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95节

太子的话,妻妾数量少一些,正式编制只有六人。

东宫太子在太子妃下设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奉仪。

当然了,这都是在编的。

至于编外人员,那就没有限制了,看每个帝王的偏好了,完全可以放飞自我。

以上说的礼聘,一进宫就有品级,就领工资。

而采选呢,对象主要是容貌秀丽、端庄淑雅的“良家女”,索赔良家,就是除了贱籍以外的家庭。理论上是这样,其实,同样是良籍的农、工、商阶层,基本没有被采选的机会。这些女子,入宫后是没有品级的,从小宫女混起。

进献,就是上面说到稀缺资源问题了。其实也和后世一样的,某人搜罗到一美女,为了搭桥,为了办事,为了往上爬,自己极力忍住不用,而后送给上面。上面也有同样的想法,再送给上上面,最终就落到了皇帝手里。

当然了,还有邻国进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李二,新罗进献了数名美女,李二居然担心几个美女太想家,于是给了些钱,让送回家了!估计是嫌丑,没看上。

至于罪没,就是获罪的官员女眷。不管你是多高的官职,只要够的着罚没家眷的标准,男的去司农寺做奴隶种地,女的到掖庭洗衣服做工。

如今的太极宫,李二正式编制的妻妾们,以及她们的侍女离开了,但是其他数万宫女还在。

这些人,竟然还索要与之前同样的供给,还想享受以前唐宫的待遇,怕是太天真!

“各宫留下打扫看护宫殿的人,其他的都遣散了吧。遣散之前,要告诫她们,凡是宫里事,要保证绝口不提!能做到的话,就放他们出宫,任凭她们婚配。这件事就由你来做吧。”

李恪把这事交给了清允。

清允点了点头,“奴会尽力的。”

清允办事,李恪绝对放心,看着是一副娇小可人的乖巧模样,做事情却相当有章法。不然的话,李恪也不会送她到皇后身边潜伏。

这数万宫女,就算能放出两万多人,不小看这两万人,只算数字的话,两年生一胎的话,十年就是五胎,十年后就能变出十万来!神不神奇!

再过十年呢?

这人口不就来了吗!

一般情况下,宫女只要进了宫,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放出去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这些宫女大嘴巴,出去后乱说。

毕竟在那高高的宫墙内,有太多的腌事。

第291章 回洛阳

清允的办事效率不错,不到半个月时间,事情已经全部办好。关中所有皇宫,包括正宫太极宫,以及关中的其他离宫,宫女情况都造册完毕。

姓名、年龄、样貌、身形、品行、性格、专长、出身,何年进宫,是否犯过错,是否受过赏等等,数据类型十分详细。

这下轮到李恪感叹了,人才啊!

在李恪给温明轩讲人口普查的意义,以及各项数据可以挖掘出的信息时,清允只是在边上听了听,而后也没有向李恪深入询问。

可没想到,清允居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很精准的抓住了宫女们需要采集的各项重要数据!

比如,年龄、样貌、身材……

最后,清允把一批年龄小、样貌上佳、身形婀娜、品行端正的留了下来,其他全部遣散。

李恪当然对这一做法相当满意!

既然一定要有人在自己身边服侍,当然要选看着养眼的了。

莫名,李恪脑海中弹出一句话:

“我每天都要看妞,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心情愉悦!

……

由于关内道和陇右道是宁国最后占领并接手的,宁国与大唐的制度又不同,很事情需要政务院各部亲自到场安排工作。

自从去年逐步占领两道之地后,宁国的各部官员也到了这边。

如今各项工作动已经理顺了,大部分官员已经去了洛阳,开始了正常工作。

长安这边还剩下一些琐碎的事情,用到李恪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他得去洛阳和老婆孩子们团聚了。

贞观十四年秋。

李恪带着小侍女清允,以及亲军神武卫、三千营,前往洛阳。

一路东行,来到了整修后的洛阳皇宫紫微城西面,老远就能一览其雄姿。

这做紫微城是隋炀帝建的,但他却没住几年。

“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于是,洛阳的皇宫就被命名为“紫微城”,也称“紫微宫”。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迁都洛阳,东京宫城紫微城开始建设,由将作大匠宇文恺规划设计,卫尉卿刘权、秘书丞韦万顷监造,一时布下兵夫70万人,60日便已筑成,工速之快乃历代皇宫之最。

在营建东京时,宇文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制度穷极壮丽”。

宇文恺巧思绝伦,将紫微城建造得“穷极壮丽,自古都邑莫与之比”紫微城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宫殿建筑群。

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在东京皇宫紫微城正殿乾阳殿接受万国朝贺,设九宾之礼。隋炀帝作《冬至乾阳殿受朝诗》:“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大业十四年(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自立为帝,国号郑,定都洛阳,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击败王世充,郑亡。

李二看着前隋紫微城的宫殿,奢华精美的程度让他十分震惊,感叹道:“显耀自己的奢靡,穷尽人世的欲望,国家能不灭亡吗?”

可是,搞笑的事情发生了。

后来做了皇帝的李二,有事没事就要东巡,在洛阳一住就是大半年。

还多次想修缮、增建洛阳皇宫紫微城,不过都被臣下劝住了,别提有多憋屈了!

也正是在洛阳,刚刚下葬了最爱的老婆还不到一年的李二,听说了有个美貌惊人的武娘子,于是召入后宫封为才人。

“阿郎,要不,咱们走西门悄悄进去看看吗?”马车上李恪和清允都趴在车窗上看着雄伟壮观的紫微城。

“算了,文武大臣今天可都在呢,不能让他们看到咱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李恪说着,放下布帘。

清允掩嘴娇笑。

收到李恪要到洛阳的消息,大臣们早几天就开始准备迎接的事宜了。

如今在紫微城的正门外,文武大臣正焦急的张望着缓缓驶来的豪华四轮大马车。

马车站定。

“臣等恭迎王上!”管茂心及众臣齐声高呼。

一名随从立即上前搬出一张下车专用的木凳放至马车前。

李恪抬脚走下马车,“诸卿辛苦了,在洛阳办公都还习惯吧?”

“习惯,太好了,我们的官署比在宁城时宽阔太多了!”

“是啊!我们之前是与几个官署合在一起办公的,如今有了自己的单独的场所!”

听着众人的回答,李恪微微点头。

然后在所有臣下面前走了一遍,李恪一边走,一边回应着众臣的行礼。

而后又走回到马车旁。

“王上一路劳累,是入宫,还是……”管茂心上前问道。

天宁军拿下洛阳后,就一直在改造洛阳城,李恪的妻妾们从宁城来了后,住在宫外的立德坊的宅院里。

如今李恪终于从长安而来,是先见家人,还是先入宫验收这改造后的紫微城,这得问李恪的决定。

“明天再进宫看看吧,今天太累了,先回去休息了。你带他们回去吧。”

李恪本来就不喜欢搞形式主义,不过既然看在这些人没有大搞的份上,就不再责怪他们了。

这次在城门口迎接,你热切的回应了,你配合了,下次他们就敢出城十里迎接。

你若是再热情回应了,他们下次就敢发动上千、上万百姓,到十里外迎接!

甚至还强迫学校停课,让孩子们系上红领巾,在大太阳下,等上几个小时,举着花束,一蹦一跳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然后再假模假样的献上一束鲜花。

好吧,跑偏了……

李恪面无表情,不喜不恼,一一在他们面前走过一遍,点头回应他们的行礼,也算收到他们的忠心和诚意。

接下来, 就是赶紧回去看自己的老婆孩子。

上车后,清允看李恪表情不大好,“阿郎似乎不大高兴?”

李恪摇了摇头,

“说不上高兴。只是想到以后国家大了,官员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不是咱们吴王府的人了,那种只管踏实做事的风气,怕是要逐渐被稀释了。 ”

“拿下大唐江山后,这些新选上来的新官员,除了办正事,花在其他地方的心思也多了。”

“说不定很快,咱们吴王府的这些老人,也要被这种风气同化。”

李恪知道,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这是儒家文化带来的副作用。

儒家文化教人忠君。这就造成了君王在臣下眼里大过天,他们会以君王为中心,不由自主的去琢磨君王,琢磨他的爱好,以便于投其所好,博得好好感。

越是有大成就,有大魄力,有大魅力的君王,身边这样的臣下就越多。

也就越容易使官场上形成拍马逢迎的风气,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没踏实做事的人越来越少。

会说话强过会办事,会拍领导马屁,会给领导抬轿就,能更好升迁,得到更多实际好处。

第292章 称帝?

立德坊的宅院里,李恪正在享受天伦之乐。

苏嫣、苏分别生了一儿一女,郑丽婉生了一个儿子,罗青瑶生了一个女儿,阎婉生了一个儿子。

武顺还有孕在身,武颀太小,李恪暂时不准备让他怀孕。

宁国正在全面拿下大唐,而武颖准备带领御盛元在宁国新取得的大唐国土上,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因此,她跟李恪商量,暂时不想孕育,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搜罗人才,培训人才,开发产品,制定经营策略上。

就连她的母亲杨牡丹反复劝她都不听,李恪也只好应了她。

毕竟有小雨衣这种神器,做到这些还是没问题的。

苏嫣生的孩子是最大的,已经两岁,能够踮起脚丫子四处溜达了,一眼看不到,就溜没影了。

也正是如此,李恪反复叮嘱,他到洛阳时,老婆孩子们,不准去接!

“你给我站住!”

罗青瑶生了个女儿,生了女儿也就罢了,还极其文静,一点都不像炮仗一样的罗青瑶。对此她很失望,大有自己一身绝学 要失传的心酸。

于是她就盯上了苏嫣上的儿子,说什么也要教他武功。

“瑶姨娘,追不上我,……你进来呀!”小家伙“呲溜”一下直接钻到了李恪的书案下面。

众人被逗的哈哈大笑。

李恪提着耳朵把他揪了出来,“治不了你了是不是!”

“哎哟、哎哟!顺姨娘,快来救我,孩儿要被阿耶揪掉耳朵啦!”

首节上一节195/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