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322节

随后干净利落的拔出腰间的手枪,直接抵在吴景头上,动作之用力甚至发出一声闷响,比起塘主气场不足的发虚,周东升的表现无疑是底气十足。

“现在一把M1911顶在你头上,你特么拿什么救我们啊?”

两人气场针锋相对,竟有一股势均力敌的味道,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一位颇具喜感的黑人大妈喊着“冷!冷!冷!”冲进场内,一腚就把周东升撅开。

周东升一个踉跄,酝酿起来的气势荡然无存,正有点恼羞成怒的时候,眼神顿时跟车内的倪妮对上眼。

眉来眼去之间,两人同步的侧头,互相眼神中都流露出感兴趣的神色,甚至不需要演技,完全就是“本色出演”。

“咔!”随着副导一声令下,现场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一幕的拍摄竟然出乎意料的顺利。

“好家伙,没想到你小子还真有几分天赋,一条过呀这是,就是下手重了点……”吴导揉了揉额头,没好气的说道。

“这不是为了力求真实嘛,好电影就得在细节上使劲,你教的嘛吴导。”周东升理直气壮的说道。

“行,等轮到你小子打戏的时候,希望你小子还能这么硬气,再保一条吧,效果可以就转下一个场景!”

吴导同样不怀好意的上下打量了一下周东升,随后笑着拍了拍手说道。

而取得了开门红后,周东升也算是渐入佳境,哪怕是再来一条也没有丝毫怯场的表现,反倒是愈发进入状态。

毕竟无论是投资人的身份,还是如今周东升手握的筹码,都足以让他无所畏惧,心里是一点包袱都不存在,纯粹是抱着体验拍电影的想法而来。

俗话说无欲则刚,当周东升无所顾忌,完全放飞自我的时候,这表演状态自然而然就有了显著体现。

哪怕是专业演员,在心理负担这一块上,可能都没有周东升这种独到的优势。

更何况,这一个角色本身难度系数就属于入门级别,并不需要太多深层次的演技支撑,因此周东升才能如此得心应手。

又走了一遍之后,周东升跟着吴景来到监视器前,津津有味的看了一遍自己的表现,同时跟自己心目中塘主的表现进行对比。

不是周东升自吹自擂,只能说无论是在颜值,还是气场上,都绝对是远胜于塘主,至于演技吧,只能说伯仲之间。

“哟,你小子是真可以,看来是真能吃这一碗饭的,可以考虑考虑进入娱乐圈混饭吃了。”吴导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行,等我哪天破产了,一定让吴导收留我,到时候可别翻脸不认人哈!”周东升一本正经的说道,内心不由一动,这也算是亿条退路……

“好,那我们转下一个场景吧,你小子要是能保持这种进度,那不用一个月,你就可以宣布杀青了!”吴导鼓励道。

“保证完成任务!”周东升有模有样的又敬了个礼。

“别说,你小子这卖相,演军旅题材绝对是绰绰有余,要不考虑下自投自演?”吴导笑着打趣道。

“再说再说,我这档期都排不过来了,后面还好几部片子等着呢。”周东升大大咧咧的开玩笑道,语气却丝毫不似作伪。

严格来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而随着唯一可能成为短板的周东升都渐入佳境,没有了拖后腿的,这一场在整部电影里承前启后最重要的大戏,开始按部就班的拍摄。

当然,哪怕周东升再怎么没有负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但终究是新兵蛋子,不可能一直做到一条过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一点,哪怕是其他专业演员也是如此,电影的拍摄现场总是意外百出,至于演员笑场忘词更是常有的事情。

尤其是在转入室内这一场群像戏,周东升笨拙扮演着雄性生物进入发情期后,如何在雌性动物面前求偶的一系列动作。

周东升身上本来就拥有的那种喜剧效果,被进一步激发出来,饶是一众老演员都有些绷不住了,时不时的出现笑场的迹象。

可想而知,届时周东升登上大荧幕之后,这一幕对于观众笑点的刺激,会有多么直观的效果。

没办法,经由《周东升的枯燥生活》掀起现象级热度之后,周东升的喜剧人形象逐渐开始深入人心。

众所周知,喜剧人这一条路可是一条不归路……

就在周东升沉浸在剧组之中不可自拔之际,外头的世界照常热闹,尤其是一股共享单车的潮流,已经开始有了起势的迹象。

尤其是小黄车一马当先,对外宣布其平台订单总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单日服务于校园出行超出十万次的消息之时……

意味着共享单车这个略显骨感的项目,似乎已经开始变得逐渐丰满,开始有了惹人垂涎的魅力!

第633章 夏日这把火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瞬息而至,眼瞅着2016年已经过半,全国各地的气温也基本都开始了快速回温,盛夏的步伐渐渐逼近。

青春,校园,绿色,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总是容易跟夏天挂钩,而对于尚且还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而言,夏天的到来,同样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兴许是一年中最长的假期暑假即将到来,其次,或许就是随着气温回升,空气中也开始弥漫着强烈的荷尔蒙气息。

对于少男少女们来说,夏天是可以肆意挥洒汗水,也是可以肆意展露曼妙身姿的季节……哦~当然这也不是少男少女们的特权(滑稽)。

而在偌大的高校校园之中,如今放眼望去,除了赏心悦目的白花花一片之外,映入眼帘的还有一抹动人的黄色,跟郁郁葱葱的盛夏完全不搭嘎,显得份外突兀。

当然这一抹黄色,不是众多男人心中的那点小心思,而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在校园之中频繁出现的身影。

仿佛只是一夜之间,校园之中都多出了整齐划一,颜色款式一致的小黄车,整齐排列在校园路边,分外引人注目。

最开始有的同学还以为,只是某个班级,某个学系搞的社会实践项目之类的,毕竟诸如此类的东西,在偌大的大学校园里并不罕见。

大学的包容性,总是绝大多数伟大项目诞生伊始的温床,而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们群体,无疑就是最适合这些初生项目的用户,甚至没有之一。

他们旺盛的好奇心足以支撑他们尝试一切新鲜事物,而尚未定型的思想观念,又能给项目带来旺盛的生命力。

就连消费能力而言,大学生群体同样是极具潜力的一大群体,毕竟在踏入社会的这最后一站里,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未成为他们的枷锁。

这一条路,早就已经有了无数成功的例子身体力行的证明了这一点,包括但不限于享誉海内外的社交网络脸谱,还有国内的校内网等成功案例。

显然,小黄车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且正在不断狂奔向前。

尤其是小黄车的使用费用还是微不足道的1块钱,至于99块钱押金更是不值得一提,毕竟只是押金而已,想退随时都可以退。

因此,一天最多不过两三块钱的消费,在绝大多数学生眼中来看,完全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天然就向往那种无拘无束,了无牵挂的自由,相比起拥有一辆自己的单车,一辆随用随取,任意停放的共享单车,无疑是对不想负责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充满了别样的诱惑。

毕竟从小到大,谁还没有经历过丢失自行车的烦恼呢?就连在大学校园里,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因此,这些群体率先成为了小黄车的用户,尔后每一辆在校园里流动的小黄车,都是一块生动形象的广告牌。

再加上校园相对封闭的环境,足以让这一股潮流轻而易举的席卷整个高校,并且还可以通过大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让这一新潮玩意儿迅速在不同高校之间流传。

有了这一股助力,更是让小黄车在全国高校的扩张速度无人可挡,毕竟在这一条另辟蹊径的校园赛道上,有且只有小黄车一家独角兽。

在小黄车没有宣布进入社会市场之前,基本上都不会跟摩拜单车这个竞争对手有任何交集,双方都在各自的赛道里卵足了劲奔跑。

尽管摩拜单车同样声势浩大,更是抱上了猪厂这一条资本大腿,但无论是在造价成本,亦或者是用户积累和数据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小黄车。

甚至可以说全方位单方面的吊打也不为过!

毕竟,小黄车所选择的这条有着前车之鉴的成功道路实在是太过正确,并且凭借着自己北大学子的身份和心得,又摸索出了一条完美适配校园发展的模式……

因此,小黄车的成功,和一发不可收拾的发展速度,可以说都是有迹可循的,资本的助推只是加速了这一个成功模式的进程罢了。

而如今的小黄车,已经渐渐开始显现出了独角兽的规模效应,坐拥全国上百所高校的庞大市场,脚步遍布十来个城市,注册用户已经距离千万大关已经是一步之遥。

相比起略有水分的注册用户而言,平台的订单量总是实打实的成绩,而积累超过500万的订单,还有单日稳定在六位数以上的订单数量……

都足以证明,小黄车恐怖的成长速度和无穷潜力。

要知道,从2015年6月份,小黄车才正式开始往校园投放第一辆共享单车,仅仅一年时间,就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可观的规模。

万事开头难,毫无疑问小黄车已经度过了创业最艰难的阶段,而已经摸索出正确的道路和成功的模式,距离成就一番伟业还会遥远吗?

这么一个年轻又未来可期的项目,散发着垂涎欲滴的诱惑,足以让无数资本都垂涎三尺。

还是那句话,无论什么时候,资本市场上最稀缺的永远是挣钱的项目。

海量的资本犹如大量淘沙,真正能捕捉到金子的胜利者总是极少数的,而能够挣钱的项目,同样永远不缺投资。

而有了金沙江创投的入场抬轿子,加上“邻家有女初长成”一般的小黄车,原本略显骨感的故事逐渐丰满了起来。

有了实打实的成绩支撑,资本能够吹嘘的余地无疑是极大的增加,一个关于小黄车的故事,在金沙江创投绘声绘色的鼓吹下,开始在资本市场流传开来。

周东升都可以为摩拜单车找到真正的大佬做靠山,全方位都轻松吊打摩拜单车的小黄车,想要引起真正的大佬关注,无疑也更加轻松。

更何况还有金沙江创投这位出了名的资本引路人引荐,作为国内共享经济真正的独角兽巨头滴滴出行,自然而然对于自己这个后辈分外感兴趣。

作为同样是致力于解决用户出行难题的企业,滴滴出行无疑是最容易看出共享单车潜力的行家。

在解决用户短程出行的痛点上,毫无疑问共享单车是弥补了出行生态的这一大短板,这无疑是滴滴出行所欠缺,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一环。

要是能够拿下小黄车,那岂不就是锦上添花嘛,彻底弥补了自己出行生态的短板不说,还能够进一步的覆盖用户环境,彻底垄断用户出行需求……

没有谁比资本更懂得什么才是最赚钱,最暴利的行径,唯有垄断!

然而还是那句话,资本市场上赚钱的项目永远……因此对于这么一个性感的项目,感兴趣的资本大有人在,可不光是只有滴滴这一家巨头。

虽然滴滴这家巨头,刚刚拿到了来自海外苹果的10亿美刀战略投资,正是财大气粗之时,但是家大业大的同时,花钱的地方也是数不胜数。

一时半会儿能够动用的资金尚且有限,而对于胃口极大的滴滴而言,肯定是不会只满足于领投这一轮融资,毕竟他拥有共享出行这一领域巨大的先发优势……

因此,滴滴更想要谋求的,则是一轮战略投资来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财大气粗的滴滴尽管流露出了投资意向,但是却没有着急腾出手来,选择了作壁上观。

然而其他资本可没有她从容不迫的底气,在金沙江的牵头之下,愉快的达成了B轮融资的意向。

小黄车的这一个故事不光是有实打实的数据支撑,还有金沙江创投的润色,因此这一轮融资直接超过了千万美刀的范畴!

这意味着ofo这个新生项目,从无到有短短一年之余的时间内,市值已经膨胀到了突破上亿美刀的地步,并且这个估值还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这种成功的速度,还有身家暴涨的快感,几乎让戴伟有些晕头转向,经过这一轮融资,作为创始人团队的核心,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了!

作为一个90后,他已经足以位列国内青年才俊的行列,哪怕是在能人辈出的母校北大之中,也已经有了足以竞争排名的潜力。

毕竟……这一份事业,满打满算才开始一年的时间,按照这种财富增长速度,在母校留名还不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想到这里,戴伟可谓是踌躇满志,野心在资本的催化下无限膨胀,刚跟一群资本大佬谈笑风生间,就拿下了超过千万美刀的融资。

更有滴滴出行这个国内共享经济践行者抛出的橄榄枝,并且这个合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毕竟在国内这一亩三分地上,没有任何一个竞争者可以跟自己相比,对于滴滴这样的巨头而言,必然是会选择行业领头羊进行投资!

至于摩拜单车?

如今还在魔都这一座城市里原地踏步呢,在戴伟眼中,摩拜单车完全就没有参透共享经济这一概念……

一辆单车造价就超过3000元,拿什么占领市场,满足用户需求?

光是凭借这一点,想要形成规模效应都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去,跟自己的项目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等自己占领全国,摩拜单车怕都还没有走出魔都吧?

也不知道周东升这个投资人,为什么那么看重这个项目……戴伟不以为然的想到。

甚至将手中的资源都倾斜在了摩拜单车上,连【papi酱】这个首屈一指的网红都指派成为其代言人……

要是将其用在小黄车上,岂不是如虎添翼,无论是回报还是转化率,都必然远远高于摩拜单车……

想到这里,戴伟愈发不岔,甚至内心产生了一个想法:果然是学历有限,目光短浅,根本看不到共享经济真正的未来。

草根始终是草根,哪怕是侥幸白手起家,终究是难成气候呀……还跑去当什么演员,不就是哗众取宠的小丑吗?

在品尝到成功的甜美之后,戴伟已经有些忘乎所以,当然这些想法也只不过是深藏于心,戴伟不至于这点城府还是有的。

而这笔超过千万美刀的B轮融资一经拿下,在同一艘船上的东升投资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陆四方第一时间就请示了远在冀北拍戏的周东升,是否要减持,亦或者继续跟投。

对此周东升的答案自然是毫不犹豫的跟投,尽管每一轮疯狂上涨的狂欢,都是出逃的窗口期,每一波融资都是难能可贵的套现机会……

但是对于周东升来说,资本市场的共识才刚刚形成,还远远没有到离场的时候,没有谁比他更加清楚,这一波共享经济的狂欢盛宴,连主菜都还没有上桌呢。

更何况,如今周东升手里有一头现象级的现金奶牛在源源不断产出,现金流十分充足,保住自己手中的份额绰绰有余。

没上市之前,想将周东升给洗出局,也绝非易事,毕竟周东升是仅次于戴伟的大股东……

只不过小黄车的成长速度,还是远超周东升的想象,这种犹如脱缰野马一般的狂奔速度,再次让周东升见识到了资本市场的狂热。

并且,周东升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率先进场成为了导火索,这把火似乎烧得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旺!

首节上一节322/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