个个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样,士气陡然低迷。

他们难以相信,他们的信仰,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一句话就能鼓舞起他们斗志的人,居然也有打不过的人?居然也会死?

他们的信仰崩塌了。

情势急转直下。

天宁军趁势强势剿杀。

第311章 筑关

在天宁军的密不透风的包围之下,这支吐蕃军,没能逃一人。

这一仗,持续了大约三个多小时。

俘获了一万多匹战马,数千俘虏。

缴获这一万多匹战马的天宁军,比干掉了一万多人的吐蕃军都更高兴。

随着深入高原,海拔越来越高,不管是人还是战马,高反越来越强烈。

尤其是后来跟随苏定方前来的两万兵士以及战马。

人有了高反,可以根据当前状况,凭借强大的意志,凭借天宁军超强的纪律性,暂时忍忍。

可牲口要是不舒服了,它可不管那么多,才不跟你讲超强意志与严明纪律。

那是直接尥蹶子!

直接躺地上,爱咋咋滴吧!

这一万多的吐蕃本土马,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环境,刚好把躺平的战马替换下来。

于是,那些不意志不强,不愿遵守严明纪律的战马,就可以被炖了。

“安排人打扫战场,立即向昆仑山口的守军开始炮击!”苏定方从望远镜中看到战斗结束,立即发布命令。

“得令!”传令兵快速舞动令旗。

此时的炮兵阵地,位于关隘的正前方,前来摧毁炮兵阵地的吐蕃兵为了抢占有利地形,刚好错开了宣威炮的射击范围。

这样,一边炮击,一边打扫战场,也不会造成误伤。

一边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一边血河横流,腥味四散。

血腥味引来周边几里地的野兽,天上盘旋着一只只猛禽,地上徘徊着一只只猛兽。

天宁军兵士们正抬着一具具尸体前去埋葬。

而那些猛禽野兽们却馋的直流口水,那些胆子大的猛禽野兽,开始尝试着进入战场,准备与打扫战场的天宁军兵士争抢尸体!

“苏总管!问出来了!”屠志兴奋来到苏定方身边,“问出来了!”

“噢?问出什么了?”

“那敌方将领人吐蕃第二猛将赤桑!”

“第二猛将!?”苏定方一惊,随后点头道,“难怪你一口气砍倒我们十多名兵士!”

“是啊!俘虏交代,他在吐蕃军中颇有威望,也是吐蕃赞普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个是考虑到昆仑山口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才派赤桑前来镇守。”

苏定方点了点头,朝屠志问道,“有没有说出关隘内还有多少兵力?”

“两万余人!而且是步兵居多。由副将桑布扎统领。”屠志答道。

“哈哈!好,看来,今天有望拿下这一关隘!”

两万多步兵,对于天宁军,几乎不算什么阻碍!

宣威炮持续嘶吼。

一个小时后,天宁军攻入关隘,吐蕃兵不敌,开始后撤。

“围住他们,要么投降,要么斩杀,不能让他们逃了!”苏定方立即下令。

在如此广袤的地域,天宁军又不能很好适应的情况下,必须把见到的敌人尽数消灭。

毕竟天宁军可没有精力,在这么大的区域内四处追剿。

因此,这次深入吐蕃,必须是以消灭对方军队为目的,不在乎夺了几城、夺了多少战利品。

吐蕃人口有限,兵源不足,只要兵力减少到一定程度,就必败无疑。

镇守关隘的骑兵,绝大部分都被赤桑带着出关,用以摧毁天宁军炮兵阵地,结果一个也没回来。

剩下关内的步兵,没有了骑兵的保护,如今面对天宁军铁骑,其后果可想而知。

吐蕃步兵为了能尽可能的躲开天宁军的追击,受到副将桑布扎的命令,两万多人,分散开来,朝着不同的方向逃跑。

裴行俭、王玄策、单天和、聂良才各自带着麾下兵士,奋力追击。

不过让吐蕃兵士疑惑的是,天宁军兵士明明已经追上他们了,可却没有挥刀砍来,也没有呵斥让他们投降,而是像一阵疾风一样,从他们身边刮过。

四支天宁军队伍直接冲到所有逃窜的吐蕃步兵最外围,然后实施大包抄,把四散奔逃的吐蕃步兵,全部圈住了。

而后一点点收缩包围圈。

又是一阵一边倒的砍杀,这场战争终于结束。

面对天宁军强悍的骑兵,吐蕃步兵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的信心。

最后近两万人,全都丢下武器投降。

至此,天宁军顺利占领昆仑山口。

“传令下去,扎营!修建永久关隘!”苏定方骑马步入关隘。

这一隘口,位置相当重要,而且地形也很讨巧。

昆仑山在这里断开了一个缺口,而这个缺口之间还有一个开阔的平地,也难怪吐蕃可以在这里驻扎数万兵士。

不仅有开阔的平地,还有河流穿行其中,这样的话,饮水就没有问题了。

也正因此,苏定方才决定在此建立永久性关隘。

在这里建立营地,建立永久性关隘,进可攻、退可守,也可以作为以后经营吐蕃的物资中转站。

一场恶战之后,苏定方决定让全军在此休整几日。

与此同时,工兵部队以及俘虏,也开始修建永久关城、营房、炮楼(真的是打炮用的……,算了,不解释了。)

附近的土质风化严重,也比较难施工,为了能尽量把这些建筑造的坚固一些,也别用砖土结构了,苏定方命令直接用石块加水泥!

首节上一节208/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