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艺展示,这魔术师刑啊! 第78节

不过好在他也没少干这种“刀口舔血”的事情,拍了拍胸口:“不能骄傲,不能骄傲~”

激动的心情,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再次将目光投向印章,陈锋取来一张宣纸:“先试试好不好用吧~”

沾上印泥,盖上。

一个缺角的【居廉】二字跃然纸上。

陈锋满意的点点头,也不浪费时间。

只见他拿来老法纸做的伪画,找准位置后,毫不犹豫的盖了下去。

到了这一步,你可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

下面才是重头戏

只见陈锋不慌不忙的拿起一把木质梳子,用其把握的背部从下往上,轻轻地横推印章。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加速印章和纸的的融合。

让印章多余的水分、痕迹能快速渗透到纸张内部。

“嘿,光看这印,起码加了二十年岁月!”

做完这些,陈锋满意的点点头。

随即又摇了摇头:“不过这还只是【仿伪】,就算画的再真,懂行的人也能看出不是那个时代的东西。”

如果是现代作品,做到仿伪这一步,自然没话说。

所有东西都对得上,就是本人看了,也挑不出毛病。

但如果仿古时候的东西,除了仿伪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环做旧。

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件东西做的破旧,让人一眼看去,就是那个时代的东西。

做旧不成,你就是仿的再真,也无济于事!

这一刻,陈锋一遍遍的打量着眼前这幅画,不禁感慨一声:

“缺少点日月精气啊。”

不过,这可难不倒他

“我得准备些东西才行。”

嘴上嘀咕一声,陈锋将画就这么平展在桌面上。

随后,又将桌子搬到有阳光的地方,照射。

做完这些,陈锋本打算一鼓作气,将这幅画做出来。

但奈何一宿没睡,此刻实在是困得不行了。

最终,为了不影响后期质量,陈锋决定先睡一觉。

直到下午两点多,陈锋这才从睡梦中醒来。

“真他娘的舒服!”

一觉醒来,陈锋只觉得神清气爽,昨晚熬夜带来的疲惫亦是不复存在。

随即陈锋走出房间,来到门口晾晒的画前。

和早上相比,这幅画明显干燥了许多。

用手摩挲几下,甚至能听到刷刷的清脆声。

“还不错。”

陈锋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将画拿回到屋里。

没错,他要开始做旧了

只见陈锋将一块平整的木板架在房屋中间,之后找来一个火盆。

紧接着,陈锋将事先准备好的松柏树枝放到火盆里,点燃。

然后,将吞吐着火苗的火盆,放置在木板下面。

这个过程中,陈锋控制着火苗,即不要烧到木板,又要确保能将木板加热。

而等火苗正常后,陈锋方才将画平铺在木板上。

到这里,看似程序繁杂,其实非常简单。

而且,只是做旧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这一刻,陈锋看这在木板上炙烤的画,脑海里想着接下来的步骤,竟是情不自禁的搓了搓手:

“娘的,怎么还有些激动呢?”

第70章 大功告成,周宝来电

造假的目的是什么?

那就是把上周的画,变成商周的。

无论是材质,样式,还是风化程度。

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在它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现如今,居廉的这幅《黄鹂绕梅》已经仿造完毕。

而想要让它看上去像真的,自然少不了做旧这个环节。

于是乎,陈锋将画平铺在木板上,下面用松柏木燃烧炙烤。

这一步,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加热,加速画的老化,改变其内部结构。

而对于现如今做旧的人来说,这一步往往用的是微波炉完成。

一来速度快,二来可以大批量生产。

不过,陈锋还是用的老办法。

一是因为他不用大批量生产,二来用松柏木炙烤速度慢,上色均匀。

陈锋完全可以趁着画卷发生变化的时候,进行做旧处理。

这样做出来的仿品,将会更加逼真,看不出破绽。

噼里啪啦

木板下,松柏木噼里啪啦的燃烧着。

这时,就看陈锋点燃一炷拇指粗的香,随后将香灰不规则的洒在印泥上面。

这个过程中,香灰一定不能多,只需要在印泥未干的地方沾染一些就可以。

如此一来,那印泥就有了岁月洗刷的痕迹。

这时,陈锋摸了摸画卷:“差不多在二十三四度,可以调试药水了。”

陈锋嘴里嘀咕一声,转身就来墙边。

只见那墙边也有一个木桌,上面摆放了不少瓶瓶罐罐。

这时,陈锋随手拿起一只碗,嘴里念念有词:

“黏土100克,石灰20克,醋一勺,酱油半勺……”

最后,陈锋将事先调制好的神秘汁液倒进碗里,和上述材料充分搅拌。

待所有材料全部溶于水后,陈锋将之倒入喷壶中。

做完这些,陈锋回到画前,再次用手摸了摸温度:

“30度左右,差不多了!”

感觉温度差不多,陈锋拿起喷壶,对着画就是一顿喷。

切记!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下方的火不能熄灭。

而随着水渍落到画上,同时在火的炙烤下,画卷上开始出现斑斑点点不规则的痕迹。

不用看,指定是岁月侵蚀的结果!

“过犹不及,差不多也到清末民初了。”

最终,陈锋在觉得差不多后,便停了下来。

而这时,他将剩下的药水一股脑倒在火盆里。

刺啦

好似烈火烹油一般,原本就吞吐着火苗的火盆,此刻更是窜出一团火焰。

紧接着,一阵松柏木的灰烟蔓延开来,不断的熏烤画卷。

“就这玩意,熏烤个五分钟,从纸张到画直接从民国来到清末!”

看这逐渐泛黄,发生变化的画卷,陈锋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因为直到这一步,之前作画的痕迹,墨迹,渗透程度,方才达到真迹的效果。

并且,刚刚用过墨的痕迹,随着这一套下来,也已经和老法纸融为一体,看不

出彼此。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张纸什么年份的,这幅画就是什么年份!

这也是为什么,老法纸原本就是民国时期造的纸,陈锋还要给它加点年份的原因。

要知道居廉做这幅画的时候是1850年前后,尚处于清朝末年,距离民国还差着几十年呢。

“虽然清末和民国在艺术界的划定比较模糊,但还是精益求精的好,免得被人抓住这个点质疑。”

陈锋嘴上说着,随手从一旁抓起一把细碎的黄土。

紧接着,就看他在画的边缘,将黄土洒在上面,随后用手指一点点的摊开。

待将四周全部涂抹一遍后,陈锋开始用刷子,一点点的刷。

直到最后整幅画看不出丝毫不协调的地方,陈锋这才心满意足的停下来。

而这时,画也熏烤了差不多五分钟,陈锋将火盆彻底熄灭。

随后,陈锋将画从木板上拿起来,迎着光,背着光,自然光等环境下仔细端详了几遍。

在此期间,陈锋通过各种细节进行鉴定,都看不出破绽。

直到此刻,陈锋才松了一口气,乐呵呵的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大功告成!”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居廉的《黄鹂绕梅》可算是被他仿造出来了。

从绘画,到做旧,一气呵成。

首节上一节78/175下一节尾节目录