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14节

一颗颗球形炮弹飞出,迅速滚入高句丽兵士们的阵形中,高速滚动的炮弹,携带着巨大的势能,直接就撞碎了这兵士的腿骨,而后继续向前滚动,继续撞碎一根根腿骨。

每一颗炮弹飞过来 后,它的滚动轨迹上,撞的高句丽兵士摔倒一片,直到撞残了五六十人后,才逐渐停止滚动。

由于速度实在太快,也根本来不及躲避。所以,说弹无虚发一点都不夸张,每一发都要干趴数十人。

随着更多的炮弹射出,转眼之间,高句丽兵士已经折损两千多人。

见到这一情形,高句丽主将有心撤回部队,可天宁军至今没有从其他地方调集部队过来,那么他们的任务就不算完成,就不能撤出战斗。

况且,城门到炮兵阵地的距离,他们已经推进过半,如果这时再撤回城里,或按计划向北逃窜,那就得把后背交给对方。

把后背交给敌人,无异于把生命交给敌人,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还不如用正面硬刚上去,只要冲到炮兵阵地上,对方就不能再发射了 ,剩下的就是白刃战,双方会处于一个相对公平的局面展开战斗。

因此,高句丽主将考虑之后,还是决定继续向前推进,且以最快速度推进。

振威炮依然在发威,而且随着高句丽兵士距离越来越近,振威炮的威力也就越大。

当高句丽兵士推进到距离振威炮两百步以内时,一发炮弹已经可以个带来近百人的伤亡。

距离炮口越近,炮弹发射后的初速度也就越大,携带的势能也就越大,可以滚动的距离也就越远,自然砸碎的腿也就越多。

第160章 炮兵阵地,岌岌可危

其实,此时并不需要太严重的伤害,只需让高句丽兵士丧失战斗力就可以了,而球形炮弹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此时高句丽兵士抬着的门板,在这些球形炮弹面前,就好像是纸糊的一样,一碰即碎。

他们的伤亡急剧增加,如今五万高句丽兵士,已经死伤过半!

高句丽兵士死伤越来越多,躺下的兵士也越来越稠密。

本来球形炮弹就是靠在地上滚动杀伤敌军的,可眼下躺在地上躺的人多了,炮弹向前滚动的阻力就越来越大,有些地方,倒下的高句丽兵士已经人摞人!

杀伤力已经明显下滑。

而此时,高句丽兵士距离炮兵阵地已经不足一百步!

他们信心大增,前面两步都已经挺过来了,剩下的这不足一百步,他们更有信心!

只要推进到天宁军的炮兵阵地前,那就是胜利!

薛仁贵注意到了这一情况。

“换用散发弹!”他大声命令道。

炮兵立即更换炮弹发射。

散发弹也就是填充碎瓷片、石子的炮弹,打出后,这些充当弹片的瓷片、石子,喷散在空中。

“轰!”“轰!”“轰!”

换用散发弹后,出现了意外情况!

随着高句丽兵士不断向前推进,振威炮射出的碎瓷片和石子的威力会越来强,当接近到五十步以内时,门板被击的粉碎!

而被击碎的门板木屑,同碎瓷片、石子一样,四处飞溅!

同样是一发炮弹,打出去后,在这些门板的加持下,却产生十倍、甚至更大的威力!

这些门板,本来是高句丽兵士的护身符,如今却成了夺命符!

天宁军换了散发弹后,一轮炮击,就放倒了上万高句丽兵士。

高句丽主将一看躺在地上哀嚎的麾下兵士,眨眼之间就翻了几倍,他意识到是门板的原因,立即命令所有人丢掉手上的门板。

可在混乱的战场上,命令的完全传达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大部分人没有丢掉门板前,炮兵们又干了一炮!

这一波又放倒了近万人!

此时,高句丽兵士距离炮兵阵地仅有二十步了,兵力已经不足五千人。

“炮兵停止射击!骑兵出击!”薛仁贵下达了新的命令。

薛仁贵之前安排了安排了三千骑兵,他们一直在边上观战,看着炮兵大展神威,看的他们心痒痒。

现在,总算轮到他们威风的时候了!

三千天宁军铁骑,对付五千高句丽步兵,骑兵们表示,难以尽兴啊!

炮兵阵地已经近在咫尺,他早已不在乎什么引诱宁国人调兵前来,或者率领自己大军北撤的事情了。

因为,他发现,炮兵阵地旁,一直静静等着三千骑兵。根本就逃不掉!

宁国的骑兵,唉,说多了都是泪!

再加上炮兵!

骑兵加炮兵,怎么破!?

此时,高句丽一方的步兵,无论是撤退还是逃走,都只能成为骑兵的猎物。

逃跑是死,冲锋是死,横竖都是个死!

既然如此,还不如英勇一把,还能捞个好名声,让自己的妻儿被国王善待。

高句丽主将命令麾下兵士全力冲上去,哪怕是拼光了所有人,也要毁了这些振威炮!

自从与宁国开战以来,他们是吃尽了这些铁疙瘩的苦头!

所有高句丽兵士们,也对这些振威炮恨的牙痒痒!

什么骑兵不骑兵!什么刀俎鱼肉的!

统统都不管了,先毁了这些铁疙瘩再说!

高句丽兵士们,发疯似的朝炮兵阵地冲了上去。

天宁军的骑兵一看,这些死到临头的高句丽人竟然不怂?于是也显的更亢奋了,挥刀就砍了上去!

西门的战事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最后几千高句丽兵士也倒在了天宁军铁骑的战刀之 下。

炮兵继续轰击西城墙。

东门的战事由苏定方主持。

当西门的高句丽兵士在城内大肆拆门板时,东门的主将也收到消息,弄了几个门板一试,果然有效!

于是,也在城内大肆拆分门板。

最终导致的后果和西门一样,五万人全军覆没。

高建武从东门的门缝里看着外面这一切,看的他老泪纵横。

全完了!

五万兵力就这么没了!

希望西门的五万人,能够及时撤回城内吧!

第161章 高建武的条件

出城无望,他只好又急匆匆赶回了王宫,命令自己的亲卫死守宫门。

“诸卿,如今这局面,该如何是好啊?”高建武面色惨白,问向面前众臣。

如何是好?

还能如何?当然是投降啊!也只有投降,还能有一线生机。

这局势,在场的人都明白,都看的一清二楚,可是这话不能由自己说出口。因为上一个说这话的人,被群臣怼的脑袋不是脑袋、屁股不是屁股的。

甚至,还引起了国王的反感,差点被剁了脑袋。

投降之类的话,此时已经无人敢说了。

“王上,如今还是尽快让西门的五万人撤入城内,也好据守王宫。”有大臣建议道。

“对对!速去传旨,命……”

“报!”一个浑身是学派 人冲了进来,“王上,西门突围失败,全军覆没!”

“什么!”高建武脑子里“嗡”的一下,“也是五万人全没了?”

好在他亲眼看着东门的五万人突围被一点点消灭掉,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不然他非得抽过去不可。

“也?是的,五万人全没了。”那血人又重复了一遍。

高建武面如死灰,呆呆坐了许久,才朝那血人摆了摆手让其离开。

他还想着有五万军队,依然还能抵挡一阵子,说不定就出现什么转机呢!

可现在?

偌大一个国家,数十万兵力,一度强悍到足以抗衡隋、唐两朝邻国,现在竟只剩下身边不足一千的亲卫了!

“唉,罢了、罢了!”高建武长叹一声,“派人去城外通知宁国人,本王可以献城投降,但要有一定条件,让他们派人来谈判。”

众臣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毕竟他们也想活啊!现在可不是耍嘴炮的时候。

“谈判?他现在还有谈判的资格吗?据前前后后的统计,再减去今天灭掉的十万人,他城内的守军应该不到一万人了吧!”

李恪收到高建武要求谈判的消息,直接乐了。

“行,既然他想再挣扎一下,就给他个机会。”李恪看了看边上的王玄策,想到了他在大唐历史上留下的精彩一笔,“玄策,你去!看看他还有什么手段。”

“喏!”王玄策也不扭捏,当即领命而去。

到了东城门口处,高句丽守卫见王玄策只有三人,于是放其入城。

从城门口到王宫,一路上都有甲士林立,有的怒目圆睁,有的两腿发抖。

虽然那些甲士在微微发抖,但王玄策却看了个真切。

而且发抖的人还不少,再看这些人手持武器的姿势显的极不自然,甚至可以说十分别扭,一看就是第一次拿兵器。

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甲士,很有可能是冒充的!

至于为什么要找人来冒充,答案显而易见,城里没兵可用了!

但是为了谈判,为了壮声势,只能去拉来一些百姓滥竽充数。

王玄策看明白了这一点,却不动声色:看来王上分析的不错啊,这昌安城已经没什么兵力可用了!

来到王宫大殿,王玄策也不废话,昂首挺立,直面高建武,“说说你的条件吧!”

你不行拜礼就算了,连个称呼都没有!

高句丽满堂朝臣却敢怒不敢言。

高建武也气呼呼的瞪着王玄策,但他还是咬牙忍下了,“本王可以献城,但要求宁国善待我等君臣及所有家眷,每年的吃喝用度,要按照以前的标准供给。”

“另外,本王还要一个一郡之长,做个郡守。你们可以把昌安降为郡所,本王的王宫可以降为郡守府。”

“当然了,郡守府作为郡守的私财,里面所有的一切,你们不能擅动……

高建武还在罗列着自己的条件,王玄策直接打断。

“你脑袋没毛病吧?实话告诉你,别说一郡之长了,能让你做个一室之长,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首节上一节11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